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20 世纪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朱丽 参加讨论

    1. 国内外关于 20 世纪美国女性文学及理论的研究现状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应运而生。1970 年,凯特·米勒特(Kate Millet) 的《性政治》(Sexual Politics) 的出版,标志着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形成。此后,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一直在不断地蓬勃发展。它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长期以来,传统的西方文学普遍存在着歧视妇女,歪曲和诋毁妇女的形象,“她们每时每刻在内心都渴望完美的、更有意义的生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她们时时刻刻感觉到被压抑着、被烦恼困扰着”(郭明2005) 。众多的女作家被排除在文学史之外。“女性作家被限制在男性创作的标准之中”(李靓 2006) 。在初期阶段,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批判西方文学传统中的“厌女症”。这一时期西蒙·波娃(Simone Beau-voir) 的作品《第二性》(Le Deuxieme Sexe) 和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929) 的《一间自己的屋子》(ARoom of One’s Own) 使女权主义文学研究初具规模。在第二阶段,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发掘被父权制文学传统湮没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同时重新评价传统文学史中的妇女作家和作品。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论著,如: 帕特里夏·迈耶. 斯帕克斯(Patrician Meyer Spacks) 的《女性的想象》(The Fe-male Imagination 1975) ,埃伦·莫尔斯 (Ellen Moers) 的《文学妇女》(Literary Women 1976) ,肖沃尔特的《他们自己的文学》(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1977) ,以及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Gilbert) 和苏珊·古芭(Susan Gu-bar) 的《阁楼上的疯女人》(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1979)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第三阶段,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反思,对建立在男性文学体验基础之上关于阅读和写作的传统理论观点作了修正。女性主义文学从许多其他批评理论,如心理分析、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黑人美学等,借用了不少的观点和分析方法,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观点和主张。在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带动下,西方学者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日益丰富。如 Daniel Hoffman 编写的 HarvardGuide 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ing(1979) ; CatherineRainwater 主编的 Contemporary American Women Writers:Narrative Strategies(1985); Alexander Flora 编写 Contem-porary Women Novelists(1989) ; Elizabeth Ammons 的 Con-tending Stories: American Woman Writers at the Turn intothe Twentieth Century (1992); 哈罗德 · 布卢姆 HaroldBloom 编的《美国女小说家——1900-1960 》(AmericanWomen Fiction Writers 1900-1960) (1997) ; Guy Reynold 的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Womens’Fiction: A Critical In-·53·troduction (1999) 等。而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关注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该方面的专著有朱虹的《 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1981) ,张京媛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992) ,金莉的《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19 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家及作品》(2004) ,王逢振著《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略观》(1989) ,王守仁、吴新云的《性别·种族·文化 托尼·莫里森与美国 20 世纪黑人文学》(1999) ,鲍晓兰 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1995) ,蒲若茜的《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 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2006) 等。刊发的论文有罗婷的“现代美国妇女的困境与自救——论当代美国女性小说”,陶洁的“ 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妇女文学”,孙筱珍的“ 女性的自我确定──当代美国妇女文学简述”,王逢振的“既非妖女,亦非天使”,沈建青的“寻找母亲花园的女作家—— 几位美国少数民族女作家与母女话题”,嵇敏的“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概观”,陆薇的“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 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李美华的“二十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刘玉的“美国印第安女性文学述评”等。与女性小说相关的博士论文有: 胡泓的“从他者到他们”,单雪梅的从“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小说看其女性主义意识的演进?”,刘玉的“文化对抗: 后殖民氛围中的三位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王元陆的“赫斯顿在种族及性属问题上的矛盾性研究”等。
