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唐宏峰 参加讨论

    电影与网络这两种媒介形式,从后者兴起的时候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除却提供看电影的途径外,同时成为影评的重要场域,各种关于电影的言说、讨论、批评、判断、争吵在互联网上充分展开,较之传统纸媒乃至影视媒介,网络影评具有更广泛的参与者与受众,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网络电影文化。这种网络电影文化已然对主流媒介的电影话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网络影评与西方国家并无二致。甚至欧美纸媒影评人大批失业,网上写作影评渐为主流。①
    关于网络影评的各种看法也如同网络影评本身一样,爱憎分明,乐观者将之视为大众民主与独立影评的代表,悲观者则斥之为“文革”般的话语暴力,是盲众、从众的典型。对网络影评如何判断,涉及到许多方面纠结在一起的问题,包括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独立影评的追求,与我们对于大众、群众、民众这一统一而又异质的主体的理解。本文通过对我国的网络影评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力图达到一种恰当的理解与判断。这一判断必须同时看到网络批评所具有的营销经济属性及其带来的意见的盲从与被策划、网络意见的真实自发属性及其带来的草根民主与公民意识、网络话语的暴力性与独立性等等相反相成的几个方面。
    一、网络影评概况
    在中国,网络影评的兴起首先与各种盗版影碟和网络下载相关。从90年代后期开始,盗版碟与网络同时兴起,给观影带来至少两方面的巨大变化。首先是大量资源得以被享有,众多欧美艺术电影、各种华语独立电影都可以轻易获得,不再是少数电影专业人士通过学校和电影资料馆才能看到,这种资源门槛的降低培育了大批影迷;其次是观影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可以不再是在影院中群体观影,而是个体在孤立的环境中观看。这样,海量的资源与个体的使用,使得观影交流成为内在需求,许多人在看过一部电影之后希望与更多的人交流感受,网络的低门槛与亲民性使其成为抒发这种感受的最方便的途径。
    网络与盗版共同促成了中国影迷群体的形成。盗版提供了资源,而网络则形成了共通的影迷空间。网络为一批热爱电影的人提供了发表见解、寻求同道、培育趣味、获取知识的空间,使在现实生活中散落的影迷聚合起来成为群体。这种聚合相似趣味的人的空间功能,是网络影评从开始之初直到今天的最核心的意义。从这一网络空间中走出了许多电影人、影评人、电影专业从业者、电影专业学生等等,比如陆川。
    目前国内的网络影评空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各大门户网站的电影论坛,比如新浪“影行天下”、网易“我爱电影”、网易“香港制造”、21cn“我看电影”和Tom网站的“影视沙龙”等。这类电影论坛依托各门户网站的广泛影响力,浏览量大、参与者成分广泛,但从电影信息、影评质量和参与者电影素养的水平来看,则不如其他几种分众的专门的电影空间;二是综合性论坛的“电影版”,比如西祠胡同的“后窗看电影”、豆瓣网的“电影小组”、天涯社区的“影视评论”、清韵书院的“影视乱谈”、北大新青年的“电影夜航船”、“触摸电影”、水木社区的电影和“电影俱乐部版”等。这些论坛通常聚合了电影素养比较高的人群,每天有大量影评在论坛上发布,并引出众多跟贴,对电影和影评本身发表言论;三是各种专门的电影网站,比如时光网(Mtime)、银海网、现象网等。这些网站有丰富的电影讯息,包括影片、院线、电影活动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电影资料库的作用,可以搜索任一部影片、导演、演员的基本信息,同时具有论坛功能和博客功能,有很多影迷在这里发布自己最新的观影评论,并与回帖者交流。与此相类似的是百度贴吧,一部热映电影总会在百度上带来一个专题论坛,关注这部影片的人可以在此发言讨论;四是影评博客。现在越来越多热爱电影的人开起了自己的博客,这是个人集中发表自己影评文章的最好方式,博客可以产生强烈的个人风格。另外也有群体博客,比如moviegoer,一小群趣味相投的人在一个博客上发布文章。博客上的每篇博文都可以被评论,这是博客交流互动的功能。
    以上几种网络影评空间,在时间上有着此兴彼衰的错位,一些早期火爆的电影论坛现在则日渐落寞,比如清韵书院的“影视乱谈”、北大新青年的“电影夜航船”等电影论坛,这跟论坛铁杆ID的离开,人气渐衰有密切关系。现在,最重要的网络电影空间,以笔者所见,莫过于时光网、豆瓣网、西祠胡同的“后窗看电影”、天涯论坛的“影视评论”、新浪的“影行天下”和各种影评博客了。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中国网络影评已经培育出若干知名网络影评人,比如卫西谛、周黎明、cinekino(杜庆春)、肥内、liar、顾小白、黄小邪、张小北、关雅荻、妖灵妖、magasa等,他们在网上拥有大批粉丝,他们对某部影片的好恶与评价,通常会引来众多的拥护或反对。
