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岁月留痕———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车红梅 参加讨论

    在历时十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曾有50万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的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用他们火热的激情在黑土地上留下青春的足迹。知青对北大荒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那么,作为这幕人生大戏的主角,知青们是怎样叙述自己的历史呢?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北大荒知青通过非虚构的方式讲述自己这段生活的文本。
    
    
      追溯起来,最早出现的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应该是1976年11月山河农场知识青年编创组编的《志在边疆》,共收入14篇宣传北大荒知识青年先进事迹的文章,仅从标题上就看出人物身上明显保留着时代的印记,如《立下愚公移山志誓叫荒原变新颜———记十二分场知识青年艰苦创业的事迹》、《破旧立新干革命誓为养猪献青春———记女饲养员王玉兰的事迹》、《劳武结合保边疆———六分场武装基干民兵连访问记》、《新的进军———山河农场知识青年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侧记》等,字里行间也印证着鲜明的阶级立场。
    1988年,在知青上山下乡20周年之际,北大荒知青作家肖复兴和弟弟肖复华的报告文学《啊,老三届》出版,这是最早展现北大荒知青返城生活的纪实文学。同年,蒋巍推出的一组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0周年祭”为总题的报告文学和纪实小说。他们报告的主人公均是上山下乡运动狂潮中的一分子,在“攻克莫斯科,解放华盛顿”之类的口号熏染下,怀揣着乌托邦式的梦想,走向北大荒的广阔天地。肖复兴和蒋巍的纪实文学都在强调:无论如何,混沌荒诞的年代毕竟造就了北大荒知青这样性格坚毅、韧性持恒、自强不息的特殊群体,上山下乡是精神苦难,更是精神锻炼。肖复兴、蒋巍的纪实文学既站在人性、人道的角度,否定和批判曾使一代人付出沉重代价的上山下乡运动;又真诚的颂扬北大荒知青在动荡年代中磨砺出来的奋斗精神。在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奠定了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的基调。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热是以20世纪90年代大量涌现的知青回忆录以及报告文学为标志的,具体说是从1990年7月的《北大荒风云录》一售而空的现象开始的。本书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战士记述自己在北大荒经历的事件为内容,反映和折射出兵团生活以及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起到回顾历史、激励斗志、振奋民族精神的目的。文集采用的形式有报告文学、特写、回忆录、日记、书信等,内容真实可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本书是第一部由北大荒知青群体编写、自费出版的纪实文学,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1990年12月,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了“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展出了4 000件展品,以朴实无华的展览风格展现了北大荒知青艰苦创业史上难忘的一页。《光明日报》称“魂系黑土地展览轰动京华”,《中国青年报》评价其为“开拓、卓越精神的闪烁”。 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了《北大荒知青回顾展》专题片,并在片头注明“谨以此片献给那片黑色土地和在那片土地生活过的人们”。一时间,全国出现了一股“知青文化热”。在文学失去往日的轰动效应时候,《北大荒风云录》和北大荒知青回顾展的成功昭示了:上山下乡已经成为了历史,但知青们并没有老去,这一代人的那段生活是一个可供挖掘的富矿,也是众多人关注的焦点。
    从1993年起,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陆续问世。1993年7月,张晓虎的《骚乱的心界———北大荒的少男少女·狗和马群》问世,本书描述了当年北京知青在北大荒兵团茫茫原野上的生活与种种复杂的情感心态。知青们的理想、青春、性萌动、性变态心理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知青中出现裂变:有人正义凛然、生死坦荡;有人披着华丽的政治外衣,灵魂却肮脏卑鄙;有人演绎着迷失的青春悲歌……这是撼人心魄的悲壮而又苍凉的故事。随后出版的回忆录有姜昆等1996年9月主编的《中国知青回忆录(上、中、下册)》,收入了265篇京沪等地老知青的回忆录,其中北大荒知青撰写的回忆文章就有148篇,占一半以上。这种讲述自身经历的欲望在1998年得到集中的释放,1998年刚好是上山下乡三十周年,再加上“知青文化热”的影响,赶在这年出版的知青纪实文学特别是回忆录特别多,仅北大荒知青的就多达7部。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一批著名知青作家的个人传记系列———《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这套丛书推出的意义在于“时隔30年后,向人们提醒,不要忘记这段历史。”[1]其中就有三位北大荒知青作家:张抗抗《大荒冰河》、陆星儿《生是真实的》、肖复兴《触摸往事》。他们对北大荒知青生活的回忆,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尤其是一些文学创作的背景资料,具有珍贵的文学参考价值。