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一支秃笔涌流浩翰的史笔浪花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黄尧 参加讨论

    我们怀着复杂而愧疚的心情来纪念王丕震先生。作家王丕震身后煌煌141部长篇小说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人能留下如此多的文字,等身而过之的,而我们这位乡居作家,62岁开始发轫,此前,蒙冤长达24年,这是过去的不幸。惟在于他抛却冤屈之苦,愤然寻梦,这里或许有太史公司马氏的影子,身腐而心在。清代作家李渔(笠翁)有一段话:“草本之花,经霜必死,其能死而不死,交春复发者,根在故也……然则人之荣枯显晦,成败利钝,皆不足据,但询其根之无恙否耳。根在,则虽处恶运,犹如霜后之花,其复发也,可坐而待也”。或许没有人等待,因为受到政治不公待遇的王丕震,获得相对自由,可以掌握自己命运时,已来日无多。且对于投身长距离的文学与生命竞赛,他除了老弱之躯与那个小小的纳西族家居,可以说一文不名。没有人奢望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老文人能创造奇迹,也没有人指望他一支秃笔,能像大河一样涌流出如此跌宕而浩瀚的史笔浪花。甚至,我的猜想,他自己也未必奢望有如此成垒成城的巨制。他只是默默耕耘,不舍昼夜。
    我以为,我们所以“等到”这样的结果,今天面对这些已经成书的数千万字的历史小说,可以猜想的固然很多,他在囹圄之中,伴以中国数千年历史及其文明,不能以人的尊严活在当世,然而却活在《史记》那样的漫漫历史途程中,追踪抑或悄然与古人对话。事实证明,他为人之尊严非但没有消减,反而放射出异常的超凡的光彩。
    我们举行这个纪念性研讨会,我以为最有价值的是,研究王丕震的“根性”所在,如果它存在的话,又是什么?
    依我的猜想,至少,他对中国优秀文化(包括她的历史)有着入骨入髓的浸透。王丕震先生的精神,首先是他的学习,他的如大漠集薪般的毫末积累;他的如暮鼓晨钟般的人文祈拜;他舍命如投生般的披览阅读——如果不是要写小说,这样与日月竞走,同样是尽兴而愉快的。这是他在百部小说外留给我们最重要的遗产。其次,他对中国语言,即他用以表达幽独、孤愤、向往与终绝,自由与爱情的写作语言——“汉语”透彻的敬畏。再次,是他对中国历史——古代史乃至近代史透彻的了解与再表述的欲望。
    我与王丕震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有数面之缘,但即使到他的陋室去造访,他也绝少言辞,故无可以记录的文字。依墙花开有茶花兰香,不悟禅机不闻语。对于一个只需要时间(生命一刻刻延续)而别无他求的人,也许就是这样。
    王丕震也许是一个不可多得,或者目前仅存的个案。但在丽江,这个以纳西族文化为主要标志的地区,像他这样的作家其实不在少数。如赵银棠、周善甫、木丽春、牛相奎等,多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作协会员和著名作家、文化史家、学者。其后还有杨世光、和国才、沙蠡等等。他们大多积储丰厚、创作勤奋,对地方文化发掘、建设充满热情。
    以我见,王丕震小说平实、易读、通俗(很多时候我们错用、误解了这个词汇的含义),他惯于单线性叙述,基本不用多空、交叉、板块结构的方法,一气读来,可以掩卷。人物塑造多直言定型,对话很有意思,如果生活在纳西族聚居的丽江,熟悉这个民族特殊的表意方式,你可以发现这些“对话”就像大研镇上两个老乡的闲言碎语、说古道今。拿来演义古代名人,意外获得了亲近。
    丽江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做了这么一件事,是值得称道的,地方党委、政府如此看重一个作家的创造,令人感动。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01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0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