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近十年台湾散文新观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倪金华 参加讨论

         引言
     八十年代后期迄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在中共中央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巨大影响下,台湾岛内的政治、经济局势发生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变化。1987年7月国民党当局宣布解除军事戒严,并于1988年1月和1989年1月相继宣布解除报禁,正式开放党禁,陆续调整大陆政策,放宽对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限制,采取一系列促进两岸经贸、文化往来等有限度的开放措施,从而使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同时也标志着台湾文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台湾散文,一方面有它自身生存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一方面受制于台湾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又反映出特定时代的社会心理与历史文化精神。我们通过近十年台湾散文发展的观察,将探寻台湾散文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关系,研究台湾作家对于人生、社会和地球生态的三大关怀,以及台湾散文艺术在新时期的整合与演化,从而展望台湾散文的跨世纪发展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自1970年起,林锡嘉、萧萧、陈幸蕙、简@①等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选编的九歌版“年度散文选”,紧跟台湾散文发展步履,每年精选台湾各大报刊上发表的散文精品,编理出当代散文家的心灵图谱。该散文选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因而本文以近十年的九歌版“年度散文选”为主要考察对象,并旁涉其他散文选本,力求对近十年台湾散文的面貌有个更为准确的观察。
         一、亲情写作:传统文化亲情的凝聚与延续
     孝亲观念,是中国道德的本位,对血缘关系的高度注重,是中国人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我国散文一直以抒写伦理亲情为重要内容。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朝花夕拾》等,都是抒写亲情的动人佳作。
     闽版《台湾文学史》认为,“国家意识、血亲之情、师友之情这些古典散文中最常见的母题也成为台湾散文家创作涉笔最多的领域。”(注: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下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年1月版,第431页。)的确,从五十年代开始,张秀亚、钟梅音、 林海音等老一辈台湾闺秀作家,以擅写人情人性、抒发性灵见长,在委婉的笔致中抒写儿女情长,文笔清新细腻而感人,开创了当代台湾散文抒写人伦亲情的先河。六十年代的琦君、罗兰、胡品清,七、八十年代的王鼎钧、张晓风、林文月等散文家承续感性散文一脉,把散文作为传统文化亲情的意义载体,鲜明地体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学传统精神。纵观台湾近十年来的散文,中华民族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最持久的传统的文化亲情仍在台湾散文家笔下源源流淌,写人间亲情、友情、爱情,表现中国人温柔敦厚的社会性格,构成了近年台湾散文民族特色的一个主要方面。
     怀人伤逝的散文作品,几乎在每年的台湾“年度散文选”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基于内心深处的亲情记忆,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情缅怀,台湾作家笔下往往流露出对师友亲人的浓浓追忆之情。《七十八年散文选》选辑了顾肇森的《朝如青丝暮成雪》、徐锦成的《母亲的百宝箱》、吴晟的《遗物》等表现父子亲情,饶具人子朴素真诚情感纹路的散文,读之令人动容。《七十九年散文选》的“台静农纪念专辑”发表了林文月、秦贤次等人哀悼文坛前辈台静农先生的散文,情真意切,令人感动。在1992年和1993年的台湾“年度散文选”中,专辟“容颜录”和“人物散文”专辑,收录写人传情散文佳作。现任“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督学”的刘定霖的《心灵中那口永远的清井》一文,忆写母亲的言行教诲拂去自己心灵的尘埃,将自己人到中年以后奔竞于尘世名利途中的苦涩、烦躁与悔悟,细细织入文中,让读者深深地体悟到母子亲情的纯真和力量。血亲之情,联结着民族文化之根,显示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内聚力。把根留住,让血脉再相连,这就是台湾散文透示出来的文化信息。