值得一提的是,陆星儿《生是真实的》从一大堆当年写给中学同学的信件中选出9封稍加整理后作为第一部分发表,书信中的语言是那个时代的热血沸腾的女学生的语言,书信中写到的细节都原生态地展现出那个时代知青的思想和感情。张抗抗的回忆录中同样体现着对往昔知青生活的反省和思考,尤其是对老三届的深刻剖解“我们知识积淀最‘厚’、烙印最‘深’的那部分,并非人类优秀的经典文化,而是‘阶级斗争’、‘知识无用’、‘革命的螺丝钉’等教条主义;是红宝书的语录,是样板戏的歌词,是大串联中抄写的大批判文章。……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依靠顽强的自学,支离破碎地拼凑起来的。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严重贫血’的一代人。”[2]这段话具有血淋淋的味道,令人油然生出敬佩之情。“在这一代知识青年复杂的青春经历已经成为不能改变的历史的时候,这样的经历就是中国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再简单地只属于他们自己,因为这样的经历存在着认识中国历史的作用,而使保存它真实面貌的工作具有了重要价值。”[3]
      1998年出版的其余四部北大荒知青回忆录也各有特色:高成山的《兵团纪事:一个老知青的回忆》由75篇回忆文章组成,行文中流露出对当年人物及事件的清醒认识。汪致正的《北大荒不会忘记》是一部北大荒的知青群体回忆录,收录了200篇文章或诗词以及大量旧时的照片。由于作者们从不同的经历和角度去真情的流露自己的情感,所以作品把当年北大荒的历史全方位地留给当事人,留给未来。这部回忆录“在北大荒的编年史上,在中国知青的编年史上,应占有重要的地位。”[4]王大闻主编的《客树回望成故乡:北大荒知青30年后的回忆与思考》收录54人共66篇回忆文章,1998年哈尔滨知青联谊会编《昨日风雨路:哈尔滨知青大写真》以真实回忆来正视那段不平常的经历,为他人提供一种真实的人生历史写照。青春属于自己,历史却属于社会。北大荒知青回忆录是对一代人实际人生的记述,同时也是对一段历史社会生活的再次感受和认识。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的大量出现,进一步唤醒了更多荒友们灵魂深处的知青情结,意识到自己也有留下历史记忆的责任感。40多年来,一直追踪着老三届的肖复兴,坚持写作、记录他们的人生。1999年出版的《绝唱老三届》是一本写满“真实”的书。肖复兴收集了曾在东北插过队的知青们的真实人生,真实而逼真地勾勒出书中37位老三届的生活轨迹和情感谱线,再现了他们的故事:为了坚持真理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保卫一片树林而献身火海,为了割稻子而失去一条胳膊,为了好好工作而割舍做母亲的权利……生动诉说了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命运。肖复兴说:“一个人的成熟和长大并不仅仅靠的是时间,或靠你做出了多少成绩,而是靠你对自己以往岁月里发生的一切能做出清醒一些的判断,对自己所犯过错能够感到惭愧而努力做出补救的措施。”[5]2005年肖复兴的《黑白记忆:我的青春回忆录》出版,他以自己的文字记载着一代人的成熟过程,尤其可贵的是那份在回忆中的自省:那段历史的时候,知青不光是受难者,对自然盲目的开采也有知青不可推卸的责任。1999年蒋巍报告文学集《爱情,梦里黑土地》和2005年的散文集《我是个才华横溢的家伙》渗入了他属于自己更应属于一代人的思考。《梦里青纱帐》的主人公王玉臣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认识价值的扎根北大荒的知青代表人物,当年他虔诚地投入狂热的政治运动,当大批北大荒知青返城时,他毅然抛妻别女,放弃上海的生活,回到黑土地。王玉臣离不开自己的事业,离不开淳朴的农民和渴求文化知识的学生,他已和农民、和北大荒分不开了。“知青情结”在王玉臣身上体现得完整而具体。从一个更深的层面上看,这是一代人在劫难逃的人生宿命和悲壮的精神苦旅,而在一个充分尊重人性、尊重知识的环境里,北大荒知青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历史中绝无仅有的特殊一代,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反思,成为共和国一段断代史,引起读者的沉思与共鸣。
    20世纪90年代的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与同期出现了梁晓声的《年轮》、韩乃寅的长篇小说《远离太阳的地方》三部曲,李晶的《沉雪》等长篇小说交相辉映,树起北大荒知青文学的一面大旗。真实冷静地观照北大荒知青心灵历程而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共鸣,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上一个独特“文化现象”。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并呈现出区域化、个人化、民间化的特点。2001年1月,朱晓军的《大荒羁旅:留在北大荒的知青》视角完全落到了近百名坚守在北大荒的荒友身上,知青大返城时,他们为了爱情,为了婚姻,为了子女,悲壮地守住了自己的扎根誓言,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固守着北大荒的宁静与孤寂,把爱播种在神奇的黑土地上。这部报告文学让我们感受到高尚,体悟了另一种人生的真正价值。2002年1月王秋和主编《北大荒的神秘部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武装值班团屯垦戍边纪实》记录了由北大荒知青中的优秀分子组成的武装部队的成长过程和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作者通过对当年那段可歌可泣生活的回忆,生动描述了26团的指战员们在白山黑水间的极其艰苦恶劣条件下,用青春和热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事迹。2002年5月,《呼玛知青风云录》正式出版,该书60万字,图文并茂,感情真挚,讲述了在呼玛的知青火热的生活。2004年7月《呼玛知青风云录》续集问世,该书在保持上部风格的基础上,采取了比较灵活的艺术表现方法,增强了可读性。 与《呼玛知青风云录》一样成为以县为单位记录北大荒知青生活的文本还有2004年12月黄建华主编的《那山那水那嘎垯》,文集记录了知青在中苏边境爱辉县插队的故事。 王秋和40万字的纪实散文集《革命的事》2006年出版,70多篇真实描写北大荒知青们生活的故事,讲述他们如何在艰难困苦中慢慢成长的历程。同为荒友的邹静之为本书作序并说“尽管描写北大荒知青生活的作品已有很多,但这部书是很独特的一部”。
