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献给国庆六十周年的文学礼物——读《同龄子》感想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黄良泰 参加讨论

    2009年即将到来,预示着祖国母亲即将迎来60华诞。60年,对于历史来说是一个须臾,对于人生来说是一个花甲,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是一个阶段,是一段需要回眸与思考的历史。
    喜迎建国60周年,每一行业都希望奉献最好的、最有意义的国庆礼物,对于文学界来说,最好的礼物无疑是一部有份量、有价值的作品,而长篇纪实文学《同龄子》恰是这样的作品。魏玉明的这部原创性小说,因其写作的精湛与格调的高尚而让人读后有种引人入胜的感觉,有种激荡心胸的热情。她的种种表现使得在文学界与读者心中成为国庆贺礼的首选佳作!
    小说《同龄子》共分4部,记录了新中国从建立直至20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变迁,讴歌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进步,赞美了以祝新华为代表的、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劳动人民,并引导读者一道探讨“生命意义”这一命题。
    作品朴实亲切,寓意深刻。其中人物形象的鲜活塑造与作者对创意制高点的占领是小说的两大突出亮点。
    在小说三大要素中,人物刻画是最主要的。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说: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传》。他评价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108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108个人的性格,真是108样。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在写作手法上线条粗犷,不事雕琢,甚至略有仓促,但让人读后心在跳、血在流,透出一股冲天的豪情。他勾勒的是农民起义的伟大画卷,描绘的是一个刚毅、蛮勇、有力量、有血性的世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水浒传》的成功是施耐庵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这缘于作者观察生活的入微与体验社会的深刻。与其类似的是在作品《同龄子》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不下百位,如果说要把这些男、女,老、少、中、青各种角色塑造得入微细致已属不易的话,那么要刻画这些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物更是艰难,而要进一步结合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来具体描述人物的内心与语言则是难上加难。《同龄子》的引人之处是把这些人写活了,作者的目光始终牢牢盯住人物,目不斜视,寸步不离。看《同龄子》,我们会感到一种遒劲刚毅的艺术气氛扑面而来,有如深山大泽吹来的一股雄风,使人顿生凛然荡胸之感。恢弘的作品流露出作者的襟怀:作家写大作品就不能从狭小的窗口看人生,那会限制了自己的视野,缩小了自己的思维空间。
    “传神”是人物刻画的共同特点。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书中人物的“神”传得都不一样。当正义人们的“神”传得黯淡时,往往是历史的失落,而传得耀眼时,常常证明了社会的进步。小人则相反。
    在作品中,有些人物着笔不多,淡淡几笔,却把他的形象勾勒得有趣生动。他们犹如铆钉,将作品大厦铆接了起来。比如在文章的第二章介绍小物周五时的那段文字着实有趣:“……一个邋遢的中年男人低着头走进了客厅。他叫周五,是齐家管事的伙计,从前带着女儿春花在祝家大院做过杂活,因为手脚不老实,被辞退了,现在又跳槽到了齐家。不过,他的女儿春花却不屑跟父亲一起走,仍留在祝家做着女佣,在祝家已经干了一年多了。周五进来后不急着说话,打量着男女主人,象似狗替主人做了一件有益的值得称道的事情,摇头摆尾等着主人奖赏。……” 魏玉明仅用165个字便将一个猥琐又狡猾的市侩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特别是“摇头摆尾”四字更将他的一副奴才相逼真地勾勒出来,读者在这里仿佛就看到了一个为了一点狗食连走路都屁颠屁颠的人物。小人物有大作用,常能铺垫并黏合故事情节。再小的人物也要刻画得入木三分,反映了作家的缜密构思。
    书中主要人物除祝新华外,其他象忠厚爱国的市工商联副主席祝万成,新一代建设者祝国栋,感情执着细腻的女教师韩月竹,世故圆滑的官僚李波等等都被塑造成血肉丰满的人。
    给读者印象深刻的是阴险狡诈、寡廉鲜耻的安平市革委会主任陆炳章,从这个映照了诸多社会信息的人物身上我们不仅解读了人物,更透视了历史背景。他的人生轨迹构成了小说丝丝入扣的情节。这个曾经的安平矿务局局长的发迹与祝家的磨难紧密相连,他们代表了邪恶与正义两股力量,一个是小人得志,一个是壮志难酬。回想起来,这难道不是历史的隐痛吗?
