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汉魏六朝书目考略(上)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艳秋 张雷 参加讨论

    自清道光二十九年(1848)周星治撰《书目考》始,百六十年来,先后作者已有二十余人。大部分只有稿本,存亡不得其详?已经出版的不过三、五种而已。或只录现在,不收亡佚;或只取要籍,不及其他;或只成局部,未见全书。总之,没有一部是令人满意的。唯其如此,后之作者至今不绝。我们学力单薄,不自量力,亦跟随诸位先生之后,聊尽绵薄。
    我们抄辑了许多资料。几年前已整理出宋、元、明三代的书目资料,题为各代《书目考略》,在(台湾)《书目季刊》上陆续发表。今又整理出汉魏六朝部分,总计149种。错误疏漏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两汉
    兵录 (汉)杨仆撰 佚
    据《汉志兵书略序》著录。
    《汉志兵书略序》云:“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法为四种。”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云:考《百官公卿表》于元狩四年书“中尉承杨仆为主爵都尉。”元狩四年上距元朔五年,仅五年余。仆中间尚经中尉丞一任,其为军政当在元朔之末。
    七略别录二十卷 (汉)刘向撰 佚
    《隋志》,两《唐志》并著录。
    《汉书·成帝本纪》:“河平三年秋八月,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
    《汉书艺文志序》:“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阮孝绪《七录序》:“昔刘向校书辄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隋竟奏上。皆载在本书。时又别集众录,谓之别录,即今之别录是也。”
    是书有:尚经堂丛书本、经典集林本、全汉文本、武陵山人遗集本、古书逸文本、玉函山房辑佚书本、稷山馆辑补书本、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本等辑佚本。
    七略七卷 刘歆撰 佚
    《隋志》、两《唐志》并著录。
    《汉书·刘向附传》:“河平中授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向死后,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
    《汉书艺文志叙》:“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数术略,有方技略。”是书有:经典集林本、全汉文本、古书逸文本、稷山馆辑补书本、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本等辑本。
    〔东观和仁寿阁新书目录〕 (汉)班固等撰 佚
    王重民《普通目录学》云:“班固在撰《汉书》的二十多年中,同时还担任整理政府图书馆新旧藏书的工作。他所见的图书,比起刘向、刘歆来,可以说“三倍于前。”所以他还接续《七略》论列了东观和仁寿阁的新书目录。”
    又,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则云:“犹为书部者,承歆奏《七略》言之,谓依《七略》分类为书之部次也。然不言尝撰目录。东观及仁寿阁所撰之新记即《东观新书》,乃当时国史非目录书。”
    汉书艺文志一卷 (汉)班固撰 存
    见《汉书》。
    《汉书艺文志叙》曰:“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七略: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汉志》按六略三十八种门类,著录先秦至西汉著述,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篇。每种之后有小序,每略之后有总序,对学术原委、是非得失和类名意义,都作了简要评述。唐宋间《七略》亡佚,《汉志》就成为我国存世的第一部目录要籍。清代经学家金榜说:“不通《汉艺文志》,不可谈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自宋王应麟为之作考证,而后为之考证、注释者甚多,其中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一书,尤为重要。
