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国语·季桓子穿井》辨释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尚振乾 参加讨论

       小序
     《国语》原书未分细目,也无小标题,今题为后人分段编目时新加。《鲁语下》的这段记事,它书亦多有记载,文字大同小异。所记者,当是季桓子就同物异名现象向孔子问难之事,就象人们以“夔一足”之疑惑向他问难一样,属语言学中的“名”“实”之辩。孔子以学识渊博闻名,又很重视“正名”,时人就此向他问难,可谓问当其人。且所问之事,也似乎与他有关,问答之间,自有情理存焉。而以传统之释解,则其文荒诞毫无可信者。唯书中所记之事甚古,揆其情理,当是在口头流布之时就已讹误,编书作注者不过据传说写出罢了。又因书载者众,注解者亦众,相互传抄,至今已难知错讹在谁。且此等讹误,恐是整个古代神话产生之一具体途径和契机。而笔者于辩释中,将讹误归于二三注释者,仅为称说便当而已。然此段中之讹误,迹象特为明显,本可辨明其原始,窥探其演变。而旧注者却径信讹传和无稽怪说,于字词极少用功。向来训诂家以破所谓“通假”为能事,然于此段中,对同源通用之词却不加任何辨析。以通义可推求之成语,又不惜以意曲解。只所以如此者,当有人多好猎奇迷信之因素在焉,而随文释义之训诂传统又极便利其谬误通行。笔者此翻考证,欲着力指证其词之同源通用以解怪异,归纳其语之通常意义以破玄虚。讹误既已深重,考证难免繁复,唯务求其释解信而有徵唯是。
     【原文】
     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①,其中有羊焉②。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③,何也?”对曰:“以丘之所闻,羊也④。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⑤,@①liǎng@②⑥;水之怪曰龙,罔象⑦;土之怪曰@③羊⑧。”
     【辨释】
     ①“如”字疑为衍文。
     ②此句《汉书·五行志》引《史记》作“中得虫若羊”。“羊”,与“蛘”古字通,此处指蚍蜉即蚂蚁。《说文·虫部》:“@④,姑@④,强羊也。”段玉裁注:“今江东人谓麦中小黑虫为羊子者也。铉本作蛘…《方言》:‘姑@④谓之强羊。’字亦正作羊…《尔雅》正文恐亦本作羊。”今见《方言》、《尔雅雅》“羊”皆作“蛘”。《方言》第十一:“姑@④谓之强蛘。”郭璞注:“米中小黑甲虫也,江东谓之@⑤,建平人呼羊子,羊即蛘也。”“羊”“蛘”有讹作“芈”“@⑥”者,钱绎《方言笺疏》卷十一辨之甚详。朱俊声《说文通训定声》:“《尔雅》:‘蛄@④,强羊。’注:‘今米谷中蠹小虫也。建平人乎为蛘子。’按,强蛘,叠韵连语,今苏俗尚谓羊子。”章太炎《新方言》:“《尔雅》:‘蛄@④,强羊。’…今通言皆曰‘羊子’。”“蛘”亦指蚂蚁。《尔雅·释虫》:“蚍蜉,大yǐ@⑦,小者yǐ@⑦。”郭璞注:“齐人呼yǐ@⑧为蛘。”《集韵·养韵》:“北燕人谓蚍蜉曰蛘。”《龙龛手鉴》:“蛘,痛蛘也。又yǐ@⑧名。”“羊”与“蛘”声相同,义亦相通,当是同源词。羊是常见之合群性很强的动物,从“羊”之字有众多而成群义。《尔雅·释诂上》:“洋,多也。”郝懿行义疏:“以洋为多,古今通语。”《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盖闻中国有至仁焉,德洋恩普。”颜师古曰:“洋,多也。”《庄子·天道》:“要在于主,详在于臣。”成玄英疏:“详,繁多也。”《玉篇·多部》:“@⑨,多也。”《玉篇·食部》:“@⑩,育也,畜也。”育、蓄皆有使其繁多之义。《说文·永部》:“@(11),水长也。”水长也即多。《说文·羊部》:“羊,祥也。”此为华夏民族自古把人丁兴旺、团结和睦视作最大吉祥之观念的反映。米粮中之小黑甲虫成群而生,常见其在人晾晒陈粮时像群羊一般漫出,故称蛘。蚂蚁数多且合群性极强,故亦称“蛘”。“羊”字早初当是身兼多职一形数词的字,“蛘”“洋”“详”“祥”等不过是它的后起分形字,故“羊”可通“蛘”,是自然之理。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皆称蚂蚁为蚁羊,胶辽官话或称之为蚂虮羊子,羊与蚁之联系于此可见。
     ③“狗”,与“驹”、“@(12)”古字通,亦指蚍蜉即蚂蚁。《说文·犬部》:“狗,孔子曰:狗,叩也。”段玉裁注:“按《释兽》云:‘未成亳,狗。’与马二岁曰驹、熊虎之子曰@(13)同义,皆谓稚也。”故“@(13)”亦作“狗”。《尔雅·释兽》:“熊虎chǒu@(14),其子狗。”郭璞注:“律曰:‘捕虎一,购钱五千,其狗半之。’”“驹”、“狗”亦通用,《战国策·赵策一》:“此代马胡驹不东,而昆山之玉不出也。”汉帛书本“驹”原作“狗”。《说文·虫部》:“@(12),北方有@(12)犬,食人。”段玉裁注:“《海内北经》:‘@(15)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始。’郭注:‘@(15),音陶。或作@(12)。音@(16)。’按作@(12)为是。正许所本耳。”