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回望大地——评长篇报告文学《玛尼石的脉动》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明慧 参加讨论

    一个时期以来,报告文学创作在许多作者眼里仿佛只是徐(迟) 刘(亚洲) 陈(祖芬) 的三叶草,其余则一概不论。在我的印象中,这种动辄立论引文皆出经典的作风无疑加深了作者自身与创作之间的生长性隔膜,且大多受着“新华体”的规则左右,文风几出于一人之手,在貌似深奥的大家风度后面,隐含着这样一个信息:他们已无力感受新的事物。
    合上王凤英的长篇报告文学《玛尼石的脉动》(中国青年出版社),我的这一印象被重新刷新。在这部讲述“4·14”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作品里,我能时时感受到她的本真、本色、本性,一如她清澈的灵光在三江水的冲蚀下越加闪烁。她说:哈达一样的雪使青藏高原比任何地方都清寒,清寒下的生存显得悲壮且伟大。这些救援者就是这样悲壮且伟大着……没有谁逃得了离天最近的这块高地的疼痛托举——对生命疼痛的挺举。她的作品大胆裸露了一个女性对灾难的剖析和认知,这种绝对个性化的评判因其独到惟一也就极具魅力。
    对从事过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王凤英而言,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涉猎报告文学。在她的印象里,这一文体是与范长江、邹韬奋及埃德加·斯诺画等号的。当今因市场经济的运作规程,又似乎是成了准文人、伪文人为暴发户树碑立传的工具。这次玉树罹难,身为西宁指挥学院教员的她受命采写这一人与自然惊天地泣鬼神的抗争壮举。她深知,初涉报告文学非得过向“新华体”靠拢的描红关,然而真正要写出风格,还是要回到个性化的叙述上来。正如学画,要先简后繁,再由繁到简,这一个简,就是要勾兑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色彩来。她意识到:世界著名的三条江河集中发源于一个较小区域,仅以此,青海定能以绝世容颜睥睨大地。因此,不乏英气的她设置并抢占了一个独到的制高点,如同在巴颜喀拉雪峰俯瞰救灾场景。从国家地震局工程师和中国等资深专家的分析,到对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历次大震的精准比较;从对地域客观理性的详尽甄别到对藏文化这一独特珍贵史料的解读认知。在写作节奏上,她把握拿捏得极富韵律,既以闪回切换的手法让读者领略到世界第三极上仅有的生命通道和空中走廊上下纵横驰骋的阅读快感,又以三军将士艰难开进中无数细微的感人描摹让你喉头发紧,一幕幕救助场景阅后如饮烈酒。在聚焦生命疼痛时,她有代表性地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将军的果敢和泪水;士兵的忠勇和无助;国家救援队与医务工作者直至香港义工黄福荣的公祭,无一不被作者有机融入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救灾进程中。
    我看重作者的叙述本身,这种叙述构筑了一系列事实。诸如在深达12 米废墟下存活了110 小时的女教师;在废墟帐篷里跪在低矮行军床前为孕妇接生的军医;史无前例的高原野战手术;震后第二天从西宁开往玉树的加班车始发前一个归队抢险军人的特殊婚礼;藏族老师在废墟上领着30 名孤儿诵读艾青诗歌的声音……这些场景无一不凸现出丰盈而强烈的生命意趣,它为我们提供的是灵魂世界无限可能性的动力来源。作者清楚,报告文学创作必须依据自己的心理真实,所有确凿的事实,只有在自己心里转化为情感真实,才有艺术感染力。她说:触动是一种浅表意识,人是容易忘记疼痛的,而能够记得的,总是那些经历的画面,那些画面不仅触目,而且惊心。王凤英写了“90 后”战士看到被压成纸片一样薄的女生时那种对死亡的惊悚和心理渐变过程;来自条件优裕地区的他们对灾区牧民贫困生活的震撼;主人死后方肯终结生命的藏獒,这一富于灵性和风骨的特性让作者敬重欷歔;为灾难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损毁黯然垂泪;也对灾后心理医生的首次介入做了充分肯定。危难中浮动的真情大爱,在玉树这个藏语中意为“遗迹”的圣地,永久刻在了悲悯之上。作者为人性的光辉做了最无上的礼赞。
