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苏童:梅雨中飞翔的燕子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马笑泉 参加讨论

    
    最能呈现苏童创作个性和美学风格的既非冷硬绝伦的《米》,也非精致而近于宋词的《妻妾成群》,而是流转自如的《我的帝王生涯》。在这部灵感群涌,明显是一气呵成的小说中,作者的叙述宛如一只轻灵的燕子,极尽曲折圆转之能事,而无刻意雕琢之痕迹。矫诏篡位、朝廷政争、宫帷斗宠、祸起萧墙、内宦效忠、江湖飘零、帝妃重逢、剃发为僧,苏童把从未经历过的事写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这一点证明他的创造力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是出类拔萃的。他是那种仅凭一根兽毛就能描绘出整只野兽的人,这与王小波不同———王小波之《青铜时代》、《白银时代》看似完全虚构实则融入太多的个人经验。《我的帝王生涯》看似在写实实则完全虚构,毫无个人经验的参与。在这里,历史真实通过文学想象得到了一次成功的转化:苏童抽取了历史的神髓,把它注入文学的肌骨,以西方魔幻笔法叙述东方帝王生活,同时又借鉴了传奇小说的写法和古典诗境的营造。小说读起来既达到与历史丝丝入扣的地步又全无复制历史之嫌(相反的例证是《武则天》),而是一部纯粹的文学杰作。小说的整个氛围最易令人想起六朝烟雨,幽微迷茫,带着渗骨的潮意和凉意。这既与苏童叙述时的口气(即语感)有关———像烟雨一样阴柔、飘忽、缓缓弥漫,更与他叙述时选择的意象有直接联系。苏童惯于把沉重的东西以轻灵的意象表达出来,在小说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走索这个隐喻的设置。腥风血雨、沉重不堪的政治在他笔下与轻灵之至的走索行为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并无任何不妥(关键在于走索的高度与帝位的高度、走索的平衡技巧与政治的平衡技巧及二者的危险性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贯通全篇血脉的中心意象是如此,散落字里行间的小意象更是俯仰皆可得之。如“太阳犹如破碎的蛋黄悬浮于铜尺山的峰峦后面”,“她们像一些繁花俏枝在三宫六院之间悄悄地摇曳生长,然后是盛开或者凋零,一切都不着痕迹”“,我在女孩颇显憔悴的容颜中发现了一抹不祥的阴影,那是一只美丽的小鸟临死坠落时飘落的一根羽毛,是那根羽毛掠过女孩红颜留下的阴影”“,夏天以来我多次看见父王巨大的长满黑色汗毛的手,它出现在朝觐时分的繁心殿上,像一朵云游过朝臣们的峨冠博带”。在奇特的反差中透露出作者对这个世界某种带有恐惧的认识:每个人的生死悲欢对他自己而言是巨大而真切的,但相对于世界、相对于无常来说,却像竹纸一样轻薄,像蚂蚁一样渺小。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和不可承受之轻在此种描述中水乳交融,构成苏童小说独特的面貌。中国古典诗词意境尤其是宋词的影响也是应该提及的。在《我的帝王生涯》中,写与蕙妃相恋的那些章节,明显有秦少游、晏几道、温庭筠词作的影子。而苏童小说细腻的笔法、光和影的微妙设置、乃至慵懒的行文节奏,都与宋词有渊源关系。可以说苏童小说是当代小说中的宋词,不过绝不是一种精致的仿古行为,而是高明的再创造。在现当代小说诸家中,传统和现代结合得最好而蔚然成大观的有三人,即鲁迅、张爱玲和苏童。鲁张二人皆是融西方心理分析于传统小说笔法之中(只不过一个重白描,一个喜工笔而已),相较之下,苏童则西化得多,从语言到结构,皆可见出对西方小说的借鉴。他的原则是:哪种富有表现力就采用哪种,当然,也受自己的喜好左右,比如偏重于阴柔一路。在此基础上则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苏氏风貌:西方的魔幻描写和东方的聊斋笔法揉合而成的亦真亦幻的叙述风格;惯用童年视角(这真是应了笔名之谶)进行切入;水气弥漫从容舒缓的行文节奏;感受细腻入微直似宋词中的女性,但时时又透出一种男性的机智和锋芒。《妻妾成群》、《罂栗之家》、《红粉》等无不如此,到《我的帝王生涯》达到巅峰。
    
