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难按一次次心跳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峭岩 参加讨论

    也许,红色崇拜在我的血液里历久弥深,于行走谈吐、游览阅读之间,无时不萦绕心头,跃动于胸膛。尤其近20年来,随着生活的富有、物质的日渐优厚,身边的楼厦一幢幢耸起,新款轿车鱼贯大街小巷;倩男靓女挤爆荧屏,老叟老妪风骚万种……我总在寻找存在的理由。一是寻源,二是企冀。寻源——哪里是幸福的源头?企冀——如何让幸福常在,并不断更加美好?
    缘于此,我便激起对革命、对先辈、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情。我更加觉得我们今天的所有,幸福与美好、忧愁与苦难、畅想与未来,与他们不可有些许的分离。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是古板的惯性思维,没什么新鲜可言。我想,这种惯性思维天真得可爱,传统得可敬。正是这种“吃水不忘打井人”的襟怀,体现了中华民族善的美德,使我们心心相系、人人承传、代代不息,汇聚成强大的中国精神。
    可以说,感恩情怀,是我多年的情愫;红色情结,是我多年的夙愿。我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懂得牺牲的价值背后是什么,我清楚钢枪的高度有多高,我明白党旗在我生命中的地位有多重……以上这些是我深度的思考,也是我这些年创作的主旋律所在。在创作《遵义诗笔记》之前的七八年内,我陆续在建军80周年时出版了《红色记忆诗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出版了《他们感动了中国——100位英模人物诗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出版了长诗《仰望》。这些都是在这一情怀下写作的,可以说是我从以往描摹生活片段转向主旋律的跨越。也正是此举才使我的心灵有了安适的感觉,有了些许安心和舒心。
    走进遵义,是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作家“走进红色岁月”的举措之一。我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当我以老兵的身份踏上这片土地时,我有回家的感觉,我经意把它作为一次精神还乡之旅,神圣而庄严。那是去年的4月,草木还春的葱郁笼罩黔北山村,我们一行15人风尘仆仆闯进那片红土地,开始了不同寻常的采风。
    遵义作为红军长征的转折点,作为中国革命历程的丰碑,今天回望它依然是历史长河的一个亮点、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航标。以遵义为中心向南向北、向东向西辐射几千公里,在山峦大河、莽林草地,有过千次万次大大小小的征战,遍地洒满红军的鲜血。当我踏访的那一刻,我就有愧对的感觉。周恩来生前对陕北说过的一句话震响耳边:“陕北人民用小米养育了我们,我们不能忘了他们!”怎么叫不忘?一句话,让老区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才是共产党人的责任。设问:遵义人民的日子好过了吗?
    这个问题在我走访了几天后,终于有了点安慰。遵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尤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在我们穿行在山区的公路上,沿线通幽处映现的一幢幢崭新的小楼,让我们激动不已。陪同的人告诉我们说,这是党的惠农政策开花的结果,“四在农家”(富、学、乐、美)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千年老屋换了新装,山村有了安居乐业的新貌。我们怀着欣喜做客农家时,亲眼目睹了宽敞的院落,以及彩电、洗衣机、电脑;看到了农民的存折和山村中小学的整洁校舍。这才使我们有了少有的莫大欣慰。是啊,这里的村民们早该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了,因为他们奉献过、付出过,甚至牺牲过!
    接下来,我更多地想到,怎么对待发生在50多年前的这段历史。忘记是不可能的,但藏进博物馆里永远沉寂也不好,应当让它活起来、动起来。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也需要翻动,也需要张扬,也需要抚摸,应该让历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它是我们的骨骼和血液,是我们的灵魂诞生地,是我们踏刀山、蹈火海走过的昨天。遵义这段红色历史,对我们这一代人尤为如此。这是共产党人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引领人民走向光明的喋血印证。
    在我随团采风的日子里,在我的脑海里、遥远方,总有一面旗帜忽隐忽现,召唤着我,暗示着我。我被旗帜的意象所笼罩,挥之不去,久了竟幻化成诗的大量语境,骚动于心头,溅落在笔端。无论是追述当年的征战,还是审视今天的景况,那面旗帜的意象横贯始终,成为我撰写这部长诗的灵魂。
    现在和过去、战争与和平怎样对接?这个问题一直纠结着我。今天为什么写遵义?它的存在与今天有什么联系?它的深层意义何在?我在采风路上一直拷问自己。难道要复述历史吗?那有教科书、有纪念馆,用不着写诗。当事物进入诗的层面,必须是经典的、动人的、启迪的,甚至是永恒的。那遵义的经典之处在哪里呢?
    我认为遵义的存在与“我”有关,它是历史又是现在,它是神话又是现实。它是我们行路的一段,它是航程的标灯。在赤水河斑驳的岸边上,我瞻仰静卧的木船,那是当年红军用以渡河的木船。当我设身处地地想象红军冒着呼啸的子弹渡河的情景时,我陡然感觉到,我也在船上,我的兄弟姐妹在船上,我的祖国在船上。由此,我撕开一个口子,让自己钻进历史的风涛浪涌之中,我不再是一个观光客,我是红军的一名战士,红军的胜败、荣辱、饥寒、存亡与我息息相关。
    这样,我可以追上张闻天的脚步,和他一起思索长征前后的情形,分辨军事行动的对与错,挖到自己的弱点以至疼处;我可以在会中追随周恩来的身影,与他一起思考、一起定夺,对人对事作出客观评价,最后下定决心;我可以走近毛泽东和他攀谈,展示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以及他在遵义会议上的独到见地……
    《遵义诗笔记》这个题目,毕竟题材重大,它所承载的远不是一部长诗所能涵盖的。我力图选取其中最具诗化的部分情节,绕开具体的历史事件,力争用诗说事,而不纠缠历史。但有时又羁绊于历史事件本身,这时只有顺其自然了。但有一点我是清醒的,即我是写给今天的,是写给物质、文化、精神、审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读者看的。他们没有隔膜感、愿意看才是我所企望的。所以,我把历史和现在糅在一起,视角放在当下,一步步切入,形成“从今入史,又从史返今”的两相呼应效果;在角色上强化“我”的参与,拉近我与事件的距离和读者的距离,增强阅读的现场感和艺术感。
    关于这部诗的写作,我尽力动员一切艺术手段,着力体现党不容置疑的先进性,以及遵义会议所折射的永久光芒。至今它仍然辐射我们的生活,触摸它时,依然让我们激动不已。
    我诚恳希望这部诗的氛围为读者带来美好的回忆,使其从历史的细节中得到一种久违的温暖。作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这部诗作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一部诗的成败,心得有很多,正如它内涵呈现的光芒,我只能拣拾一些感触最深的来说,其他的就拜托读者了。
    

    原载:《文艺报》2011年05月18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5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