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我到阿拉善盟去,因此认识了盟文联副主席、作家张继炼。他送我三本书:长篇小说《拒酒记》、短篇小说集《把你的丈夫嫁给我》、散文集《西部的风》。读过之后,时间已过去了好几个月。没有想到,我这个从不喝酒又极少赴酒宴的人竟一直无法忘记这本《拒酒记》在我内心所掀起的波澜。这本小说尽管线条单一,但它所包蕴的信息有一种无穷尽的丰富性。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去阅读,它都会带领读者去经历一次人的内心世界的跋涉与历险。 说起来,张继炼弃医从文的经历给人一种玄妙的感觉。事实上,几乎走遍阿拉善每一个苏木、每一个嘎查的三十年从医经历,正好奠定了他文学创作的生活根基,造就了他创作上的题材优势。这本《拒酒记》的主人公正是下了长途班车、扛上行李走进长河乡卫生院的黄三贺。不一般的还在于这黄三贺,是到长河乡工作的第一个大学生,是卫生局任命的第一个大学生院长。书里的情节也就从乡领导隆重地设酒宴迎接和黄三贺不会喝酒、不会划拳开始。 这样一说,作品中将要展现的劝酒、喝酒、拒酒等情节似乎可以想象到了。其实不然。作家专注的是一种赴宴喝醉、上班昏睡的现象背后的现实,却又不满足于简单地提供一个意义世界,而是致力于呈现一种看待现实、构建作品的别样的方式,致力于语言简洁的提炼和它的地域性、多义性的捕捉。也就是说,作家想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众人熟知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品艺术表现的当代性因浸渗了地域性而更显鲜活。虽然不能说出来这本《拒酒记》是作家所有作品中写得最好的,但就刻画人物心理上的细腻精确、叙述语调平静深沉、情感流动的婉曲克制等方面来说,这本长篇更能体现张继炼小说的艺术风格。 张继炼擅长通过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来刻画那些身担要职却敢喝敢醉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但《拒酒记》的创作主旨并非止此。那个被称作“十不喝”的主人公黄三贺,在遭遇算计、愚弄、利用之后,竟在三十岁生日时连连干杯、大喝一场,最终变拒酒为喝酒。这里,作品艺术表现的悖逆性也因融汇了地域性而更觉生动。作品中的拒酒、喝酒,各人各面,其举止其场景,其情境其氛围,又都因其洇透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强烈的当下风尚,而使每一个场面、每一个情节都逼真传神,从而在平常、平淡之中显示出揭露社会沉疴的深切和讽刺职场官僚的尖刻。中国的文艺界一直在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强调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美学意义,强调创作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这本《拒酒记》正是这样的作品。书写得有意义,又显得很有意思,意蕴深厚。 换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人生经历中遭遇邪门、陷阱的故事。从黄三贺所遇到的好人、不好的人,以及顺心的和堵心的事,张继炼告诉人们;对于一个正直有为的当代青年来说,致命的伤害不是辱骂、殴打和对抗,而是虚伪、欺骗和挤压。《拒酒记》最令人惊叹感动的地方,就在于小说叙事不仅描摹了一个真实的仿佛每个人都亲历的酒场世界——一个令人头脑浑噩、目光浑浊的世界,更展示出这世界危机四伏。令人震惊,促人警醒。但作家写这本书决不是为了一种说教,读完全书,你定会感受到作家是怎样以一种伟大的道德善意来处理“拒酒”这个概念的吧。显然,他从始至终没有对现实做简陋的道德化或者情欲化的描述。 当然,作品中鲜明的思想意义最终仰仗于作家独特的艺术表现来揭示。《拒酒记》中,除了作家把握题材的灵感、灵性的独特,突出的是作家驾驭语言的方式、方法的独特。不是一味的方言,却是一以贯之的阿拉善的风韵和情韵,也并不只是在于描述人物心理的精微确切和刻画细节的出神入化,而是在于通篇叙述的质朴无华而饶有情趣。在于字里行间所透露的隽永有味与盎然妙趣。从民间语言中采撷、借鉴,在小说传统中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然而到了张继炼这里,却达到了一种关乎全篇的程度,那是一种境界而不是单纯的技巧,更为关键的是,作家由此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游走,并使地域性从文学创作的局部衍生成整体。可以说,在《拒酒记》中,地域性,被发挥到极致。显然,地域性不是理论家制作出来的理论,它其实包蕴着语言的奥秘与生活的全部丰富性。内蒙古不少作家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但以往的理解似乎常处在不得要领的位置上,要么理论化得面面俱到,要么被技术化为举例说明。其实,对于不同的小说作家,作品的地域性不仅是一个匠心独运的艺术命题,同时也总是要依赖于他的世界观和艺术观。换句话说,小说地域性的艺术呈现同时也是作家世界观的外在化形态。对于张继炼来说,他的小说让人读出了阿拉善广大地域的原生态和人们生活的原汁味,就会让人想到这里酒场红火的深层原因,想到混迹酒场职场与推进现代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的悖逆与深刻影响。这也是张继炼小说最令人难忘的地方。 原载:内蒙古日报 2010年03月22日 原载:内蒙古日报2010年03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