    2. 20 世纪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流派
    美国女性文学打破了白人女作家独领风骚的局面,各少数族裔女作家,黑人女作家、亚裔女作家,拉丁裔女作家、犹太裔女作家、本土女作家等纷纷登场,她们的创作为美国文坛增姿添彩,为美国文学史书写了不可或缺的一笔。目前美国女性文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多种族多民族的女性文学在盖文坛上异彩纷呈。美国女性文学的研究也随之而出现了以下几个分支。
    2. 1 南方女性文学
    在 20 世纪40 和50 年代,美国南方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女作家。主要有埃伦·格拉斯哥(Ellen Glas-gow 1873-1945) 、尤多拉·韦尔蒂(Eudora Welty 1909-) 、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 1917-1967)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 1925-1964) 和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 1894-1980) 等。作为美国 20 世纪“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奥康纳在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以其强烈的宗教现实关怀的情怀,探讨了人和人、人和神的关系,使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人文母题超越了狭隘的地域界限(汪旭琴、沐金华 2007) 。韦尔蒂的长篇小说,如《强盗新郎》(The Robber Bride-groom 1942) 、《三角洲婚礼》(Delta Wedding 1946) 等主要通过大家族与外界的矛盾冲突来反映美国南方社会的沧桑变迁,表现南方大家族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的创作,表现了美国南方文学独特的伤感、怀旧、孤独情绪和畸形怪诞心理,表现了人的异化、道德批判、自我拯救等现代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顾红曦 1999) 。20 世纪是女作家创作特别活跃的时期。跟其他地方的女作家相比,美国南方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其自身特殊的创作背景和关注焦点,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评论南方女作家的文章有: 顾红曦的《简评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群的创作成就》,李美华: 《二十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杨莉的《试论美国南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等。但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对南方女作家个人的研究,如梁穗梅: 《精巧的构思,深刻的寓意——评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 波特和她笔下的女性》,吴龙桓硕士学位论文:《走出冲突: 波特及其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李美华:《安妮·泰勒在美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地位》,汪旭琴,沐金华《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解读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人学探索与人文情怀》等。
    2. 2 黑人女性文学
    美国黑人女作家在美国也是一支强有力的新生力量。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到来,美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女作家。其中,黑人女作家的成就更是引人注目。20 世纪70、80 年代,美国黑人女作家风头极盛,佳作迭出,如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苏拉》、《黑娃娃》,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宝拉·马歇尔的《寡妇颂歌》、《褐色女郎》等。黑人女作家的作品多以其本人特有的生活经历,反映种族、性别、阶级压迫下,妇女被歧视的屈辱境遇和被压抑的心理状态; 并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黑人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杨莉、龙迪勇 2003) 。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以各自独特的文化经历和种族身份构建了自己的批评理论。她们既反对性别歧视,又抨击种族主义,同时探讨种族或种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批评实践中,她们强调文化群体的作用,消解男性中心理论和女权主义批评的霸权倾向。
