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域外汉学 >

李欧梵:光明与黑暗之门——我对夏氏兄弟的敬意和感激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欧梵 参加讨论

    在夏济安先生过去的学生中,我有幸跟随他有关左翼文学运动的研究踪迹,亦步亦趋,受益匪浅。1963年秋,我初进哈佛,就参加了本雅明?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关于当代中国政治的研讨班。当时,我要找一个合适的研讨班的论文选题,可是毫无头绪。史华慈教授有一次不经意地提到了延安那场反对萧军的文学运动。我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写了一封信给我原来的老师夏济安教授征求意见,希望能得到一些指点。他立即就回了信,说那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当时,我只是隐约听说他自己正准备做关于左翼文学运动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黑暗的闸门》(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8)一书。相隔近四十年,我刚刚重读他的《关于左翼文学运动一书的序稿》(夏志清先生在序言中作了全文引录),再次被深深地感动,因为文中所建议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正是先生回信中告诉我的那些。
    当然,我听从了他的建议。我论文中的萧军正是在集体运动中遭受悲惨命运的个案。夏济安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再现人类的悲剧。“哪怕是共产党员,也应该得到礼遇(更近似于同情),他们作为个人,除了党派观念也还有思想。”我想,正是《黑暗的闸门》所刻画的几位个体——瞿秋白、鲁迅、蒋光慈、冯雪峰、丁玲、“左联五烈士”的思想与感情,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那时还只是一个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的研究生。几年来,我一直在自己就读的历史专业和真正感兴趣的文学之间徘徊。夏济安先生是我以前在台湾大学时的老师,教英国文学,一到美国就迫于环境的压力,转而开辟完全不同的领域,开始自己的研究,他成为我后来学术生涯的心灵相契的指路明灯。
    幸运的是,普实克(Jaruslav Pr??ek)教授也曾经是我的老师。他到哈佛做访问教授的时候,他和夏志清的那场有名的论争刚刚在《通报》发表。正如我最近回忆普实克的另一篇文章所说,一开始我还担心他的“共产主义”的背景,却大着胆子写了两篇 “标新立异”的研讨班论文:一篇论萧红的小说艺术,我认为萧红比萧军优秀得多,普实克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更喜欢萧军;另一篇是关于自由派的新月社。两篇文章其实都是对他意识形态立场的间接挑战。令我惊喜的是,普实克教授不仅喜欢我的论文,而且告诉我,他对夏济安的研究印象十分深刻,他还大度地发表了夏志清反驳他的文章。我能够恰巧成为两大“对头”(他们后来也成了朋友)的学生,实在是够幸运的。从那以后,我在学术研究中努力追随两位大师:普实克的历史意识和夏志清的文学判断。但是,我认为夏济安先生综合了这两种方法,已经融合了传记、历史和批评,形成了夏志清先生所说的“文化批评”(cultural criticism)。“文化批评”这个术语最早由雅克·巴赞(Jacques Barzun)在其《达尔文,马克思,瓦格纳》[1]一书中首次运用。实际上,我在做博士论文《现代中国作家的浪漫一代》时,曾试图效仿夏济安先生。《黑暗的闸门》出版后仅一年,即1969年我即着手这篇论文,并于次年完成。因此,说夏济安先生是我博士论文的灵感源泉,既是客观陈述,也是无上荣耀。
    夏济安的《鲁迅小说中的黑暗力量》、《鲁迅与左联的解体》两章对鲁迅形象作了极为精彩的刻画。这种鲁迅形象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我整个的鲁迅研究,这就是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所说的那个词——“影响的焦虑”(anxiety of influence),只不过它不得不被用到了一个天分不高的年轻学者的身上而已。我怎么才能写得象夏济安先生那么好?怎样才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刻画鲁迅形象呢?经过了差不多十年的焦虑,我最终放弃了任何想超过先生的念头,而乖乖地一心一意效法了先生。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他对鲁迅散文诗所作的敏锐分析。他认为《墓碣文》是《狂人日记》的噩梦式的翻版。每次我教这一篇作品时,总要引用他的洞见:“《墓碣文》用典雅的文言穿插以娴熟的白话”,这是一种卓越高超的修辞手段,“将过去和现在置于同一层面”。[2]事实上,正是先生对整部《野草》的洞见指引我在拙著中讨论了“黑暗”主题。我花了一个夏天来关于《野草》的核心的一章,但后来还是放弃了草稿,部分是因为上文所说的“焦虑”:既然我的老师已经做得这么好,我为什么还要再写呢?写最后一章《革命的前夜》的最后一节时,我不得不克制自己逐字抄录先生的两句话的念头,他用这两句来为长长的《鲁迅与左联的解体》一章作结:“10月17日他患了感冒,19日他便去世了。”[3]我找不到其他同样简洁而感人的结尾了,因为对鲁迅这位置身于左翼内部斗争的资深作家所作的复杂而深刻的刻画,这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当时,没有任何语言、任何著作能用如此精微而饱含同情之笔,探掘到如此曲折复杂的深度了。
