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张炜:民间的天地带来了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思和 张新颖  参加讨论

    陈思和:在当代文学史上,张炜无疑是一个有着独特个性的作家,他的作品从未有意识地归属到一些流行的创作流派中去。他始终带着鲜明的个人特点探索着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从《古船》到《九月寓言》,他的创作道路的独特性是越来越明显了。
    张新颖:张炜开始写作时,大部分作品是写乡村的、比较有抒情色彩的短篇,是一批充满了少年感觉的作品,所以当时有一种批评认为他的东西虽然写得很美,但缺乏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的“重量”;张炜后来写《秋天的愤怒》一类作品,终至于推进到《古船》这样的大作。但我一直觉得,《古船》以及它代表的同类作品,并没有充分反映张炜的天性的全部。要说到张炜的个性、才情、思想的充分而自由的发挥,在《九月寓言》里显得特别无拘无束,淋漓尽致。
    王光东:《九月寓言》不仅充分地体现了张炜的个性、才情和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他以民间的立场走入民间天地的写作,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经验和悲悯的诗意情怀,并且在民间的天地中发现了富有活力的空间——个人精神,他通过自己发现了民间,又通过民间升华了自己,进而获得了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精脉和自身精神成长的可能性,这一点对于90年代的文学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张新颖:也可以说,《古船》写人间世界,而《九月寓言》则造天地境界。人不再局促于人间而是舒展于天地之间,得天地之精气与自然之清明,时空顿然开阔无边。万物生生不息,活力长存。这个世界里,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因为融入了造化而获得源头活水,并散发出弥天漫地、如精灵一般的“魅”力。为数不少的当代人因为远离了这种生活而不能理解这种生活,因为远离了大地而不能感受大地,人与大地之间的联系隐而不见。
    陈思和:大地是什么?它是一种象。在张炜的小说里既是指人与土地呼吸与共的一种生命连接关系,同样又是一种与政治意识形态和现代科学技术相对应的文明概念。如前一种解释,把大地当作文明的根本理解,或在张炜看来,人只是大地上万物之一类,与树、与狼相同。而自从人不幸与畜类和土地分离,在根上发生了异化,不但苦难与生俱来,而且还昏聩到残害大地万物。因此,恢复人对大地万物的依恋感情,也就是恢复人与自身生命的协调与和谐。虽然张炜在这里写的是他自己意识深处的一种感情和对生命的理解,也虽然由于他出色的艺术创造激起了读者潜隐在心灵深处的同样感情和理解,但当他用文学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时,这种人和大地之间的关系则体现为一种哲学,或者说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张炜是一个沉思型的作家,凡艺术上所描写的也必求在理性上给予解释。如《三想》,如《梦中苦辩》,如《远行之嘱》,从人与大地到人与畜类,再到人与人之间,一层一层地寻求、思考和辩论人与万物关系的合理性。这就涉及到了后一种解释,即新的文明的概念。大地也随之上升为一种文化的象。当这种象没有找到文化依托时,它仅仅表现为一种浪漫精神或者乌托邦式的理想。如《我的田园》,写宁伽在葡萄园建立起一个新的“家族模式”,完全是理想化的。但是在《九月寓言》里,大地的象有了完整的文化依托,也就是我所指的民间文化形态。民间是一个含混丰富的概念,包含了许多内容,大地的概念自然有其本然的意义,但在这部小说里它与民间的概念有了某种契合,这契合处就是人不是在政治平面上行走,也不是在文化平面上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的。
    其实《古船》里也有民间的文化意味。如老中医郭运,这个人写得很有趣,但如果把握不了这类人物的作家,很容易把他写成神神道道的,而郭运则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中医,精通中国文化和人情世故,一言一行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总觉得这个人物,还有关于洼狸镇隋赵两家争斗构成的水火相克结构,都带着民间意味。但总体上说,它是一部政治历史文化形态的小说,后来张炜又发表一部很奇特的小说,叫《蘑菇七种》,也是写了林场的场长申宝雄与林中传奇人物老丁两派势力的争斗,其斗争方式就有了很大改变,作家故意把政治意识形态化的斗争方式(写大字报、告黑状、批斗会)和民间的文化形态搀和在一起,利用大自然的因素——气候、环境、动物、植物等等——来参与人事的冲突,充分发挥了民间文化的想象力。从情节和结构上说,这部作品已经有点像《九月寓言》,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构思模式,出现了许多不合小说规范的写法,但处处有神来之笔,有些场面写得墨韵淋漓,作家写到放肆处文字的腔韵都拉长了,拖出了野腔野调。我觉得这是张炜在发现自己,事实上他正是在这种野腔野调中找到了自己情愫的寄托。接下来的《九月寓言》,在艺术形式和文化依托上的变化,就是顺理成章了。
    张新颖:《九月寓言》的这种文化依托在我看来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东西,这种生生不息的东西让我们感到这部书的时间挡板是不存在的,它好像就是一部亘古以来的故事,或者说它是一部活在我们身上的历史的故事。比如小说中写到长长的、流光溢彩淋漓尽致的忆苦,村民们把这种意识形态化的形式、这种具有一定时间性的社会行为彻底改造成了一种最自然不过的生命活动和原始节庆,而对它的最基本的感受,就是我们的祖先从那漫长的苦难中一步一步走过来,在生生不息的苦难中生生不息地走过来,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王光东:这种生生不息的东西正是民间天地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所在。对于民间可以有多个层面的阐释,既可以从政治的角度,也可以从文化、文学的角度来理解它的内容,这一点陈老师早已讲过。从文学的角度看,当我们以诗性的想象融入这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民间精脉中时,小说会是什么样的境界呢?这就是张炜《九月寓言》中民间与大地、生命体验与文化想象的一致性。也就是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这一点张炜与莫言、张承志等人的民间写作是不同的,这也可能正是张炜《九月寓言》的独特价值所在。 
    (作者通讯地址:上海复旦大学 邮编:200437)
    原载:《文艺争鸣》1999年第6期
    
    原载:《文艺争鸣》1999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