    到了 20 世纪下半叶,黑人女作家队伍日益壮大,许多黑人女作家活跃在美国文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3 年,黑人女诗人丽塔·达夫被誉为美国桂冠诗人,同年,另一位著名黑人小说家托尼·莫里森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美国评论界对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黑人女作家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出版了大量黑人女作家文学选集和文学评论集《黑人女作家: 1950-1987》摘录了 300 名黑人女作家的 4300 部作品。《非裔美国文学精选集》收录美国从英属殖民地到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黑人女作家的作品、文论。《在工作的黑人女作家》详细论述了黑人女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及对自身作品的认识。国内学者关于黑人女作家文学作品的研究专著有翁德修、都岚岚合著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此书主要以黑人女作家及其代表作为主线,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认识价值等方面评析、探讨美国当代黑人女性文学成就。王守仁、吴新云合著的《性别、种族、文化—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通过详细解读莫里森的八部长篇小说,对她的文学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2. 3 犹太女性文学
    20 世纪大量犹太移民的涌入促进了美国犹太女性文学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生存、既处在主流文化的边缘,又处在本民族的边缘犹太女作家开始从性别、种族及历史的变迁等角度,描写了她们移民美国后的苦难经历和在新世界为生存而进行的奋斗,探讨了美国犹太文学中女性的生存境况。在 6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犹太女作家开始活跃在美国女性文坛上。辛西娅·奥茨克的小说《食人星系》(1983) 、《斯德哥尔摩的弥塞亚》(1987) 、短篇小说集《异教徒拉比和其他故事》(1971) 及《流血和三个中篇》(1976) 等都是颇受欢迎的作品。并且其短篇小说曾获得欧·亨利奖。另一位较有影响力的犹太女作家是蒂莉·奥尔森,她的短篇小说集《告诉我一个谜》(1962) 和小说《寂然无声》(1978) 被读者认为是经典作品。格蕾斯·佩蕾(Grace Paley) 是美国后现代犹太女作家,她的3 部短篇小说集,《有点小烦恼的人》(The Little Distur-bances of Man 1959) 《最后一刻的巨大变化》(Enormous Changes at the Last Minute1974) 《后来的同一天》(Later the Same Day 1985) 颇受文学界和评论家的关注和好评。佩蕾由于对美国文学的贡献而获得了殊荣,曾于 1961 年获“古根海姆研究基金”,1966 年获“国家艺术资助基金”,1970 年获“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短篇小说创作奖。目前对于国内外对于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美国犹太女作家的研究与其它少数族裔相比数量较少。
    2. 4 本土女性文学
    “本土”在这里是指印第安人女作家。20 世纪末才兴起的美国本土文学虽然历史相对较短,而且这一群体的女作家为数不多,但已成为美国文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本土女性文学中第一部为人知悉的作品是索菲娅·艾丽斯·卡拉汉 1891 年发表的《怀尼玛: 森林之子》。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印第安女作家开始审视自己被殖民化的本族文化,重新认识自己女性中心的文化传统,并开始重塑女性在部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刘玉在论文《美国印第安女性文学述评》中认为印第安女性文学的成长壮大过程,经历了女性意识萌发(1890 年到 1970 年) 、女性身份书写(1970年至今)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印第安妇女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回忆和保存,且书写的对象是白人,第二阶段的女作家则背负起更艰巨的任务—成身份书写。20 世纪60 年代末发端的声势浩大的“印第安文学复兴”中涌现的女作家把创作重心放在了历史和现实的互动与关联上,更加关注兼具社会性别与族裔身份的土著妇女的命运,白人的喜好则被她们抛诸脑后。这一时期的女作家带着自己已经复苏的女性意识和文化烙印,用文字抗议白人的殖民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同于第一阶段女作家保存记忆的倾向,第二阶段的女作家更加注重身份重建。在身份重建过程中,性别意识和种族意识得以强化,还原历史和回归传统成为其确立身份的重要策略(刘玉 2007) 。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莱斯利·马蒙·希尔科(Leslie Marmon Silko) 、波拉·甘·艾伦、路易丝·厄德里奇(Louise Erdrich) 、琳达·霍根(Linda Hogan) 、伊丽莎白·库克琳恩 (Elizabeth Cook-Lynn) 、乔伊·哈久(Joy Har-jo) 、卡洛尔·李·山奇兹(Carol Lee Sanchez) (艾伦的姐姐) 、温迪·罗丝(WendyRose) 、格洛丽亚·伯德(Gloria Bird) 、黛安娜1·AC XZ·格兰丝(Diane Glancy) 、玛丽·托芒顿(Mary Tall-Mountain) 、雪莉·希尔·韦特(Shirley HillWitt) 、洛伯塔·希尔·怀特曼 (Roberta HillWhiteman)、雷 娜 · 格 林 (RaynaGreen) 、N. 斯科特 · 莫马戴 1968 年以其小说《黎明之屋》获得普利策奖。莱斯利·马蒙·西尔科于 1977 年出版的小说《仪式》使她在美国文坛赢得了永久的地位。路易丝·厄德里奇的作品《爱的药物》(1984) 一经发表便风靡美国文坛,并一举获得美国评论界图书奖。
    2. 5 华裔女性文学