    通观夏济安先生的著作,没有炫耀什么理论术语以至破坏了他优雅的散文文风,或者损害了他原创性的洞见,出版四十年之后,这本著作的许多闪光点丝毫没有减退。夏济安先生对1930年代关于左翼运动集团个人和官方的复杂冲突,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至今我们仍然由此受益。他通过细读所能找到的所有资料,描绘了个四面受敌和愤怒的鲁迅,他名义上是左联的领袖人物,却成为左联新生小辈的牺牲品,如今已有更多的材料和个人回忆,印证了先生的观点依然正确。他塑造的一个有着“温和之心”的共产党人瞿秋白,是其人文学者风范的一个有力证明。在他的左联研究的《序稿》结尾,他写道:
    我没有机会采访那些当事人,虽然他们中有些人还活着。不幸的是,中国没有像斯蒂芬·斯朋德(Stephen Spender)、阿瑟·科斯特勒(Arthur Koestler)、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这样的人,能够回过头讲述走向左倾的历程的故事。胡风、丁玲或者冯雪峰本来有望成为这样的人,但是他们被迫选择了沉默。[4]
    当然,现在他们都已不在人世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先生没有机会采访他们倒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他也许会为他们缺乏诚实和自我反思而深感失望。以前科斯特勒所描写的左翼作家“正午的黑暗”综合症,如今在中国已不复再现。是的,他们回过头来讲他们的故事了,但是这些故事不再像科斯特勒和奥威尔的那样包含真相和富于人性了。从后来的事实和我自己访问其中一些人(包括丁玲和萧军)的经验来看,无论是知识的渊博或是精神的深度方面,他们都无法和他们的研究者相比美。
    夏济安先生惊人的才华被那时美国的学术环境埋没了吗?如果他那时能有一个博士学位而获得必要的“教学许可”的话,他也许可以象他弟弟夏志清先生那样教授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他的小说已在《党派评论》发表,他也在印第安纳大学文学研究所呆过一阵,他本来是可以在比较文学领域继续开辟新路的。事实之所以不是这样,部分是因为美国学术界的困难,部分是因为先生自己选择了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流亡者。不过,他所取得的成就,甚至在当代中国研究方面也是非同小可的。
    如今中国的学者可能并没注意到,或者更多忘记了夏济安先生关于左翼文学运动的研究,实际上已延伸到了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先生在此领域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对“百花齐放”和“大跃进”运动的术语所进行的语汇学研究,得以揭露中国文化和人文的另一面。这些术语曾由柏克莱的中国研究中心印成小册子,夏济安先生曾是该中心的研究员,直到他突然英年早逝。对这份研究工作即使不是完全厌恶,至少也是与先生的性情很不符合的。但是,对这些政治运动中出现的意识形态术语的研究,夏济安先生依然秉持一样的“礼遇”原则和分析技巧,为的是揭示一个崭新而令人惊叹的事实:这些术语都植根于传统的中国文学和文化。这样,他也就把它们放到了一个更为广宽、更为人性的语境之中。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文化批评”,是一种代价高昂或掩盖于政治阴影之下的特殊的“文字学”(philology)。
    那些被人们大大忽视了的手册中夏济安先生所写的内容,跟埃瑞克?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研究西方现实主义传统的巨著《摹仿论》(Mimesis)比起来,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但是,两者所使用的文字学方法却是类似的。而且,两者都是在异域环境中流亡时所作的学术研究。如果萨义德(Edward Said)可以把奥尔巴赫重新定位为以文字学为基础的大传统中的人文主义者(见萨义德的《摹仿论》新版序),那么我同样可以说,我的老师如果不是去做什么“中国专家”,他也会成为一个人文主义者(这项未竞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由他弟弟完成了)。因此,可以说,夏济安先生去世前几年,他是在双重疏离下进行学术研究的:不仅疏离于自己的祖国,而且疏离于他真正感兴趣的文学和创作。简直难以想象奥尔巴赫被逼放弃自己关于欧洲文学经典的研究而去为伊斯坦布尔的盟军写分析纳粹口号的小册子!但是,先生做到了,以同样的人文学者的“礼遇”原则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我想,他一定相信在极权统治下文化既可以被禁锢,也可以被解放,只要能将文化提升到政治之上。文字学是一种学术实践,一种对文化框架内的词汇术语所作的批评性探索,它不仅仅是为了找出这些词语含义的来源,而且要使它们超越当代政治化用法的狭隘限制。
