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4月初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23台优秀剧目齐集一堂,可以说是精品荟萃、众星云集、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为刚刚浸润春意的山城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参演剧目中,军队的4台话剧联袂登场、格外引人注目,它们以厚重的思想内涵、新颖的创作构思、强大的演出阵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又一次成为亮点,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掌声和赞誉。其中,总政话剧团话剧《生命档案》获一等奖第一名,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话剧《红帆》获二等奖,总政话剧团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和兰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吼叫水》获参演剧目奖。 近几年,军队戏剧创作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反映时代风云,讴歌时代精神,热情赞颂国家和军队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突出表现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为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去年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中,军队戏剧获得了大丰收,新创剧目有16台,品种丰富,思想艺术质量都很高。参加此次展演的4部话剧就是去年会演推出的优秀作品,题材范围宽广,艺术视野开阔,风格迥异,特色独具,不仅思想艺术质量达到了很高水准,在艺术创新上也迈出了新步伐,体现出当前军旅戏剧繁荣兴旺、生机盎然的良好局面。 主题深刻厚重,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参演的4台话剧主题十分鲜明,注重挖掘时代内涵。话剧《红帆》和《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是革命历史题材,但却没有拘泥于历史,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反映历史,在对历史事件的重现和对历史人物心灵世界的重构中,提出精神上的共通点,赋予了历史崭新的思想观照和艺术表达。话剧《红帆》通过艺术手段,生动再现了波澜壮阔的解放海南岛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刻,新中国刚刚成立,本该是建设国家、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而这支英雄的军队却仍旧在战场拼杀,仍旧面临着流血和牺牲。作品没有刻意回避那种潜在的焦虑和波动,而是在准备作战的过程中,让官兵们逐渐找回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气吞山河的登岛壮举让这支部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得到了洗礼和升华,让人的精神追求有了崇高的归属,《红帆》中的革命先烈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新中国的曙光中倒下,献出了生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主题,生动展现了人民军队崇高的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特别是在今天,《红帆》在话剧舞台上所揭示、概括出来的“红帆精神”,依然能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深思考,警醒和激励着当今的人们不断前行、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依据真实的历史史料,以毛泽东的思绪和现实故事交叠铺展,虚实结合、虚实相映,艺术地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建立什么样的新中国的思考和畅想,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风范和博大胸怀,讴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共和国的诞生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剧中突出强调了“两个务必”、“进京赶考”、“执政为民”、“廉政建设”以及加强纪律性和保持国家完整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都面临的课题,引发人们的深思。两部现实题材话剧《生命档案》和《吼叫水》,把视角对准了普通党员、普通军人,对准了那些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时代楷模和典型,进行了深入的主题开掘,突出表现了他们对党的忠贞不渝、对事业的坚守奉献、对人民的无尽热爱。话剧《生命档案》根据用生命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战士——解放军档案馆原馆员刘义权同志事迹创作,生动再现了他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放大镜、一副白手套,38年如一日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平凡中的伟大。作品不仅表现了刘义权同志对军队档案事业的执著坚守,还揭示了档案工作在记录历史事实、提供史料依据、传承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刘义权同志的行为同党、国家和军队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了思想内涵,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出刘义权同志敬业奉献精神的非凡、人生价值追求的非凡。