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期待黄钟大吕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董保存 参加讨论

    已经过去的200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无论出版社还是作家,都希望用无愧于时代的作品,献给祖国母亲。作为以出版军事题材作品为主业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人员,自然会十分关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
    我们盘点2009年的长篇创作,不能不说到两位年近八旬的作家的作品。凌行正的《九号干休所》讲述了那些经历过战火硝烟和漫长和平时期斗争考验的老军人离退休后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他们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生命经历和心路历程;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人物,为我国的军事文学画廊增添了前所未有过的艺术形象,可谓填补军旅文学空白的长篇之作。而丁朗在《突围》一书中,把共产党军队中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中国特有的伦理道德、文化观念、是非标准等,全都作为复合性成分出现而强化着我们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在革命与战争,理想与信念,爱欲和生死等方面,与那些醉心于对历史曲折的简单颠倒,淡化甚至隐匿文学中的历史判断,失却对历史本质和历史精神把握的作品相比,确有作家的独到之处。
    更为可喜的是,一大批中青年军旅作家,在长篇领域里辛勤耕耘,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就。徐贵祥出版的新作《马上天下》,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他的主人公由梁大牙式的草莽英雄升级为诸葛亮式的谋略专家,为读者观察战争提供了新的视角。周大新的《预警》将艺术触角伸向“反恐”这一具有前瞻意义的题材领域,视野宏阔,叙事奇绝。通过一群军队特工人员的生活,关注的是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王玉彬、王苏红的《黑鹰基地》是反映现实军队生活的重磅作品。透过初来基地的大学生杨戈的视角,走进了大漠深处空军先进武器实验基地,走进一群军工科学家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精神与信念的力量,对于事业近乎圣徒般的执著,影响着年轻一代在喧哗浮躁的社会中做出人生选择,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党益民的《父亲的雪山母亲的河》从西藏一个县城中父子、母女两代人的人生抉择中表现坚守的力量。何存中的《太阳最红》则是以历史上黄麻起义为背景,在展示革命与亲情矛盾的同时,将当时的经济关系加以表现,这在过去的文学创作中是很难看到的。苗长水的《解放的日子》和张慧敏的《回家》则是有着鲜明纪实色彩的作品。前者将一个沂蒙家庭四代男人与女人们的故事放在从义和团起义到当代社会的背景中,在表现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同时,对中国农民的命运进行了反思。《回家》则反映的是去台老兵在大时代漩涡裹挟之下的这一生命群体,他们每个人劫波渡尽的生命历程,也是我们民族历程的一个侧影。
    2009年军事小说还向我们展示了“70后”作家的成长和进步。王凯创作出了《全金属青春》,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表现几个军校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在表现鲜活的当下部队生活时显示出锐气与才情。曾剑在《枪炮与玫瑰》写的是父辈的事情,即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支文工团的经历,充分展示了青春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以及洋溢其中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2009年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些作品,当我们把它和中国乃至世界战争文学进行比较,我们当代的军事题材、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缺少“大作品”,缺少有强烈艺术震撼力的作品。甚至还没有前几年出现的《亮剑》《历史的天空》《我是太阳》等军事题材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作为出版工作者也就产生一种强烈期待——我们希望能看到黄钟大吕的出现。
    (作者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4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