    在网络影评兴起的这十几年短暂历史中,也可以划分出前后时期来。这主要以2002-2003年间《英雄》等大片的出现为分界。此前网络影评的范围多集中在欧美艺术电影、港台电影、内地独立制片电影等,参与的网友数量还远未达到今天的程度,多是艺术电影的忠实爱好者,网络影评尚未成为主流媒体(纸媒与电视)的关注对象或参考来源。随着大片时代的来临,大片带来的不仅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兴起,也是网络影评的大众化与狂欢化,大量普通电影观众参与到网络影评当中来,对国产大片进行冷嘲热讽,当电影成为文化事件,网络影评就达到了最兴盛的时期。这当然也跟网络这一媒介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网络前所未有地渗透进现实,虚拟空间与日常生活日益纠缠难辨。
    我们可以影片评分的参与人数来管窥一下网络影评参与群体的数量。在时光网和豆瓣网上都有评分机制,这是源于Imdb网站的做法,采用十分制,只要是注册用户都可以自己的喜好对一部影片进行打分。以2009年底引起巨大话题的《阿凡达》与《孔子》两部影片为例。《阿凡达》在时光网的得分是9.3分,共有19601人打分,相关影评有5416篇(某篇热门影评的回复数达到1850个)。《阿凡达》在豆瓣网的得分是9.0分,共有158744人打分,相关影评有56652篇(某篇热门影评的回复数达到888个)。《孔子》在时光网得分4.0,共有4239人打分,相关影评1044篇。《孔子》在豆瓣网得分5.1,共有28507人打分,相关影评10868篇。可以方便看到数字的还有百度贴吧,《阿凡达》吧共有主题数42481个,贴子数610550篇,会员“魅影骑士”6035位;《孔子》吧共有主题数327个,贴子数2287篇,会员数20位。这些统计数字当然有重合,但也大致可以让我们看到网络影评参与者的数量之庞大。在如此大量的参与者的情况下,可以说网络影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或代表了数量众多的普通观众对一部电影的看法。②
    现在,任何一部热映的影视剧,都会伴随着各种论坛、博客的大量关注。不得不说,影评乃是电影产业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观众观影行为的一部分。中国大片兴起之后,电影之宣传营销以网络为重要阵地,一部电影从筹拍开始就建立官方网站,之后一系列的宣传式八卦、评论,再到公映后各种自发的或被组织的影评讨论,使电影维持在人的视线与话题之内。良好的影评会影响票房和电影的再生产。与此相应,大众影评已经成为普通观众观影活动的延伸行为,五六十元的电影票买的不只是观影的90分钟,也包括了其后一段时间里言说电影的权利。③大众影评体现在朋友、家庭间的谈论,更体现在网络论坛里的发帖。在电影院看电影,其本质除了是一种娱乐活动、艺术欣赏活动外,也是参与社会公共文化话题的行为。在当下社会,不是文学,也不是其他的艺术形式,而是电影、电视剧才具有引发公共文化议题的能量。痛骂《三枪拍案惊奇》之艳俗无品,这种判断陈述使说话者参与进一个想象性的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文化批评群体当中,在公共话题中发挥作用。对《南京!南京!》或爱或恨的宣泄,与言说者自身的左、中、右的思想立场关系密切,对电影的批评乃是社会思想领域动态的表征。80年代《庐山恋》、《芙蓉镇》、《少林寺》等电影所引起的观影与讨论热潮,体现为报刊杂志上的热情洋溢的群众来信影评,而如今的电影文化则体现为网上爱憎分明的帖子了。④
    二、话语暴力、独立影评与同质化问题
    网络的媒介特征给网上影评带来了全新的传播与效果机制。网络影评的几个核心特征莫过于直接性、时效性、互动性与匿名性。1.直接性指在网上发言文字可以直接发布,而无需纸媒编辑那样的中介和制约,门槛极低,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2.时效性是指由于讯息的爆炸与电影产业化的要求,网络影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其所评论的对象处于被关注的状态中,影评必须在“事件”进行过程当中,一旦时效过去就沉入数据库的大海,或者被删除;3.互动性是指网络发言的交流性极强,发言本身就期待着回复,期待他者的对话。论坛上的回帖、博客上的评论,都是阅读与反馈的互动体现。互动可以体现为赞同、激赏,交换想法使讨论深入,也可以体现为谩骂与讽刺的“拍砖”;4.匿名性是指网络发言者基本为虚拟ID,参与者普遍不知道相互的真实身份;5.多媒体性,网络可以联合视频、音频,扩展了传统纸媒只依靠语言文字的单一性;6.网络具有很强的分众性,由于论坛不同的倾向、风格而吸引不同的人群,小众的艺术电影迷与热映大片讨论各有各的空间与群体。
