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争鸣及其分类沿革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侯延香 参加讨论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四部分类目录,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二部重要的古代综合性图书分类史志目录。它对我国古代目录学影响深远,对古籍考证、辨伪意义重大。
    一、《隋书·经籍志》简介
    《隋书·经籍志》是以隋代国家藏书旧有目录《隋大业正御书目》为主要依据,参照梁代目录学家阮孝绪《七录》的分类体系而撰成。其编撰,既有底本依据,又有编撰者的个人取舍;既有对《汉书·艺文志》、《七录》等前代目录学遗产的继承沿袭,又有自己的发展创造,正如其序所云:“其旧录所取,文义浅俗、无益教理者,并删去之;其旧录所遗,辞义可采、有所弘益者,咸附入之。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各列本条之下,以备《经籍志》,虽未能研几探赜,穷极幽隐,庶乎弘道设教,可以无遗缺焉。”
    《隋书·经籍志》以4卷的篇幅,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收录了梁、陈、齐、周、隋五代官私书目所载现存典籍,并以夹注方式依类附入亡佚书目,各部、各类之末,仿照《汉书·艺文志》体例,附以总序、小序,总结了东汉以来的学术发展,简要说明诸家学术源流及其演变,其提纲挈领的评价起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隋书·经籍志》在促进古代目录学发展的同时,为历代人们研究古籍流传情况和进行辑佚、辨伪等文献整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线索,为中国历代古代文学艺术、文化学术研究者所普遍重视。
    二、作者之争
    关于《隋书》和《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一直存有争议,商务印书馆1955年重印本《隋书·经籍志》,封面印有“唐长孙无忌等撰”字样。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引有宋刻《隋书》天圣中校正旧序跋称:“同修志者,尚有敬播。至每卷分题,旧本十志内,惟经籍志题侍中郑国公魏征撰……今从众本所载,纪传题以(魏)征,志题以(长孙)无忌云云。”(这里的“志”指《隋志》)可见,争议问题,古已有之。
    笔者认为其作者应为魏征。原因如下:
    (一)从编撰历史来看。《隋书》是唐代官修正史的代表作,也是唐初所修五代史中较好的一部。它有纪传和志之分。纪传部分有本纪5卷,列传50卷,记载隋朝38年的历史,志的部分有十个门类30卷,记载的是整个南北朝时期的典章制度史,又称《五代史志》,由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修成于高宗显庆年间。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房玄龄和魏征负责五代史的监修工作,由魏征任《隋书》的主编。到贞观十年(636年),《隋书》纪传与其他四史一同修好奏上。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下诏让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敬播等人续撰《五代史志》。最初由令狐德棻监修,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改由长孙无忌监修,历经15年,最后由监修宰相长孙无忌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将成书30卷领衔上奏。《五代史志》是为配合梁、陈、齐、周、隋五代史而修,实际也是上接《晋书》书志部分的南北朝典章制度专史。最初为单行本,因为其内容以隋为主,隋代又居五代最末,所以后来被编入《隋书》。现在被称为《隋书》十志或《隋志》(《经籍志》4卷被包括在内)。长孙无忌监修时,《经籍志》已有魏征的成稿。十志修成之初“别行”,但到玄宗开元初只有《隋书》纪、传85卷,而无“五代史志”“别行”了。由于从《五代史志》的编修到其最后成稿,历时较长,编者众多,且魏征(580—643年)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去世,而最后又由长孙无忌上奏,再加上时代的变迁,因此,作者一直有争议。从魏征的生平和编撰历史来看,笔者认为,作者应为魏征,而不是长孙无忌。
    (二)后人考证的支持。
    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的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中认为,“唐贞观中,长孙无忌等修《隋书》,《经籍志》撰自魏征”。山东省图书馆网站的“读者常识”栏目中《经、史、子、集和古籍分类》一文谈到:“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可见,支持《隋书·经籍志》的作者是魏征的,今古有之。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其作者为唐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魏征更为确切。
    三、《隋书·经籍志》的分类沿革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四部分类法目录专章。它是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书籍和历史现状编撰而成。
    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的方法是六分法,具体体现在《七略》当中,它将所辑书目依照学术性质分类编目。《汉书·艺文志》保存并沿用了《七略》的六分法,即把图书分作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类。每类之下又分为若干小类,其中,六艺类9种: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类10种: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诗赋类5种:为赋(屈原等)、赋(贾谊等)、赋(孙卿等)、杂赋、诗歌;兵书类4种: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术数类6种:为天文、历数、五行、蓍龟、杂占、刑法;方技类4种: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由于当时史学还不够发达,史籍数量尚少,六分法中没有独立的“史部”,史书类是附属于“六艺·春秋”类之后的。西晋时期,秘书监荀勖依据魏秘书郎郑默的《中经》撰成《中经新簿》。《中经新簿》改六分法为甲、乙、丙、丁的四分法:甲部相当于《七略》的六艺略,收六艺及小学等书;乙部收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相当于《七略》诸子、兵书、术数、方技四略的总和;丙部由六艺中的《春秋》类所附史书扩大而成,收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除收诗赋,增加图赞和汲冢发现的古书,相当于《七略》的诗、赋、略。因此,从内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经、子、史、集。《中经新簿》开创了我国图书四分法的源头。东晋元帝时,著作郎李充在《中经新簿》基础上编撰了《晋元帝四部书目》,更换了荀勖所定四部的次序,使甲部记经书,乙部记史类书,丙部记子类书,丁部记集类书,确立了四分法的次序。
    在书籍内容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较之汉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是史学著作的种类还是数量都大大增加了。集部书籍也有了新的进展。因此,《隋书·经籍志》史部所列史书共计13类,而且每一门类除开头一种或少数几种为三国以前著述外,几乎全部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作。另外,《隋书·经籍志》在阮孝绪《七录·文集录》已分楚辞、别集、总集、杂文四部的基础上,专门以“集部”为名写成一卷,比较集中地著录各类文学文献。因此,唐初魏征等编撰《隋书·经籍志》,是在总结、继承前代校书编目取名意向的基础上,废弃甲乙丙丁之名,而以经史子集标名分部,概括各部图书的性质。其各部分类如下:经部10类(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大戴礼、乐、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小学)、史部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子部14类(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兵家、杂家、天文、历数、五行、医家)、集部3类(楚辞、别集、总集),从而形成了一个四部40类,加上道经、佛经两个附录15类,共55类的图书分类体系。在编述体例上,《隋书·经籍志》继承《七略》、《汉书·艺文志》的优良传统,撰写卷首总序、卷末后序、四部及道、佛经两类大序和各类小序共48篇序论。这些序论,借采《汉书·艺文志》文字,接其后事,界说各部类图书性质内容,简述学术源流,颇具学术价值。
    《隋书·经籍志》把四部分类法发展到了一个趋于完善的新阶段。但据《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的《观我生赋》自注,至梁元帝时校书,已称经部、史部、子部、集部。清代目录学家姚振宗也曾说:“四部之体,不始于本志(指《隋书·经籍志》),而四部之书之存于世者,则惟本志为最古矣。”因此,《隋书·经籍志》仅是现存最早的采用四分法编目的目录专章。但是,目录的四部分类法自隋唐以来,一直被长期沿用,它成为我国古代图书编目分类的最主要方法。虽然其间也有不少学者对之加以损益改动,但是,始终未能超越其规范,另辟门径。清乾隆时,纪昀等编制的《四库全书总目》,把四分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四分法的集大成者。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