    美国华裔文学在过去的一百年多年里,经历了从被忽略到被边缘化到逐步进入“主流”的曲折而动荡的发展历程。粗略地说,美国华裔文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为开创阶段; 20 世纪70 至 80 年代为转折阶段;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至今为繁荣阶段。在初始阶段,由于历史、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原因,华裔文学作品大多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而 20 世纪 60 年代以美国黑人为主的民权运动在美国风起云涌,这股风潮激发了一批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冲动,同时促使他们打破华裔作家在美的沉寂。从而推动了美国华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繁荣。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美国华裔文学的转型期和觉醒期,是美国华裔文学走向成熟和繁荣的一个重要阶段。华裔女作家汤亭亭 1976 年发表了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 ,将美国华裔文学推向一个高峰。美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十分活跃且富有影响的新生代华裔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如: 谭恩美、任碧莲、伍慧明等。谭恩美在《喜福会》中以独特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华裔美国女性母女两代人在男权社会中,中美两种文化冲突、融合中对自己独特身份的认识,并最终确立了独特的自我。在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人》中,任碧莲探讨了华人族裔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两种不同语境中遭遇的自我建构和文化身份的问题,旨在批判“熔炉”模式中“典型美国人”·55·的定义,提倡建立“美国色拉碗”式的多元文化。可以说美国华裔文学开始逐步走出“边缘”,走向成熟和繁荣。近年来,国内关于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涌现出了许多成果,学者们先后发表了一些美国华裔文学论文、专著和译著。如: 陆薇: 《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蒲若茜: 《对性别、各族、文化对立的消解》,程爱民: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陈蕾蕾: 《对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彰显与消解》,石平萍: 《试论〈典型美国人〉中的文化认同》等。赵文书专著 Posi-tioni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ontested Terrains。肖薇的《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该书针对海外华人女性写作中的一些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如异质性、故土性、本土意识以及融合性等进行研究。2006 年美国UCLA 大学亚美系副主任凌津奇教授的《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出版。同年,李贵苍著的《文化的重量: 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2007 年林涧的《语言的铁幕: 汤亭亭与美国的东方主义》等。同时,在学术交流方面,关于亚裔或华裔文学研讨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主要聚焦在美国华裔文学中所表现出的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反映及对自我身份的迷惘、文化冲突的压力、价值观念的失落到重新定位自我、寻找自身价值、寻求文化沟通的再觉醒的过程。华裔女性主义文学正在运用最好的方法建立一个专属于自己族群的传统,将“边缘”主流化,争取真正的平等,达到色彩纷呈的多元共存的和谐(王军、李艳红 2007) 。
    3. 结论
    根据以上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对于美国女性小说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也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启发,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国内关于美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专著数量不是太多,论文也大都只局限在对某一特定领域如美国南方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印第安女性文学、犹太女性文学、华裔女性文学等的研究,而对当代美国女性文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通过对 20 世纪美国女性文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可以将美国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美国现代女性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的衍变,把握其总体发展的脉络,反映 20 世纪不同时期美国女性小说家的创作背景、女权思想及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的特点和女性不断追求平等独立的过程,揭示出美国妇女在现代父权制社会中的生命历程,唤起女性文学创作研究中的女性意识,为总体的女性解放提供一种借鉴,从而突破国内对美国女性文学进行系统研究的不足。
    研究女性文学是建构整体文化的一种行为,也有助于对当代美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系统而深入地探讨美国妇女在争取解放、独立、自由、平等的斗争过程中如何追求人的尊严和实现精神世界自我完善,对消除性别和种族歧视、促进女性意识觉醒、人格独立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实践证明,女性只有打破文化的沉默和性别的沉默,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尊、自信、自主地面对生活,才能实现主体的重建,使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人类和社会制度健康协调地发展,从而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郭 明. 她们的痛苦向谁诉说[J]. 外语教学,2005(6) : 92-94.
    [2]顾红曦. 简评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群的创作成就[J]. 河南社会科学,1999(3) : 85-89.
    [3]李 靓. 《黄色墙纸》中的疯癫涵义[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 82-85.