    这样的媒介特征给网络影评带来与传统纸媒影评相比不同的话语特征。直接性、时效性、互动性使得网络影评在长度上十分随意,可长篇大论,更可三言两语。短评最能体现网络影评的特色。比如时光网的影评专门有“一句话影评”,而豆瓣网有“简短影评”,都是让网友用非常简短的句子概括观影感受、评价影片。时光网《阿凡达》的5416篇影评中,“一句话影评”有3323篇,豆瓣网《阿凡达》的56652篇影评中,“简短评论”则有52741篇。这里可以截取几例,看其特征。关于《阿凡达》:“划时代神作!”“想看第二遍的电影;很震撼,很感动;该有的都有,该到位的很到位。”“并非沉迷于影片蕴含的高科技,而是沉醉于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特别是那股触动人类心灵的‘和谐’理念。”关于《孔子》:“孔子:长歌当哭祭圣贤。”“这部电影最能吸引人的是什么?第一是这个两千五百多岁的老头的名字;第二是发哥的大名;第三是赵季平的音乐。中国是一个有大片的素材,有大片的财力,有大片的演员,没有大片导演的地方。”“头重脚轻,后半部孔子的飘零沦为毫无情节冲突的散文。”与此类似的是,在媒体时代,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突出自己是重要问题,网络影评力图吸引眼球,就产生了“标题党”,即使用夸张、炫目的标题,引人点击,但实际内容却与标题关联不大。
    网络影评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观后感”体,由于参与者多为普通观众,所以影评大体是观影后的直接感受,通常浸润了作者自身的个人生活感悟,时常会由电影中的故事和人物联想到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被影片打动后的欢喜、忧愁、沉重等情感表达是网络影评的重要内容。
    最后,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显然网上发言更加随意,自由抒发、没有包袱。由上面所引的短评也可看到,网络影评总是爱憎分明,或者一针见血,或者不着边际,在评价影片优点时时常客观深刻、非常到位,而评价影评不足则毫不留情,以讽刺、挖苦、谩骂甚至恶搞为手段。谐谑性的影评可能是网络影评的典型形态或者说是最有特色的形态,这样的影评通常是对一部口碑很差的大片进行讽刺,或者由电影生发开去,影射社会现实,比如《〈十面埋伏〉之标准网络版影评》⑤、《2009年的电影给我们的66条忠告》。⑥
    这样的态度与话语,确实大量存在于网络影评之中。每当一部大片热映,在网上数以百万计的帖子中,空洞的噪音与偏激的态度和言辞,确实占据了很大的部分。从《英雄》、《无极》以来,这种现象就一直被视为网络影评主体,《无极》被谑称为“无耻之极”、“无聊之极”,甚至被恶搞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三枪之拍案惊奇》和《孔子》也是被骂得体无完肤,甚至很多人没有看过就恶语相向。这种非理性在时光网和豆瓣网的评分中也可看出,一些大片在尚未公映之时,就已有了不少零分评分的出现。似乎对于国产电影来说,咒骂总是比赞美更保险,更不会被回帖的人瞧不起。赵葆华曾在文章中述说自己被骂的情形,因对影片《5颗子弹》有所赞美,而被博客回帖的网友讥讽。⑦天涯论坛上有过一个帖子称“中国的网络影评已经进入了黑社会时代”,⑧认为网络影评非理性,谩骂成风。对于这种现象,李道新认为,网络暴力影评是“‘文革’期间电影批评话语的复活”,是“反智主义”的体现,“是人的本性和人在驱除各种掩饰之后的产物”。⑨
    我们可以《无极》为例,通过集中的微观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网络批评的特征、操作机制、影响作用、传播方式、效果意义等。《无极》可以说是网络批评话语发展的一个“拐点”,话语暴力从这里开始达到兴盛,骂倒(“无极”等于“无耻之极”)、恶搞(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成为网络批评话语的突出特征。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话语风向变化的过程,从制作方公映前后的美言营销,到公众观看后的相反意见,恶语相向,再到影片成为网络大众狂欢的对象,种种恶搞行为出现,以影片材料为对象,进行戏仿式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网络批评的营销策划、草根民众的意见表达、对想象的权威(大导演、亚洲明星、高深叙事)的对抗等内容的发展。同时最具特征的是,这种对抗是以一种互动的创造为手段的。网络发展的低门槛,使得批评知识、制作视频影像成为大众可及的技术,这种平民技术有效地消解了精英的大投资大制作。
