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乡土叙事的三重景观——谭自安小说特色探幽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蔡晓龄 参加讨论

    说谭自安是典型的乡土作家有两个理由,一是他的由11个中短篇小说集成的《寻找阿红》(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写的就是保存相对完好的边远封闭乡村,里面的人和事构成了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景观;再就是他的小说语言浸透了中国传统叙事的美感与灵性。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招”,谭自安也不例外。他笔下的乡村生活图景可以分成三重空间,核心区域是中心人物的活动。独特之处在于,他给这个人物的活动设计了前景与后景,共同组成了三重空间运动景观。
    谭自安的注意力一直在身份卑微的小人物身上。他的每篇作品都有一个醒目的人,他的人物引起我们的关注是因为人物携带的那个醒目的欲望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给予我们震撼。盛大元为端公家饭碗忍受了无性的一生,顺便白白耽误了两个女人(《盛大元的人生三部曲》);贾铁为几万元从天而降的奖金杀了交情深挚的哥们儿(《中彩》);我和稔花公开而反常的激情引起了轩然大波(《到底谁是傻子》);老幺借助外力完成生命仪式的得意很快就被巫婆一句“没用,要重来”打入十八层地狱(《老幺“条套”》);我和叔叔对阿红的疯狂蹂躏终于主权不保,两个深山来的男人在寻找阿红的旅途中终于彻底迷失于现代城市(《寻找阿红》)。想做公家人、想发财、讨要人最基本的需求食与色、想活得心安理得……这些都是最普通的小人物最正常的要求,生命要求的底线。谭自安迫使我们把目光投射于在生存底线上挣扎的生命,旨在击打现代人越来越淡漠的同情心与良知,进而追问生命的本质意义。
    在人物活动的前景,作者安排了一些相关的人,用他们的活动去描绘乡村生活的风景画,作为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在疯狂的彩票热里昏头的不仅是主角贾铁,还有许多姓贾不姓贾的男男女女,以及潮水一样的人群。他让我们看见了金钱欲裹挟而至的灭顶之灾,欲望致命的杀伤力。只写贾铁的刀是没有力量的,疯狂的人群才是作者指涉的重点,贾铁只是那个举刀的人而已(《中彩》)。老幺做“条套”仪式,惊动了乡邻四野,花的是日本民俗专家的钱,卖的是祖传的锡壶,惹红的是生计艰难的乡下人投机取巧的心思,最终落得个“再来一遍”的惩罚(《老幺“条套”》)。谭自安说,“我的目光在卑微者身上”。在小说集《寻找阿红》里, 他给了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生命的张力尽情地迸射。《到底谁是傻子》中,傻子和稔花不顾一切宣泄他们的情爱,在他们对面,受到惊吓的人们纷纷站出来维护他们受到“冒犯”的利益与尊严,从岁寿最高的尊者的公然干涉到把傻子用血汗钱买的床单烧掉的看鱼与荷叶,让我们惊觉在麻木的平庸里沉睡的生命之可悲以及习惯势力的盲目与腐败。前景中的人物活动是中心人物的对抗力量与衬景,他们构成主人公的生活,也反衬了主人公的奋起与不幸。前景为我们提供的是常规流动的日常生活,主人公不是逆流而进,就是兴风作浪,在画面中得以放大强调,小人物终于站到了大角色的位置上,生活的悲情力量与生命力的悲壮色彩突然被推向极致性体验,激发出某个淋漓尽致的审美高峰。
    谭自安设置的后景更是值得重视。在主人公生活的背后,有一个不出场却无所不能的角色在活动着,它就是乡土中国的传统观念与民间意识。谭自安把他的笔触伸进了乡土叙事的内核里,操纵了台面戏后面的真正大戏。一笔带过的师公、道公、巫婆、尊者的言行,民间的一套套信仰观念、行为习惯与仪式制度,细化到生活细节里的禁忌、吉凶观念、习俗的惯性,深化为人物内心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主宰着生活的运转与世俗的喜乐。作品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它的产物,也是献给它的牺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家,谭自安当然期待他的主人公能够冲破沉闷的冻土层开出希望的花朵来,那他就得不停地命令他的人物去向看不见的力量挑战、奋争,直至献出生命。同时,作者也知道,那维系生活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不能轻率地打破的,尽管他偏爱他的人物,却不得不让他们以失败而告终,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代价。老幺的条套仪式本来已经做了,却觉得等于没有做,还得重新做,这不仅是神的预言,也是众人的宣判,更是主人公内心的结论,所以他又自觉地开始了下一轮筹钱做条套的奔波。与世隔绝的“我”和叔叔完全把生命交给自然与天命,一旦“我们”离开了乡土来到城市,只能是一条死路。在这里乡土不仅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怀抱与安全感的来源,背离它等于背离空气,虽然它残酷,却不得不归宿于它。民间力量的强大在乡土社会依然得以充分显现,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幸找不到凶手,凶手就是角色自己。作者清晰地看到了乡土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也感受到了它隐形的施暴,在他的反思中我们可以发现,批判是多于感恩的,怀旧也更多地让位于变更的呐喊。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的乡土叙事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谭自安的小说语言浸透了中国传统叙事的美感与灵性,它最突出的优点是鲜活与灵活。追求生动、刻画、描摹、写意,讲究对比、起落、夸张、反讽,饱满酣畅,痛快淋漓,有年画的张扬俗艳稚拙,也有泼墨山水的朴素深远肃穆,语言的张力、色彩与活跃性被调动得相当充分。作者驾驭汉语的娴熟姿态建立在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之上,营造了乡土叙事的语言姿色与审美氛围,这将为他的作品找到更多的知音。说到底,乡土叙事完成的是对某种生存方式的审美批判,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是千姿百态的。谭自安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子,接下来要怎么走,还要看作者的悟性与生活的恩赐。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