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小说,她来了——肖勤及其写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施战军 参加讨论
2009年9月5日,鲁迅文学院白色的院门不断被肩背手拖行李箱的人们推开,第12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学员陆续前来报到。这是极为特殊的一个班,简称“鲁十二”,55个少数民族各录一名作家,要参加一系列与共和国60年大庆相关的活动,是一个注定要在鲁院历史上留下更多印迹的集体。大概下午三点左右光景,一个年轻的又相对显得有点时尚的女学员落落大方地站在报到席位前面,正常音量在这个悄声问答的环境里显出一种特别的穿透力:“我是贵州仡佬族的肖勤,老师,我来了。”语气和表情里没有一丝紧张,笑容阳光一样自然流露。
    “老师,我来了。”这是清脆的、尾音稍有一点黔北方音的、糯的、不乏虚心但更令人放心的五个字。她对班主任、对教务部门的老师们、对院办公室主任、对物业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对那么多叫她来商量班务的老师们几乎都是用这句话开头。
    肖勤来鲁院的时候是遵义市湄潭县某乡政府的乡长。从个人履历表上可知,本科毕业后经考试录用为选调生,在县里的不少部门任过职:团委书记、组织部干部、县报主编等。那个地方地处黔北,是风景秀美但经济并不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历史上是红色老区也曾经是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迁居地,现在有全国数一数二的高品质茶园。她是喜爱文学的知青的后代,她有童年的乡村记忆,也有后来的乡村工作经验。这有些复杂的背景和来历,几乎正是她得天独厚的创作条件,让她的感受和眼光正常又明澈,对乡村,爱得深又看得清,走得进也出得来,怀着理性浸融而不是忙乱无章地陷入。向善者的感同身受的体恤,知情者的悲喜苦甘的表达,使她的为人做事和阅读写作,不激不随,自有所选,恰当的分寸感有如天性所持。
    她选择肯定,肯定文学和人生最终的意义。她尊重过程,过程是故事动势和人物心河流淌的写照,她信,这一切均有方向,那个方向示意幸福和安然的生活所在,不在小说里明写着,通往之路也往往是隐形的,但是它肯定存在。超出一般的“乡土批判”和“乡村颂歌”的视阈,就在乡村的实地上,乡民不再是呆滞麻木冷漠的“超稳定结构”的元素,他们无不在寻找通往更新更好的生活之路上,或慢或急,或抵达或走偏,这些有个性的人(而不是符号化的“国民”)所承载的,是今日实际存在的无穷无尽的心事和生态,动静相宜地活在肖勤的小说中。
    有感情才能把人物当成活的来写。说到底,她对土地和人有感情。是质朴的感情,不是自上而下的俯瞰般的“关怀”意志。有感情润注,对方的形象就不可能是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而一定是有思有想有泪有笑的生动的人。
    在肖勤入学前,我读到她在《民族文学》上发表的《棉絮堆里的心事》。29岁的单身懒汉得发,人们叫他懒苕(当地乡民把懒得只会种红苕的人叫懒苕)。 这个以妈妈遗留的破棉絮取暖、靠红苕和依赖救济粮果腹的人,他的心事就是要兑现他埋怨又孝敬的妈妈临终前几天笑醒了的一个梦:妈妈梦见得发喂了一条狗,然后就娶上了媳妇。得发的变化似乎都在偶然中,从村民组长苏华二给得发的小狗洗澡开始,到自己在别人家洗澡更衣,再到衣着干净地打零工,再到稀里糊涂地被“创作需要”上了电视成了“脱贫致富路上的新典型”,紧接着又懵懵懂懂地得到了“极贫困户建房指标”。这就是懒苕的新农村生活。这个小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苏华二这个人物,跟过去我们在作品中习见的凶相、馋相、奴相的村干部不同,他也粗俗但是不使坏,他也自私但是有帮人之心,如果没有苏华二合理诱导,得发一定还要继续甚至难以为继他吃红苕的生活,盖新房更是比养狗娶妻更似痴人说梦。我们过去一段时间的写作常常只对最底层的村民有所“悲悯”,而但凡有点“干部”模样的都设置成对立面,想当然地失当放大,实在不如这篇小说的实际写来更为真切高超。小说语言的地方风味也和整体感觉是一致的:本色又灵动,特别清新可喜。虽然初写小说阶段不免也有些许逸出小说艺术的句子,但是无伤大雅。一上路就走在正途,用自己本色的观察、感受和语句来亲近小说的现实,无疑是肖勤最可珍视的基点。
    这阶段的《丹砂的味道》寄托着仡佬族的民族深情,孩子和老人的形象和心理上有祖祖辈辈的根脉延续,题材难得,可是也许正是神圣的使命预设导致这个小说的叙述太过紧绷,本应是一部长篇的架构,作者只以短篇承担,叙事不能不吃力,一个个小自然段,像一排排千斤顶。这类明确带有自己民族生活史诗气韵的创作,若干年后,肖勤会更自如地拿得起来,而且会稳稳地拿住。
