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评论指出,现实主义的较高境界在于“泄露天机”,众人皆醉我独醒,满世界都看惯了皇帝的新装,只有作者敢于直言不讳。这四字评价,似乎也适用于李发锁的文字,更加适用于李发锁的长篇新作《债主》。 欠薪链条上的芸芸众生,诡异的官场生存之道,不甘随波逐流的正义官员,在发锁平和的笔下展开。平和,是发锁文字的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在他的几部作品中。有了平和,才有厚重。发锁曾经自我分析到,他是在天命之年的尾巴时段开始写作的,按说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写作可能缺乏敏锐和激情,但好处是能够理性些,心态平和,不会愤青。将愤怒隐于冷静的文字背后,是技巧,更是思想的体现。 我从来认为,文学作品如果想摆脱单纯的孤芳自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关注当下。试看李发锁笔下的欠薪江湖是怎样的一场困局—— “欠薪问题——悬在社会稳定安全阀上的一枚发热的雷管”! “欠薪问题集中的地方都会发现行政不作为和管理不到位现象”! “建筑市场种种乱相的背后是‘潜规则’在起作用”!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链条最末端的是被‘残食’的农民工”!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真的是“很惨很真实”。 难能可贵的是,如果仅仅是将困局用文学化的方式呈现,将难题全盘托出,然后到此为止,那么,除了让人心生感慨,恐怕也只能叹声无奈。这,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的思想边际。现实主义写作,伟大就伟大在于,既痛彻点题,同时,给人们以希望,最重要的,为这希望找到路径,哪怕是丹柯式的以心为火炬。 李发锁是懂得疗救的,他给欠薪开出的药方是,法制推进,政府作为。作为曾担任政府官员的发锁,深知很多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盘根交错的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需要摸到病根,需要望闻问切。 面对这样的主题,这样的思想,单纯从文字技巧上加以分析,显然失之于浅显了。其实,就算从文学艺术性上进行考量,这篇小说的特点同样性格鲜明,每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和惊心动魄的故事,都体现出作家布局谋篇的高度和驾驭文字的娴熟。 让我个人更感兴趣的是,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跟这些常人避之不及的题材较劲?联系到李发锁的社会职务,便可清楚地了解到一个作家的专业操守,一个官员的社会情怀。李发锁的探索更加弥足珍贵。他的作品,虽称小说,但是应该绝少虚构,很多事件往往可能都是来源于他的实际工作,甚至有的案例不排除都是他亲自处理过的。官员生涯,是他丰沛的创作资源,把资源开发出来,则需要勇气,需要责任感,需要能力。发锁显然具备了这个能力,他正在完成从官员到现实主义作家的华丽转身,我很欣喜看到发锁的努力正在变成现实,这欣喜甚至不亚于我自己的作品问世。 小说中的主人公仍然在路上跋涉——张大逵九死而不悔,孔文明坚持水滴石穿,王文杰奔走鼓呼。而李发锁已经走上了创作的快车道,他的富矿已经打开。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16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