    面对网络影评问题,仅仅从电影批评角度和电影产业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够的,它同时是中国网络文化现状的表征,与网络这一新媒体的性质特征紧密纠缠,网络民主与网络暴力之双重性在此都有充分体现。同时它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以来的大众文化心态的体现,还涉及到青年亚文化、粉丝文化、大众媒介素养等诸多问题。研究者如果急于从健康批评生态的角度做出判断,缺乏深入对象的耐心,就会丧失了探求电影意义的传播与效果接受、网络大众的异质多层性等更复杂而微观的问题的机会。
    近年来,网络文化研究开始反思网络在介入现实时体现出的非理性,开始反思网络的话语暴力问题,比如网络“骂臭”、网络“人肉”等现象,网络群体以“无名的大众”的身份,对某种个体对象进行攻击,通常很快会影响这一对象的现实生活。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首先当然要呼唤引导网络舆论的理性化。网络传播中的真相与生活中的真相一样难辨真假,网络作为媒体一样可以被资本和利益操控。其次,笔者对此的态度相对宽容,因为网络大众这一群体就知识与教育素养来说,在整个社会群体中的位置应处于中上,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意识到,从历史上来看,“少数人的暴政”远比“多数人的暴政”更是政治历史的常态。正如蔡翔在讨论革命的暴力时看到的那样,面对反抗者的暴力时,“人道主义”总是适时地出现,而面对压迫者的暴力,却常常只有沉默。⑩为何我们总是对“多数人的暴力”时刻充满警惕?
    必须看到,影评话语暴力乃是与大片盛行、中国电影产业兴起密切相关的,如上文所分析,中国网络影评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网评尚无此种现象。大片兴起、产业勃发,中国电影开始成为一个公共领域的强势存在,从而成为网络大众反抗的对象,杜庆春认为网络影评“话语暴力是对公共事件的对抗”,“是对权威文化的对抗”,这种定位是看得很准的。这是一种“对抗性表演”。(11)这种对抗的对象是像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由艺术大师又转商业大片的导演,同时也指向种种传统的专家影评,他们都被看做是已经失去了创造力与公信力的文化权威。网络影评的暴力话语制造了二元对立的结构,其立足于草根与民间,自称老百姓,那结构的对面就是官方与精英,参与者获得一种反权威、反资本的想象的姿态,因此,对网络影评的评价,必须看到网络大众的这种对抗姿态,如果我们对一种“弱者的反抗”持基本肯定的历史态度,对此种正义性有同情理解,那网络影评在笔者看来就应该是这基本肯定与理解的一部分,尽管这种反抗带来种种非理性与暴力性,如同所有的群众运动一样。不过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是意图之外的延伸,这当然需要更多的理性引导、提高民众政治素养和理性论辩的能力。
    不过,这种“弱者的反抗”姿态在某种程度也可能是假象。重要的也许不是话语暴力的问题,而是话语是否独立、是否出自内心、是否被操控或是盲从,或许更值得警惕的是媒介资本的话语收买。网络影评面临的问题与其他媒体影评是一样的,唯一真正存在的问题是独立影评的问题,没有其他。独立意味着评论发自内心,而不受外在的力量左右,这有如克里斯朵夫·泰尔西特(Christoph Terhechte)对独立电影的定义:“你不会在电影中满足那些有经济或者政治企图的人的期待,而只是表达你自己对于某个议题的实在观点。”(12)如果出自个体真实的感受,网络的话语暴力也许可以被宽容,其伤害也许没有那样严重,或许更加值得警惕的是那些看起来非暴力的、客观而平静的,然而却是非常单一而同质的话语。必须看到,在电影产业的庞大机器中,也有网络影评被收编,成为电影营销的手段、发行环节的一部分,确实有拿钱发帖的被雇佣者,发出看似平静而公允的评论,甚至是暴力谩骂也成为制造话题、维持“事件”、吸引票房的手段。这就是说,产业或资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百毒不侵,任何异质都被吸纳为同构,成为资本的同谋。在有意识的被收买之外,网络大众无意识的盲从与遵从意识形态的召唤,也同样严重。大量跟风、盲从、被煽动之语,甚至没看过电影就妄加评论。反权威、标新立异有时已经丧失了真诚,成为非理性的盲从、伪个性,而反倒容易与权力认同。
