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网络评论:既在当时,又在长远 ——关于《2010年中国网评年选》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吴兴人 参加讨论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明与蒸汽机和电的发明一样,改变了人类生活。三度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写过一本畅销书,名叫《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平的”,并不是说地球已改变了它的物理形态。而这个论点的提出却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揭示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变化———全球化的趋势。它以高科技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势不可挡,世界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世界变得平坦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共有运动和自由软件运动正在汹涌澎湃地展开。世界变平了,组织变平了,思考的方式也变平了,竞争已没有了任何边界,鼠标点击之间,一切固定的东西都在瞬间烟消云散了。松开你的双手,可以拥抱世界;握紧你的双拳,就跟世界绝缘,变化就是如此无情和巨大。互联网的影响这几年来急速扩大。互联网是最少过滤的信息中心,是没有修饰的意见平台。互联网是连接领导和网民的一个重要通道,是领导听取百姓意见的开放空间。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成为一种工具,而且正在演化为一种政治。网络媒体的出现,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网络时代的世界,是信息爆炸、个性张扬的世界,是智慧闪烁、创新泉涌的世界。虚拟世界,别有洞天。人们一进入网络,即呈现一派无比丰富、无比活跃、无比鲜美的新天地。即时的信息传播,开放的思维方式,多元的价值观念,交互的创新意识,包容的承受心态,激扬的文字表达,多维的视听景象,把网友们深深地吸引住,舍不得离开。
    我加盟东方网评论部后,深感互联网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多年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治生活中的某些弊端,出现了某种扩大政治民主的契机。科技的进步与政治民主是同步发展的,蒸汽机的发明引出了工业革命。互联网的出现,也为当今扩大政治文明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载体。它是政治民主的推进器。中国网络媒体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证明,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新闻评论应运而生,且呈勃兴之势。它的发展势头,一天比一天看好。网络新闻评论是网络媒体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评价性意见,是互联网上的宣传工作的一种别开生面的锐利武器。网络评论和传统媒体的评论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网络评论能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敏锐地捕捉倾向性的有前瞻性的问题,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小见大,点到为止。实践证明,五年来,网络评论的发展,已起到了传统媒体所不能承担的作用。上到中央领导人,下到普通老百姓,都从网络评论来了解时势的发展,特别是在重大政治事件发生之时。网络评论的点击率呈不断上升的态势。网络评论点击率的日益增长,说明网民已不满足于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而期望通过网络评论来得到对新闻事件的最新评论。
    网络评论的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诚如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指出的:“播客给传统音像公司和广播电台正带来巨大冲击,毕竟有那么多的人能成为视频和音乐的制造者,而不再仅仅是被动的听众和观众。”被誉为“新媒体教父”的劳伦斯·果斯曼也指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每个人摇身一变,成了记者、播报员、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家甚至批评家。”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
    8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说,中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2亿个博客用户,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三百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这样一个巨大的舆论场,每天三百多万条言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无前例的言论自由。这些言论,也可视作为大大小小的网络评论。几十万人成为评论员,这在我们这个共和国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网络评论有其短、尖、多、快的特点,反应快,数量多,文字精短,引人入胜。网络评论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敏锐地捕捉倾向性的有前瞻性的问题,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与社会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小见大,一针见血。近几年来,网络评论的发展,已起到传统媒体所不能承担的作用。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之所以乐此而不疲,是因为网络评论发表的速度快,夕写朝发,很少积压。书生论政,一吐为快。这种“快感”,也是诱发和刺激这支队伍写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朋友告诉我,写网络评论,决不会像一篇学术论文投出去后如泥牛入海,或几个月后才得到回音,甚至要花工夫在“文外”,方得以发表。写得多,发得快,于是涌出了一批又一批佳作。
    网络评论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应时而作,它的时效性十分强烈,但因为它触及时弊,造成了舆论,解决了问题,因而它们不是速朽的。许多著名的评论所产生的影响,既在当时,又在长远。如果将它们保留下来,结集出版,留下一些时代的印痕,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2010年中国网评年选》花城出版社出版)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01月28日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01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