    这并非易事,也别指望由此成为一个当代中国的“研究专家”。即使象我这样一名现代中国历史与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对老师的研究给予关注。直到多年以后,我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代汉语的课程,再后来在哈佛开设关于现代革命小说的研讨班,我才开始参考它们作为教学材料。这些谨慎的“术语研究”打开了一个智慧的金矿,我在图书馆阅读这些册子,读得兴味盎然。同时,另一种“意识流”式的回忆也涌入我的脑海:我想起了老师早年写的如何学英语的文章,先生在一份台湾学生的英语学习杂志上,发表过一系列文章,挑出一些单词和词组并列出了它们所有的意思,不厌其烦地解释所有的用法及其文学寓意。像我这样的学生因此得益匪浅,我可以骄傲地说我确实是这样学英语的,一遍一遍地朗读先生文章中提供的富于文字学洞察力的例句。不管是教英语单词还是研究中国政治术语,夏济安先生都同样的勤奋,显示出他渊博的学术修养。这的确是我们难以企及的,更别提超越了。
    二
    我对夏志清教授的感激可以归结为两个词(我将基尔凯郭尔的用词和精神作了小小的改动):“爱戴和震颤”——因为他对我学术生涯的关切指导和支持而生的爱戴;因为他的学术成就和博学而生的震撼与敬佩。众所周知,夏志清教授不仅是精通中国历代各种文类的研究权威,而且也是研究西方小说和好莱坞经典电影的权威。和他所有的学生和朋友一样,我见到先生时总是心怀敬畏,但又总是被他大度的精神和迸发的智慧所吸引。我现在写一些赞扬先生的话其实是徒劳的,很有可能让向来自信的他用几句玩笑话就消解得一干二净。但是,我仍然要写,只为表达对他的深深感激,正如对他哥哥一样。
    我荣幸地被夏志清先生收为非正式的弟子之一,有一个简单的原因,就像刘绍铭和其他人一样,我也是先生哥哥生前在国立台湾大学的学生之一,我们的学术领域最终都从西方转到了中国文学研究。同样,和大部分夏济安先生的学生一样,我在美国的学术生涯开始于济安先生英年早逝之后,夏志清先生把我们都收入门下,不管我们是否师从于他。夏济安先生所有学生当中,我是在现代中国左翼文学研究方面(包括鲁迅研究)最为紧跟的一个,夏志清先生对我有特殊的感情。我能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职,先生居功甚伟,他的推荐信把我与爱德蒙·威尔逊和乔治?斯坦纳相提并论,反讽的是,后来我也因此而离开了那个威严的学术机构。不过,事后看来那次“不幸”却拯救了我的学术生命,我得以幸运地回到另一个研究领域——文学。我开始在印第安纳大学正式研究和讲授中国文学。我之所以对这所大学满怀敬意和感情,主要是因为夏济安先生曾在那里呆过一阵,所以,再一次的,我得以追随他的足迹。我研究领域的变化——从历史到文学,恰逢一个最为幸运的时刻,当时印大的前辈罗郁正(Irving Lo)(另一位令人尊敬的师长)正准备出一套“中国文学译丛”系列,把我也列入编者名单,不久,刘绍铭和欧阳桢也加入进来。从那以后,我作为文学学者的生涯全面展开。不用说,夏志清先生始终乐意给我这个文学领域的“异类”以巨大的支持。
    作为夏志清先生门下中国文学研究者中的“异类”或“回头浪子”,我并不总是恭恭敬敬,事事顺从。好几次我曾试图反对先生的观点,尤其是谈到鲁迅的时候,也许是因为他哥哥对这位左翼作家深深的敬意给了我反对的勇气。那些反叛行为现在回想起来使我倍感惭愧,不仅仅因为夏志清生来友善,包容我这些反叛观点,而且因为不管我怎样在学术研究上翻筋斗,“理论转向”,多年以后,我的观点却开始接近先生了。先生最近的力作《夏志清论中国文学》中的文章,即使有些文章我已经是读第二遍,第三遍,他的学术眼光还是让我佩服,深为受益。我还要为他始终摒弃学术圈内的流行立场的诚实与勇气而喝彩。我认为,这超越了我们这个相当专业化的领域,展示了一个更大的视野,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再仅仅称他为“汉学家”或中国文学研究者,而应该是一位真正的比较文学家和大师。
    1961年,夏志清开创性的、里程碑式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不啻晴天惊雷:无论是广度上,还是原创性上,没有任何一部书(无论是哪种语言),包括普实克的书,可以与此书相比。此书不仅展示了夏志清先生惊人的学识,而且带有成书时代(即从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社会文化氛围的印记。书中很多比较的视野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研究在美国学术界一直是相当边缘化的。所有非西方文学——即使不是公然地,总是要被置于“欧洲中心”的背景下加以衡量。