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龙一7答:用最少的字传达最多的内容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孙小宁 参加讨论

    龙一的小说有种灰色的调子,类似于北京的正义路。一种朴素的面貌,但每个拐口又似乎透出些历史的纵深度。他结构故事,但不煽情,也从不描摹人物情态。如果你带着看完电视剧的饱满情绪,进入他的小说,不能不面对两者的落差,也就是说,你在姜伟的电视剧里看到的是肉,而在龙一小说中看到的是骨,但,究竟哪个更好些呢?
    只有骨架的《潜伏》小说,一万多字的规模。同样的,《借枪》,也就十几万字。龙一的小说存在,很像是搭建得很结实的混凝土钢架,为电视剧改编提供了坚固耐用的结构,以及人物命运关系的出口,而它自己则不做填满。至今我都不知道,这样的小说处理,该叫简洁,还是简单?
    如果没有电视剧《潜伏》,我不确定,是否能注意到龙一这位作家。同样,即使有根据龙一小说改编的另一作品《借枪》的广受关注,我也同样不确定,我是否能依此而对龙一的小说投射同样浓烈的情感。
    我能清楚意识到的是,这样来面对一个作家的小说,很难说对作家本人公平。你需要把那个印象深刻的电视剧《潜伏》与《借枪》拿开,独自面对龙一的小说文本。于是你大概能看到,龙一小说尚有不同于电视剧的着力之处。那就是某种情节处理的技术性。小说《借枪》并没有电视剧最后车站击毙日本头头那高潮一幕,砍头行动的完成,是在后来的火车上。龙一描述共产党人熊阔海进入小泉敬二(也就是电视剧里的加藤)的包厢,他反复思量的是如何让小泉死得像正义审判下的绞刑,而不是某种为谋财害命而进行的杀人。于是车厢板壁上的衣帽钩,浴巾拧成的绳子之类如何利用,被他描摹得格外精细,让你忍不住会想,这些,他或许在家里已经摆布了半天吧。同样,写唐代题材的小说《刺客》,龙一也曾经自己动手,绘制了长安的宫城与皇城图,绘制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的地图,以及一幅西京长安的城市地图,将长安一百单八坊的位置标示清楚,以方便自己相对准确地把握这座城市的脉络。而龙一自己在家研制炸药的事,他已经谈得不想再谈,可这的确是当今的作家圈闻所未闻的新鲜事。他这是在码字,还是在做一个行为艺术家?
    看新浪“天津龙一”的博客,直觉生活中的龙一比他的小说有意思。因为那里有他的历史随笔、摄影作品与旅途所记。他可以把几个朋友的出行,设计成一个刺客团伙执行任务。而那些有关天津人文历史的随笔,也特别能见出,他对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历史所倾注的努力。
    龙一爱美食,出入市井,也做收藏。他钻研历史,尤其看重那些旮旯角落,毫不隐讳对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这10个行业有兴趣。他屡屡想出本中国人的享乐史的书,屡屡被出版社毙掉,认为是腐败与腐朽。
    如此看龙一,他的生活状态其实是松的,而他的小说却显得有些紧,人物情感之类更是稀缺。所以,面对龙一的小说,我总是揣着一团疑惑。
    但无论如何,在那些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家中,他算是运气超好的人,因为他碰上了同样有作家气质的姜伟那个团队。所以不关注龙一创作也难。龙一的书目前在市面上能看到的有《刺客》、《暗探》、《暗火》,今年还有《借枪》与《深谋》。看《借枪》也还好,而看《深谋》的书封,不免会为龙一崩溃——整个一个《风语》设计的翻版,只显得做书的人志大才疏。问题是,为什么不见龙一出来抗议?
    在网上能搜到龙一许多信息。这里,只谈和小说有关的龙一。
    1
    问:看过电视剧之后再看你的小说,会觉得落差大。首先是篇幅与容量。当然从电视剧还能看到小说的基本轮廓,但也只是个轮廓。所以你的小说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混凝土钢筋结构的建筑,足够结实,但还没有做立面。写小说,你是否更用心在这个结构的搭建上,而不是情感与所谓故事氛围的铺衍上。
    答:我不喜欢写字,如果没有电脑我根本不可能干写作这一行。即使是用电脑,我也是能少写就少写。这样一来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写作方法,就是“用最少的字传达最多的内容”,也就是人们夸我时说的“简洁”。
    我很喜欢这种简洁,小说中最常见的就是“半句话的风景”,或“一句话的人物描写”和“一句话的心理描述”等。而更多的时候,我根本就不写人物外貌,最极端的例子是,我的一些小说人物只有代号,没有名字,如《潜伏》中的站长和马队长,《借枪》中的裴小姐和熊太太等。
    在小说结构和情节设计上,简洁也成了我对自己苛刻的要求,但总体效果还不错,至少我自己很喜欢。
    这种小说技术我在写中国革命史小说时最常用,其他题材却常会变成另外的风格,如《迷人草》和当代题材小说。
    对于小说写作来讲,简洁的好处很多,但也有缺点,就是小说进展太快,不够细腻。
    2
    问:《潜伏》原作与《借枪》小说,在我看来,当然是《借枪》更像一部完成的小说。但《潜伏》虽然像是只有故事轮廓(也许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我也能感到某种命运的残酷性,是在翠萍这个人物身上。让我不禁联想,如果让你独自撑开《潜伏》那部小说,你可能不会让人看到那么多喜乐与希望的元素,像电视剧那样。