    网络具有很强的分众性,由于论坛不同的倾向、风格而吸引不同的人群,比如水木清华论坛的电影版具体细分为“电影”和“movie俱乐部”两个版面,前者比较大众,多是对当下热映的影片的讨论,后者则相对小众,主要针对欧美艺术电影,常发言者的观影经验更丰富。所以,不论专业或是业余,严肃影评的对象只是一个细分的市场。事实上,网络里信息爆炸,需要沙里淘金,尽管网络影评提供了相对真实而多元的声音,但是对于普通网民来说,是否能看到它又是个问题。通过网络搜索出来的东西,往往千篇一律,到处是同一信息的转载,缺乏耐心的读者在网上浏览关于一个电影的讨论的时候,通常得到的都是一种声音,那是传媒、名人、资本的声音,更多的个人化声音则被隐藏在角落。“于是就有了一个悖论:网络批评的问世同时又孕育了更大的多样性和更强的同质性。”(13)
    三、网络影评大众与影响力
    电影作为高投入的文化商品,观众的意义非同小可,因此影评就分外重要,这不只是在学术意义上为影片在电影史上的位置定论,更是在影片的放映过程中,引导观众看或不看,与票房直接相关。因此,无论是网络影评还是报刊或电视上的影评,独立而有公信力的影评,是电影批评应该追求的良好状态。我们对网络影评的暴力盲从的批判与其说是批判网络影评的话语发出者,不如说对当下的整个媒体霸权、或者大众文化、社会文化心理进行评价和反思。
    这就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大众”这一无名而复杂的群体。大众文化理论在西方经过从以霍克海默、阿多诺为代表的文化工业批判到以费斯克、霍尔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能动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论对大众的认识更为复杂和深刻了。《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经历了大革命等法国历史上群体运动最盛行的时期,把群众心理认定为是非理性的行动的暴力,常由民主而导向独裁专制。(14)法兰克福学派把大众文化看作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产物,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大众是没有个性的、平面的、庸俗的群体,大众文化就是资本主义麻痹大众的文化产品。(15)而法兰克福学派以后的大众文化理论则正视了现代社会大众群体的多样性、大众文化生产机制和接受过程中的复杂性。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并不是由上层和外部强加的,而是从底层和内部自发生成的,(16)这就完全不同于文化工业批判论。而霍尔则提出编码·解码的大众文化传播机制,赋予受众以解码的能动性,肯定大众对自身文化选择的主动性。(17)当代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机制,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至少从感性上来说,我们既看到了“娱乐至死”的文化工业,也看到了督政护弱的大众传媒,那他们的参与者是不是同一群人?这个问题难以简单回答,但就本文所探讨的网络影评大众来说,还是可以对其结构做一分析。
    在笔者看来,网络影评参与者的核心是具有较高的电影知识、大量观影经验、较好的艺术感受的专业或半专业电影评论者、影迷,他们往往拥有自己的影评博客,持续发布观影评论,虽然这个核心在数量上并不一定是主体,但在精神导向和影评质量上乃是核心,他们通常有很多拥护者,其观点和意见会影响一部分人,他们在网络上有很强的稳定性。其外围则是大量上网看影评者,偶然发帖、回帖,文字多为短评或者观后感受类型,也会有情绪发泄式的文字,同时具有非稳定性和流动性,但这种外围参与者数量上更大。笔者认为,评价网络影评必须同时看到这两者。前者在大片兴起之前是网络影评的绝对主体,在电影成为文化事件后,它们也仍然是网络影评的核心。
    我们会在网上看到很好的影评,其质量一点也不逊于电影专业出身的职业研究者。不必刻意寻找最优秀的,笔者随意搜到网友整理的“后窗看电影”的一些影评集合,其中有影片评介类——韩松落《普林歇莎》,类型分析类——杀人者唐斩《突破类型——银河映像的创作分析》,导演艺术类——释妙音《事象地平线——解读安东尼奥尼》,观影感受类——zhangdawei《2004大陆电影存档》,电影制作类——叫我小满吧《从〈悲情城市〉固定的机位说起》(18)这些影评言之有物,很多时候分析得细致到位,这些应该属于前文分类核心部分中的常见者。利奥塔曾总结当代社会中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机制,认为在后现代社会,知识的传播甚至重于知识的生产。(19)如今知识传播的方便快捷,使得获取知识的门槛被极度降低,网络的搜索、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在瞬间就给出答案。以往需要在图书馆查阅多种资料才可以获得的关于一部老电影的信息,现在网络一搜即得。这种状况使得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20)许多电影专业知识,比如镜头、节奏、定格、机位、摄影机运动、蒙太奇、剪辑等,已经普及。因此,出自业余爱好者的网络影评也可以有很高的质量。