     抒发思乡情怀的“探亲散文”承续台湾七、八十年代乡土、乡愁文学的发展,得益于海峡两岸局势的缓和与和平统一呼声的高涨,不少散文家亲履日思梦萦的大陆家乡土地,记录下自己大陆之行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浓厚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母国关怀。刘静娟的《同胞》、席慕容的《源》、《仰望九纛》、苏伟贞的《问路回家》、龙应台的《故乡、异乡》,以及由大荒等20多位知名作家写作的探亲散文结集《四十年来家国》,或者追怀与大陆同胞的温热情爱,体认自己的民族渊源与文化血缘;或者从与骨肉亲人的相会中感受伦理亲情的真挚与温馨;或者从探亲游历中发抒自己的悲悯情怀,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情感凝聚力,表现了存在于民族心灵深处的对于中国未来命运的忧患与关切。
     总之,亲情写作是台湾近十年来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景观,它上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血脉,近受时代与社会的深刻影响,不管是怀人伤逝,或是表达思乡情怀的篇章,都流露出浓郁的文化亲情,显示出深刻感人的情感魅力。
         二、人生关怀:说生死,释情怀
     陈幸蕙在其编选的《七十八年散文选》序言中检视台湾1989年的散文现象及其意义,归纳台湾散文缪思遗下的七痕“足印”,指出卷六收集的作品主题为“人生关怀,系小我个人于浮世红尘中的生活探索、反省与情思。”(注:引自陈幸蕙编:《七十八年散文选》,九歌出版社,1989年4月版。)这类散文破解人生密码,剖析生命意境, 思考生命价值,追寻生命意义,是近几年台湾散文创作重要的发展趋势。有的散文家把自我人生作为研究对象,自我感觉、自我体验、自我分析,把自我省察作为开启他人心灵奥秘的一把钥匙,洞幽烛微,从生活中晤见生命的智慧;有的散文家描述自然界物体的生命现象,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悟与生命的启迪,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追求生活与心灵契合的艺术。一股理性的清泉荡涤着作家的艺术感觉与心灵,散文作品呈现出一丝丝提升人类灵魂的人生哲学,闪烁着智慧与超越的精神。
     刘墉的《蝉蛹之死》深入描与了观察蝉蜕壳时那种生死的挣扎,溶人生感悟与自然描绘于一体,为自然界的生命喝彩。张晓风的《描容》为己画像,融进人生情趣,那种震撼心灵的人性飞扬,引人无限省思。由方杞编选的当代哲理散文选《灵光照眼》,选辑余光中、林清玄、简@①等十家散文20篇,这些作品抒写生命哲思与人生理念,为读者引出一方灵光。余光中的《夜读叔本华》选择叔本华澄明透彻的哲理警句,展开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孟东篱的《为自我教育》,以56则长短不拘的诗性语言,表述自己留恋热爱生命,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例如他写蒲公英:“那小小的蒲公英,把花瓣张开,欣喜地等待着极微细的种子来到怀中,然后,她就象珍藏着爱情一样,把它们合在子房中,在那里孕育出生命……。”表达出一种创造性的生命感觉体验。散文家们从客观生活中寻求的是一种创作主体自身的对象化和蕴含其间的人生哲理,表现出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形象与哲理的统一,生活现象与心灵慧思的统一。
     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重内省与体悟。人生关怀的哲思散文,以精神探索的深度见长,它发掘文学与人的生存和价值的关系,不断地开掘着散文家的心灵王国,着重于人类自己内在价值的建立,而不是对身外之物的追求。我们细心品赏之下,又发现其根底深处隐藏着那拂拭不去的悲怆的生命本质,流露出浓浓的人生忧患意识,与台湾孤岛意识和迫切的文化生存危机相契合。
         三、社会关怀: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人文景观
     郑明@②在归纳分析台湾八十年代散文创作特色的文章中,注意到了台湾意识形态的多元呈现:“台湾自八十年代末期政府解严后,言论尺度大为开放,文学的表呈内容也相对扩大许多,散文中意识形态的杂然并呈实为七十年来所未见。”“对政治放言高论,也是台湾解严后的一大现象,文学家对政治的关怀并不比政客少。”(注:郑明@②、林yào@③德编著:《时代之风——当代文学入门》,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7月版,第213页。)八十年代台湾文坛的一个强劲思潮,即是文学的现实关怀精神向政治领域的掘进。进入九十年代,自八十年代延伸而来的政治散文、乡土散文、都市散文等也出现了更为崭新的时代内容,题材领域扩大,出现崭新主题,蔚为文坛新的人文景观。