所以,为了让美国公众得以理解,需要用“比较”的方法把中国文学置于一种“可理解的”背景之中,除非有人刻意将之视为“外来物”而进一步使其远离知识主流。但是,同时,夏先生的比较视角也令他展示了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的独到观点,这些观点如今已成为我们的标准。这些极具原创性的观点,此书的译者刘绍铭1978年已首次加以阐释,最近王德威为本书2001年新版所写的一篇很长的序言中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再加上夏先生自己关于此书写作缘起的回忆,使得我的大部分评论显得实在多余。不过,即使仅仅为了表达我的赞赏,我也要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必须记住,此书开始在美国学术界产生影响,恰逢六十年代早期,美国差不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冷战趋于结束,随即逐渐卷入了越南战争以至不可自拔。中国也牵涉其中,特别是接近六十年代末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激起了西方人(尤其是那些同情革命目标的激进学生)的革命理想主义。面对这种动荡潮流,先生坚定地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毫不奇怪,美国年轻一代的学者(即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涌现的“中国专家”)据此认为《小说史》显示一种露骨的政治偏见,可能破坏了他的文学鉴赏。现在看来,这种判断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先生的政治思想从未影响他的文学鉴赏,他对共产党和非共产党作家们一视同仁,采取同样的批评标准。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他的意识形态立场和文学立场是有区别的。他的鲁迅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他高度赞赏鲁迅的短篇小说,却不喜欢其政治态度。同样,先生也没有对左派作家视而不见,他敏锐地发现了张天翼短篇小说中尖锐的讽刺效果以及吴组缃小说中富于道德色彩的人物塑造,这是众多例子中较为突出的两个。
    先生将张爱玲评为现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家,当时被激进的美国学者视为带有主观偏见的评价,可是现在事实证明这个评价是完全公正的,具有惊人的预见性。张爱玲的作品不仅在读者中享有恒久的魅力,而且大陆还出现了新一代的“张爱玲迷”。过去十年里,台湾和香港各举办过一次大型的张爱玲学术讨论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最近准备在上海召开(后来被迫取消,但论文集依然出版)。先生同时还第一次揭示了钱钟书、师陀、路翎以及后来的端木蕻良的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他曾多次公开说是他第一个发现了萧红的伟大,他很后悔《小说史》没有对萧红进行充分的讨论。[5] 应该强调的是,当时那些美国学者根本不知道这些作家是何许人也,阅读《小说史》的直接效果,就是使这些作家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此时由于不同的政治原因,有些作家在大陆和台湾都是被禁的对象。不管最初的阅读感受如何,如今这本书已经是一部公认的经典了。他的《中国古典小说》也是杰作,但我觉得仍比不上这本书。
    那是1960年代。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不同的时代——一个“理论”的时代,对于一些新锐学者,“理论”时代引发了中国文学(特别是现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paradigm shift)。依我看,这种“理论转向”(theoretical turn)所付出的代价是忽视了阅读文本的必要。我并不是指那种只为展示自己熟悉这样那样的、碰巧在学术界流行的理论而进行的主观武断式的“阅读”,而是对基本的文学作品文本的细读和精读。我们应该记住先生明智的警告:理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东西,理论阅读之前,自己必须首先积累足够的文本阅读的经验。[6]对我而言,这意味着作为文学研究者首先应该进行大量的认真的文本阅读,从而对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所有原作文本都有深入的了解。事实上,我们必须读足够多的作品,否则就没有资格进行任何分析、作出任何判断。夏志清先生的权威地位正是建立于其惊人阅读量的基础上。照我看,我们研究圈内可能除了王德威在当代文学方面、韩南(Patrick Hanan)在明清小说(尤其是晚清小说)方面,没有人可以和夏先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相提并论。