    中篇小说《潘朵拉》体量相对较大,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的呈现和人物关系的设置都与情节推进和氛围营造相关,野心、阴谋、时尚、倔强甚或傲慢,直面人性异变的底部,小说对不变的人性底线和情感诉求的肯定也是没有游移的,叙事中的城市感十分确凿,崭露了作者对较大文体的驾驭能力和综合才华。《我叫玛丽莲》则是对打工族群中风尘女子遭际的写照。这部中篇没有把人物放在对面审视,也没有怀着优越感去捐出怜悯性关怀,而是置于芸芸众生之中,一步步呈示心性,越实际的描摹越显出高贵的梦想,在这篇本是可悲可叹的命运小说的背后,隐隐约约的憧憬始终带着相信和肯定断断续续地存在,这个小说有一种可贵的适当的“格”,这个“格”,超越了简单的诅咒和抱怨,也高过了“憎恨学派”读者的阴暗视野。
    基底厚实,胸襟豁朗,洞察机敏,维度多变,但无一不保藏质朴的人心。阅读的滋养、记述的本事之外,分寸得体地懂得对生命和境遇表达惜重和感恩,是一个作家自为地成长的要诀。
    《霜晨月》写乡村修路,两代人不同的感情冲突、价值较量,是冷冰冰不可调和的,公与私、个体生命牺牲和群体利益获得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并没有消退,旧日无常的事故横夺了亲情之暖,恒常的人间大爱却在无声地连通着父子两人。这部小说每一个人物包括任何一个次要人物,都有特别活灵活现的在场感,是一部精致又不落雕痕的佳作。
    今年发表于《十月》的新作《云上》表面上以案情带动情节发展,实际上是对乡村发展中人性形态的深度开掘,“世情”的原生状貌和面对世道人心的难言省察,混合在小说里,每个人物的心理逻辑和生活走向的错过情形,使得这部小说的思想含量之重非同一般,孩童与成人、男与女、乡村变革与基层难题,可以让不同的读者从许多侧面来读取这部小说的意蕴:“底层关怀”、“性别研究”、“青少年成长与教育”、“新农村民主与法治建设”……这部作品并非用单一主题就可以涵盖的,它是根须在山间泥土中深扎、带着各种养分伸展着长出来的韵味繁富的中篇小说。能感觉出作者的动心和用力,在无奈又不服输、依依不舍的情绪中面对意想不到的结局。肖勤的小说在这里依然没有放弃对向善的有责任感的心肠的肯定,只是比其它作品伸出了更多的枝桠,臻于成熟的树,表皮总是难免要有纹沟和疤结,就像在发展中指望着人性健全的城乡社会,她必须正视。
    《暖》无疑是肖勤最好的短篇。被打工在外的母亲留在乡间的小等,与患上严重帕金森症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发病时候的恐怖让她备受惊吓,身体弱小的小等独立支撑着贫穷窘迫又严重匮乏亲情的生活。懂事的孩子身心渴望亲人的温暖,村干部周好土可怜她,让她给妈妈打电话,却被已经在辛苦劳累中性格变得越来越粗糙的妈妈气急败坏地训斥叫骂;正在往住处架设电话线的民办教师庆生关心她,电话的魅惑和庆生老师的关切,使小等非要赖在庆生这里过夜,小等得到依靠的快乐和庆生的尴尬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生冲突,小说在这一点上有着细微精到的描述。随着周好土的发现,矛盾开始升级,直到小等再也不能进庆生老师家留宿、奶奶故去的夜里,小等迷路在山里,雷电中她想到了妈妈,看到了已经断了的电话线闪烁的火花。小说以小等用手指摁电话线闪烁的火花而终篇。这篇小说有着奏鸣曲一样的旋律和结构,尤其是结尾紧张揪心的气氛和中间舒缓流淌的节奏,让我们顿生对生命的哀痛和对生趣的珍惜。仿佛中国式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人间版,整体上那样纯净,纯净得令人心颤。
    肯定人性常态,肯定卑微生命存在的价值,肯定文学的终极意义,同时又能用厚实的积累、鲜活的话语、真切的个性、动态的叙事节奏,写出可信和耐人寻味的小说。肖勤小说也将以此确立成就。
    肖勤平时的表情总是生动的,不管是集体出行还是参加重要活动,尤其是代表少数民族作家发言的时候,令端着照相机打算抓拍的老师十分犯难,摇着头却很肯定地评说她“电很足”。开阔则开心开朗,活泼却并不一定就粗枝大叶。她的小说在语言上的鲜活是天生的,她对于人物、故事、题材的选择上也带有这种不能用“意料”来“定格”的特点。这当然比早早就个人标识单一凸显的“风格化”写作要好得多。这方面的优异潜能注定她会给我们的阅读不断带来新鲜的体验。
    肖勤所在的鲁院少数民族作家高研班引来了不少期刊前来组稿,在“鲁十二”作品以专辑甚至几乎整期刊出的时候,编辑们不约而同都把肖勤的小说放在头条位置,这对写作时间并不长的她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实力和潜力的证明。
    肖勤仍然是一个文学新人,不过,她的创作起点之高无疑是明摆着的,叙事品质提升的痕迹更是非常醒目。基底绵实,心态仁厚,悟性高妙,语感聪颖,综合素质决定她势必行之高远,向着文学创作的最前沿,肖勤走过去并走得踏实是没问题的。电足灯自亮,心正文自顺,锐气既出,势不可当。
    ——小说,她来了。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