    苏童早年的诗歌写作经验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血肉相连,这一点却鲜为人所提及。像沈从文一样,有一段时间他是在把小说当诗来写,从意境到句式莫不如此。最为典型的当推《女孩为什么哭泣》。当我们读到“在夜晚我做着一个循环往复的梦。我总是看见一群身披白纱的女孩舞蹈着,从黑暗中掩面而过。我看见她们美丽绝伦的脸在虚光中旋转,变成一些颓败的花朵,在风中一瓣瓣地剥落飘零”时,难道不会同时想起婉约派的宋词和庞德的意象诗?其实诗的因子在苏童的小说中始终未曾须臾撤去。这样的写法最容易导致遭人诟病的学生文艺腔,但苏童却受到众口赞誉,原因在于他在叙事和抒情中找到了一种平衡,从而使小说散发出浓郁的抒情气息又丝毫不影响叙述的有效性,此种秘诀在于:把零度叙述和婉约抒情相嫁接,形成冷漠柔情相辉映的格局,从而使小说具有一种奇特的张力。现代小说是向诗的方向发展,苏童正好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使小说近诗而又保持小说固有的特点和优点。
    苏童与诗歌的先合而后分,却又始终迷恋还影响了他在小说中对“诗意”这一主题的处理。苏童面对诗意,是抗拒而又向往,怀疑而又追慕。《一朵云》中对浩克之死的描绘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态。小说中浩克的死因被处理得美丽而又沉重。浩克所代表的诗意既被作者借群狼之口来否定,又通过“一朵云”的设置透露出无可掩饰的追慕和赞美。诗意的品质在苏童眼中无疑是与优美、优雅这些名词紧密相连,而它最佳的外化形态当然是爱情。所谓优雅、所谓爱情与这个世界在本质上相悖,苏童深知这一点又不愿意放弃。这种矛盾心态产生了《什么是爱情》这类精致、反讽又感伤的作品。《女孩为什么哭泣》则是他带着无限感慨写下的对优美事物的凄凉挽歌。而到了《与哑巴结婚》中,苏童似乎解决了这一矛盾。费渔就是那个苦心追求诗意、追求优美的人。在不断地失望后他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近似地达到目的地:与哑女珠珠结婚。在小说中费渔说“:没有一百分,这么多年来我已经得出了结论,人无完人,接近理想本身就是理想的获得。”其实这不如说是苏童在告诉我们:接近诗意本身就是诗意。优雅往往伴随着缺陷,因此优雅是一种残缺的美,诗意也是。通过费渔我们窥见了苏童内心的那块净土,他守护它就像守护最初纯洁的诗歌,并由此表达出与这个庸俗世界的不妥协。
    
    每个作家都有不被人关注的作品,尽管其中不乏杰作,对苏童来说更是如此。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苏童写下如此之多精美的短篇,各种选本中却常看不见苏作的身影。随手举例:《十九间房》(仅这一篇就令那些专写农村的人瞠目结舌);《逃》(尽现小人物身上隐藏着的悲剧力量以及与时代的曲折关系);《来自草原》(质地纯洁令人唏嘘);《一个朋友在路上》(无以言喻的复杂情怀);《红桃Q》(又一篇以最轻传达出最重的杰作);《世界上最荒凉的动物园》(深沉的悲悯)。不过这没关系,苏童写作它们时永远是兴趣大于雄心,有种“独乐”的味道。这时的他就像一个手艺精熟的技工,热衷于打磨出各式各样精巧的零件(细节或片断),津津有味自得其乐。有时他会为了某个甚为得意的细节或片断而去敷衍成一篇小说,或者把许多并无多少联系的片断凭借手艺拼在一起,让它们在展示自身精巧的同时又获得另一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又暧昧难明的意义。