我要说,一个好的理论家要让人信服也得先读文本再作理论,起码在几位权威大师如李维斯(F.R.Leavis)、莱昂利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所处的那个时代就是如此,他们都认为这种大量阅读是理所当然。一些后现代理论家们会争辩说那个所谓“新批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已经被一种更好的解构式阅读策略取代了。但是,我认为不管哪个学派或信奉哪种观念的理论大师,永远都是伟大的读者,至少他们都肯定了大量文本阅读的必要性,而其大部分的后继者却从未做到这一点。只有那些二流理论家或盲从者喜欢轻率地引用或阐释理论大师们的观点。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每个文学研究者都不应该光顾着“搞”理论而荒废了文本阅读。但是,现在的事实却完全相反:如今美国学界一切都急于“理论化”,却将阅读和研究置于脑后,特别是比较文学界已经成了比试各种理论,而非讨论文学的场域,更不用说,在新起的文化研究领域,文学自身几乎已被搁置一边了。
    我要说明的是,夏先生的学术研究也是渗透着理论的。他曾在耶鲁大学受过英语文学的学术训练,当时的耶鲁大学正是“新批评”的大本营。他贪婪地阅读布鲁克斯(Brooks)、沃伦(Warren)、温脱斯(Yvor Winters)、特里林,特别是李维斯这些人的著作。李维斯对英语小说研究的深远影响已经众所公认,甚至他的批评者象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我还要指出,大部分推行形式理论的“老派”批评家,都具有深厚的欧洲人文主义意识。对他们来说,伟大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必须能够挖掘精神痛苦的深度,找出人类罪恶的根源,以此重建人类尊严。因此,文学阅读对于读者而言,无论在精神上,还是道德上,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而非一个文学专家的“团体”所定义的“职业化”技能。所以,最起码在人文方面,没有什么特别“领域”需要以知道那些眼花缭乱的理论术语作为入门条件。总之,文学研究仍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圈外”精英的一项专属知识活动,也是文科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的观点当然备受当下后殖民阵营的激进分子攻击,他们更愿意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并在其知识话语背后寻找到更大的权力阴影。而中国文学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为了理论批评而放弃阅读吗?我们要将“已死的黄种中国人”的作品称为经典吗?发现权力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我们的阅读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呢?
    几年前在一次演讲中,我就指出理解夏志清先生的著作可以套用特里林的主题“诚与真”(Sincerity and Authenticity)。我认为先生的现代中国小说研究同样以一种真实感为导引,但却是一种受真正的“核心”人性照明下的真实,它应当与作者自己主观意图的“真诚”分开或超越其上,因为作者的主观意图很容易被政治意识形态所扭曲。在其名文《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中,先生提出了一个双面刃的观点:虽然现代中国作家对自己的祖国表现了无比热烈的道德关怀(因此是真诚的),但有时是以失去真实性为代价的。他们没有能够做到“不偏不倚的道德探索”和直面人类罪恶的根源。依我看,正是因为先生指出了这种缺陷和局限性,才使得《小说史》整个的比较性的判断更为可贵,而且正如王德威精当地指出的,这与詹姆逊著名的“国家寓言”(national allegory)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7]
    读了《夏志清论中国文学》一书,我想在先生研究方法的词汇里加上另外两个词:理智和情感。理智是指一种根深蒂固的忠实于生活的观念和对所有文类一视同仁的公正立场。因此,他将《玉梨魂》视作明清小说的延续而非通俗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一般作品。他还指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不仅是社会讽刺小说的杰作,而且也是成长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的杰作,“精确的描绘是中国传统小说中极为罕见的”。[8]所有这些杰出的感悟力都来自先生的感性阅读——他对中西文学作品极为广博的涉猎培养了一种感悟力。不用说,他对文学文本的权威判断,得益于自己的阅读和洞见,完全独立于学界的流行潮流,不管这种潮流多么时髦。而且,他看待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学作品都坚持了同一种评判标准,即“小说不仅仅描写生活,而且要传达生活的可能性”。[9]