《广韵·厚韵》:“狗,狗犬。”则“@(12)犬”亦即“狗犬”。黄侃《说文同文》:“‘@(12)’,与‘狗’同”。“驹”、“@(12)”皆可用以指蚁。《大戴礼记·夏小正》十二月:“玄驹@③。”传:“玄驹也者,yǐ@⑦也”。孔广森补注:“yǐ@⑦大者曰驹,犹云马蚍蜉也。”“yǐ@⑦”即古蚁字。《方言》第十一:“蚍蜉,齐鲁之间谓之@(12)蟓,西南梁益之间谓之玄@(12)。”郭璞注:“《法言》‘玄驹之步’是。”钱绎笺疏:“‘驹’与‘@(12)’同。”《玉篇·虫部》:“@(12),蚍蜉。”而闽南话则称蚂蚁为狗蚁。“狗”“驹”“@(12)”古音全同。催豹《古今注》:“牛亨问曰:“蚁名玄驹者,何也?”答曰:“河内人并河而见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从旦至暮,家人以火烧之,人皆是蚊蚋,马皆是大蚁。故今人呼蚊蚋为黍民,名蚁曰玄驹也。”“驹”本指小马。当是人见蚁常奔忙不息、健走如马,故亦称蚁为“驹”,未必因某一偶然之事。故不论通语还是方言,称蚁为马蚁、马蚍蜉、马蚁羊、马英子、蚍蜉马、马娘子等,皆有一“马”字(后作“蚂”)。此“马”字有人以为有大义实非。是则此三字义亦相通,亦当为同源词。
     ④“孔子”意以为依当地通语当称作“羊(蛘)”。
     ⑤木石,指木椎和石磬类乐器,此处亦代指乐器。怪,意为怪人、怪杰,犹奇人、奇才。夔,古人名号,尧舜时乐官。“木石”,韦昭注“谓山也”,实误。古人行文讲究对仗整齐,“孔子”所说后二句为“水之怪”、“土之怪”,前句却不说“山之怪”而称“木石之怪”,岂不可疑?再者,山或有木有石,但树木、石头终非山之一类,岂可与山相比?此“木石之怪”,人又或以为木精,或以为水神,或以为山川之精物,不一而足,可知韦注难以服人。《吕氏春秋·精通》:“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叹嗟曰“悲存乎心而木石应之,故君子诚乎此而谕乎彼,感乎己而发乎人,岂必强说乎哉?”《新序·杂事四》:“悲在心而木石应之,以至诚故也。”此“木石”即指木椎和石磬类乐器。所谓“怪”者,《说文·心部》:“怪,异也”,《玉篇·心部》:“怪,非常也,”《论衡·自纪》:“诡于众而突出曰怪”。世传夔特别精于音乐,《吕氏春秋·察传》: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其时文化方草创,有此专门奇能,自是怪杰。且其所谓精通音乐,似乎也主要是精于击磬。《尚书·尧典》:“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皋陶谟》:“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百兽”为人摹仿之百兽,而最初的乐器也当主要是木石之类打击乐器。由此,以“木石之怪”称此奇才音乐家正恰如其分。“夔”,当本指夔牛。《山海经·中次九经》:“(珉山)其兽多犀象,多夔牛”。郭璞注:“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为夔牛”。传说其皮做的鼓很响,《大荒东经》云:东海流波山上有兽,其状如牛,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传说中神化之处自不可信,但牛大皮大所蒙鼓亦大,声自然大,当为真。乐器首在声音声宏,古初尤如此。作为尧舜时的乐官,既特精此道,故而取譬为名曰夔。上古时人之名号,常以其所擅长之事业或工具对象、材料比类为之,如善射者名羿,善工者名垂,善稼者名稷等。此乐正夔之得名,亦当是如此。另传只有一只脚之怪物菱,见“@①liǎng@②”条。
     ⑥“@①liǎng@②”,本作“罔liǎng@(17)”,“@①liǎng@②”“魍魉”等为后造字。字又别作“罔阆”、“方良”、“罔浪”等。双音词,因造成异词同音的几率减少,写别字亦不妨表意,故人们宽容其存在,“联绵词”有多样写法实为此。“罔”通“毋”、“无”。《书·大禹谟》:“罔失法度,罔@(20)于逸,罔淫于乐。”《助字辨略》卷三:“此‘罔’字禁止之辞,犹云‘毋’也。”又《尔雅·释言》:“罔,无也。”“罔两”,即“毋两”、“无两”。“毋两”,与表示“一而足”之“一足”义同;“无两”,义即孤立寡与无依无靠,二者义相似。今见古籍中“罔两”一词,义皆本此。词当是先秦古成语。《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韩、吕诸文对同音词造成之误会分辨甚明,世传一足怪物之夔,实为借语言讹误虚构之形象。本文“罔两”,即当与“一足”同义,“夔罔两”,即“夔一足”的另一种说法。这或正为避免“一足”之误而变换。然若“一足”之误为独脚怪,“罔两”亦被误作了妖精名。《楚辞·谏·哀命》:“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liǎng@(17)而无舍。”王逸注:“罔liǎng@(17),无所据依貌也。”司马相如《哀秦二世赋》:“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罔阆”同“罔两”,亦为孤独无所据依貌。