    答:《潜伏》是短篇小说,有独特的设计要求,也就是对一个人物生活的“点串联”,看起来像生活的轮廓,其实,只要将这个人物真相揭示完成,小说也就完成了。电视剧更像多卷本的长篇小说,需要对人物和生活进行详细描写,需要大量的戏剧性场面。
    小说改编并不是对小说的扩充,而是“再创造”。在这一点上,不论是姜伟的《潜伏》还是林黎胜的《借枪》,都可算得上是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教科书式范例。
    3
    问:小说《借枪》的走向是和电视剧基本一致的,但是最后处理杀死日本人的方式不同。如果独自体会小说中的闪光之处,我自己觉得是熊阔海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那一块上。也就是说,他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果敢,不主张杀人是因为谨慎,是在算革命的合理账。熊阔海是一个有内心隐疾与障碍的革命者,塑造这一形象是吸引你写这部小说的主要动力,还是借枪这件事——与电视剧不同,我感觉你并没有把“借枪”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戏剧化。
    答:一个穷困且有心理隐疾的革命者是我写《借枪》的初衷,所有对熊阔海的压力和挫折都是小说设计,是揭示人物真相的手段。
    借枪杀人的事我当初没感觉有什么特殊之处,因为这种事在抗战时期河北游击区是常态。
    电视剧对小说的再创造非常成功,特别是前边熊阔海日常生活的内容。姜伟和林黎胜抓住了小说中未展开描写,却最具现实意义和戏剧性的内容,进行了才华横溢的发展和创造。对此我感激不尽。
    4
    问:在你的小说中,常有些技术性元素你特别愿意花心思地写。比如枪的构造原理,比如巴尔扎克公寓射击前的种种对枪的调试。还有火车上处决小泉敬二,在那有限面积的包厢里面如何作为。你对这些技术性元素的兴趣与着力,远远超过对熊阔海与家人、与裴小姐之间的感情描述。为什么?
    答:我的小说全部都是虚构的人物与故事,要想说服读者相信虚构的故事,细节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同时,细节又是激发情节,甚至激发人物真相揭示最有力的工具,所以,我非常关注小说中的细节,不仅仅是技术细节,还包括文化特征和人情事理。
    感情描写对于小说很重要,但感情描写与心理描写又是“简洁”的敌人。因此,我常常会把感情描写和心理描写压缩到最少字数。
    5
    问:在你《借枪》这本书的封底环衬上,印着一句话,你说你的每部小说都是唯一的,就像纯手工制品。这是怎样的含意。因为王安忆也强调,小说的手艺性。还有另外一些作家,也提到小说是一门手艺。想知道你所指的是哪一种含意?在小说这一行当,谈手艺,你有没有心仪的作家,中外都可,试举例。
    答:说小说创作是一门手艺有两个认识层面:
    一是小说创作的技术性,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界一直否认小说技术的存在,只有少数作家认为小说技术至关重要。但因为没有关于小说技术的教材,绝大多数作家还都是从自发写作开始,并一生依赖个人经验。
    二是指小说家个人经历、知识积累、文化品位和语言风格对作品的深刻影响,这四者是小说家能否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在这一点上,风格独特的小说家更像是热爱本职工作且精益求精的传统手工艺人。
    我喜欢的小说家很多,中外都有,最喜欢的应该是老舍。
    从学习写小说开始,我就在主动学习小说技术,到今天为止算是有些收获。我曾将这些个人收获写过不少文章,并编辑成一本小书,今年会出版,名字就叫《小说技术》。
    6
    问:虽说《借枪》后面肖克凡的文章介绍了生活中的你,很是对天津卫的生活门儿清。但请原谅,我看你的小说,并不觉得它弥漫着多么强的天津气息。虽然吃包子“一咬一兜油”的说法的确有天津特色,但它常常是点染之笔。是姜伟在你的混凝土钢架中填进了很多东西。我还是想知道,既然那么熟悉,为什么在小说中也同样写得很节制?
    答:地方文化是小说的色彩,但这种色彩却很难被今天的读者接受。我写天津的小说用的都是“公共语言”,只在必不可少时才引用天津文化标志,这是一种“求生手段”,是为了避免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排斥。
    我只有一本天津特色浓郁的小说,叫《暗火》。当然,地方文化是一个作家最重要的财富,也是挥之不去的习惯。在任何一个小说家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渗透有他的出生地或居住地的文化特征,多用少用,是作家个人的选择。我很喜欢天津的历史,选择天津是我的自觉。
    7
    问:今年你其实也出版了另外一些小说。但原谅我的坦率,有一本封面做得太像《风语》,让我一看封面就崩溃。封面的追风其实显出做书人底气不足。而你个人给我的印象,还是很有底气的。这或许说明,你现在对于出版商如何做你的书,缺少干预的意见。
    答:《深谋》的封面设计和宣传语是一件很丑陋的事,不管是何原因造成这个结果,我都不想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因为那毕竟是我的小说,我宁愿独自承受。
    原载:北京晚报2011年03月22日
    
    原载:北京晚报2011年03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