    这个论断比五四时期“文学为人生”的口号(由文学研究会倡导)显然要深刻得多。它源于这样的信念:文学和文化(其实就是历史本身)都是人类创造的,因而是通俗和“世俗”[10]的。这对于中国传统来说尤为正确,中国传统几乎没有明显地推崇什么宗教(就象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那样),不是植根于任何抽象的或形而上的“结构”。在中国,是历史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全部,而文学又是其中最具文化化的表现。然而,当西方学者利用中国文学来证明其方法或阐释时,他们常常忘了这个简单的事实:一方面,对一些结构显然并不严谨的中国小说,那些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却认为是大手笔,结构严谨;[11]另一方面,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年轻学者却喜欢把小说文本当成方便的例证,来展示其理论的或后设理论的“阅读策略”(strategies of reading)。——如此一来,他们看不到“生活”本身的复杂棘手,而正是它们构成了中国人文的“核心”。把作品置于一个没有生命活力(个人或集体的创造性与历史的语境)的理论真空中,就如同离开了人性自身的漩涡,而人性一直在主导着文学,也许需要进行再一次的“理论转向”,使我们大家重回这个简单却决不应该简单化的事实。
    三
    夏志清先生最具争议的文章可能是《今日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一文。很奇怪,我以前竟然没有见过此文,现在是第一次读。至少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延续了先生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贯立场。正如他在答复普实克的文章中所说,中国现代文学“需要不带政治成见、不惧任何后果地开放思想,拒绝依靠未经检验的假设和因袭的判断。”[12]但是,在古典文学领域,这种态度似乎带来了“政治不正确”,因为先生批评整个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认为与西方文学经典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有人也许会辩护说,这两种传统完全不同,因此不具可比性。但是,对于夏先生这样博览群书的学者来说,所有的文学都是可比的。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肯定会冒犯大多数中国读者的思辩性问题:“《红楼梦》难道真的可以跟《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米德玛奇》相比吗?”对于中国文学学者来说,这又涉及到另外的问题,即我们当中有谁读过《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米德玛奇》?如果没有读过,我们就更难驳倒先生的最后结论:“帝国时期的中国文学比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文学要逊色,因为它没有人文主义的理想作支撑,它形成的是一种最终让人疲倦和厌烦的自我抒情模式”;中国古典文学这种令人厌倦的趋势导致了一种“抒情式的沉默”,因此对模仿的冲动不加重视;比起从乔叟到济慈的英诗大家,中国诗人在情感与行为的表现领域收获甚微;他们仿佛罩上了一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传统说教和多情善感”的外衣,失去了“以友善和理想主义为基础的更为宏阔的人类视角,它能够让我们真正勇敢地毫不退缩地直面一切的罪恶。”[13]
    这些的确是很沉重的指责——甚至比他将中国现代文学指为“感时忧国” 的复杂心情更为沉重。我对这些指责的感受也是颇为复杂的。首先我得自豪地承认,我已经读过《卡拉马佐夫兄弟》并且被深深地感动了,甚至就凭这么一部小说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多年来,我由最初阅读小说时对伊凡的同情转向同情德米特里和阿廖莎,因为作为西方知识分子的典型,伊凡没有能够毫不畏惧地面对各种罪恶,包括他自己间接参与的弑父罪行。但是,我还要说的是,我认为在19世纪西方小说传统中,俄国作家,特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之所以能享有崇高的地位,不仅仅因为他们的小说技巧和表现视角,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历史:俄国知识分子把自己当成不同于俄国大众的一个阶层,不断地进行社会的与精神的审判,这在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找到可以相比的杰出的例子。甚至俄语中“知识分子”这个单词的定义就意味着个人的疏离与集体的疏离,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负罪意识。而中国古代官方学者和文人是没有这种意识的。即使是五四知识分子也不能和俄国作家相比,虽然他们曾经受到俄国作家某种程度的影响。我没有读过《米德玛奇》,但是读过一些狄更斯的作品,在视角和深度上,他也是没法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的。