    [4]刘 玉. 美国印
    1. 国内外关于 20 世纪美国女性文学及理论的研究现状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应运而生。1970 年,凯特·米勒特(Kate Millet) 的《性政治》(Sexual Politics) 的出版,标志着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形成。此后,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一直在不断地蓬勃发展。它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长期以来,传统的西方文学普遍存在着歧视妇女,歪曲和诋毁妇女的形象,“她们每时每刻在内心都渴望完美的、更有意义的生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她们时时刻刻感觉到被压抑着、被烦恼困扰着”(郭明2005) 。众多的女作家被排除在文学史之外。“女性作家被限制在男性创作的标准之中”(李靓 2006) 。在初期阶段,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批判西方文学传统中的“厌女症”。这一时期西蒙·波娃(Simone Beau-voir) 的作品《第二性》(Le Deuxieme Sexe) 和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929) 的《一间自己的屋子》(ARoom of One’s Own) 使女权主义文学研究初具规模。在第二阶段,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发掘被父权制文学传统湮没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同时重新评价传统文学史中的妇女作家和作品。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论著,如: 帕特里夏·迈耶. 斯帕克斯(Patrician Meyer Spacks) 的《女性的想象》(The Fe-male Imagination 1975) ,埃伦·莫尔斯 (Ellen Moers) 的《文学妇女》(Literary Women 1976) ,肖沃尔特的《他们自己的文学》(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1977) ,以及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Gilbert) 和苏珊·古芭(Susan Gu-bar) 的《阁楼上的疯女人》(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1979)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第三阶段,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反思,对建立在男性文学体验基础之上关于阅读和写作的传统理论观点作了修正。女性主义文学从许多其他批评理论,如心理分析、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黑人美学等,借用了不少的观点和分析方法,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观点和主张。在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带动下,西方学者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日益丰富。如 Daniel Hoffman 编写的 HarvardGuide 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ing(1979) ; CatherineRainwater 主编的 Contemporary American Women Writers:Narrative Strategies(1985); Alexander Flora 编写 Contem-porary Women Novelists(1989) ; Elizabeth Ammons 的 Con-tending Stories: American Woman Writers at the Turn intothe Twentieth Century (1992); 哈罗德 · 布卢姆 HaroldBloom 编的《美国女小说家——1900-1960 》(AmericanWomen Fiction Writers 1900-1960) (1997) ; Guy Reynold 的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Womens’Fiction: A Critical In-·53·troduction (1999) 等。而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关注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该方面的专著有朱虹的《 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1981) ,张京媛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992) ,金莉的《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19 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家及作品》(2004) ,王逢振著《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略观》(1989) ,王守仁、吴新云的《性别·种族·文化 托尼·莫里森与美国 20 世纪黑人文学》(1999) ,鲍晓兰 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1995) ,蒲若茜的《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 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2006) 等。刊发的论文有罗婷的“现代美国妇女的困境与自救——论当代美国女性小说”,陶洁的“ 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妇女文学”,孙筱珍的“ 女性的自我确定──当代美国妇女文学简述”,王逢振的“既非妖女,亦非天使”,沈建青的“寻找母亲花园的女作家—— 几位美国少数民族女作家与母女话题”,嵇敏的“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概观”,陆薇的“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 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李美华的“二十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刘玉的“美国印第安女性文学述评”等。与女性小说相关的博士论文有: 胡泓的“从他者到他们”,单雪梅的从“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小说看其女性主义意识的演进?”,刘玉的“文化对抗: 后殖民氛围中的三位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王元陆的“赫斯顿在种族及性属问题上的矛盾性研究”等。