    在网络互动中,也会有很多好想法激发出来。时光网和豆瓣网上的评论回帖有些非常有质量,网民们会严厉而有建设性地批评彼此的作品。比如时光网上“前海一只剑”的博客,《〈锦衣卫〉:冷兵器也能高科技》一文分析《锦衣卫》中的价值混淆,认为“影片叙事逻辑上形成了一种颇为尴尬的自相矛盾:那就是通过皈依一个更大的集权体制,反抗另一个更小集权体制来寻求所谓的个性和尊严”,这一观点随后引起了“大辉”、“很想保持沉默”、“风间隼”等网友的争论,争论几个回合,虽然有火药味,但问题逐渐深入、越辩越明。(21)网络具有分众的功能,不同的博客或论坛会吸引不同的网民,在网上写作影评有助于作者找到同样志趣的人进行交流,我对这样的交流抱有希望。尽管网络是匿名的,有大量一晃而过的身份留下不负责任的话语,但必须看到,网络电影空间已经培育出了很多稳定的ID,这些ID的网上生存跟现实生活一样也有名誉、风格、品位、朋友、信誉、口碑等等问题,写作博客的博主更是在惜自己博客的名誉,这跟真实姓名的名誉感是相似的。格伦·尼肯(Glenn Kenny)曾说:“我与读者在评论方面的对话,成效大得令人难以置信,无一例外。去年我在《首映》的博客上贴了一些帖子来推敲《老无所依》的结尾,梳理线索的走向……大家都很活跃。……当然会有捣蛋鬼,跟任何其他东西一样,没错。”(22)
    尽管有大量的垃圾,在我看来,网络影评的评价在大的方向上是公允的,比如从网络口碑来看,《十月围城》好于《三枪拍案惊奇》好于《刺陵》,这基本符合影片的实际情况。在影片评分方面,尽管有乱评的现象,但是由于评分基础的广泛性,使得最后的分数大体仍体现了网络大众的普遍的审美意志。前文曾指出网络影评大众作为一个群体应该属于社会知识与教育层次中稍高的一部分,能在网络上参与电影讨论、组织话题、影响舆论,表明这是一个媒介素养较高的群体,这一群体也是较为具有反思力的人。他们对网络、报刊、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有着较深的理解,对如何使用媒介、同时对媒介自身的利益性与非透明性有着较高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使网络影评大众这一群体的中高端(也是核心)具备理性与控制力。
    现在必须指出前文所引《锦衣卫》一文的博主乃是电影研究的专业人士石川教授,事实上,现在很多电影学者都在网上开辟了自己的博客,比如尹鸿、李道新、赵卫防、秦喜清、杜庆春、田卉群等等,还有更多数量的电影专业的学生。但实际上,这个身份的甄别是做不到也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特意甄别网络影评中哪些是专业作者,哪些是业余影迷,“既有写作和思考都很业余的专业人士,也有对这一细分市场或那一类型比专业人士更为精通的业余写手”。(23)无法区分质量差别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专业研究与评论在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生存网络化,有意识地使自身成为网络影评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利用网络媒介的问题,而是有意识地把自身融于半专业、非专业的网络影评环境中,成为盐溶于水的一部分,比如采用突出个人色彩、逻辑清晰、针砭有力、言辞幽默的话语方式。这是网络影评的影响力带来的召唤。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网络影评人浮出水面进入报刊杂志或电视媒介。不少报刊影评专栏由网络出身的影评人撰写,比如前文提到的周黎明、卫西谛等人,主流媒体也时常引用网络影评,还有一些网络影评结集出版,比如《后窗看电影》、《电影+》系列等。还有网络影评以视频方式呈现,显示出更大的雄心,想要进入电视媒体。一些网络影评人制作播客,比如关雅荻和张小北制作的《每周影评/火线影评》,妖灵妖等人制作的《影评联播》。前者比较严肃,节目定位是给观众提供可信的观影指南,对国内近期公映的影评逐一做简短评析,爱憎分明、观点明晰,目的不在于一定要分析出电影的内涵,关键是给出值不值得看这样的判断。后者则基本属于娱乐性质,发挥了网络影评谐谑、过度伸发的特点,对影评进行娱乐搞笑式分析。
