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我的“归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朱晓平 参加讨论
小说《桑树坪纪事》的成功,引发了我对话剧、电影、电视剧的一系列改编。尤其同名话剧改编上演获得极大成功,有了太多太高的溢美之词。成功给人激励诱惑,也容易让人飘飘然。激励也好诱惑也罢或兴趣使然,再加上本就是我的专业,沉迷剧本编写中十多年不能自拔,再也没写小说。
    哪一天忽然清醒?不好说。十多年耽误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心中酝酿许久的东西为什么不写?这样想,我就真把打本子的笔彻底放了下来,决心回归小说创作。
    此后有两年时间我一字不写,去我最熟悉的地方,陶醉于我最亲近的人与事中。驾车踏尘一路而去,行走关中土地,游荡太白山麓渭水河畔。野店歇脚,小铺泡馍,乡集看社火,土台子听戏。那真是一种大自在大畅快。
    我历来不赞同端着作家架子的“采风”,厌烦拿个小本本的“深入生活”。这种方式不会给你真实的积累,反倒拉开你跟真实生活的距离,得到一些言不由衷的虚假。我们朴实又狡黠的乡民们,现实养成了他们经常一副政治家言辞作派。当知道你要抓素材写文章,是要宣传表现什么,他们特别会对付你。你本来就不打算为他们申正义道疾苦,他又何必自作多情呢?
    我有一种优势。自幼随家庭漂泊南北,让我掌握了好几种还算地道的方言。以前的写作,正是乡土化方言的构思,形成我的文笔语言和讲述风格,也成为成功的因素之一。还有,我的祖上是北方乡土化的知识分子、读书人。北方与南方读书人有何不同?大概北方多一些乡土气息少一些书卷儒雅吧。由此,读书的血脉流淌在我,乡土的血脉流淌在我,更有粗野粗鲁(或者好听一些,叫粗犷之气)在我身上流淌。由是,我的采风经常在虱子跳蚤横行的乡民炕头上,我的深入生活经常在乡亲们捧着大老碗的呼噜声中,我的故事我的素材,经常来自跟乡民同咂一根烟锅嘴的吧嗒声和缕缕青烟中。我真切地贴近乡土中国,她广袤沉厚坚实,贫瘠又富有;原生状土地,朴实厚道坚韧,高大又低贱,粗壮又羸弱,坦诚又狡黠。
    在关中一个熙攘乡集上,巧遇一个私营小戏班。一辆破面包车拉着几个国营剧团散伙下来又结成一伙的艺人,蛇皮布围出一个场子,吱吱啦啦唱起来,卖力挣几个辛苦钱。竟然也有如旧时点唱戏目的,那有钱人挥动一张50元大钞,粗声粗气地喊:就听刚才那个小女娃唱,唱个酸曲!戏班当家的出来陪笑脸:人家这里有章法,收了我们管理费,胡唱要罚咱的钱哩。
    “让你唱你就唱!啥规矩?他们不是挣钱?你们不是挣钱吗?我给你钱。”“噗”的一声,有不爽的乡人一茄子砸去。艺人满脸花,戏词依旧哼唧,曲调依然娓娓。
    正是这恶作剧的一茄子,砸出我十多年前沉积的心事,砸出一个本来还在朦胧构思中的完整故事。人物忽然有了,情节忽然清晰,脉络忽然完整。乡村小戏班,痴情小戏子,人情冷暖,人性善恶,爱恨情仇,生生死死……许许多多,成就了现在的《粉川》。
    朴素的爱,本能的情感状态,一如赤裸裸的乡土和一目了然的开阔黄土塬,它粗野,原始,朴素,直接,明了。它就是原生的土地和原生的人自然而然的组成,密不可分地融会于乡土化人间烟火的真实情感中;那种柔情蜜意的爱恋必然伴随裸露的情欲,充满着乡土的本能和自然的原始冲动。不需遮掩也无法遮掩。人们尽可以把那些“通用“的词汇使用到仅仅是他们喜欢或不喜欢的地方。但我想,只有这样去写那些人和事以及他们的爱和欲,才是真切自然的土地和真实自然的人。
    脉脉渭水不长,却把我的目光从原始从乡土从渭水引向遥远。两年前,我又开始了另一种游历。前后近一年的时间在欧洲飘游,不随旅游团不慕名胜地,一张车票在手行囊在肩,从英伦三岛至欧陆大地,去踏又一种古,寻另一种幽。田园小镇,幽静乡村,洁净小馆,游艇渔舟,大道小径,民居小屋,宏伟古堡……黄河渭水与泰晤士河莱茵河,关中与欧洲大陆,完全不同的土地与山水之间有何关联?她让你广思变迁,深悟世道,放长眼量,展开胸襟。
    途中所遇各色外国人,他们也是从他们的乡土中走来,从他们的原始到他们的文明。同样深厚的历史积淀,有人保留传承了骨子里的高贵与高傲,也有人遗留着血脉中的贫贱;都有过乡土往昔的历史沉积,有人养成乡土一般的朴素、简单、自然、裸露、热情,有人却强化了小土地的偏狭、凹凸、和扭曲;同样是不息的河水,把有些人载向田园般沉静的思索和扎实的创造力,坚守幽静和自然;也把有些人引向钢筋水泥林里的虚浮和急功近利。我们与他们,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从各自沉厚的历史中走来,我们最终还是要殊途同归,走到同一个终点。
    从渭水归来从欧陆回来,再沉寂不住。《苍白》三曲的《粉川》《黑滩》《苍白》的故事,严格地说构思产生于十多年前:故事中的那个“本本”,五岁起长在医院活在医院,靠不断抽取自己病态的殷红,滋润着一个病态的“文革”乱世。这个怪人,是1969年在陕西兴平县遇到的一个真实的人与事。写起了小说后,这个怪人怪事时时让我激荡,也让一些听到我这个故事的人感到震动。想写,又总觉得有种负重感。像听到此故事的一个著名文化学者所言,写好它需要掌握、把握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因为太较劲就这么搁下来。因为太较劲就不断与同行交流碰撞,希望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去完善。时至今日,再不写又待何时?留给我的时间并不从容,我下决心拿起了笔,把故事从容讲下去。
    归队了!我把试卷《粉川》交给读者。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0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