    2. 20 世纪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流派
    美国女性文学打破了白人女作家独领风骚的局面,各少数族裔女作家,黑人女作家、亚裔女作家,拉丁裔女作家、犹太裔女作家、本土女作家等纷纷登场,她们的创作为美国文坛增姿添彩,为美国文学史书写了不可或缺的一笔。目前美国女性文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多种族多民族的女性文学在盖文坛上异彩纷呈。美国女性文学的研究也随之而出现了以下几个分支。
    2. 1 南方女性文学
    在 20 世纪40 和50 年代,美国南方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女作家。主要有埃伦·格拉斯哥(Ellen Glas-gow 1873-1945) 、尤多拉·韦尔蒂(Eudora Welty 1909-) 、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 1917-1967)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 1925-1964) 和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 1894-1980) 等。作为美国 20 世纪“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奥康纳在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以其强烈的宗教现实关怀的情怀,探讨了人和人、人和神的关系,使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人文母题超越了狭隘的地域界限(汪旭琴、沐金华 2007) 。韦尔蒂的长篇小说,如《强盗新郎》(The Robber Bride-groom 1942) 、《三角洲婚礼》(Delta Wedding 1946) 等主要通过大家族与外界的矛盾冲突来反映美国南方社会的沧桑变迁,表现南方大家族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的创作,表现了美国南方文学独特的伤感、怀旧、孤独情绪和畸形怪诞心理,表现了人的异化、道德批判、自我拯救等现代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顾红曦 1999) 。20 世纪是女作家创作特别活跃的时期。跟其他地方的女作家相比,美国南方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其自身特殊的创作背景和关注焦点,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评论南方女作家的文章有: 顾红曦的《简评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群的创作成就》,李美华: 《二十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杨莉的《试论美国南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等。但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对南方女作家个人的研究,如梁穗梅: 《精巧的构思,深刻的寓意——评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 波特和她笔下的女性》,吴龙桓硕士学位论文:《走出冲突: 波特及其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李美华:《安妮·泰勒在美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地位》,汪旭琴,沐金华《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解读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人学探索与人文情怀》等。
    2. 2 黑人女性文学
    美国黑人女作家在美国也是一支强有力的新生力量。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到来,美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女作家。其中,黑人女作家的成就更是引人注目。20 世纪70、80 年代,美国黑人女作家风头极盛,佳作迭出,如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苏拉》、《黑娃娃》,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宝拉·马歇尔的《寡妇颂歌》、《褐色女郎》等。黑人女作家的作品多以其本人特有的生活经历,反映种族、性别、阶级压迫下,妇女被歧视的屈辱境遇和被压抑的心理状态; 并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黑人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杨莉、龙迪勇 2003) 。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以各自独特的文化经历和种族身份构建了自己的批评理论。她们既反对性别歧视,又抨击种族主义,同时探讨种族或种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批评实践中,她们强调文化群体的作用,消解男性中心理论和女权主义批评的霸权倾向。
    到了 20 世纪下半叶,黑人女作家队伍日益壮大,许多黑人女作家活跃在美国文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3 年,黑人女诗人丽塔·达夫被誉为美国桂冠诗人,同年,另一位著名黑人小说家托尼·莫里森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美国评论界对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黑人女作家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出版了大量黑人女作家文学选集和文学评论集《黑人女作家: 1950-1987》摘录了 300 名黑人女作家的 4300 部作品。《非裔美国文学精选集》收录美国从英属殖民地到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黑人女作家的作品、文论。《在工作的黑人女作家》详细论述了黑人女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及对自身作品的认识。国内学者关于黑人女作家文学作品的研究专著有翁德修、都岚岚合著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此书主要以黑人女作家及其代表作为主线,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认识价值等方面评析、探讨美国当代黑人女性文学成就。王守仁、吴新云合著的《性别、种族、文化—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通过详细解读莫里森的八部长篇小说,对她的文学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2. 3 犹太女性文学
