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守望“存在”与思想“在场” ——杨宣强散文集《带着氧气上路》的写作伦理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傅逸尘 参加讨论

    杨宣强的散文集《带着氧气上路》是一部守望“存在”与思想“在场”的作品,它不是到此一游的游记,更拒绝脱离生活的无限联想与夸张,而是对高原艰苦孤寂生活“存在”的长期守望,是对青藏线官兵们的生活富于痛感的真切体验,是关于情感和精神的本质探寻,更是作家思想能力的解放和思辨探索的“在场”,其可贵的写作伦理值得关注与提倡。
    《带着氧气上路》以青藏线上的若干地名来结构全书,如地理图志般清晰地勾勒出作者的行迹,也勾画出了青藏高原的自然轮廓。作者极擅捕捉生活的细节,从微观层面切入生活现场,经由片段性的叙事,体察鲜活的经验和生命的温度。《望孤单》沉静地叙述了一个叫黄文强的战士与“我” 生死交错的故事,一个“望”字拉开了与对象间的距离。我们早已习惯于给生活中的现象赋予意义,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凸显生命本体对于孤独的纯粹感受,呈现出一种生命本真的自然状态。《无话找话》中,战士小黄长期在无人区工作,偶然遇到了年轻的女性小杜,想和她多说些话,却把小杜吓到了。人际间的隔膜直指环境与心灵的错位。《游离在门窗后的目光》《五道梁爱情》《寂寞思绪》《深夜飘飞的雪》等篇什或书写年轻战士对异性的渴望,或讲述一段卑微但却充满力量的爱情,或记叙老兵的婚变与严酷的生活,无奈与落寞的情绪中,升腾起自然而庄重的情感。很多事引发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但思考往往是没有结果的,感慨更是于事无补。“在强大的生活洪流面前,一个人自身的苦难无足轻重。时光很快会淹没掉一切,不管真实的还是理想的生活。”向命运妥协的同时,也收获了对生命更深层次的认知。《最后的坚守》细腻描摹了老兵的希望、无奈与失望,将炊事班长对部队的真情留恋建构在生存现实的欲望之上,凸显出坚守的代价与意义。《生命的高原》将一个老兵与老去的牦牛彼此间依恋和信任的情愫书写得质朴自然而又深挚动人,如此富有耐心和节奏韵律的叙事显示出作者扎实不凡的功力。《那曲白云》,作者着眼高原的风土人情,从大地出发,一路上想起的是老兵王口琴的故事,浮现的是一个片段、一个场景、一个细节,把写景状物与写人记事融为一炉,还原的是心灵皈依之路。
    作者拒绝生硬、直白地表现军人的奉献与崇高,而是从人性、人情的角度来解读高原军人的生活,以本质性、哲学化的思辨探寻精神“存在”的高度。作者以思想者的姿态,静静地感悟一些事情,冷静地旁观,拉开距离审视,自觉地思辨而非刻意地煽情。我们见惯了悲苦和泪水,执著于对苦难本身的叙写太多了,真正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思辨的作品却太少了。《一路向南》将目光聚焦于烈士陵园和墓碑,既不矫情,也不煽情,对于生死这一终极问题的思考颇有深度。《与昆仑相约》《拜谒无人区》写的是青藏线上的官兵,但并不以写人和叙事为主,而以思辨见长,联想与抒情都与军营和坚守的主题有关。《得到与逝去的》探讨了寂寞与多余的问题,在永恒的孤寂中,“我”相对泵站是多余的,“我”嵌进了生活本体,但又不阻碍生活如水般正常行进。作者有了静观的从容与超拔,其思想高度得以凸显。《迎着清纯目光远行》,从浑浊的目光到纯粹的目光,再到悲悯高尚的目光,关于人生三重境界的思考别出机杼。《生命中有多少高贵》中一个遭遇了厄运的老妪,在河沟旁几次跌倒,又几次爬起的细节令人震撼,将旁观者“我”的担心和焦虑上升为一种对于生命尊严的寻觅。正因为撇清了意识形态的限制,抛弃了道德宣教和颂歌意识,“才会知道,许多美好的东西都生活在幻想中,真实地融入后会发现太缺乏诗意”, “生命的意义,活着的目的,寻求的寄托,人生的本质,一些令人视而不见的问题,在这个黑夜闯入了我的生活,让我在纷扰忙乱中开始思索”。
    作者力求开掘视野的广度,借助动物的视角与人类对话,关注生态的变化,关照人类自身的处境,以“生态文学”的观念调和高原的自然风物、宗教信仰、文化积淀。《对一场雪、一株草好奇》聚焦于高原上的一草一木,《一只不曾谋面的羊》从对一只餐桌上的羊的感喟,联想到人类自身的命运。《无水之河》,对一个女牧民和马的白描十分精彩,如油画般,静谧中蓄积着令人信服的力量。《鹰的心灵史》从鹰的视角打量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探寻中诘问人类自身的处境和命运。《棕熊远去的背影》写了一段小故事,棕熊一家、猎人达琼和青藏铁路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戏剧性的张力,在这个由三者组成的叙事链条中,棕熊的消失最终引发了人类心灵的失落,并反观自身存在的境遇。《谁的哈达遗落在旷野》由对哈达的心灵感受勾连出哈达的历史,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写出高原神秘的风采。《羌塘》以马的视角来警示人类要珍爱羌塘草原,梦境中充溢着无法交流的遗憾。《绿草皮》从草皮联想到自己这一代军人的命运,写得自然灵动,如水般熨贴着柔软的心灵。一个叫“华” 的和我同乡士兵的故事,卑微的生命与高原上的风土什物一同构成风景,作者带着虔敬和悲悯的态度去欣赏并自觉地融入其中。《牦牛在塔前沉思》,牦牛不动、静默,如亘古般久远,如有神性。“我”与牧羊女达娃关于佛塔的一番对话,最终归附到牦牛身上。风将所有语言吹散,惟有牦牛作沉思状,缄默不语的姿态,反而穿透了变化莫测的时光,永驻笔者心间。
    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人们渴望恒常的价值。走出声色犬马的欢场,逃离欲壑难填的都市,投入自然的怀抱,重回农家的生活,人们在寻觅内心安宁静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偏僻与荒凉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心灵的避难所。人们上高原,下海岛,进沙漠,探荒野……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走马观花,放松心情,暂时脱离世俗生活的羁绊,任虚空的灵魂在陌生的地方漫无目的地飞翔,享受转瞬即逝的自由,然后再义无反顾地重回肉身所在的居所。在这个封闭的回路中,我们的身体与精神是分裂的,新世纪散文创作亦如是。由此,当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倾情守望生活“存在”的作者,捧出这部思想“在场”的作品时,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质朴的张力、一种深沉的情感、一种生命沉淀后酝酿的思想的火花。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01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0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