    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来自我刻画形象,从手法上说很冒险,如作者没有深厚的阅历积淀和精准把握,反而适得其反。在小说情节中,通过陆炳章的谈吐,他逐渐自我剥去外衣,让读者窥见到一位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官僚嘴脸。
    1、(……陆炳章解释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运动,摸清中央的意图,见机行事,达到我们的目的,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搭台唱戏,做幕后人,做好和上级的勾通协调。对了,功劳是我们的,错了,责任是别人的。”……)
    2、(……陆炳章钦佩地竖起大拇指,连声说道:“了不起,了不起,不知方书记还有这样的革命经历,您可真值得我们学习!看来您才真正是名副其实的老革命前辈。”
    ……
    陆炳章听了这话,满脸微笑地点着头,内心却为把这位市委书记最关键的秘密抓在了手里而感到窃喜,这可是个意外的收获,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有用处。他端起酒杯,与方志宏撞了一下,说道:“方书记,让我向您这样名副其实的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和老领导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来,干一杯!”……)
    3、(……“这个嘛,”陆炳章沉吟了一下,说道,“这项工作我觉得应该专门成立一个项目小组,搞一次从上到下的拉网排查,先搞个人总结,然后再广泛地发动群众开展揭发检举活动,经项目小组最终确认后缉拿归案,这样的话我想不管是什么黑干将和黑爪牙全都逃脱不了我们的法网,方书记您看这样行不行?”
    方志宏觉得好笑,心想你陆炳章真是随机应变的神仙……)
    几段文字袒露出这位政治投机分子的工于心计、口蜜腹剑与无赖秉性,他人前装人,背后扮鬼,利用人时两斤肉能说出四斤油,翻脸时,承诺的四斤油却能挤出三斤八两的水来。他的所谓为官之道就是不惜利用各种机会来实现和保全自己的政治利益,书中类似的典型语言描述很多,生动勾勒了这位魔怪舞翩跹的丑态。同时作者通过他对“孙子”的温情疼爱,客观塑造了个真实与立体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为公,不为民的弄权者,在那个社会环境里竟能如鱼得水、飞黄腾达,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为这种人的横行无阻创造了条件。魏玉明通过对陆炳章发迹与败落过程的描绘,引导读者进一步反思历史曾经走过的弯路。
    无论是外貌刻画、心理描述还是人物语言,作者对于书中人物的角色塑造丰润不单薄,用历史与发展的眼光塑造人,力求人物的的多面性、人物的立体感。这不仅增添了作品感染力,而且传达出深沉而极具张力的主题:人生选择可以五彩,但当人们苦苦追寻于生命精彩时,何不多想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民为何是不可战胜的?为何能创造出璀璨历史?