     近十年来,台湾散文家面对时代变迁和都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诡异现象,进行现实批评,揭示台湾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畸形发展,构成台湾政治文学的另一个侧面。苦苓的《世界最大赌场》以虚拟讽刺笔法,针砭台湾社会股市发烧,房地产飙风等全民疯狂的金钱游戏与社会投机风气,刻绘了一幅全民皆赌的末世风情画。焦桐的《风尘五韵》,则描绘了五则令人不堪、不忍的浮世哀歌,对台湾猖獗的地下色情,给予强烈的批评与抨击。此外,人在欧洲的龙应台从民族性对照入手进入社会现象与人性的比较省思(《毒药》);隐地以都市“文化观察人”的身份,追忆台湾七十年代文学作为人们精神食粮和心灵润滑剂的文学时代,对照当今台湾“交通阻塞,空气品质恶化,水资源受到污染”的社会现状,呼唤着创造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新世纪、新国家”,笔下有历史的风云激荡,有作为一个文化人的真诚期盼(《翻转的年代》)。可以说,从揭示社会弊病入手,以文化观察视角表现散文家对台湾社会的关怀之情,正体现了作家的爱心与真情。
     台湾原住民文化的逐渐消失,引起不少作家的关注,山地文学的崛起与发展,是近十年来台湾文坛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由于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及本地高山族生存环境所受到的根本性冲击,高山族的生活形态、风俗习惯等文化特征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山地人写山地人”的为弱势族群代言的布农族作家田雅各、莫那能、柳翱、波尔尼林等。面对外来文明的冲击,他们深深感觉到族群生存的危机,肩负着文化承传的历史使命感,用自己的笔书写原住民的心声,揭示高山族目前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困境。1992年以来的“年度散文选”中收入了这方面的作品。如吴锦发的《重返部落》,以悲悯情怀表现布农人部落在文明与原始角力下的结果,为原住民部落在商业浪潮驱赶下陷入萎顿的现状而感叹不已。1993年为“国际原住民年”,萧萧编选的《八十二年散文选》中特别选入了三篇代表作品,首篇是号称“原住民的一枝健笔”的瓦历斯·尤干的作品《诗与私生活》,反映台湾原住民文化的逐渐消失,表达原住民真正的心声。第二篇是庄华堂的《巴古斯的归乡路》,以汉人的眼光记述原住民返乡的情景。第三篇是杨柳新的《印地安夕阳》,写美国印地安保护区的见闻,表现世界各地原住民所面临的共同困境,显示出原住民文学独特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台湾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七十年代初台湾妇女要求提高女权、男女平等的强烈呼声相应和,在近十年内异军突起,一批颇具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女作家,在作品中显露出追求平等、自由的锋芒。龙应台、洪素丽、方娥真、陈幸蕙、简@①等女散文家的创作,突破个人情感的表达,涉及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与袁琼琼、苏伟贞、朱天文、朱天心、张曼娟等小说家,罗英、冯青、夏宇、罗任玲等女诗人一道,汇成了一股壮观的台湾女性文学潮流。简@①在她编选的《八十四年散文选》中指出:“拜近几年来女性主义议题之势,诸多掩藏在历史暗影里的女性面貌得以多元呈现,其中,台湾本土女性社会史透过‘女权会’与媒体的策划尤其受人瞩目。”(注:简@①编:《八十四年散文选》,九歌出版社,1996年4月版。)她在这本“年度散文选”中特辟一辑,收录7篇反映女性主题的散文,有叙述一辈子辛苦创业的阿妈,有描绘虔诚年迈的排湾族女巫,也有描述由禁忌与秘方构成的年代里走出来的老太太……透过这些动人的生命故事,让人们见识女性的坚毅、慈爱与拓荒者的精神面貌。(注:简@①编:《八十四年散文选》,九歌出版社,1996年4月版。)
     随着台湾社会都市化进程的急剧加快,以都市生活为题材的都市文学已成为近十年台湾文学主流。都市文学反映现代都市人的新型都市文化意识,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形态、思考方式和新的行为模式,体现台湾作家社会关怀的精神底蕴。我们从收入台湾“年度散文选”的作品中,会浏览到发生在台湾这样一个“都市岛”上的各种新景观。诸如“半资深上班族”为寻求身心、能力的再突破,加班学习日语的人生再出击;“新新农民”亲炙土地,拥抱田园的现代人休闲新潮流;今日台湾都市人参加高尔夫球、篮球、棒球、登山、赛跑等体育运动的狂热风潮等,体现了散文作者对都市人文现象的种种关怀。
     此外,台湾“年度散文选”每年都选录一些跨越边界的记游散文。例如刘大任的《萨伐旅》、李黎的《城的记忆》、陈正家的《浪漫风情》等。记游散文作者或是亲履异域疆土,接受民族文化洗礼;或是以天地游人的宏观视野,鸟瞰古城的兴衰沿革、沉浮身世;或是从旅游见闻中反思台湾文化,反思人性善恶,留下了令人回荡不已的心灵冲激。