    〔班彪别录〕
    〔班固目录〕
    王重民《校仇通义通解》云:“颜师古注引韦昭说:“冯商受诏续《太史公》十余篇,在班彪《别录》。”姚振宗说,班彪《别录》“即叔皮裒录诸家之史稿。”又《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赞》引冯商说,如淳注云:“《班固目录》:冯商长安人,成帝时以能属书待诏金马门,受诏续《太史公书》十余篇。”《班固目录》不知何书,可能是班彪《别录》的目录,也可能是有关汉代史料的目录。”
    三礼目录一卷 (汉)郑玄撰 存
    《隋志·礼类》著录,两《唐志》同。
    卢文弨《钟山札记》云:“康成有《三礼目录》,唐人作疏引之,各冠当篇之首,于题下系以“郑目录云”四字。今本集为一编,理无不可。”
    辑本有:汉魏遗书抄本、郑氏佚书本、通德遗书所见录本、拜经堂丛书本、鄦斋丛书本、汉学堂丛书本、黄氏逸书考本等。胡匡衷有《郑氏仪礼目录校证》、任铭善有《礼记目录后案》。
    三国
    魏中经 (魏)郑默撰 佚
    《隋书经籍志序》云:“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阁中外三阁。魏秘书郎始制《中经》。”
    《晋书本传》云:默字思玄。为人敦重,柔而能整。仕魏为秘书郎。考覈旧文,删省浮秽。中书令虞松谓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云“其书不见著录,盖荀勖《新簿》既行,默书遂废不用耳。”
    〔韦昭校定众书〕 (吴)韦昭撰 佚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簿录类》著录。姚氏谓:(孙)休在位七年。初即位,即命韦昭依刘向故事校定众书。而韦以史职兼领是事七年之久,必有成书。
    魏皇览簿 (魏)王象等撰 佚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簿录类》著录。
    《魏志·文帝纪》:“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余篇,号曰《皇览》。”
    姚振宗是条案云:“《皇览》必有部目。《魏略》称四十余部,其总要也。部分数十篇,凡千余篇,则其子目荀氏取其门类部分编入《新簿》之丙,曰《皇览簿》,盖即魏之旧名。”
    〔陈思王自撰目录〕 (魏)曹植撰 佚
    据《魏志·曹志传》著录。
    《曹志传》云:“志字允恭,魏陈思王之孽子也。帝尝阅《六代论》,问志曰:是卿先王所作耶?志对曰:先王有手所作目录,请归寻案。还。奏曰:案《录》无此。帝曰:谁作?志曰:以臣所闻,是臣族父冏所作。”
    稽康集目录 (魏)稽康撰 佚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陈思王自撰目录条所附案语云:“《魏志王粲传注》引《稽康集目录》曰:“孙登字公和,不知何许人”云云。知当时撰著繁富者皆自为目录。”
    汉录一卷 (魏)朱士行撰 佚
    费长房《历代三宝记》(以下简称“费录”)道宣《大唐内典录》(以下简称“宣录”)、智昇《开元释教录》(以下简称“昇录”)、园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以下简称“照录”)著录。
    朱士行河南颖川人,少年出家。出家以后,便以大法为己任,故专务经典。于甘露五年西行求经。是录所载不出汉代,其书必成于尚未西行而专务经典之时,在一切佛录中实为最古者。(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
    汉时佛经目录一卷 佚
    费录、宣录、昇录、照录著录。
    王国良《汉魏六朝书目考———宗教目录篇》(以下简称“王考”)云:“今疑汉时佛经目录、即汉录之全名,二书本是一书。”
    
    晋中经十四卷 (晋)荀勖撰 佚
    《隋志》、两《唐志》并著录。
    《晋书》本传:“勖字公曾,侍魏累官侍中。晋封济北郡公,拜中书监。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整理记籍,又得汲郡冢中竹书,诏勖撰次,以为《中经》,列在秘书。”
    阮孝绪《古今书最》:“《晋中经簿》四部书一千八百八十五部,二万九百三十五卷,其中十六卷佛经书簿少二卷,不详所载多少。”
    今有《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
    晋元帝四部书目 (晋)李充撰 佚