“舍”为舍止,与“归依”义同,无舍即无归。古人以为人死后精神还在,此精神即鬼魂。鬼魂若无人祭祀,无从享食,则为无舍,故曰“罔两”。又以为,鬼无所归则施恶疾害人,为疫疠之鬼,单称作疫或疠,亦称“罔两”或“罔两鬼”。“疫”、“疠”义近,“疠”也作“厉”。《礼记·祭法》:“曰泰厉”“曰公厉”,“曰族厉”,孔颖达正义:“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左传·昭公七年》:“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杨伯峻注:“立其子为大夫,则能受祭祀,有归宿。”《管子·轻重》:“昔尧之五吏五官无所食,君请立五厉之祭。”谢浩范注引何如璋云:“立祀以报其功,使无归之鬼不为厉也。”古时设方相氏掌驱逐疫鬼之事,《周礼·夏官·方相氏》:“及墓,入旷,以戈击四隅,qū@(21)方良。”郑玄:“方良,罔两也。”此罔两显然为疫鬼。王充《论衡·订鬼》、蔡邕《独断》、干宝《搜神记·卷十六》等所记颛顼子为魍魉鬼者,亦是疫鬼。如此,则以“罔两”称疫疠之鬼者,其取义亦本自原词之孤独无所据依义。《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其“罔两”亦当指疫疠之鬼,而非山川之精怪。讲词义二者不可混同。《淮南子·览冥》:“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魍魉”同“罔liǎng@(17)”,亦无疑为形容无依无靠之貌。《庄子·齐物论》:“罔liǎng@(17)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22)、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景”即“影”。郭象注:“罔liǎng@(17),景外之微阴也。”《释文》引向秀注作“景之景也”。《文选·班孟坚〈幽通赋〉》李善引司马彪注作“景外重阴也”。义皆相似。郭注曰“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郭氏等意以为,“罔两”指依凭于影子之物,故作如是解。然他们弄反了二者的关系。罔两责问影子为何行止坐起要随着它物而无特操,意即责怪影子老跟着自己,言下之意自己是有独立志操而无所待的。而影子却反诘说:究竟是我要有所待才这样的呢?还是我所待的那个物体(指罔两)又有所待才这样的呢?是我象蛇一样要凭腹而走,像蝉一样要待翼而飞吗?我怎么知道为何要这样?又怎么知道如何才能不这样?言下之意,它的时止时坐,正是因为“罔两”有所待才造成的。庄周寓意正要说明,现实事物皆有所待而不能独立自由是一样的,无有差别。故“罔两”不应是指影外之阴,相反,应是指影子所凭待之有形物体。而且,作为要否定之对象,庄周欲擒故纵,使罔两与明显依赖于它物而存在之阴影相对比,显示出它在形式上似乎具有独立自在而无所待的优越性。罔两责怪影子不如自己有特操,正为此。据此,“罔两”,应理解为独立而无所待者,或简称独行者,方合庄周之意。《淮南子·道应》之“罔两问于景”,显然是取《庄子》现成寓名,而许慎注云:“罔两,水之精物也。”《说文解字·虫部》:“@①蜽,山川之精物也。淮南王说:@①蜽状如三岁小儿,赤黑色,赤目,长耳,美发。”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云:“《说文》所引‘淮南王说’,当是后人记许君注《淮南》说于旁,与上‘芸草’条例同。”陶意描绘@①蜽之状者亦许君而非淮南王。以今所见古籍,许君前未有以罔两为山川妖怪者。又“罔两”,《释文》引崔zhuàn@(23)《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注云:“有无之状。”这当是将“罔两”与“罔象”因音近而混为了一谈,“罔象”有浩茫缥缈模糊隐约之义。陶方琦《异同诂》云“罔两、罔象,古训亦不甚分。”实际二者意义是不同的,不可不分。“孔子”意谓在这句话中,多生误会。
     ⑦“罔象”,即无形象。“罔”通“无”。“象”指形体、形象。今见古籍中“罔象”一词,义皆本此。词亦当是先秦古成语。字或又作“罔浪”。“龙,罔象,”即龙没有形象。《文选·王褒〈洞@(27)赋〉》:“薄索合沓,罔象相求。”李善注:“罔象,虚无罔象然也。”《庄子·天地》:“乃使象罔,象罔得之。”“象罔”,也作“罔象”。刘文典《补正》云“‘象罔’当为‘罔象’。《文选·舞赋》注、《御览》八百三引并作‘罔象’,是其证。疏亦作‘罔象’,是成所见本未倒。”郭象注:“明得真者非用心也,象罔然即真也。”成玄英疏:“罔象,无心之谓。”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云:“象罔者,若有形,若无形。”王先谦《集解》引宣颖《南华经解》云:“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陈鼓@(24)《庄子今注今译》:“‘象’即形迹,‘罔’同无,同忘:‘象罔’喻无形迹,亦寓名。”此“罔象”即人心无情无欲之虚寂状态,罔象然方可得天道。而道家又常以能得道之人比作无思无欲之赤子。