    20 世纪大量犹太移民的涌入促进了美国犹太女性文学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生存、既处在主流文化的边缘,又处在本民族的边缘犹太女作家开始从性别、种族及历史的变迁等角度,描写了她们移民美国后的苦难经历和在新世界为生存而进行的奋斗,探讨了美国犹太文学中女性的生存境况。在 6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犹太女作家开始活跃在美国女性文坛上。辛西娅·奥茨克的小说《食人星系》(1983) 、《斯德哥尔摩的弥塞亚》(1987) 、短篇小说集《异教徒拉比和其他故事》(1971) 及《流血和三个中篇》(1976) 等都是颇受欢迎的作品。并且其短篇小说曾获得欧·亨利奖。另一位较有影响力的犹太女作家是蒂莉·奥尔森,她的短篇小说集《告诉我一个谜》(1962) 和小说《寂然无声》(1978) 被读者认为是经典作品。格蕾斯·佩蕾(Grace Paley) 是美国后现代犹太女作家,她的3 部短篇小说集,《有点小烦恼的人》(The Little Distur-bances of Man 1959) 《最后一刻的巨大变化》(Enormous Changes at the Last Minute1974) 《后来的同一天》(Later the Same Day 1985) 颇受文学界和评论家的关注和好评。佩蕾由于对美国文学的贡献而获得了殊荣,曾于 1961 年获“古根海姆研究基金”,1966 年获“国家艺术资助基金”,1970 年获“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短篇小说创作奖。目前对于国内外对于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美国犹太女作家的研究与其它少数族裔相比数量较少。
    2. 4 本土女性文学
    “本土”在这里是指印第安人女作家。20 世纪末才兴起的美国本土文学虽然历史相对较短,而且这一群体的女作家为数不多,但已成为美国文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本土女性文学中第一部为人知悉的作品是索菲娅·艾丽斯·卡拉汉 1891 年发表的《怀尼玛: 森林之子》。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印第安女作家开始审视自己被殖民化的本族文化,重新认识自己女性中心的文化传统,并开始重塑女性在部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刘玉在论文《美国印第安女性文学述评》中认为印第安女性文学的成长壮大过程,经历了女性意识萌发(1890 年到 1970 年) 、女性身份书写(1970年至今)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印第安妇女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回忆和保存,且书写的对象是白人,第二阶段的女作家则背负起更艰巨的任务—成身份书写。20 世纪60 年代末发端的声势浩大的“印第安文学复兴”中涌现的女作家把创作重心放在了历史和现实的互动与关联上,更加关注兼具社会性别与族裔身份的土著妇女的命运,白人的喜好则被她们抛诸脑后。这一时期的女作家带着自己已经复苏的女性意识和文化烙印,用文字抗议白人的殖民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同于第一阶段女作家保存记忆的倾向,第二阶段的女作家更加注重身份重建。在身份重建过程中,性别意识和种族意识得以强化,还原历史和回归传统成为其确立身份的重要策略(刘玉 2007) 。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莱斯利·马蒙·希尔科(Leslie Marmon Silko) 、波拉·甘·艾伦、路易丝·厄德里奇(Louise Erdrich) 、琳达·霍根(Linda Hogan) 、伊丽莎白·库克琳恩 (Elizabeth Cook-Lynn) 、乔伊·哈久(Joy Har-jo) 、卡洛尔·李·山奇兹(Carol Lee Sanchez) (艾伦的姐姐) 、温迪·罗丝(WendyRose) 、格洛丽亚·伯德(Gloria Bird) 、黛安娜·格兰丝(Diane Glancy) 、玛丽·托芒顿(Mary Tall-Mountain) 、雪莉·希尔·韦特(Shirley HillWitt) 、洛伯塔·希尔·怀特曼 (Roberta HillWhiteman)、雷 娜 · 格 林 (RaynaGreen) 、N. 斯科特 · 莫马戴 1968 年以其小说《黎明之屋》获得普利策奖。莱斯利·马蒙·西尔科于 1977 年出版的小说《仪式》使她在美国文坛赢得了永久的地位。路易丝·厄德里奇的作品《爱的药物》(1984) 一经发表便风靡美国文坛,并一举获得美国评论界图书奖。
    2. 5 华裔女性文学
    美国华裔文学在过去的一百年多年里,经历了从被忽略到被边缘化到逐步进入“主流”的曲折而动荡的发展历程。粗略地说,美国华裔文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为开创阶段; 20 世纪70 至 80 年代为转折阶段;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至今为繁荣阶段。在初始阶段,由于历史、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原因,华裔文学作品大多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而 20 世纪 60 年代以美国黑人为主的民权运动在美国风起云涌,这股风潮激发了一批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冲动,同时促使他们打破华裔作家在美的沉寂。从而推动了美国华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繁荣。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美国华裔文学的转型期和觉醒期,是美国华裔文学走向成熟和繁荣的一个重要阶段。华裔女作家汤亭亭 1976 年发表了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 ,将美国华裔文学推向一个高峰。美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十分活跃且富有影响的新生代华裔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如: 谭恩美、任碧莲、伍慧明等。谭恩美在《喜福会》中以独特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华裔美国女性母女两代人在男权社会中,中美两种文化冲突、融合中对自己独特身份的认识,并最终确立了独特的自我。在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人》中,任碧莲探讨了华人族裔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两种不同语境中遭遇的自我建构和文化身份的问题,旨在批判“熔炉”模式中“典型美国人”·55·的定义,提倡建立“美国色拉碗”式的多元文化。可以说美国华裔文学开始逐步走出“边缘”,走向成熟和繁荣。