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毛茸茸到无法轻描淡写 读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札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克海 参加讨论
《寻找巴金的黛莉》  赵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那年,黛莉十七岁,还在太原女师念书,读了巴金的小说,激动中给他写信,谈生活的纠结、人生的苦闷,想到要去牺牲,三十岁的巴金呢,也认真地回复,劝告她:
    “你还是继续求学吧。我并不是叫你埋头读死书,不问外间的一切事情……你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孩子。而中国还充满着三四十岁的壮年人。第一批献身的应该是他们,而不是你。你不要那样苛酷地责备你自己。”
    巴金的信温暖,动人,热忱,笔底全是殷殷的关切和爱护,透着一种责任,一种信仰;赵瑜的笔法也是妙趣横生,大写意般,又不乏细节的精心雕琢,高屋建瓴,却又没放过任何一丛毛茸茸值得反复咂摸的意味。
    他一点都不着急,完全不管读者会多么着急知道结果。他从从容容地写发现七封信的过程,分析巴金写每一封信时的背景,说他为什么要去找那个黛莉,甚至写他在文物市场与人打交道的过程,写他的朋友如何帮助他找人的情形。
    差不多像是纪录片了。读起来历历在目,让人身临其境。
    但又不全是纪实,不是在报告,他自有其讲究。他天然懂得怎么把一个有关文学关乎信仰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巴金先生这些信……夤夜灯下品读,如同一位前辈作家再次向我们细叙心曲……当年,巴金先生致信黛莉一人,而今看来,则是写给我们大家,写给他的全部读者的。”
    这是《寻找巴金的黛莉》中起首的一番话,说了寻找黛莉的缘起,也多少透露了他对巴金,对一位逝去的长者的追思和怀念。
    赵瑜的确把这番铺垫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众所周知的图像式描写、动人的叙述,在书中展露无遗。他并没有以个人独特的方式,想着怎么重现巴金与黛莉交往的经过,他只是写着有关发现的过程。过程说得上旁枝斜出,读来真是紧张刺激,引人入胜。寻找黛莉除了用一波三折来形容,还有没有更好的词儿?
    如果只是简要摘述这部报告文学,无法让人有足够的概念,因为《寻找巴金的黛莉》的重点不在于结论,而在于看来琐碎的数十个事件发展成该情境的过程。只言片语,一闪即逝的人物特写,精确营造的气氛,这些,都是赵瑜先生身为报告文学家的独到之处。
    并没有简单的循序渐进,而是以精彩的风格进行整个旅程,出色的小故事一个接一个,最后全都贴切地融入到了对黛莉的寻找过程中。故事逐渐推进,事情渐次明朗,其中夺目的是,故事中人对自由的追求,书写者饱含的激情,以及对信仰的诠释。
    是的,没有别的字眼可以形容。这就是一本重新发现信仰的书,在物欲甚嚣尘上,精神被忘却、人文缺失的今天,作者藉此发出了召唤。
    “巴金先生成名后,长年累月坚持回复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且非常真诚细致,绝非一时心潮袭来,而是一种信仰的郑重传承,是一种关于‘利他’理念的自身坚守。
    “如今,有着无数私心杂念之我辈,岂能做到?”
    这是最直接的反省,对自己,也是为整个当代文坛。他正是想要通过往事反观当今,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代,写不出好作品、大作品。
    作品的意义用多么华丽的词来形容,来定性,都不夸张。有些明显的字眼可以拿来比喻这本书,比方说,奇妙,或者直白点说,精彩纷呈。但,单单用这类字眼,还不足以精确说明那种雍容细致的分析,在过程中绝不遗漏任何细节的讲究,饱含难以言喻的涵义。不过,我看重的还是赵瑜先生讲故事的才能,照他自己的话说是,他当初为了不显单调,揉入更多的东西,煞费了一番苦心。
    侦破故事的技巧,有意渲染的悬念,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能见到作者清醒的分析。就是那么身不由己,跟着他一点点走近巴金写信时的场面,注意到了黛莉收到信后的雀跃。他甚至没有放过那些信的质地,用的是什么墨,哪个出版社的纸,为了确证,还要翻出巴金的《随想录》,找到鲁迅的日记,一一佐证。
    他处理事件的手法就是说不上错综复杂,至少也可以用奇峰陡转来形容:在精心呈现两个世界——黛莉的两重世界、往事与现实——的冲突之下,有一股潜藏郁积的热情。客观事件及姿态如全景般缓缓展开,仿佛那些书简不再发黄,变成了活生生的画面。在无可避免却又似乎不可能发生的形势下,总是让人迫不及待想看到最终的命运,那个黛莉后来到底,到底怎么样了?
    只要看看这部不到八万字的书中用了多少反问句,就可以见出作者的好奇,也就明白他是如何结构,感受到他是怎样一步步逼近真相的努力。
    对文学,或者巴金不熟悉的读者来说,赵瑜先生的叙述虽然有时不够详细,但却生气蓬勃,雄劲有力。他没有心思用模棱两可的词来旁敲侧击,该讴歌的时候他绝不放过,他知道有时呐喊比含蓄和委婉更有分量。
    事实上,这本书表面写的是寻找,内里却是在不断的反思。既有对过往事件的思考,像革命、抗日、土改、新社会,甚至是“文革”,一个时代的动荡,几十年社会的大变化,那个叫黛莉的女子都经历了,赵瑜的笔墨也触及到了。
    他的思维又是那么开阔,笔力纵横捭阖,把要寻找的黛莉置于雄大的中国革命背景中,总有意想不到的阻隔,吊诡的人物命运。他以精简的笔墨,自然而然地,泼洒出了几个家族在历史风云际会中的震荡。
    其实,一个民族的变迁,民国时期的战争与和平,几个家族的盛与衰,过去多少也从正统的教材中得到过些许信息,只不过没有像《寻找巴金的黛莉》来得那么具体,那么形象。
    即便去掉巴金的光环,黛莉的形象仍然鲜明,一个大家族中的女子,抛弃安稳的幸福,决绝地寻找自由,追求信仰,尽管终因时世所迫,无法改变命运,但那期间找寻的艰辛,已经闪耀着理想的光。
    还是赵瑜先生说得好:“她是一位真正坚守自己人生信念的人。”“祝福他们吧,热爱自由的人们。”
    此情此景下,一点都不过分,一点都不矫情,黛莉就是以那样的形象定格在中国的背景中,我们总能从她的命运遭际中,找到自己感慨的理由。而这些,都是透过赵瑜先生的建构,我们才得以看到。多么幸运。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03月12日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03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