则所谓罔象“状如三岁小儿”云云,恐又当是由此而讹!《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孔颖达正义:“《鲁语》贾逵注云:‘罔liǎng@(17)、罔象,言有夔、龙之形而无实体。’然则罔两、罔象皆是虚无。当总彼之意非神名也。”说二者本非神名,至确,皆虚无,亦至确。但将二者混而不分则非。许慎又所谓罔两状如三岁小儿等等,亦当是因音同而将“罔两”混同为了“罔象”。《文选·张衡〈思玄赋〉》“@(25)汩@(26)泪,沛以罔象兮。”李善注:“罔象,即仿像也。”《楚词·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洪兴祖补注亦引李善云:“罔象,即仿像也。”此“罔象”,意为由于寥廓遥远而看不清对象之全貌,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义与无形迹近之。又谨按,所引原文中“沛”字均表广阔之义,与水无关,旧注多有连带而误者。《淮南子·fàn@(18)论》:“水生罔象。”高诱注:“水之精也。《国语》曰:‘龙,罔象’也。”以为“罔象”即指龙。这当是引申之义。龙是传说能升天又能潜渊的神物,实际并不存在,人当然不可能见到它的形体、形象,故引申为名。《易·乾》:“子曰:‘龙,德而隐者也。’”“隐”,即无形迹。《淮南子·说林》:“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人不能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奉之。”龙如鬼,鬼本虚无,自然不能见其飞,说“风雨奉之”则仅是想象。“孔子”意谓在这句话中,亦生误会。
     ⑧@③羊,“@③”字本作“贲”,因误传@③羊为羊属,后加了字符“羊”。《搜神记》卷十二“季桓子穿井”,字就正写作“贲”。“羊”字,见注释②。“贲羊”,当就是《夏小正》之“玄@(12)贲”。“玄@(12)”,己见注释③《大戴礼记·夏小正》十二月:“玄驹@(19)。玄驹也者,yǐ@⑦也,@(19)者何也?走于地中也。”传云:“‘走于地中也’者,感阳气而动蛰中。”这大概是说,农历十二月,蛰于地下深处的马蚁感受到阳气就开始活动了。土法打井多选冬季,季桓子穿井获蚁于理是相合的。韦昭注引唐固云:“@③羊,雌雄不成者也。”《动物学大辞典》:“(蚁)全群中有雌雄蚁数十,又有无数之职蚁及多数之兵蚁。”“雌雄蚁营生殖”,“兵、职两蚁之生殖器俱不发达,而为非雌非雄之中性。”唐说或许据此。《史记·夏本记》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夏小正》与孔子有关,故季桓子以蚁为“狗”相问,而“孔子”似乎以所问难对,遂并举其它,意谓语言之乱不可尽说也。
    【参考文献】
     [1] (三国)韦昭注《国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徐元诰《国语集解》,[M].中华书局,2002。
     [3] (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
     [4]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清)钱绎《方言笺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6]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7]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中华书局,1984。
     [8] 章太炎《新方言》,《章太炎全集》(七),[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 (宋)丁度等《集韵》[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 潘重规《龙龛手鉴新编》,[M].中华书局,1988。
     [11]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中华书局,1961。
     [12] (梁)顾野王《玉篇》,[M].中华书局,1986
     [13] 许宝华、(日)官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M].中华书局,1999。
     [14] 闵家骥等《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15]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言词汇》,[M].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
