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在曲美韵重的诗情中徜徉 ——读《颍川吟草·陈文玲诗词选》有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海君 参加讨论

    读陈文玲的诗词,第一感觉就是她的诗有言外之意境,隽永而有寄托。诗贵含蓄,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像春蚕抽丝一般细细地、慢慢地抽出来。陈文玲的诗词,既有古风古韵,又贴近生活,贴近现代社会,有浓重的时代感和深厚的生活基础。她的诗词表达,是含蓄优美的,通俗易懂的,曲径通幽,读来琅琅上口,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在她笔下的《憨鸭》:“大智若愚娇娃/乍暖还寒泳踏/湖河可否戏耍/下水方溅浪花/羽翼丰满柔纱/怡然自得轻划/一江春色待嫁/先知莫过憨鸭”。寥寥几句,把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写得如此生动,读起来竟如同儿歌一般。尤其是“一江春色待嫁,先知莫过憨鸭”,用拟人的手法写春色待嫁,一种敢于泳踏、敢于尝试方能先知的境界跃然纸上。
    陈文玲的诗词充满了激情,热情奔放,既有诗言志的大胸襟,也有得江山之助、情由景生、景由情移、以真情为根基的诗词意境。陈文玲的诗词题材很多,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她的很多诗词大气磅礴,具有我国历史上豪放派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她填写的四首《念奴娇·三江源》,读来令人震动唏嘘。“众山之恋/三江源/喜马拉雅俯瞰/恣肆汪洋/板块易/拔地而起伟岸/冰雪消融/湖泊千万/汇聚波澜卷/飞流直下/纵横天地星汉”。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些大江大河牵动着诗人的心,陈文玲寄情于壮丽的山河,以不同寻常的笔触,把飞流直下、穿行天上人间的江河写得气势恢宏。言江河状态之美,是为了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叹,是为了呼唤人们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为了强调中国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最为强烈的感受,或者说笔者最为欣赏的是,在她的诗词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和推崇的诗词境界。陈文玲的一些诗词中,那些或直抒胸臆、或热烈奔放、或深沉忧虑、或真情讴歌的,都蕴含着她浓重的爱国主义情怀。不论是在“山随水醉”的篇章中,还是在“国风雅颂”的篇章中,都集中抒发了她对伟大祖国的浓烈而真挚的爱。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来自祖国强大后的自信和自豪,也来自她本人在其中的付出和收获的真情。
    值得肯定的是,陈文玲的诗词讲究起承转合,讲究开头与结尾呼应,讲究学古忘古、适当用典。她的诗词清新纯净、古朴平淡,如潺潺流水和淡淡轻风,给人以美感。她的很多诗词写得很美,虽然是清丽婉约之笔,但细腻而不伤感,柔中带刚,刚柔相济,表现独属于当代女性的诗词风骨。她的诗讲究遣词造句,一些诗词中的神来之笔令人感到沁香扑面。如《行香子·水中看丹霞山》:“锦江乘船/静仰奇观/见群象/东渡安然/灿若明霞/色如渥丹/神工鬼斧/天造化/矗阳元//灵峰秀帘/绿丛遮掩/娇还羞/神交自然/归兮美人/醉卧高岚/玉女拦江/几百里/水绕山”。在这首词中,上半阙写阳元山,下半阙写阴元山,阴阳互动互补;起句写水,末句亦以水结尾,诗词前后呼应;整篇诗词写山写水,山水相映。以上描写的语言具有诗意的美,充满了难以述说的韵味,使人读起来如同身临其境,你真的会为大自然的神奇所打动、所陶醉。
    陈文玲少壮之时刻苦研读,谋求经世济民之道,对事业充满了激情、真情和热情。她参与和经历了伟大祖国的几十年变迁,在一路高歌的发展进程中,常常涌动着她的感悟,诗情便喷薄欲出。她曾经告诉笔者,当伟大祖国像高速列车奔腾前进的时候,自己常常被震荡、被感动、被影响,思想的翅膀总忍不住要飞翔。由于工作原因,陈文玲有机会到各地调查研究,每当一项调研任务完成写出研究成果后,很多副产品——诗词歌赋也自然喷薄而出。创作的诗词自然便在咏物绘景的清词丽句与慧心妙赏之外,还流淌着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思索,流淌着对生活的热爱,流淌着对所有描写事物的真情实感。
    陈文玲不论是在一些大处着眼、心系国家的作品中,还是在贴近日常生活的绘景咏物之作中,都有着很不寻常的思想境界和诗词意境。陈文玲酷爱唐诗宋词和毛泽东诗词,她不仅能背诵很多诗篇,而且深得其中三味。她悉心品味着生活,体悟着人生,从古今书卷之中领会着哲理玄思,而这些也都表现在她的诗作中。敏锐的审美直觉与灵感,生活中获得的美学体验和文学修养,使她的作品凝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涵和婉约情思,又融会了今日社会乐观昂扬的生活态度,书成了笔劲辞清、侠骨柔肠的佳作。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21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2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