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悟人生苦乐真谛——读吴新宇散文集《远离尘嚣》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苏友兰 参加讨论

    “文章憎命达”———命运通达、生活优裕的人写不出好文章,只有那些命途多舛,艰苦备尝的人才与好文章有缘———几乎成了一条公理。读吴新宇的散文,觉得此话也不尽然。新宇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幼得父母之宝爱,大学毕业,在省城当上一名无冕之王,家有娇妻,琴瑟和鸣,年青青便著书立说,事业有成,命运说不上大发,也还算得上小达。可他的散文确很值得研读一番了。
    新宇的生活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简单罗列而是经过心的过滤,情的融化,从心中自然流出。他的文章善于发现生活的美:美的情调,美的韵致。长沙多雨,人皆厌之,可是他却喜欢“听雨”。细沫如飞,倾盆如霖,雨打芭蕉,泥泞路远,他都能从中品出一种味道,因为他追求心境的晴和与开阔。开阔能容纳,晴和能掘美。与恋人或妻子吵架本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新宇却从中发现了与众不同的韵味。“在一家程度上,恋爱的主旋律不是两情相悦,而是吵架。”虽唇枪舌战三五日视如陌路,然而早已不是陌路了,同在一条道上,彼此都成了推不开遮不住抹不去的风帆”,最后还是在淡雅的月光下解剖各自的内心(《人生如旅》)。“人生自古伤离别”,可离别在新宇的笔下成了协调夫妻关系的妙方。小别胜新婚。“分别就是夫妻生活这篇文章中的悬念,一人他乡作客,思愁汹涌,谓之悬;一个独守空帏,细数归期,谓之念。再怎么不愿意,到了避它不开时是能倍觉人生真味的,分解为婚姻创造爱情,功莫大焉!”我想,这样的人生体验对于家庭生活经验不足的人是大有好处的。落脚在对人的悲悯上。但也只有心中有美的情致,在生活中不倦地追求美的情致的人才有这种悲悯。
    咀嚼人生,体验生活,发掘生活的奥秘,是新宇生活散文成功的又一原因。生活有浪花,也有潜流;有表象,也有内在的隐晦和秘密,文学恐怕就是要通过写浪花和表象来揭示隐密和潜流,这样的作品才会有厚度,才耐读。所谓味外之旨,是对诗的要求,也是好散文应具的。书法,中国特有之艺术,人称“纸上的舞蹈”,令无数人倾倒。恃才傲物,不爱说人好话的李白却极赞书法家怀素的草书“恍恍如闻鬼神惊,时时只见龙蛇走”,一般的人至多也就如李白那样,盛赞书法艺术的精妙而已。而年轻的吴新宇却从苏东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中别出新见,把书法与“禅”联系起来,揭示其中共同的奥秘。指出学书法与参禅,大体经历三个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者,未入书门;到了山非山,水非水时,则知笔墨之所在心意之所指,这才入了门及了格;而到达超尘绝俗,韵高千古的境界,则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何故?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一笔一势之中,皆有山之巍巍水之汤汤,皆从山水里探骊得珠也!”当然这也揭示了做学问的三个阶段,与王国维的学问三境界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书法与禅》)
    近年散文热中涌现出了大批生活散文,泥沙俱下,不少庸俗卑下,质地低劣之作;《远离尘嚣》中的篇章大多是生活散文,却有品有质,自然自在,精神自现,这也不能不令我刮目相看,探究一下生活散文成功的秘诀,正是基于这样两个原因,我要来评价一下新宇的《远离尘嚣》散文集。
    原载:《理论与创作》1999年第3期
    
    原载:《理论与创作》1999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