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在昆明连云宾馆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规划会议上,我第一次见到陈伯吹先生。那一年,伯吹先生已是79岁高龄的老人。昆明的夏日,气候凉爽宜人,伯吹老人穿一件白色长袖衬衣,领口、袖口总是扣得严严实实。老人家身材不高,慈眉善目,儒雅谦和,一派大家风范。会上会下,我的眼神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追随着他的身影,并且也跟着大家一起,称呼伯吹先生"陈伯老"。此后十来年间,几乎每一年,我都有机会在各种会议上见到他,并曾数次到位于延安西路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到位于瑞金路的陈伯吹先生家中去拜访他。当然,在我的记忆中,最令我个人感到难忘的一件事,是1988年前后与陈伯吹先生之间的那场"笔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儿童文学界经历了一个至今仍然十分令人难忘的发展时期:一批中青年作家陆续登场,创作思想日趋活跃;一些艺术"禁区"渐次被冲破,《弓》、《勇敢理发店》、《今夜月儿明》、《我要我的雕刻刀》、《独船》、《鱼幻》、《走在路上》、《那神奇的颜色》等不少带着新的审美气息和追求的作品纷纷涌现。在这样的变化面前,儿童文学界人们的反应是复杂的,或激动赞赏,或困惑反对……现在回想起来,结合那时候的文学语境,这些现象的出现应该说都是十分自然的。 我那时二十多岁,属于"新潮"儿童文学探索的赞成者、鼓掌派。1987年6月初,我在上海的《解放日报》上读到了陈伯吹先生言词犀利的《卫护儿童文学的纯洁性》一文。伯吹先生的那篇文章中首先是这样一句话:"近年来,儿童文学领域里涌现了不少好作品,其主流应该说是好的。"随后笔锋一转,转入正题说:"但也无可讳言,儿童文学中的某些作品,特别是某些年轻作者的作品,也发现了一些错误倾向。如居然面对情窦未开的少年儿童拔苗助长式地描写爱情的萌芽,宣扬所谓少男少女的朦胧爱情。性态文学虽未敢大胆进门,而荒诞的武侠小说则早已沾上了边……"对此,伯吹先生都视之为"如此不正经低调"的创作。 这一年的岁末,我在阅读了伯吹先生晚近的其他一些文章后,写下了《近年来儿童文学发展态势之我见--兼与陈伯吹先生商榷》一文。我在文章中说:"陈先生是我所尊敬的老作家,但陈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所发表的对于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的某些见解,却是我不能同意的……不少儿童文学作家确实开始不满足于把儿童文学作品简单地当做某种伦理道德规范或优秀品质的笨拙的文学图解和灌输工具,也不满足于仅仅提供某些榜样和偶像供读者效仿,而是希望建立起自觉自由的审美意识,通过创作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作品来发挥文学应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一句话,就是希望把儿童文学从天真而呆板的劝善文学、说教文学还原为真正的审美的文学。"该文发表在1988年第3期《百家》杂志上。几乎与此同时,《儿童文学研究》也在1988年第4期上发表了刘绪源先生的《对一种传统儿童文学观的批评》一文。两篇文章分别从当代儿童文学思潮发展、儿童文学观的建构等角度,对伯吹先生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拙文发表后,《报刊文摘》以"方卫平与陈伯吹针锋相对"这样一个颇有些夸张的标题摘登了其中的一些观点,《新华文摘》则转载了刘绪源的文章,这场"笔战",一度成了80年代末儿童文学界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 留在我记忆中并让我至今仍然感到震撼的,并不是那场"笔战"中的观点及其碰撞,而是伯吹先生面对青年人的质询和商榷时所表现出的学术宽容和前辈风范。当时,《新民晚报》曾对这一"事件"有过关注,发表了记者林伟平撰写的一则综述性的报道。报道中特别提到,陈伯吹先生对年轻人的批评抱持一种欢迎的态度。不久,该报又发表了杂文家林放先生(赵超构老)的文章《向伯吹老人致意》。林放先生除了赞赏伯吹老人的长者气度和品格之外,还特别写道:"我也要对两位青年人表示敬意。俗话说,'有理可以打太公',真理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以林放先生的经历和阅历,我知道他的"致意"举动背后,一定是携带着许多鲜活的历史内容和内心感慨的。 对我来说,那场争鸣事件也已经成为我个人在80年代后期一次难忘的学术经历,成为我个人在今天缅怀伯吹先生时,心底深处必然要泛起的一种特殊的经验和记忆。当我在历史的长河与背景中去回顾这一事件时,我真的会有一种记忆的震撼。因为,在漫长的儿童文学生涯中,陈伯吹先生曾经不止一次地成为不幸社会生活的蒙难者,或者成为学术暴力事件的被冤屈者。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他以八旬高龄,宽容地回应和对待年轻人的挑战和商榷时,他已经以自己的仁爱和大度,为一段漫长的儿童文学历史,为改善我们偏狭的学术意识形态,为一个学术清明时代的到来,给出了一个别致的注脚,提供了一个诱人的方向。 1994年秋天,我带着出版不久的拙著《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去伯吹老人府上拜访。老人除了还赠自己的著作之外,还很爽快地答应了为我拟写作的一部新书题写书名的请求。在我回到浙江不多久,就收到了伯吹先生题写的书名。老人还附信说,书名题写了两幅,一为竖式,一为横式,以方便你挑选…… 我想,陈伯吹先生留下的,不仅有他一生儿童文学活动所创造的文论和作品,还有他的长者风范和道德文章。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7-6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7-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