    2008年是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又出现一次高潮,故事主人公更加趋向于底层化。2008年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贾宏图的《我们的故事:一百个北大荒老知青的人生形态》。本书以人物命运的纪实写作方式讲述了一百个底层老知青的故事,他写出了小人物不幸的坎坷命运和辛酸经历,这是以往知青主编的纪实文学中很难见到的。他的写作意图很明确,“关于知青运动,无论别人怎样说,我还是要写,写我和我们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为这段历史留下‘生命化的缩影’,以告诫人们不能让那些刻骨铭心的悲剧再次发生。也告诉人们,在那个阴风浩荡的年代,在那边塞绝寒之地,也曾有鲜艳的人性之花在开放”[6]。尤其可贵的是,贾宏图从人性角度关照反思那段历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多少知青特别是女知青,因为要求政治进步受挫或在“政治运动”中无端挨整而精神失常的,谁也说不清。当时,如果对他们更多一些理解和关爱,更多一些宽容和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可是那是一个多数人都癫狂的时代,少数本来就有心理病灶的入,因突然受到无法抵御的刺激,心里的‘魔鬼’就从潘多拉的盒子里跑出来了!悲剧就不可避免了。”[8]梁晓声给贾宏图的信中高度评价这本书“无第一等情怀,断无这样的一本书问世。无这样的一本书问世,关于知青的历史,则不能是真实的历史。并且,我由衷地认为———我的几部所谓知青文学代表作,其社会认知价值总汇起来,尚不及《我们的故事》一书的分量”[9]。
    2008年6月,陆康勤、党大建主编的《远方的白桦林———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团知青下乡40周年文集》作为6团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最好的礼物出版,收入135篇6团知青的回忆文章。文集最值得关注的是以一个团的知青为单位,这终结了知青纪实文学“沉默的大多数”一直沉默无声的历史。而让人备感严峻的是:有两位作者在写完稿件后不久撒手人寰;有一位故事的主人公很快离开人世。打捞北大荒知青这段历史由此显得更为紧迫。2008年吕书奎主编《亲历兵团记住北大荒这段历史这代人》收录了曹焕荣、张持坚、贾宏图、吕永岩等知青撰写的71篇文章,用众多的兵团战友在黑龙江的亲身经历描绘和再现了40年前黑龙江兵团战士的生活、战斗画面。宏观微观相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地回顾、分析当年兵团的是是非非、功过得失,是一本具有研究价值的文集。《亲历兵团》一书中的文章就是从2007年3月诞生的《黑龙江兵团网》上的几千份稿件中精选出来的。知青网的建立为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发表提供搭建了一个平台,有更多的“荒友”加入到了书写“我们的故事”行列中,“当他们回望过去时,对个体生命、人生价值执著而又无悔的追求,对自我对现状不懈地超越和更新,对历史苦难的理性分析和深层思考通过文学艺术的审美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当代文坛上一股罕见而又持续的潮流。”[9]从而扩大了北大荒知青民间纪实文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姜大明.背负苍天的一代[C] //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
    [2]张抗抗.大荒冰河[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368.
    [3]李炳银.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读《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N].光明日报,1998-09-10.
    [4]汪致正.北大荒不会忘记[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2.
    [5]肖复兴.触摸往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14.
    [6]庞继远.知青历史画成长卷———《我们的故事》作者贾宏图访谈录[BD /OL].上海知青网http: //shzq.org/hlj/ReadNews. asp? NewsID=1014 2008-12-24.
    [7]贾宏图.我们的故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55.
    [8]梁晓声与贾宏图的两封通信[BD /OL].黑龙江兵团网http: //www. hljbt618. com /newsview. asp? id =843 2008-12-09
    [9]宋晓庚.论如何客观解读知青文学———北大荒知青代表作家作品管窥[ 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5): 9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叙述与超越———北大荒知青文学研究”成果之一(1154G11)
    [作者简介]:车红梅(1971—),女,黑龙江宁安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2.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原载:《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总第186期)
    
    原载:《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总第18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