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域外汉学 >

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连接心灵和友谊的彩虹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杨 参加讨论

    “你好!”“欢迎!”不同肤色的人们用中文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这是记者8月10日上午在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听到最多的问候。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俄罗斯、意大利、荷兰、乌克兰、韩国、埃及等十几个国家的汉学家相聚北京,在接下来的两天中围绕 “中国文学翻译经验与建议”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各国汉学家和中国作家、翻译家们一起,就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的现状与经验、翻译与汉学、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的传播、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心与心的彩虹》的致辞。铁凝说,如果说文学是人类始终需要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作家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建造者和守护者,那么文学翻译家则是这种精神力量不可缺少的传递者和沟通者,是连接人与人心灵和友谊的彩虹。作为一名作者和读者,当自己被世界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所打动时,会首先想到感谢翻译家。没有他们奉献的智慧,很多读者将会是璀璨的文学星空下的盲人。铁凝特别代表中国作家向各国汉学家、翻译家表达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铁凝表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酒好不怕巷子深”。但生活在资讯爆炸、信息繁杂的当今世界,酒好也怕巷子深。全球化语境中的写作给中国作家的创造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同时,中国作家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地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文化责任。中国作家们对中国现实、中国人的精神及生活的丰富表现,对汉语的娴熟运用,都构成了展示中国的风格、神韵和气象的窗口。拥有十几亿读者的中国当代文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样、这样充满活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难。不只是中国,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铁凝坚信,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不能以牺牲文化作为昂贵的代价。在“喧哗与骚动”之中,更多的中国作家仍在坚持有难度的写作,坚守高贵的文学理想。
    关于文学译介,铁凝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学作品的译介和交流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人的共识。在世界仍然被各种政治的、文化的偏见所分隔的时候,当一种文化企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时候,文学让人意识到,原来彼此之间有相通的情感;文学也会使人认识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个国家的人民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安排。人们将在差异中感受世界的丰富和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和文学翻译都是通向和谐世界的重要桥梁。
    谈到中国作家协会在中国文学对外翻译交流中的工作,铁凝提出了“三个乐于”:中国作协乐于帮助译者联系中国文学作品的作者和出版商,协助解决版权;乐于帮助译者申请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出版资助;乐于连续不断地在汉语的故乡接待翻译家,为翻译家们创造和提供更多的与中国作家接触、交流的机会。中国作协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增进各位汉学家、翻译家对中国当代作家和作品的更多了解,期待着聆听各位专家介绍各自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经验、感受和体会,对今后如何改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等问题坦率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希望通过研讨结识更多有志于推动中外文学交流、参与译介中国文学的汉学家、翻译家和书评家。
    曾翻译过余华《活着》等文学作品的美国翻译家白睿文也在开幕式上致辞。谈到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白睿文反问,在海外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拥有很高知名度,但有多少人了解丁玲、莫言、王安忆、余华等作家?《卧虎藏龙》《英雄》等大片颇受欢迎,但又有多少人读过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而恰恰是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信息和特征,需要加以推介。白睿文说,二十一世纪文学写作和文学翻译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网络、手机、电子书的普及,会给文学写作和翻译工作带来何种变化是难以预测的。但无论如何,这种变化已经开始。他希望在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翻译艺术及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可以深入思考面临的种种挑战。白睿文相信,此次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学者们的“风云际会”,只是一个开端,在今后将会开花结果,希望通过与会者的共同努力让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更结实。“让我们一起开拓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新的道路吧!”白睿文真挚的呼吁引发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健,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主持。余华、徐坤、刘震云、李洱、胡平、艾克拜尔·米吉提、徐小斌、陈众议、许钧、黄燎宇、高兴、陈树才、周启超、傅浩、叶隽、徐明强、董强、邵东、王明杰等中国作家、评论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参加了开幕式。
    原载:《文艺报》2010年08月1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