    《古今书最》:“《晋元帝书目》,四部三百五帙,三千一十四卷。”
    《晋书》本传云:“充字弘度,江夏人。为王导记室参军,迁著作郎。充删除繁重,以类相从,分为四部。秘阁以为永制。”
    《隋志序》云:“东晋之初,著作郎李充,以勖旧簿订校之,见其存者,但有三千一四卷。充遂总设众篇之名,但以甲乙为次。自尔而后,无所变革。”
    晋义熙四年秘阁四部目录 佚
    《古今书最》著录。
    《古今书最》此条但著书名,未言书数,汪国垣案云:“此下当有脱文”。
    隆安西库书目二卷 佚
    《宋志·目录类》著录,不著作者。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目录类》、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均著录。案:隆安为晋安帝年号。
    后汉艺文志 (晋)袁崧撰 佚
    《古今书最》:“袁山松《后汉艺文志》八十七家,亡。”
    《七录·序》:“班固因《七略》之辞,为《汉书艺文志》。其后有著述者,袁山松亦录在其书。”
    《晋书·袁瓌传》:“崧字山松,乔孙。嗣爵湘西伯,著《后汉书》百篇。”
    杂撰文章家集叙十卷 (晋)荀勖撰 佚
    《隋志·簿录类》著录,两《唐志》作《新撰文章家集叙》五卷。今有鲁迅辑本,题作《文章叙录》。
    文章志四卷 (晋)挚虞撰 佚
    《隋志·簿录类》著录。
    今有张鹏———《关中丛书》第四集《挚太常遗书》本、鲁迅(《手稿选集》第二函)辑本。
    正流论一卷 佚
    《隋志·簿录类》著录,不著撰人。
    姚振宗《隋志考证》是条案云:“此疑是挚虞《文章流别论》之一。”
    晋文章记 (晋)顾恺之撰 佚
    《隋志·簿录类》著录。
    今有鲁迅辑本。
    王朝目录 佚
    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目录类》著录,注云:“据《世说新语·品藻篇》注。”
    正书目录一卷 佚
    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目录类》著录。谓据陶弘景与梁武帝启云:“臣昔于冯澄处见逸少《正书目录》一卷。”
    画讚 (晋)顾恺之撰 佚
    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目录类》著录。谓“见《世说新语·巧艺篇》注。”
    古今画讚 (晋)付玄撰 佚
    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目录类》著录。谓“见《北堂书钞》将帅部。”
    诸葛氏集目录 (晋)陈寿撰 存
    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抱朴子著书目录 (晋)葛洪撰 存
    见《抱朴子外篇·自叙》。
    周易集解二十二家姓氏 (晋)张璠辑 存
    论语集解十三姓氏 (晋)江熙辑 存
    以上二条俱见吴承仕《经典释文叙录疏证》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云:“东晋张璠的《周易集解》汇集了他以前二十二家的注解论说,《经典释文·序录》根据张璠的自序,列举了二十二家姓氏爵里和关于《易经》的著述,给我们保存一个很完善的引用书目。又东晋江熙的《论语集解》早已失亡了,可是皇侃的《论语义疏》卷首犹引用了江熙所集十三家姓氏,也是一篇较古的引用书目。”
    众经录(目)一卷 (晋)竺法护撰 佚
    祐录、费录、宣录、昇录、照录均著录。
    法护先祖月支人,世居敦煌郡。晋武帝时,随师至西域,大得胡本诸经。自敦煌至长安,沿路传译。凡一百四十九部,终身译写。卒年78岁。诸家佛录均为此录乃法护译经之专录。
    众经录目一卷 (晋)聂道真撰 佚
    费录、宣录、昇录、照录均著录。
    道真于晋武帝太康年,至怀帝永嘉末,受法护口译而执笔助翻。法护没后,自译诸经凡五十余部,并撰《录》一卷。
    旧经录(旧录)一卷 佚
    费录、宣录、昇录、照录并著录。
    王国良《考》云:“似乎本书撰于晋武帝至废帝之间。”又云:“则此书当撰于宋文帝之后。”“则又似与祐录并世而稍早者也。”
    经论都录一卷 (晋)支敏废撰 佚
    费录、宣录、昇录、照录并著录。
    费录卷八云: (晋)成帝世,豫章山沙门支敏度,总校群经,合古今目录,撰此《都录》。
    经论别录一卷 (晋)支敏度撰 佚
    费录、宣录著录。
    庐山录一卷 佚
    费录、宣录著录。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篇》谓:东晋孝武帝太元中,释慧远所撰,专录庐山译经者。