     总之,台湾散文的社会关怀呈多元形态,涉及当代台湾人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台湾散文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使命感和执着现实、表现人生的人文精神。
         四、地球关怀:环保意识呈现绿意与温馨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进程,人类对环境的掠夺性开采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已越来越明显,江河湖海被污染无遗,覆盖地表的森林几被砍伐毁坏殆尽,臭氧层被破坏,海洋水平面上升,厄尔尼诺、拉妮娜现象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灾害……。人类究竟是绿色地球的生命卫士呢?还是盘剥大自然的破坏者?七十年代初,联合国专门小组发表了著名报告——《只有一个地球》。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及发展大会,向世界各国发出严峻警告: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话,前景就是毁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课题面前,台湾作家在亲身体验本土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1983年,提倡生态保育的先驱者韩韩和马以工,联合撰写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文章,记录了她们观察台湾各地植物和动物遭受无情的滥垦或滥捕所造成的满目疮痍,从而掀起了台湾环保生态文学的写作热潮。事隔十余年,生态写作如今在台湾已渐成气候,成为一种新兴的文类。
     台湾学者郑明@②认为,从事生态环保文学写作的作者,“基本上都怀有淑世精神,一股强大的责任感推动着他们笔耕。”(注:郑明@②、林yào@③德编著:《时代之风——当代文学入门》,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7月版,第214页。)台湾的诗人、小说家、报道文学作家和散文家,纷纷执笔写作保护环境主题的作品,报导自然生态破坏造成的种种恶果,力求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存危机感,充分体现了当代台湾文学“现实关怀”的文学精神。
     刘克襄曾任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编辑,他在以往的诗作散文中,常常流露出深刻的政治关怀、社会关怀,以及最深刻的地球关怀。他以多年爱鸟、赏鸟、观察并记录本土鸟类移徙的资深“鸟人”身份,一直以《鸟书》在文坛独树一帜。在《走过箭竹草原》一文中,他记下了自己在五月初回到箭竹大草原上与昆虫花草亲近的美好感受与广远心境,显示出宝岛台湾山水有情的绿意与丰饶。刘还月在台湾《中华日报》副刊上发表《你问,淡水河有多长?》,关心着台湾人民生活中的“脐带”——淡水河的生态环境。林文义的《在护城河右岸》一文,从人文关怀角度追忆台北西门汀、万华地区的今昔,由自然生态到社会生态的变迁,批评“九十年代,公义荡然,是非迷乱的台湾,宗教信仰、参佛习禅成为时尚,说来无非是微渺的人们缺乏对自我生命的信心以及遁避。”表现出深沉的文化忧思。徐仁修的《湿地哀歌》,观察记载一片湿地近三年的自然变迁,呼吁“不要让政治与金钱挟着科技的暴力,摧残台湾自然生态的根。”台湾散文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爱护,其心切切,其情殷殷,他们或从植物观察到虫鱼鸟兽的关切,或从人文角度追寻历史文化的变迁,反映人类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表现出世纪之交台湾人文学者的文化使命感和环境拯救意识。
     文学,是精神的记录和心灵的表达。台湾散文家针对时代与人类所面临的环保课题,表达了他们深远的地球关怀,是人类心灵和时代精神的体现,在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言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五、整合演化:垦拓疆域与前卫试验
     台湾散文的风貌,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不仅写作题材涉及面广,艺术手法也屡屡展示出独特的风姿,充满了各种丰富的可能性。郑明@②认为台湾散文未来的发展“呈现三种趋势:(一)副文类的整合,(二)中间文类的诞生,(三)科际整合的潜力。”(注:郑明@②、林yào@③德编著:《时代之风——当代文学入门》,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7月版,第155页。)从近十年台湾散文艺术的整合与演化来看,的确在散文文体的变化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散文文体呈多元化综合态势。小说、诗歌、绘画、摄影,影视中的蒙太奇、变形、错位、多线并进等“混血”成分的互激共生,突显了散文文体的“杂交优势”,从而也垦拓了散文疆域,产生了类似于“多声部交响乐”的艺术审美效应。