    网络影评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一起兴起,它之所以成为舆论论战的场域,就在于网络影评对于票房的影响力。网络传媒的特殊性在于信息的发出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网络影评的参与者与其受众是同一个群体,写影评的人也是看影评的人,既是大众批评,又是面向大众的批评。而这一群体与观影群体是基本重合的。中国影院电影观众主要是中青年城市居民,这与网络大众的结构是一致的。网络影评的口碑风向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票房,许多人表示信任网络论坛电影观感的真实性。虽然中国许多观众只在特别的假期看一两场电影,作为与家人、朋友娱乐的方式,这时看何种电影、影评舆论如何是不影响其购票的,而且这样的观众占票房收入的很大比例。但另一方面,网络影评凝聚了一批人,这些被塑造和被挖掘出来的影迷是电影消费的稳定主体,而他们又会影响更多的人。因此网络才会成为各片方积极争夺的领域。
    网络影评影响票房的个案是《疯狂的石头》,这部影片在2006年上映,没有大的宣传,却成为当年的票房黑马,其中网络口碑功不可没。“石头热”最初是在《南方都市报》电影版编辑虞晓毅和他的朋友们的博客上蔓延,之后才掀起了罕见的全国观影热潮。名人博客对于票房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陆川一句“应该给《阿凡达》的导演下跪”,无疑是火上浇油,而韩寒博客对《孔子》的两分差评,也使其大量粉丝大呼痛快。《阿凡达》与《孔子》的不同命运,确实展现出网络影评口碑的巨大作用,尽管《阿凡达》的票房奇迹根本上是巨量资本的结果,但网上对前者的热烈推崇和对后者的冷嘲热讽,鲜明对比下带来的就是《孔子》票房的惨淡。
    网络影评不仅仅是虚拟的存在,它实实在在改变了很多参与其中的人的生活。许多业余影评写手对自己的职业重新做出选择,把当初对电影的单纯热爱转变为自己的正式职业,比如卫西谛原在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上班,后来变为职业影评人,为各种媒体写稿。另一方面与此相关,网络电影文化也是当代电影生产与制作的重要部分。顾小白曾说:“目前很多正从事影评的人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多人都有志做导演”,(24)而他本人正在进行电影创作。曾在网易开专栏的影评人士Liar目前也正在电影工作室工作。实际上,很多写影评的人都是以影评作为熟悉电影的手段,以此为敲门砖打开自己的电影殿堂。“触摸电影”论坛创立者王宝民制作的电影《葵花朵朵》于2005年入围威尼斯电影节。而近年来DV拍摄热正是在网络兴起。许多独立影展的参展作品是由民间电影爱好者、网络影评的参与者制作的。(25)网络密切联系着线下的电影创作。北京的“实践社”曾是最著名的民间的独立电影推广机构,核心成员均为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各大学的学生,而大量参与者则是各种电影爱好者。这个团体紧密依托于各种网络论坛和酒吧、咖啡厅等虚拟与真实的公共空间,比如前文提到过的北大新青年的“电影夜航船”、西祠胡同的“黄亭子五十号”(实践论坛)、“触摸电影”等电影论坛,而现实中北京电影学院附近的黄亭子五十号酒吧、三里屯的燕尾蝶酒吧等则成为聚会与展映的场所,放映和讨论成员拍摄的作品。这个联通着网络与现实的电影集体空间,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群雄心勃勃的“业余”电影人,一部分“实践”变成了现实的实践。在2001年,“实践社”联合其他一些团体举办了首届独立影像节,放映了当时非常优秀的一些实验短片、纪录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6)
    张真在《亲历见证——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都市电影》一文的结尾部分,考察了这种电影集体空间,并与她所讨论的“第六代”电影导演的电影环境、电影作品、电影精神放置在一起,把这种90年代转型期以来的种种电影实践命名为“都市一代”,以区别于营造历史悲情与民族寓言的第五代前辈。张真认为在这种电影空间中,“业余电影不仅仅包含这种被动的观看,而且也构建了一种更富生产性的观看体验,观众还使用自己的双手来制作和分享片子,让感官体验回归到日常生活”,而这也包含了“一种反抗的力量,对抗在互联网、VCD和DVD时代的个人孤独,对抗好莱坞大片泛滥时代受人操控的电影文化”,这本身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甚至政治意义”。(27)
    网络影评的真正意义乃在于营造一个公共空间,这个空间使影评人、导演、学生、影迷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开放而具有生产性的电影平台。后现代社会知识获取之便捷,带来了电影的大众化与民主化,这不只是电影评论,也包括了电影制作。在这一公共空间里,言说电影与制作影像开始成为都市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娱乐生活与文化消费的产物,但又不仅于此,这个电影大众空间更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公共诉求。
