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作协2008年度的重点扶持作品,25万字的长篇小说《紫青稞》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尼玛潘多用了近8年时间创作的小说,作者以地处喜马拉雅山脉附近的偏僻村庄——普村为切入点,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外部世界的巨大变革给普村带来的冲击。有专家评论,这是一部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反映西藏农民生活状态的原生态小说。 尼玛潘多是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八期的藏族学员,这让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鲁迅文学院教研处的郭艳老师对作者尼玛潘多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作为《西藏文学》的编辑,同样身为藏族作家的次仁罗布对包括尼玛潘多在内的70后、80后一代的藏族作家更是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了解。两位不同视角的评论者在对这部长篇小说进行对话与分析的同时,更将眼光放到了西藏新一代藏族作家的小说创作方面。 记者:你们怎么看待这本书的出版? 郭艳:西藏是一个产生宗教天籁之音的圣地,也是催生史诗经典的福地。彼岸和诗意是我们所向往的,但是大多数的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充斥着烟火气和无边的苦难。紫青稞无疑是这个长篇的象征物,紫青稞的寓意是苦难,普村的苦难就是贫穷,以及伴随贫穷的生存艰难和生活龃龉。《紫青稞》是非常朴素的一部长篇,平实的语言,中规中矩的结构,甚至于对于人物关系的处理也显示出尼玛潘多的认真与谨慎。这是一部扎实地反映西藏社会转型期乡土生存经验的文本,通过女性心路历程和命运变化来呈现西藏当下的乡土社会。这部长篇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充满血肉和肌理的西藏乡土,这种经验又是流动的,带着当下藏族乡村社会男男女女的喜怒哀乐。 次仁罗布:《紫青稞》的出版问世,对于西藏文学是件幸事,它是继白玛娜珍的《复活的度母》,格央的《雪域的女儿》之后,又一部比较重要的文学作品。与其它作品不同的是,尼玛潘多选择了占西藏人口最多的农村来叙写,以乡土的嬗变,反映西藏农村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阵痛;以母女命运为主线,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下了当代西藏农村的真实生活。 记者:70后、80后一代的藏族作家普遍关注的是什么样的文学命题? 次仁罗布: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缮,多个航线的开辟,西藏的神秘面纱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可以近距离地审视和感受西藏。在这样的情况下,70和80后的作者,已经没有魔幻、神秘等作为创作的卖点。再说,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以扎西达娃为领军的西藏作者,已经把魔幻现实主义演绎到了一个极致,现在从整个的文学环境、作者的生活阅历来讲,很难超越。他们应该另辟新的途径,展现当下生活,反映藏民族内心丰富的世界,这个领域现在还有待开发。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了这种创作趋势,很多年轻的作者从藏民族内心进行叙述。 记者:作为一名藏族文学的资深编辑,你对新一代的藏族作家非常了解,能否介绍一下这些藏族作者和他们的创作特点? 次仁罗布:70后的作者现在成为了西藏文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当下的生活,也有对整个民族文化、历史进行反思的作品。其中,作家尼玛潘多是个非常关注当下生活的一位作者,格央是在当下与传统中寻找素材,更多地充满了对女性命运和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罗布次仁的《远村》充满了魔幻,是对民族历史的思考,是一种回眸。 记者:藏族女作家是否有独特的优势? 郭艳:藏族女作家除了藏区的宗教文化和地域风俗的丰厚地域之外,还存在着独特的女性视角。女性视角在当下的创作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性。尤其是通过长篇来反映转型期西藏和西藏女性的命运,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次仁罗布:这也不尽然。只是近段时间来,西藏文学总体上来讲,女性作家的成果要比男性丰硕。有央珍的《无性别的神》、白玛娜珍的《拉萨红尘》和《复活的度母》、格央的《雪域的女儿》和《让爱慢慢永恒》、尼玛潘多的《紫青稞》等。男性作者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中短篇小说上,相信不久他们也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记者:你们怎么看待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郭艳:通过女性心路历程和命运变化来呈现西藏的乡土社会,应该是《紫青稞》对于当下藏族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这个文本最柔软动人之处是达吉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类似飞蛾扑火,却又是纯净的,带着女性特有的迷惘和理想气息,让我们深深动容。达吉是坚定的又是迷惘的,坚定的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念,迷惘的是她其实并不明白如何实现这种改变,她到森格村,自制奶制品到县城贩卖,做生意……竭尽一个乡村女性的心力和智慧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阅读尼玛潘多的这个长篇,我们了解到当下西藏乡村生活的真实与质感。她也描写了很多西藏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但不是用史诗的、文化的或者宗教的情绪来呈现,而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叙述甚至于是解释这些地域文化风俗在当下乡土社会留存的印记。书中的一些细节很感人,比如描写小达吉一路吃着森格村的糖果走回普村,比如对于放电影的叙述,让我想起了万玛才旦的电影:那种新年的欢乐气氛、年轻人浅薄却真切地对于生活的期盼与投入……这是一种属于传统和乡村的新年,一份久违的少年时代的记忆与感受。 次仁罗布:《紫青稞》的贡献在于首次以文学的笔触,触摸了当下西藏农村,以照相的形式给我们记录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次,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消融,也是第一次以这么大的篇幅来叙写。再次,给藏族作家们提供了更大的文学创作的空间。 记者:这个文本相对汉族作家反映同一时期的农村题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郭艳:汉族作家20世纪80年代所写的农村改革题材作品,作品中的女性大多充满着理想主义的激情,或是专注于对传统婚姻的反抗。相比较而言,尼玛潘多笔下的女性达吉更富于智慧和性情,这是尼玛潘多对于乡土社会转型期新女性的观察与发现。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06月03日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06月03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