    这个问题也跟西方小说自身的传统和演变有关,塞万提斯以来的西方小说在题材范围和表现内容上已经相当宽泛了,至少米兰?昆德拉认为是这样(他的《小说的艺术》得到夏志清先生的赞同并加以引用)。进一步讲,这方面中国传统小说有些“发育不良”,象李渔这样绝顶聪明的人也没有致力于长篇小说(或者章回小说),而是选择写些短篇的散文和诗歌。事实上,从通俗小说可以看出,中国抒情传统基于一个不同于西方的哲学基础,形成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视角,也许《红楼梦》是个例外。如果没有更多的阅读和研究做基础,历经几代,学术仍难逃肤浅。虽然理论界呼吁“历史化”,可是文学与历史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这是过分专业化的学科分类的恶果。换句话说,最优秀的小说诗歌作品都离不开文化,而我们偏偏忽视了更大的文化的存在,而只注意了其“模仿式”的再现。即使就这点来说,据我所知,我们的专业领域还没有一个学者写出像奥尔巴赫《摹仿论》那样的巨著。萨义德对此书也大加赞赏。夏志清先生《中国古典小说》运用的方法不同,但精神上与《摹仿论》却很接近。
    那么,《红楼梦》究竟怎么样呢?在先生看来,曹雪芹可以和西方传统中的两位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吗?在《今日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一文中,他承认“深入了解了传统中国社会”以后,“并不真正满意《红楼梦》。”[14]这里,至少依我看,“世俗”或历史背景起了决定性作用:《红楼梦》的写作,正处于数百年文化发展的末期,这种文化在晚明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范式转型”时期——夏志清先生和韩南先生所论述的李渔作品的反讽性转变已证明了这一点,18世纪早期的文人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荣耀与辉煌,只能享受一点中华文明没落的余晖了。我认为,这种“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在《红楼梦》中得到了艺术上的再现。小说的多情是否降低了它社会批评的功能,这还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正如余国藩(Anthony Yu)的近作所指出的,《红楼梦》并没有滥情的缺陷。当然,也不可否认,小说潜藏的不是各种罪恶而是一种凄美,这非常象马勒(Mahler)的《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其创作灵感正来源于唐诗)的最后部分。我们都知道,中国儒家传统中的一系列应加纠正的罪恶——比如缠足——并没有在小说中得到充分表现,饶大卫(David Roy)认为这反过来也说明了《金瓶梅》的重要性。
    我无意为被夏志清先生批评过的某些美国学者的观点辩护,相反,我只是想充实一些观点以支持他的立场,他的立场如此“开通”以至对整个中华文化似乎都持否定态度。如今的专家们总是躲进自己狭小的研究领域,只有夏志清先生具有足够的勇气跨出专业领域,超越专业领域。不管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这显然是最好的文化批评和文化反思。我们会想如果鲁迅仍然活着并坚持只读西方的书而决不要读中国书,那么在如今的状况之下,他又会怎样呢?相比而言,先生的立场听起来确实够温和的了。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先生的学术研究体现了五四传统的批评精神,而且更具创新意义——他深入研读文本,然后得出其他学者从未想到的洞见。夏志清先生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读者和理性的学者,既有创造力又比年轻的挑战者更为成熟,只有他才能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宣称:“天堂是不存在的,知道吗?”[15]这句话对我来说,是一个最大胆、最深刻的道德判断,读到这句话,立即使我对文学、对人生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也许,我已经写了太多的废话。总之,最后请允许我再创造一个词组(这一次是引用夏氏兄弟的话):就像《说唐》中的那个巨人一样,夏济安先生扛起了“黑暗的闸门”,让我们得以看到鲁迅内心的痛苦和中国左派的黑暗内幕;而夏志清先生则高擎一盏明灯(他曾如此评价西方小说经典),不,实际上是一盏盏的灯,指引我们通过同一个中国文化之门。这样,夏氏兄弟的著作一起建立起了一个基准,以后所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必须以此为衡量标准。
    