如同不是按照某张图纸或预设的模型去制作零件,而是带着展现私活的心态把完全凭兴趣打磨出的各种小零件巧妙地进行拼接,结果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一台外观诡异、功能不明的机器。也许苏童想展示的就是这台机器外观的独特、它各个部件的精巧,而功能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有,也是在作者预设之外的。面对这样的作品,读者尽可以停留在作品的表层,欣赏它描写的精致、衔接的精妙,若是削尖脑袋去钻研什么内涵所指,却是大大地上了作者一当。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推《死无葬身之地》。
    另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地方是,苏童在处理现实题材方面具有的超卓的能力,却常被人指为无力进入当下。 唯一的原因只能是苏童对现实进行的文学转化做得过于出色,以至于让某些误认为进入当下就是复制现实和大发议论的人视而不见。有哪个中篇能象《平静如水》那样更能深刻地折射出一九八七年乃至更长时段中的世道人心而又举重若轻,绝不至于脸红脖子粗(这种作态被惯称为严肃、凝重)。文体转换的纵横自如、剪接拼贴的兔起鹘落展示了一个当代小说家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每一个细节都取自现实,又通过隐喻等手法进行文学转化而寓意深远———小说中一个疯子扭转了交通的无序状态是典型之例。甚至在人物的对话中也处处充满了精心设置的机锋而不止于死板板地议论,如诗人雷鸟说:对,就像倒卖一辆汽车。你把车上的发动机、电瓶甚至刮雨器点火器都拆下来,留下那只方向盘给他们,然后你打碎车窗玻璃跳出来。人人都这么干,不干白不干。这是多么深刻有力地概括,足以令那些成天打着反映现实招牌的作家汗颜。整篇小说的叙述都出自一个所谓的精神病人,这样的设计更让人叫绝———屈骚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绝境界与现代派的反讽手法融为一炉,意蕴深长不难体会。谁说苏童是超然的,作为一个极端敏锐的人,苏童对现实有大量的独到看法需要倾诉。但相当自觉的文体意识抑制了这种倾诉。他最清楚一个合格的小说家叙述的底线在哪里。他始终坚守对现实的看法必须和形象的描述融为一体这一不易之理。因此,苏童的小说是最没有硬伤的。 以《环绕我们的房子》为例。中间有一段简短的描述“:夏天我大汗淋漓地站在后门口眺望环城的河水,河水像一条肮脏的巨蟒缠绕我们的城市,我无法潜入乌黑发臭的河水,我无法同一条庄严的巨蟒搏斗。”这里其实有无限的议论,且涉及到环境污染这一重大主题,但作者严格采用文学手法来表达:污染的程度之重———乌黑发臭;环境污染和城市的胶合状态———缠绕;污染源自某些堂而皇之的理由(建设?发展?)———庄严的巨蟒“,我”面对这一现象的尴尬和厌恶和无可奈何,真正做到了微而多讽,婉而多义。换了某些作家可能就要气势汹汹义正严辞一番了,这样痛快是痛快,但离文学也就远了。苏童深谙自然之道,很少刻意为之。《环绕我们的房子》在表达日常生活的丰厚性和多义性上不在《一地鸡毛》之下,但作者无意把它设置为某种象征,像《一地鸡毛》中的鸡毛那么刻意为之。但它随着叙述的深入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个丰厚多义的象征,象征我们随时在试图超越、实质上根本无法突围,与我们共同成长,既厌憎之又不由自主地对之有亲切感的环境(历史的、现实的、精神层面的)。这就是为什么苏童总让人领略到小说本色的缘故。他就像那只在梅雨中飞翔的燕子,从不试图带给我们教诲或某种观点,而是以高超的技巧呈现着飞翔本身之美。
    (作者单位:邵阳日报社副刊部)
    原载:《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5期
    
    原载:《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