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华裔女作家张翎:写出落地生根的情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翎 参加讨论

    因为是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我一直对文字的艺术情有独钟,又特别关注女作家的作品,来到加拿大后,更是了解到海外女作家独树一帜的创作成就,早听说过张翎这个名字,读过她早期的作品,对她的文字驾驭功夫和探索世事人生的独特视角赞叹不已。又因为职业的关系,与不少作家打过交道,知名的和不知名的,习惯于他们的超然、自我和张扬。
    张翎最新的一部小说集《尘世》出版的时候,她应我的请求接受我的采访,当她坐在我的面前时,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少有的平和与沉静,浑身洋溢着细腻的女人味,让我忘记了她是一个作家。我相信,这种平和的气质,一定浸入了她笔下的世界之中。
    追索更大的世界
    张翎出生在中国东南部的沿海城市温州,童年生活在一条名叫瓯江的水边。后来上大学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生活,再后来,离开中国漂流到大洋的彼岸,看到更大的世界。当她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前,曾回故乡扫墓,走过蜿蜒环绕的乡间小溪,忽然领悟到:当年,父辈们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离开了故乡,去到一个繁华的都市开创自己的新生活;现在,轮到了她——上海这个大都市已经不能满足她探索的欲望,而要漂洋过海,去寻找一片神秘而陌生的异国天地。如今,20年过去了,张翎的足迹印在了卡尔加里、辛辛那提、明尼阿波利斯、温哥华、多伦多等许多城市之后,对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也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有了全新的体会。
    在对地理意义上的更大世界的追寻过程中,张翎不断往她的精神世界中注入不同的元素:在复旦大学学习外文系学习西方语言文学,她吸纳了西方文学的精华,英国作家哈代“把故事说给你听”的叙事风格成为她日后创作上的一种追求;生活在上海多年,海派文学作品对当地生活的反映,给她宝贵的启示,张爱玲小说的唯美对她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听力康复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让她有机会去接触生活在西方文化背景之下的传统的西方人,去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倾诉……
    所有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在张翎的心中酝酿、发酵、成熟,最终喷发出来,让她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笔,把这些流动的情感用文字的方式去沉淀、定型。于是,《邮购新娘》、《交错的彼岸》、《望月》、《尘世》、《陪读爹娘》、《花事了》、《江南篇》、《寻》、《丁香街》、《梦里不知身是客》、《玉莲》、《警探理查逊》、《团圆》、《盲约》、《女人四十》、《遭遇撒米娜》等一部又一部作品从她额笔下流出来。这让张翎成为了当今海外最具创作力及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
    以风月写风云
    作为一个从中国大陆走出来,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作家,张翎的创作被贴上了“移民文学”的标签,看到这个名词,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曾经风靡一时的《北京人在纽约》。理所当然地将“文化冲突”作为这类作品的共同主题。而张翎在解释她的创作时说:“从老一代移民到他们的后代,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是落叶归根,后来是落地生根,到现在,应该是开花结果的时候了,所以,我要在‘文化冲突’的这个旧瓶里装上新酒,让读者从作品中感受到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
    有人评价说张翎的小说已经没有了乡愁,用张翎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管东西南北,觉得哪里好哪里就是家;任他黑白黄棕,觉得什么人好就找什么人。”的确,张翎小说中的人物有的从中国走出来,生活在白人的世界里;有的从西方走入中国,试图去理解古老的传统。不管怎样,不是把自己放在与环境对立的立场上,而是将自己融入周遭的氛围之中,寻求与环境、与周围的人相协调的生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追求着眞情与眞爱。感情是小说历史、人物的载体,文化、思想的冲突是暂时的、局部的,是一种表面现象,共性才是永恒的主题,她要表达的,是她对远远大于她自己生活世界的那一部分天地的终极关怀。这在她的长篇小说《邮购新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感性与细腻永远是女作家的强项,张翎喜欢唯美的表达,多年中西文学的修养与熏陶令她特别关注小说的叙述语言,她把语言看作是门,故事、情节是门里的景致,只有具备精美的文字这个载体,景致才会眞正具有吸引力,对她来说,欣赏别人的作品是如此,对自己创作的要求更是如此。
    张翎在形容她1986年写在海外的第一部作品《望月》时说,当时她好象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写这部作品,人物和情节都等不及似的从她的脑海中跳出来,令她无法进行冷静的斟酌、构思。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的创作才进入连贯的阶段,随后的作品中,对结构、人物的思考才有了许多有意识的东西,激情的冲动减退了,思索的因素增多了。
    张翎认为,作家写作,处于那种混沌的状态是最好的。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她尽可能多地保持这种混沌状态,把自己放在“零度介入”的叙事者的位置上,让自己与笔下的人物和世界保持一种审美距离,将千变万化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表达出来,不控诉也不批判,没有垂胸顿足也没有戚戚怨艾。这成为了张翎小说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大地、翅膀和脚
    张翎,做着一份听力康复师的工作,和丈夫恩恩爱爱经营着一个温馨的家,工作、读书、旅游、时常回中国采风、讲学,在所有这些必须的和喜爱的活动之余,用笔写下从心里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故事,这就是一个戴着“著名女作家”光环的生活。在她看来,婚姻是扎扎实实的大地,工作是用来走路的脚,写作是用来飞翔的翅膀。长期只用脚走路,会感到很疲倦;长久地在天空飞翔,会精神孤独。
    张翎说当初将写作坚持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做一个试验,看看一个人在极限的情况下,能发挥出多大的潜能。好象是在不经意之间,竟然写下了这么多作品,连自己都感到意外。但她永远不会把写作作为职业,婚姻、工作、写作在她的生活中一定要互相补充,她的人生才会没有抱怨。我想张翎的平和与沉静,应该就来源于这三者的平衡与和谐,这让我相信,张翎永远会站在生活本身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作家制造作品的角度去描画她笔下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永远会充满眞诚的平和与温情。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08-08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08-0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