    为此,王凤英挺着羸弱娇小的身躯深入苦难中的救灾现场,采访了上千名军人和各路救援者、灾后的幸存者,查阅了丰富的史料记载,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部18 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完稿后,她近乎虚脱。
    作者在该作中舍弃了以往重大事件壮怀激烈的讲述,着重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作品时时透射出丰盈的生命活力。正是这种生命活力的奔涌,才造就了该作与其他报告文学的区别。她的记叙别有状态,把史料的逻辑性、散文的抒情性、杂文的犀利性融为一体,让你在感受抢救生命的紧迫与速度的同时,又为喧嚣后在草原星空辉映下这块静默大地悲悯的思索发问。作品通篇以追忆的情怀贯穿,旨在揭示生命的珍缺存在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里。她说:这样天泣鬼哭的大地震,嘉那玛尼石堆上历经了千万磨难的每一块富于灵性和护佑法力的玛尼石便成了每一个朝圣者锥心的痛。如此看来,似乎势之必然的反响并非一直在被迫倾听着豪迈、高扬的真理之类的声音,而被一股女性睿智灵性的气息弥漫、包裹了读者异常脆弱的心灵。它以水一样的气质渗入人们情怀,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都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样的意义对从废墟上爬起来的人是不言而喻的。王凤英以沉思的心灵面对玉树寂静的星空、大地、万物,冷静的叙述后面,我能感觉到一颗敏感、深邃、自足的心灵近乎绝望的跳动。从对玉树“最牛的学校”的思索,到对智利公众忧患意识的品评,作者对“玉树现象”作了切片剖析,让我们从中强烈体味到王凤英对生命的追问:一个正常的生命能到达自己所拥有的天赋的必然高度吗?王凤英行文惯有的神秘气场再次在她的这部作品中散射着一种梦魇之气,有一道神奇的东西击穿阅读心脏。她的感觉是出色的,思维是超乎常人之外的,稍感遗憾的是,她有时被自己超负荷的思想弄得疲惫,文字之间时有停滞损害叙述的效果。
    在题记中,作者引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她的痛苦除了独立颠簸废墟、腰伤痛到天亮、把资料和电脑搬至守护病父的床前,我想,她像是在说自己受的罪是要以圆满的书写作为印证的。无怪乎她会说: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记不住遭受的疼痛是巨大的不幸。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人类并不能避开灾难光顾,相信也不会被进步忘怀,大地的脉动于隆隆声中划出不易破译的密码,玛尼石上的灵性或能将这一符号精准解读,疼痛的呻吟终会谱成锅庄舞蹈的轻盈。王凤英以她驾驭《雄虓图》的厚重思想对苦难作了同样深层的剥离:人类总是无法规避任何苦难,这是人类的悲哀。历史可以尘封、疼痛可以结痂,苦难为何永远不会生锈?她这样发出近似绝地的拷问。
    作者赋予作品细节和事件过多的意义,从而使作品超重。她让我们觉悟生存的艰难并建立承受苦难的心理准备。毫无疑问,她的作品从悲剧的境界感染启发着我们。她将笔触投注到史籍之中,撷取种种可以阐幽发微的史实传说,浸泡于泪水和血痕之中的心灵遽然跃入复苏的微光里,这显然是她带有学者般的强势所无可闪避也不必闪避的。她感叹道:有许多神话护佑下的藏地玉树超拔高绝、尘烟远遁,这些神话是一个民族童年时期创造的珍贵精神产品,是这个民族历史的“元文化”。谁都会觉得灾难永远和自己无关,至少不会离这么近。而地球的发难总是使鲜血还原成生命的原色而成为一种绝望的定式。
    在这个时代,对现实本身的反思已成为一种共同特征。王凤英以作家的敏锐,从一个个细节和片段中挖掘出无限意味的东西,在颂扬大爱的进程中行笔有序、浑然天成,情感和思想的逻辑一一在列并花团锦簇,生命在无限开放的形式里获得自己忘怀的魅力。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29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