    注释:
    ①[美]扎克·坎布尔等《互联网时代的影评专题论丛》,载《世界电影》2009年第4期,第28页。
    ②关于网络影评更详细的调查,参见李建强、吉莉《网络影评态势扫描》,载《电影艺术》2006年第6期,第79—81页。
    ③石川《对话〈三枪〉:所谓“烂到让人胃痛”》,http://www.mtime.com/my/106548/blog/3011107/。
    ④王得后曾经几次撰写文章感慨报刊杂志上群众影评的消失,显然他没有注意到网络影评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群众影评的替身。参见王得后《群众影评三问》,载《半月谈》2008年第8期,第1页。
    ⑤《〈十面埋伏〉之标准网络版影评》,http://www.595sns.com/bba/redirect.php?fid=17&tid=216809&goto=nextnewset。
    ⑥《2009年的电影给我们的66条忠告》,http://tieba.baidu.com/f?kz=700062638。
    ⑦赵葆华《网络影评的流行病》,载《电影》2008年第6期,第38页。
    ⑧“火车头对头”《中国的网络影评已经进入了黑社会时代》,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817670.shtml。
    ⑨(11)李道新、杜庆春、朱日坤《访谈实录:网络影评改变中国电影批评的格局》,http://cul.sohu.com/20061013/n245784022_4.shtml。
    ⑩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12)张亚璇《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和当代独立电影制作——克里斯朵夫·泰尔西特访谈录》,载《艺术评论》2010年第4期,第36—37页。
    (13)同①,第29页。
    (14)参见[法]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5)参见[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参见[美]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Stuart Hall, Encoding, Decoding, in Simon During eds.,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18)《网络影评的部分优秀作品》,http://tieba.baidu.com/f?kz=12001729。
    (19)参见[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谨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0)此处引用了秦喜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2010年3月举办的“影评与媒体”研讨会中的发言观点。
    (21)http://www.mtime.com/my/106548/blog/3181800/。虽有些冷嘲热讽和火药味,但交流中关于集权体制,武侠片类型与文化传统的辨析,都给人以不断的启发。我愿意说这是建设性网评互动,也是网络影评的中坚。如果衡量并定性网络影评及其评论交流,肯定性的路径也许更为有效,垃圾与噪音当然充斥满眼,但是因此就不屑一顾,则会错过很多宝贵的东西。
    (22)同①,第32页。
    (23)同①,第27页。
    (24)《〈英雄〉影评浮出水面独立影评人潜伏水底》,http://ent.sina.com.ch/m/c/2003-02-26/1057134424.html。
    (25)王玉玺《网络与大众:民间影评的新发展》,《齐鲁艺苑》2008年第3期,第70页。
    (26)对“实践社”的介绍,参见《北京独立电影机构印象(2)实践社》,http://fanhall.com/group/thread/3499。
    (27)张真《亲历见证——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都市电影》,《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109—112页。
    原载:《当代电影》20112
    
    原载:《当代电影》201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