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借你一双慧眼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 聪 参加讨论

    王鼎钧,1925年生,山东临沂人。日本侵华期间山东沦陷,离家作流亡学生,辗转安徽、河 南、陕西各地。1949年至台湾,先后在广播、电视、报纸副刊工作,并在中国文化学院教授 新闻写作。其间在《中国时报》担任专栏主笔,为50年代及60年代台湾重要的杂文作家,70 年代至90年代台湾散文的扛鼎人物。1978年赴美,在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担任双语教材编辑。 《看不透的城市》即是他在美国的一部所闻所见所感的散文集。
    由于少时历经抗战期间的颠沛流离及后来去台留美抹不去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愫,塑造了他悲 天悯人的细腻情感,他的职业也使他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散文集《看不透的城市》即得益于 此,客观地展现了中国人从初入纽约到久居的一系列生存状态,使我们在深刻地认识了美国 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时,得到华人不同生存方式的深层思考。对于美国华人的生存状态 ,王鼎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入美的辛酸。美国是一个先进繁华的国家,往往是城市的发展与犯罪率同步上升,发展的机 会伴随着生活的艰难,但是入美的华人都是为了前者而忍受后者。《单向交通》写一个妻儿 已去美国三年,自己正想方设法去美国因而低声下气求人帮忙的人,终因儿子抽大麻妻儿又 回国。而在《那年冬天》里,王鼎钧则借一位移民专家之口,说出了在美非法居留的人的窘 态:“对非法居留的人而言,美国不啻是一座看不见围墙的大监牢,这座大牢的惩罚规则并 非不准出去,而是出去以后不准再回来,非法居留者惟恐失去‘坐牢’的机会,哭哭啼啼硬 不肯走。”[1]历尽千辛万苦争取的却只是“坐牢”的机会,令人沉思。美国并非 天堂,但 也不是地狱,王鼎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客观,他非常客观冷静地陈列着一桩桩事情,并 没有义愤填膺地批判美国种种不是,只是将入美的利弊陈述出来,尤其给做着美国梦却没有 做好承担苦难的心理准备而只是一脑子憧憬的人敲响了警钟。
    生活的艰辛,及因此导致的人格畸变。《他们开店》写几个中国人在纽约开店,随时都得防 备遭受抢劫,《狼嗥声中》用“狼嗥”比喻纽约的险恶环境,及《那年冬天》里因生活窘迫 跳楼自杀的女子,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艰辛。他的这些作品无疑是一个显微镜,让 我们看到了华丽外表下的内层,竞争的残酷。甚至因为生活的艰辛与竞争的残酷,一些华人 的人格产生畸变。因为收集新移民资料的原因,作者想访问一个家庭,可对方却说:“老乡 啊,咱那天下了飞机,跪在地上发了个誓,以前的事一笔勾销,再也不提,以后在美国,但 求儿女长大成人,人家打咱的左脸咱连右脸也给他打。你别访问啦,没啥好说的啊!” [2] 这种为了生存的委曲求全,让人辛酸又感到耻辱。还有一种处于“辉煌的过去,黯淡的现在 ”的中国人,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细,见了中国人就不舒服,于是想方设法换掉中国工人。 凡此种种,导致海外华人的不团结,虽然在残酷的环境中,适者生存,但是为了生存不惜代 价的可怕行为让我们重新思考华人的生存价值观。在美国,美国人的性格即是在激烈的竞争 环境中形成的,与其它事物相比,他们更看中的是成功的价值,更看中的是一个人的才华和 能力。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只有强者方能出头,只有打败所有的对手,才是成功者。在这种 环境中受到影响成为必然。
    中美差异造成的尴尬。《怨》中叙述了一个初来纽约的人因为找不到房子,暂时借住在朋友 家,朋友要求电话费自付。后来迁出时,他算出电话费,然后买了一条金项链送给朋友的太 太,觉得当面给钞票不成体统,谁知月初朋友照样寄来电话费帐单,并爽直地说:“那是你 给我太太的礼物,不是付给我的电话费。她不会卖了项链把钱交给我。”[3]母子 们之间因 中美差异所造成的不合(《母子们》)。人人自扫门前雪,从不去帮助别人铲雪也不希望别 人帮忙的界线分明(《门前雪》)。美国人与中国人不同,他们讲求实际,尤其在金钱上非 常务实。付出劳动便要取得报酬,求助于他们当以惠相报,在美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所 以他们在劳动与报酬方面计算得清清楚楚。而且美国人向来喜欢独立,他们不喜欢依赖别人 ,也不喜欢别人依赖他们,所以深受中国传统美德熏陶的华人在美国处处碰壁。久而久之,华人为了适应美国,为了入乡随俗,只好抛弃自己的中国传 统,学习美国的风俗,这必然导致中国人在美国有失根的痛苦和迷惘。中华传统在美国是否 能够延续,关键决定于这些传统是否能够适应美国的经济和生活方式,在与西方价值观融合 的过程中自觉地改变,从而形成两相在碰撞中改变的状况。
    失根的痛苦和迷惘。关于中国人怎样适应美国的社会,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中美文化有异 ,中国人得丢掉自己的文化包袱。就像一位作家所说,中国人是怀着文化的胎来的,来到之 后先得‘堕胎’。”[4]从孩子们非要买“保证褪色缩水”的裤子,从他们不喝稀 饭喝可口可乐,不吃红烧肉吃汉堡包的时候(《怨》),以及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 顾(《关于月 饼》),从表至里,下一代已经完全从中国的壳中蜕变出来,而对于将自己的根深深植于中 国传统的这一代华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得不去适应的痛苦。既然决定久居美国,就得从各 方面适应美国,这是生活所必须的,但是从内心深处却割舍不下中国情,这种矛盾冲突在内 心碰撞,导致生存的迷惘。