    汉录一卷 (晋)竺道祖撰 佚
    费录著录。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宗教篇》谓:竺道祖撰,专录汉代译经者。
    魏世众经目 (魏录)一卷 佚
    吴世众经录目 (吴录) 佚
    晋世杂录一卷 佚
    河西录目 (凉录)一卷 佚
    以上四种,费录、宣录著录。俱释道祖撰。费录卷八云:慧远弟子释道流创撰众经录四部,未就而卒。同学竺道祖因而成之,大行于世。
    古录一卷 佚
    姚名达《中国历代佛教目录所知表》据祐录、费录著录。谓通录古今。撰于两晋之间。
    抱朴子·遐览篇·道经目 (晋)葛洪撰 存
    见《抱朴子内篇》卷十九。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页298)云:“道经既晚出,故其目录亦迟至南北朝始完成。而葛洪之《遐览篇》则其大辂之椎轮也。”首述郑隐得见异书之经过,次则列异书之名目及卷数,……是篇之作在惠帝以后,元帝建武以前。
    十六国·前秦、后秦
    综理众经目录一卷 (符秦)释道安撰 佚
    祐录、费录、宣录著录。
    姚《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云:《宣录》谓:“自前诸录,但列经名,品位大小,区别人代,盖无所记。”迨东晋中叶,释道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铨品新旧,定其制作。”撰为《综理众经目录》。至孝武帝宁康二年始写定于襄阳。
    二秦众经录目一卷 (后秦)释僧睿撰 佚
    费录、宣录、昇录、照录著录。
    姚《史·宗教目录篇》云:僧睿,魏郡长乐人。道安弟子。弘始末年,撰《二秦经录目》一卷,盖补道安之不及,专录二秦译经名目者也。……而实兼及北凉。
    鸠摩罗什译经录 佚
    王《考》第十一条云:“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年间所译《坐禅三味经》等三十五部,理当编有译经目录,诸家经录未加著记。罗什高徒僧睿又撰有《二秦录》,将什公所出悉数录入,故罗什译经录湮没无闻。”因未见诸家佛录著录,附记于此供参考。
    南朝·宋
    四部书大目四十卷 (刘宋)殷淳撰 佚
    据《南史·殷淳传》云:“淳字粹远。历中书黄门侍郎。在秘书阁,撰《四部书大目》凡四十卷,行于世。”
    《七录·序》:“宋秘书殷淳撰《大四部目》。”
    《新唐志》作殷淳《四部书叙录》三十九卷。
    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 (刘宋)谢灵运撰 佚
    阮孝绪《七录·序》:“宋秘书监谢灵运更撰目录。”又《古今书最》:“《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一千五百六十四帙,一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五十五帙,四百三十八卷,佛经。”
    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四卷 (刘宋)王俭撰 佚
    《隋志》、两《唐志》并著录。
    《南齐书·本传》:“俭撰定《元徽四部书目》。”《古今书最》:“《宋元徽元年秋阁四部书目录》二千二十帙,一万五千七十四卷。”《隋志·序》作一万五千七百四卷。
    今书七志七十卷 (刘宋)王俭撰 佚
    《隋志·簿录类》著录。
    《宋书·后废帝纪》云:“元徽元年八月,王俭表上所撰《七志》三十卷。”《南齐书·本传》:“俭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两《唐志》作七十卷。注:贺纵补注。
    姚振宗《隋志考证》是条案云:“是书本纪作三十卷,本传作四十卷,至梁贺纵补注,乃七十卷。”
    皇览目四卷 (刘宋)徐爰撰 佚
    《隋志·子部杂家类》:“梁又有皇览五十卷,徐爰合皇览目四卷。亡。徐爰字长玉,南琅邪开阳人。初为琅琊王大司马府中典军,为宋武帝所知。文帝时为殿中侍御史,明帝时任太中大夫。泰始三年徒交州,元徽三年卒,年八十三。”
    史目 (刘宋)裴松之撰 佚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张守节《史记正义》在《五帝本纪第一》下引《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第者次序之目,一者举数之由,故曰五帝本纪第一。”