     与五、六十年代的张秀亚、琦君等散文家兼融绘画、音乐、诗词等艺术手法的散文创作相比,现在活跃在文坛上的新生代的散文创作,表现出鲜明的艺术创新与超越。面对如今日新月异、声光电化、科技网络越来越发达的崭新时空,人们都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视听感觉去重新感悟一个全新的世界。1996年台湾最佳文学奖获得者简@①自称其散文集《女儿红》是“小说与散文的混血”;杨牧的《亭午之鹰》是散文亦是诗;杜十三的散文集《爱情笔记》以诗文配画,不断拓宽散文的艺术表现疆域;蔡深江的《漫步经心》是组诗的经营方式与独具匠心的建构;关晓荣的《磨坊边缘备忘录》,以类似电影镜头的连缀,交融内外感觉,描绘主人公的所见所思,语言双关而富有弹性,使得散文艺术的疆域不断拓展。
     台湾散文近十年来求新求活的发展态势令人赏心悦目,都市化进程中的新生代散文在美学实验上的创获,表现都市新景观和都市人心态的作品各领风骚,显现出高度的创意,为当代台湾文学写下重要的一页。英年早逝的青年作家林yào@③德创作的《铜梦》,以“铜”为中心意象,追寻亘古蛮荒的人类文化发展史,古今纵横,收放有致,寄寓了作者对于人类文化的宏观审视与深层思考。林幸谦的《水仙子的神话》,借神话传达受创的弱智者的内在孤寂与悲哀感触,叙述角度的转换带来更为开阔的心理表达空间,描述出一种异化的生命情境。
     在当今台湾,学者、诗人、小说家拥有一管散文好笔的比比皆是,他们中间有诗人余光中、杨照、陈芳明,小说家隐地、戴文采、苏伟贞、刘大任等。他们“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焦点题材,并且以接近专业的学养做深层耕耘,有计划地撰写一系列连作,为自己定位与塑型。”(注:简@①编:《八十一年散文选》,九歌出版社,1993年3月版。 )王家祥的《荒野遗迹》、陈列的《三月合欢雪》、徐仁修的《夏夜小溪》、陈黎的《给音乐精灵的咏叹调》等,潜入历史与文化深层,询问人类族群的共同记忆,为垦拓散文疆域做出了可贵的努力。
     应当指出的是,台湾散文学不断扩充其艺术表现的疆域,不仅与作家大胆的艺术探索有关,而且与台湾一些文学理论工作者的赞同与鼓励分不开。除了长期专注于散文艺术研究而卓有建树的郑明@②之外,台湾学者杨昌年在其《现代散文新风貌》一书中,归纳台湾散文诗化、小说体、寓言体等不同特征,主张当代散文要提升艺术深度,必须“一方面取法传统文学的杰作,另一方面吸收现代诗的精炼与想象来丰富它本身的韵味。”(注:杨昌年著:《现代散文新风貌》,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版。)萧萧也主张“散文可以撷取诗创作的任何技巧,可以采用极短篇的机智,可以学习长篇小说的情境铺陈,也可以将戏剧的舞台效果展现在笔研间。”(注:萧萧编:《八十二年散文选》,九歌出版社,1994年4月版。 )这与大陆一些散文理论研究者提出“净化散文文体”,提倡纯文学散文写作的理论主张相去甚远。
     为了扶植更多的年轻作者,台湾《中华日报》副刊和《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于1994年策划推出“新锐散文展”,《联合报》副刊则精心策划“这一代的文学”栏目,鼓励青年学子的散文写作。“九歌文教基金会”为发掘具有散文创作潜力的新锐作家,提升他们的艺术水准,也设立了“新锐散文奖”。这一份份温馨而又充满关爱的掌声,的确催生了不少初啼新声的散文新秀。
     当今台湾文化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众文化的流行,文学消费现象的日益蔓延。台湾主要报纸副刊、杂志,不约而同策划专题,广邀名手,袖珍短小的掌中小品成为报刊媒体的文学新宠。其精致者,多趋于诗,字质浓稠,意象饱满,节奏鲜明,以适应现代读者“新、速、实、简”的阅读需求。散文集《掌上小札》,选辑苏伟贞等50余家锦绣小品,篇幅精简,情思沛然,有心园拾穗、灵海潮汐;有静屋心语、寒夜遐思;有微雨清尘、荒漠甘泉,展现出人生道上的诗情画意与人世沧桑。实验性浓,契合资讯时代人们阅读。台湾《联合报》副刊自1995 年2月起,推出“全民写作”栏目,供大众参与,把发生在海边、公园、医院、学校、山林、工地以及街巷的短剧,化为生命刻痕的文字,留下丰富的人生投影。
     如上所述,台湾当代散文艺术的整合与演化,是与台湾散文作者队伍的综合组成和新锐作家的崛起分不开的。他们兼具散文艺术观念的革新开放与艺术思维方式的兼融综合,不苟因循,追求通变,从文字蝴蝶的捕捉到文化巨龙的描摹,呈现出无穷的活力与大胆的艺术创造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原载:《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906
    
    原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0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