    从这本散文集我们看到了美国华人生存的各个方面,及美国华人生存的艰难及尴尬带给华人 的 生存方式的思考。华人欲融入居住国,两国文化的差异是根本所在,如何调和差异成为解决 问题的关键。
    中国文化的渊源来自中庸儒学,这决定了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注重尊严;而美国人则认为 死要面子意味着一事无成,他们肯定的是实际价值。中国传统历来主张等级观念,要求尊卑 有别、长幼有序,晚辈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以示尊敬;而美国追求人人平等,等级观念淡 薄,子女对父母都可以直呼其名。人情在中国人的心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中国传统崇 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主张团结合作,在衡量个人行为时,也多以道德为标准;而美国崇尚 个人自由,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人与人之间也多为 互利关系,表现出人情较为淡漠,但却十分重视个人利益和自由。
    由此可见,中美差异渊源深厚,不是简单的“堕胎”就可以解决的。从王鼎钧的这本散文集 中我们看到华人生存的复杂性。华人在海外,受到居住国文化的包围,从而慢慢表现出对居 住国文化的适应性;但是另一方面,却在深层上仍然保持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我们不能因 其的“适应性”而指责华人的“失根”,也不能因其对中华文化的保留就主张宣扬中华文化 的保留。在两国价值观产生冲突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应该秉着宽容的态度 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宽容是华侨华人在海外多元异质环境中的生存选择。宽容意识就是 多元意识。宽容是价值多元化基础上主体的选择;生存方式是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主 体与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5],“华侨华人的生存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因为人的 生存是多 向度的,而多向度的生存选择必然产生价值冲突。如何对这种冲突进行调适,以求得生存的 保障与发展的基础?海外华侨华人所借助的就是宽容”[6]。宽容,作为海外华人 的一种生 存态度和方式,不是用来消解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而是在碰撞中求融合,在差异中求得 不同文化的谅解,从而客观对待不同文化,在融合中促进发展。
    王鼎钧全方位、立体地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华人的生存状态。从他的慧眼中我们重新认识了美国,重新感悟了美国华人的生活。王鼎钧以 说理散文“人生三书”斐名上世纪70年代。他的 说理散文多是摆事实,讲道理,目的是为青少年及初涉世事的人以人生指导。 这部散文集《看不透的城市》承袭了说理散文中的“摆事实”,不同 的是本书没有像说理散文一样前一部 分摆事实,后一部分讲道理,道理蕴涵在故事本身中了,给读者留出了思考的空间。而且“ 人生三书”中的故事多以“从前”开头,多是童话寓言式,从而寄托深意,而《看不透的城 市》则直接取材身边事,真实亲切,缩短了读者的阅读距离。有一点在王鼎钧的文章中贯穿 始终,为广大评论家所赞扬的,即是他朴实无华的语言。王鼎钧对诗歌、小说、剧本、评论 等各种文体都有所涉及,因此风格数变,但一直未变的是他朴实无华的语言。综观《看不透 的城市》,有语录体,如《母子们》、《茶话》、《至亲好友》;有书信体,如《单向交通 》;有日记《那年冬天》,故事类《崔门三记》。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 自始至终未变,毫无矫饰,其情、其理毕现。王鼎钧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回想起来, 大老师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这一番教导对我的影响太大、太大了。”[ 7]因 为他质朴的语言使他的文章浅近易懂而寓意深远,“字里行间既富理想色彩,也密切注视现 实,”因此被台湾散文家隐地称为“这一代中国人的眼睛”[8]。   王鼎钧通过他的散文借给我们一双慧眼,使我们看透华人生存的不同方面,从入美的辛酸、 生活的艰辛,中美差异造成的尴尬到失根的痛苦和迷惘,更为关键的是他带给了我们多方位 ,大空间的思考,从而窥探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得到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的方式,我们得到 的不仅是一双慧眼的洞明,更是一种大环境下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宽容。
    注释:
    [1]、[2]、[3]、[4]王鼎钧:《看不透的城市》[M],尔雅出版社(台北),198 4年版,第173、158、46、123页。
    [5]、[6]张禹东:《宽容:一种生存方式——以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实践为例》[J] ,《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
    [7]、[8]王鼎钧:《昨天的云》[M],中国工人出版社(北京),2000年版,第65页 ,扉页。
    原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01
    
    原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0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