    续文章志二卷 (刘宋)傅亮撰 佚
    《隋志·簿录类》、两《唐志·目录类》并著录。今有付以礼辑《付氏家书》本、鲁迅(《手稿选集第二集》)辑本。
    晋江左文章志三卷 (宋)明帝撰 佚
    《隋志·簿录类》著录。《新唐志》作二卷。
    《宋志·明帝本纪》:“上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撰《江左以来文章志》行于世。”
    江左文章录序 (刘宋)丘灵鞠撰 佚
    《南齐书·丘灵鞠传》云:“建元元年转中书郎,勅知东宫手笔。寻又掌知国史。宋世文名甚盛,入齐颇减。著《江左文章录序》,起太(大)兴,讫天熙。”
    姚振宗《隋志考证》是条案云:“盖东晋一代之录也,似明帝在藩时使灵鞠为此书。”
    晋义熙以来新集目录三卷 (刘宋)邱渊之撰 佚
    《隋志》著录。《旧唐志》作义熙以来杂集目录。邱深之撰。姚振宗《隋志考证》是条案云:“邱渊之,唐避讳,故曰琛。《世说识鉴篇》注引邱渊之《文章录》,《文学篇》注引《文章叙》,《言语篇》注引《新集录》,是邱渊之所撰乃新集文章叙录也。《宋书·顾琛附传》云:“邱渊之字思玄,吴兴乌程人。”
    《鲁迅手稿选集》第二集有辑本,题作文章记一卷,文章录一卷,又新集录一卷。
    法书目录六卷 (刘宋)虞和撰 佚
    《隋志》、两《唐志》并著录。
    姚振宗《考证》是条案云:《法书录》载虞和论书表题为梁人,今表文实宋明帝泰始六年所上。此目录六卷,殆随表上进者。
    二赵经录 (赵录)一卷 佚
    费录、宣录著录。
    姚名达是条云:“费录有赵录云:“似是赵时。”宣录还有二赵经录,云:“似是二石赵时。”考后赵亡于东晋穆帝永和七年,下距宋初已七十余年,因知赵录所载不但非赵人译经,且非赵人所作。若其非伪也,殆有赵某撰录,而后世误为赵代所出欤?”
    王车骑录一卷 佚
    费录、宣录著录。
    王《考》云:“疑王车骑录郡王仲德据彭城佛寺藏经所编之目录。”
    东录 佚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页256)云:“余于《费录》又考得三录,一曰南来新录,见晋末祗多密译经目注。二曰东录,见宋文帝世智严译经目注。”
    佛经录、道经录 (刘宋)王俭撰 佚
    在俭所撰《七志》附录。
    阮孝绪《七录序》云:“又条《七略》及两汉艺文志,中经簿所缺之书,并方外之经,佛经、道经各为一录。”
    灵宝经目 (刘宋)陆修静撰 佚
    原书序载《云笈七籖》卷四
    姚名达谓:实为道经第一部总目录。其书成于宋文帝元嘉十四年。
    三洞经书目录 (刘宋)陆修静撰 佚
    王《考》是条云:“宋明帝泰始七年,帝不豫。修静率众建三元霞斋,为国祁请。及天子病瘳。因敕上《三泪经书目录》,计道家经书,并药方符图,总一千二百二十八卷。”
    上统原统经目 佚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云:陆修静之外,同时稍后,尚有所谓《上清原统经目》。《云笈七籖》卷四载其注序。
    南朝·齐
    齐永明元年秘阁四部目录 (齐)王亮谢胐撰 佚
    阮孝绪《七录序》:“齐秘书丞王亮、监谢胐等,并有新进更撰目录。”《古今书最》:“《齐永明元年秘阁四部目录》,五千,新足,合二千三百三十二帙,一万八千一十卷。”
    〔地理书目录〕一卷 (齐)陆澄撰 佚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专科目录篇》:地理书之有目录,当始于南齐。《隋志》称“齐时陆澄聚一百六十家之说,依其前后远近,编而为部,谓之《地理书》一百四十九卷。梁任昉又增陆澄之书八十四家,谓之《地纪》。此二书者,搜集宋齐以前之地理书,既达二百四十四家之多,其引书目录殆可视为古代地理之专科目录。
    名画集 (齐)高帝撰 佚
    姚振宗《隋志考证》名手画录条案云:“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古今评画者有《名画集》,南齐高帝撰……。”
    古画品录一卷 (齐)谢赫撰 存
    《四库总目·子部·艺术类》著录。提要云:“不知何许人,自陆探微以下,以品次第,各为序引,仅得二十七人。”
    名手画录一卷 佚
    《隋志·符录类》著录,不著撰人。
    《隋志考证》是条案云:“晋桓玄,性贪好奇,天下法书名画,必使归己。玄败,宋高祖先使臧喜入宫载焉。齐高帝科其尤精者,录古来名手,不以远近为次,但以优劣为差。自陆探微至范惟贤四十二人。此一卷,实近似之。”
    原载:《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