    

[1] 夏志清:《黑暗的闸门·导言》,见夏济安《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第16—17页,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8。
    

[2] 夏济安:《黑暗的闸门》,第151页,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8。
    

[3] 夏济安:《黑暗的闸门》,第145页,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8。
    

[4] 夏济安:《黑暗的闸门》,第20页,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8。
    

[5] 季进:《夏志清先生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5 年第4期,第29页。
    

[6] 季进:《夏志清先生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5 年第4期,第33页。
    

[7] 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第XXII—XXIII页,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8] 夏志清:《夏志清论中国文学》(C.T.Hsia on Chinese Literature),第45页,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2004。
    

[9] 夏志清:《夏志清论中国文学》,第36页,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2004。
    

[10] 我知道我现在又做着一件不孝的事,把夏志清先生和他讨厌的一些人放在一起了。虽然萨义德早年批评过兰色姆和布鲁克斯的批评,而且坚持政治激进主义,可事实上,晚年萨义德重新回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立场。见他的最后一本书《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Humanism and Democratic Criticism,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4)。
    

[11] 参阅夏志清在《中国小说与美国评论家》中对安德鲁·普拉克斯的批评。此文见《夏志清论中国文学》第30—49页。
    

[12] 见《夏志清论中国文学》的序言,第12页。
    

[13] 夏志清:《夏志清论中国文学》,第15、17、19、21页,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4。
    

[14] 夏志清:《夏志清论中国文学》,第21页,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2004。
    

[15] 季进:《夏志清先生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5 年第4期,第35页。
    


    原载:《当代作家评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