近年来,国内关于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涌现出了许多成果,学者们先后发表了一些美国华裔文学论文、专著和译著。如: 陆薇: 《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蒲若茜: 《对性别、各族、文化对立的消解》,程爱民: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陈蕾蕾: 《对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彰显与消解》,石平萍: 《试论〈典型美国人〉中的文化认同》等。赵文书专著 Posi-tioni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ontested Terrains。肖薇的《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该书针对海外华人女性写作中的一些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如异质性、故土性、本土意识以及融合性等进行研究。2006 年美国UCLA 大学亚美系副主任凌津奇教授的《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出版。同年,李贵苍著的《文化的重量: 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2007 年林涧的《语言的铁幕: 汤亭亭与美国的东方主义》等。同时,在学术交流方面,关于亚裔或华裔文学研讨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主要聚焦在美国华裔文学中所表现出的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反映及对自我身份的迷惘、文化冲突的压力、价值观念的失落到重新定位自我、寻找自身价值、寻求文化沟通的再觉醒的过程。华裔女性主义文学正在运用最好的方法建立一个专属于自己族群的传统,将“边缘”主流化,争取真正的平等,达到色彩纷呈的多元共存的和谐(王军、李艳红 2007) 。
    3. 结论
    根据以上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对于美国女性小说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也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启发,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国内关于美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专著数量不是太多,论文也大都只局限在对某一特定领域如美国南方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印第安女性文学、犹太女性文学、华裔女性文学等的研究,而对当代美国女性文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通过对 20 世纪美国女性文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可以将美国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美国现代女性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的衍变,把握其总体发展的脉络,反映 20 世纪不同时期美国女性小说家的创作背景、女权思想及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的特点和女性不断追求平等独立的过程,揭示出美国妇女在现代父权制社会中的生命历程,唤起女性文学创作研究中的女性意识,为总体的女性解放提供一种借鉴,从而突破国内对美国女性文学进行系统研究的不足。
    研究女性文学是建构整体文化的一种行为,也有助于对当代美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系统而深入地探讨美国妇女在争取解放、独立、自由、平等的斗争过程中如何追求人的尊严和实现精神世界自我完善,对消除性别和种族歧视、促进女性意识觉醒、人格独立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实践证明,女性只有打破文化的沉默和性别的沉默,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尊、自信、自主地面对生活,才能实现主体的重建,使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人类和社会制度健康协调地发展,从而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郭 明. 她们的痛苦向谁诉说[J]. 外语教学,2005(6) : 92-94.
    [2]顾红曦. 简评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群的创作成就[J]. 河南社会科学,1999(3) : 85-89.
    [3]李 靓. 《黄色墙纸》中的疯癫涵义[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 82-85.
    [4]刘 玉. 美国印第安女性文学述评[J]. 当代外国文学,2007(3) :92-97.
    [5]汪旭琴,沐金华. 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解读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人学探索与人文情怀[J]. 学术交流,2007(7) : 169-171.
    [6]王 军,李艳红.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与现状[J]. 山东文学,2007(11) : 83-85.
    [7]杨 莉,龙迪勇. 论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6) : 40-43.
    作者简介:朱丽,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女性小说。
    第安女性文学述评[J]. 当代外国文学,2007(3) :92-97.
    [5]汪旭琴,沐金华. 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解读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人学探索与人文情怀[J]. 学术交流,2007(7) : 169-171.
    [6]王 军,李艳红.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与现状[J]. 山东文学,2007(11) : 83-85.
    [7]杨 莉,龙迪勇. 论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6) : 40-43.
    作者简介:朱丽,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女性小说。
    原载: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9月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