     [16] (汉)高诱《战国策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7] (宋)陈彭年《广韵》,[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8] 黄侃《说文笺说四种》,[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9]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中华书局,1983。
     [20] (晋)崔豹《古今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1]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学林出版社,1984。
     [22] 赵仲邑《新序详注》,[M].中华书局,1997。
     [23] 黄晖《论衡校释》,[M].中华书局,1990。
     [24]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M].中华书局,1980。
     [25] 袁珂《山海经校注》,[M].巴蜀书社,1993。
     [26] (清)刘淇《注字辨略》,[M].中华书局,1954。
     [27]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中华书局,1958。
     [28] (汉)王逸、(宋)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9] (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30] (清)朱彬《礼记训纂》,[M].中华书局,1996。
     [3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90。
     [32] 谢浩范、朱迎平《管子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33] (唐)孔颖达《周礼正义》,《十三经注疏》本,[M].中华书局,1980。
     [34] (晋)干宝《搜神记》,[M].中华书局,1981年。
     [35]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中华书局,1989。
     [36] (唐)李善注《文选》,[M].中华书局,1977。
     [37] 易顺鼎《淮南许注钩沉》,[M].光绪十六年刻本。
     [38] (清)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M].光绪七年刻本。
     [39] 刘文典《庄子补正》,[M].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40]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M].中华书局,1987。
     [41] 陈鼓yīng@(24)《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42]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M].中华书局,1980。
     [43]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M].中华书局,1980。
     [44] 杜亚泉等《动物学大辞典》,[M].商务印书馆,1933。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虫加网
       @③原字羊加贲的繁体
       @④原字施下加虫
       @⑤原字加下加虫
       @⑥原字虫加芈
       @⑦原字虫加(山下加豆)
       @⑧原字虫加义的繁体
       @⑨原字多加羊
       @⑩原字食的繁体
       @(11)原字漾去氵
       @(12)原字虫加句
       @(13)原字豸加句
       @(14)原字酉加鬼
       @(15)原字虫加淘去氵
       @(16)原字金加句
       @(17)原字两的繁体
       @(18)原字范去艹
       @(19)原字贲的繁体
       @(20)原字辶加(拖去也加子)
       @(21)原字区的繁体加攴
       @(22)原字虫加付
       @(23)原字言加巽
       @(24)原字应的繁体
       @(25)原字有加或
       @(26)原字风的繁体加谬去讠
       @(27)原字笔改毛为肃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0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