    《同龄子》中那些人物性格决定了故事情节,而故事情节又表现了人物性格。在情节的发展进程中,作者并没有泛泛的说教,而是加以引导,从而与读者共同探讨了“生命意义”这一严肃且现实的问题。魏玉明把创造人生意义的责任交给每个人自己。指明:你若情愿把这五尺之躯葬送在白日做梦上,那幻想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奋发图强,决心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你给它什么意义,生命就有什么意义。比如周五愿意冲主子不时“摇头摆尾”,那么他人生意义就是充满了乞讨与奴性,陆炳章玩弄阴谋与权术,其实也是在玩弄他的人生,其人生意义就是自取灭亡。
    小说以发展眼光来叙述祝新华、李威严、陆小牛这三个年龄相仿的人物,他们的人生经历,不论在哪个阶段横切下来,都构成当今社会一个深刻的关注焦点,而回顾这些人的经历,魏玉明结合他们的环境与个性为人物发展提供了最大最现实的一种可能:祝新华身上凝聚了民族坚强不屈的品行,是全体先进人民的代表,他在文革中饱受磨难,但没有被陆炳章之流吓倒,反以钢铁般意志鼓励自己、解救自己,在挫折面前他看到的是春天脚步的临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又积极求学,充实自己,并毅然抛弃“官本位”的腐朽观念,准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选择了从商这个新事物,从而与其他人一道创造着新的社会历史,赋予历史以新的涵义。这些都与他愈挫弥坚,创新进取的个性吻合。他实现了自我,贡献于国家,赋予生命以积极意义;与当今社会上少数中“500万体彩”的痴迷者类似,平庸的李威严是一个既想实现自己却无力或懒于奋斗的社会无奈者,是优良传统的营养不良者,以致于靠指望挖黄金宝藏来一夜暴富,他的生命中多了份自弃与幻想,少了份踏实与自强,换来的是更多的无奈;而干部子弟陆小牛则让我们看到了陆炳章的影子,他依靠背景,风光一时,但当正义的历史车轮隆隆驶来,被碾碎就是他最后的结局。这说明了无论何时,一个对人民无益的、逆时代发展浪潮的人,终将被社会所唾弃。有学者说这个历史弃儿其实是一位悲剧性人物,他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错误地选择了方式,我同意这个观点。
    书中三位人物选择了解读各自生命意义的方式,结果截然不同,作品在人文的高度上与广大读者一道探究着疑问:如何活得有价值?《同龄子》的启示是:离开了社会的安定进步,人们将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离开了传统优良品德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人们将难以有大作为、大发展。作品不仅讴歌了我们祖国的历史跨越与历史进步,而且启发人们去深层次追究生命意义。
    一个作家能在作品中提出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表明了他的自信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但一个作家提出问题而不刻意解决问题,仅提供选择,却表明一个作家的胸怀,这是来自更深层的对生活的挚爱和对小说更为成熟的把握!传统的小说家看待生活是固定的,他们期望一种定性的描述,而魏玉明却把这种必然分成许多的可能,供他书中人物进行选择,从而更让读者有了思考书中那些人物选择的动因,也就有了与作者共同思考的互动。
    对于文学的创作目的,巴金先生的谈了一些看法。他说: “我的文章是直接诉于读者的,我愿它们广泛地被人阅读,引起对光明的爱惜,对黑暗的憎恨。只有在作家和人民站在一起,为共同的事业和共同的目标努力的时候,只有在作家和人民共感情,共呼吸,共同为伟大祖国的命运奋斗的时候,文学作品才能成为‘战斗的武器和教育的工具’。也只有在作品真正起了‘战斗武器’和‘教育工具’的作用的时候,作家才算是表现了他的勇气,尽了他的责任。”
    国家安定则社会兴旺,人民乐业。抚今追昔,小说《同龄子》通过百余位人物的情节构建与历史回眸,特别是通过民族脊梁的缩影---祝新华的人生沉浮,折射了社会进步与民族新貌,赞颂了党的正确领导,歌颂了祖国与劳动人民的伟大,并用探索、引导与思考的方式与读者共同探讨了“何为生命意义”这一人生命题。无论在写作风格上,还是在思想广博性上都双双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它既是人们战胜困难的思想武器,又是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的教育工具。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得好:“要想给别人以阳光,首先要自己心中充满阳光。”正因为魏玉明心中充满了对历史、对人民的感动,才让读者思想洒满了春天般的光辉。49年的巨人之声宣告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魏玉明通过《同龄子》讴歌以祝新华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人民,把“站立起来”强化于精神领域,使民族精神在历史大潮中站立得更挺拔!
    一段对往昔岁月的总结,一部不朽的民族篇章!《同龄子》作为国庆60周年的贺礼,实属名至实归!
    从1994年至今,又一个15年过去了,我们期待着书中人物的发展,期待着历史长卷的铺陈,期待着新的惊喜,期待着《同龄子》带来新的启迪!缘于此,真诚期盼《同龄子》续集-----第五部早日问世!
    (  注;本文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袁干正教授的倾力合作,在此特别鸣谢!)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05月12日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05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