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记人代之古今 标卷帙之多少——评《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来新夏 参加讨论

    古典目录之学,昉自汉季刘向、刘歆父子。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刘向受命整理国家藏书,成《别录》若干篇,为提要目录之始;向卒,子刘歆继承其业,成《七略》一书,为图书分类目录之祖,较欧西分类早千余年。《汉书·艺文志》曾简记其缘由称:
    “(成帝)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成,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数术略》、有《方技略》。”
    歆著虽名《七略》,实则六分,《辑略》不过为六略诸序之总汇。东汉班固散《辑略》入六略而成《汉书艺文志》,于是古籍得以六分编次。下迄两晋,荀勖、李充,更定四部。而唐初敕撰《隋书经籍志》大定经史子集四部之名,从此垂千余年,公私古籍目录大都沿用不衰,清纂《四库全书总目》即依四部之旧,可称古籍目录之集大成者,一经翻检,则中华传统文化之精要历历在目,是目录之学,固不可废也。惟中华大地庋藏古籍者遍布,学者难以巡阅,苟有藏者目录,则一编在手,殆将囊括四海所藏,学者自称利便,亦撰者为学者施一功德。《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之问世,向海内外公开馆藏,倡导学术之善举,亦将为天下读书人节奔走之劳,无异为学者增寿。善哉!善哉!我将为之额手称庆也。
    湖南图书馆为近代性质图书馆省级第一馆,创建之始,即以“保存国粹,输入文明,开通智识”为宗旨。历年重视搜求,庋藏日富,主政者又颇注重整理编目工作。1913年1925年及1929年曾三次编纂馆藏目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馆藏日增,古旧文献亦亟待分类编目,先后编成《馆藏古籍目录》(1959年)、《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目录》(1959年)、《馆藏地方志目录》(1964年)等多种,皆油印使用。八十年代,拨乱反正,百业再兴,图书资料,需用日亟。馆方鉴于前此诸目收录不齐全,著录不规范,分类不统一,且尚有十余万册待编,稿抄本亦无目可查,遂于1985年决定,对馆藏古籍线装书再次进行分类编目,摸清底数,制定有关规则条例。2005年,经十年之先期准备,决定新编馆藏古籍线装书书本目录。又历时两年,终于编成《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一书,收录馆藏古籍线装书68万余册,全目煌煌五巨册,视为不禁叹为观止。从事诸君苦心孤诣之辛劳,亦令人钦敬!苟各省市能以此为契机,风起云涌,仿行此举,则不数年全国省市古籍典藏,将尽以书本式目录呈现于世,泽及学者,传之子孙,岂不猗欤盛哉!
    我少好目录之学,幸获此书,喜不自胜,乃以匝月之功,翻检一过,深感是目收录丰富,分类详明,为当前古籍目录之佳作。其著录项目完备,除一般必要项目外,特著索书号,便利读者使用,为我数十年查阅典籍时之愿望,而于重要版刻图书,则另著录行款、版式、批校题跋及藏印等,既可明其庋藏价值,复有裨于“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而尤引人注目者,是目所著,多偏重于地方文献。往者,我曾著《图书馆与地方文献》一文论其事,曾言及湖南图书馆之注重地方文献称:
    “只要是反映本地区的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物产资源、碑帖手迹、学术著作等,即使是零篇散页,都应是地方图书馆典藏加工和利用的对象,对本地区的各方面工作都有着参考咨询作用。近年听说有些省市馆如甘肃省馆、湖南省馆和首都馆等,都做出成绩。”(湖南《图书馆》2002年第6期)
    省馆注重地方文献,本为社会职责所在,固为馆藏之正道。今比照新编古籍线装书目录,益信湘馆恪遵馆藏准则之精神。观其目录所著,所藏自清至民国湘籍名人著述数百种,多为其他馆藏与目录所少见,除刊本外,各种稿、抄本,尚有千余种,湖湘著名人物,几已网罗殆尽。其中如郭嵩焘《养知书屋日记》40册,起咸丰五年至光绪十七年(1855—1891年),为三十余年使英、法期间之记事,又如曾国藩家族四代人之亲笔书札等,均具极高史料与艺术价值,为湖湘文化填补空缺。地方志与宗谱为地方文献之大宗,是目著录本省省、府、州、县旧志有400余种、1000余部,其中不乏善本,如明万历《湖广通志》、清康熙《长沙府志》、《长沙县志》、《浏阳县志》等。至于省外,著有2100余种、2490余部,其藏量之多当列地方志收藏者之前列。宗谱亦为地方文献之大宗,虽曾经劫难,有所损失,但湘馆早有所见,曾专组“湖南省家谱收藏中心”,对民间散存家谱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至今馆藏已达300余姓3000余部,湘籍名人,几近全备。馆藏地方文献今得目录之揭示,足征湖湘文化与湖湘文献之特色,进而显示其于文化史中之地位。
    是目之编制,遵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之成规,另增丛书一类,以反映馆藏实际,应称恰当。前此清人张之洞于所撰《书目答问》四部之后,附入《丛部》,盖以明清以来丛书编纂之风甚盛,丛书数量激增,附以丛书之目,颇便读书人藏用,诚为善举。择善而从,理所应当。唯尚有稍可商榷者二:一为《丛书》一部,设置何处为宜?《书目答问》设于四部之后,仍保持四部之完整性,而是目则置《丛部》于经、史之间,与经部合为一册。检丛部之量,超于经部倍半,本身可自成一册,置于四部之后,使经部独成一册,居四部之首,与史部相连,如此不仅保留古籍编目之传统,亦与使用者历来习惯相合。二为是目于单独立《丛部》外,其经、子两部之下复有《丛编》之设,为二级目。而于二级目下复设三级目者,如《史部·记传》下,《子部·兵家·医家·天文算法·谱录》及《集部·总集·词》等二级目下均设《丛编》,为三级目。更有甚者,于《子部·艺术》类下之《书画》、《篆刻》及《宗教类·佛教》等三级目下又设《丛编》,当为四级目。然检读各级《丛编》,大都近似,试各举一例,如《通志堂经解》、《史学丛书》、《十子全书》、《陈修园医书四十种》、《江南机器制造局丛书》、《西学丛书》、《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词学全书》、《画论丛刊》、《篆学琐著》等,从内容与形式看,与《丛部》性质无异,不悉其划分之初意。如能将各级《丛编》均归于《丛部》,同为一编,置于四部之后,亦无不可。设现有四类难以概括各专门内容,则不妨于《丛部》增设一“专科丛书”类,即可归属。如此似体制较顺。下士末议,未知当否,至祈斟酌。
    是目五卷,近五百万字,洵称巨构。尽陈馆藏古籍,可见主事者之胸怀,不啻为当世密藏不宣者立典范;从事同仁历年辛劳,当受读书人一揖。唐释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序》有云:
    “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帙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
    智升为提示目录重要性之第一人,我读《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即有同感,乃摘取“记人代之古今,标卷帙之多少”二语为题,以明是目之要旨。耄耋野叟,我获一见,实人生之大幸。略贡所得,亦示回馈之微意。是否有当,尚祈撰者、诸君之卓裁。
    我愿以望九之年,为湘馆贺,并向从事诸同人行三鞠躬礼。
    〔作者简介〕 来新夏(1923- ),著名图书馆学家,历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校务委员、图书馆馆长、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图书馆学情报系主任等职。现任教育部古委会所属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博览群书》、《社会科学论坛》及《寻根》杂志编委。
    原载:《图书馆》2008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