话剧《吼叫水》是以胡主席视察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陡坡村为原型,以先进典型宁夏军区给水团执行百井富民任务为背景,讲述了大西北一个严重缺水村庄的党支部书记在解放军给水团的大力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群众打井找水的故事,从这一个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身上折射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深刻主题,生动反映了新时期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人物鲜活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这几台参演话剧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人物形象鲜活丰满,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令人过目难忘,值得细细品味,大大丰富了军旅戏剧的人物画廊。话剧《生命档案》中最突出的就是刘义权的形象塑造,剧中通过他与同事、家人和其他角色之间的人物关系,以及随之展开的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冲突,充满了对事业的挚爱和感人的战友情、夫妻情、父子情,特别是表现他对历史、对档案的珍视,对革命者的爱戴与崇敬,对弱者无私的付出,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和崇高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血肉丰满,真实可信。正因为刘义权形象的真实性、丰富性、生动性,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使这部话剧在表现英雄模范题材的剧目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话剧《红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塑造了一批生动丰满的英雄形象。英雄人物难写,写好写生动就更难。这个戏没有刻意地塑造“高大全”的人物,每个主要角色都有鲜明的性格,他们有血有肉,立体感很强,让人印象深刻。从一开场,剧中人物就被放置在命运的转折点上,他们都真挚地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欣喜,每个人都有对于生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面对即将开始的战役、面对难以割舍的感情,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也逐渐袒露出来……团长王朝海对于拿下主攻团任务的渴望,政委宋富成对妻子的怀念,营长何琼生对于夫妻团圆的期盼,金凤对已转业嫌弃自己的丈夫的挚爱,还有梦想着娶一个海南媳妇的陈二豆、黄细妹等等,让观众看到了这些在战争中倒下的,是一个个如此内心丰富、充满情感的鲜活人物,《红帆》就是在对这些人物细腻塑造和内心情感世界的披露中,展示出革命者精神的伟大,直击人的灵魂。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着力塑造了毛泽东的生动形象,作品没有神化领袖人物,而是注重展现他的博大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既表现他政治家的敏锐、军事家的谋略、诗人的气度,更突出了对他精神和情感世界的烛照,使毛泽东的舞台艺术形象区别于以往,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话剧《吼叫水》中的人物,不管主演还是配角都非常鲜活饱满。特别是塑造了村支书叶龙泉这样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他爱家乡的土地、爱家乡的父老,更爱党的事业,他背负着解决吃水问题、带领全村百姓致富的重担,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惜债台高筑、不惜背上不孝的骂名,一心为民造福、为民奉献,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艺术手法新颖,舞台呈现独到。近些年来,军旅话剧遵循艺术规律,坚持艺术创新,在戏剧样式和艺术手法创新上进行了大胆探索,这4台剧目都充分体现了军旅戏剧舞台创新的成果。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是一部政论体话剧,也是在话剧舞台上比较少见的戏剧样式。这种话剧可以纵横捭阖、说古论今,自由地穿越时空,充分表达对社会、对历史的更深刻思考。作者充分发挥想象,让毛泽东与列宁、斯大林等领袖人物,与李自成、蒋介石等历史人物,与粟裕、陈赓等我军将领,在舞台上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政论体话剧的艺术特性。可以说,这部戏为中国政论体话剧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摸索了成功的路径。同时,该剧的舞美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恢宏大气,转台和大屏幕的运用都很精彩,起到了营造氛围、烘托主题、强化视觉效果的作用。话剧《生命档案》的导演很好地处理了舞台的时空关系,精心安排了情节进展和戏剧节奏,使这部时间跨度很大的戏显得完整紧凑。舞美设计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很有创意,丰富了信息含量,有效拓展了舞台表现空间,并与演员表演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话剧《红帆》是以小角度展现大事件的成功范例,在一个主攻团里,几组相交叉的人物关系在线性叙事结构中逐渐发展,所有情节组合成战役准备的全面概貌,其间还夹杂了海南民歌,很有海南风情。特别是《红帆》的舞美很有特色,构置了一片广阔的海岸,有帆船、阵地、仓库等,场景迁换,舞台转换既简练又巧妙。3块可以液压升降转动的大板子,既是海岸也是战船,既是指挥部也是禁闭室,既是渔村也是战场,可以组合搭配成很多舞台场景。天幕的设计很大气,运用得也很好,时而蓝天白云、时而红霞满天,时而椰林环绕、时而渔村小道,对于戏剧情景的营造起到了很好作用。灯光和烟火的使用把战场环境渲染得十分壮烈,很有冲击力。话剧《吼叫水》生动展示了当代西部农村的生活画卷,西北纯朴醉人的地方民歌“花儿”和富有西北特色的戏剧语言处理,使该剧具有浓郁的西部地方风貌。特别是舞美设计利用有限的舞台空间营造出了西部边远山区的生活场景,既朴实大方,又显示了西北地域的独特之美,使整个剧目具有了鲜明特点和民族特色。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