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上海话剧市场升温的背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荣广润 参加讨论

    今年初上海演出市场出现了一组耐人寻味的统计数字:2009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全年的票房收入超过了上海京昆越沪淮所有其他剧种票房收入的总和。今年,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话剧就超过40部,加上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以及各民营话剧团体的演出剧目,总数当在百部之上。具体而言,上海的话剧演出呈现出多方面的积极变化:
    观众、新作品、票房收入稳步增长。以上海最大的国有话剧团体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例,其2005年的观众数为18.5万人,新作品12部,票房865万元,演出场次330场。到2009年的观众数达到了30.05万人,新作品13部,票房2161万元,演出场次561场。这一数据表明,上海的话剧市场在逐年升温,而且每年的递增幅度都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这些话剧演出票房收入绝大部分都来自观众自己购票,一个良性的演出市场已经形成。
    戏剧制作机构呈现多元化。上世纪90年代上海开始出现现代人剧社这样的民营剧团,但数量很少。发展至今,情况有了很大改变。目前上海话剧有两种体制,一是国有机构,主要为3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二为民营剧团,其数量越来越多。以现代戏剧谷2010年秋冬演季受理申请资助的50个剧(项)目为例,民营剧团的作品达20台,可见比例之高。上海现代人剧社和当代艺术中心等民营剧团都已长期租赁了固定的演出剧场。
    演出剧目分流渐明显,日趋丰富。目前,上海各个话剧团体根据各自艺术和经营目标的不同,都有不同的剧目策划选择和创意,因此,国际上通常可见的主流戏剧、商业戏剧、实验戏剧并行发展的局面在上海已基本形成。主流戏剧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近年来制作了一些艺术水准相当不错的作品,如《商鞅》(青年版)、《1977》《秀才与刽子手》等;上海戏剧学院则有《牛虻》《战神·1948》等;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有《灿烂的阳光》等。商业戏剧作品近年来的数量很大,国有剧团与民营剧团都不断推出新作,而且有一部分已形成了独有的品牌。它们总体上被统称为“白领话剧”,具体的又分悬疑剧、惊悚剧、职场剧等。现代人剧社把新光小剧场命名为悬疑剧场;年轻导演何念有“票房蜜糖”之称;上海戏剧学院连续举办的多次国际实验戏剧节还吸引了许多国外实验作品来到上海;另外,民间的“下河迷仓”也是上海实验戏剧的一个基地。
    上海话剧演出的新局面是话剧工作者的努力和多方合力的结果。
    其一,上海话剧努力把研究和吸引观众放在首位,旨在建立基本话剧观众群。如何争取观众,更好地服务观众,成了话剧团体生存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上海话剧界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知识层是话剧观众的主体。各剧团持续进行观众调查,并对观众的年龄结构、文化教育背景、职业、收入,以及剧目选择取向、观看演出的频率等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同时还以话剧之友、观众俱乐部等方式紧密联络观众。一个逐步扩大的固定观众群体已在上海形成。
    根据抽样调查,上海的话剧观众中,身份为公司职员的占50%以上,学生和文化工作者占30%左右。年龄在30岁上下的超过60%。每年看5到6次话剧及有好戏就看的观众有70—79%。这也就是为什么“白领话剧”在今年盛行的原因。
    其二,创作手法日趋多样,一部分有才华的年轻编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像青年导演何念,2003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短短几年里,他导演的作品创造的票房已达1.45亿元,他的“爱情三部曲”系列剧赢得了很高的人气。他善于把舞蹈、歌唱等元素融入剧情,拼贴、戏谑等后现代表现方法也运用娴熟,对当代青年的流行文化有深入地了解与灵活地把握,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他青年编导也常有不错的创意与探索。同时,上海话剧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也极为活跃,许多中外联合制作的剧目不但吸引了上海的观众,在海外也受到欢迎。
    其三, 多方面营造区域文化艺术氛围,尽力提供良好的观赏条件。上海的话剧机构和主要的话剧演出场所很集中,话剧艺术中心、戏剧学院、儿童艺术剧院都位于市中心,各自相距不出500米,三个机构共有8个大小剧场,而且各家演出常常形成联动之势,这非常有利于集聚人气。
    由于话剧的演出市场出现良性的发展态势,地方政府对此也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并采取了一些务实的措施来帮助营造好的氛围。戏剧学院和儿艺所在的静安区政府于2009年春启动了现代戏剧谷计划,设立了专项基金资助在现代戏剧谷剧场联盟演出的都市话剧、音乐剧等作品,并在宣传、推广、信息发布等诸多方面提供支持,使得这一区域内演出市场的软环境得以优化。
    其四,上海话剧演出的投资、融资、赞助等外部条件相对宽松。目前上海话剧的资源渠道比以前要更多一些。除了政府拨款,还有几个公共文化基金可供申请。如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现代戏剧谷的专项经费等。至于企业赞助和一些文化商的投资,也因话剧市场的回暖而显得积极起来。这一趋势无疑是有利于上海话剧演出市场的发育和成熟的。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13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1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