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片段终成虚妄——读方格子小说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潇 参加讨论

    《冥冥花正开》是方格子最新小说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方格子的小说中,遍地都是片段式的爱情,它们有的飞扬跋扈,有的战战兢兢,而在这些爱情故事的背后所有的表述其实都指向了一个并不十分明确的目的———“自我之谜”,这才是文本里最值得关注,最需要强调和最容易感知的东西。女性微妙的情绪变化,深邃而纠结的幸福命题,虚弱却坚定的自我暗示,在那些一次又一次明媚或晦暗的爱情中得到了证实。方格子站在文本背后,像对着一面破碎了的镜子,她任性好奇而又小心地看着镜子的每一个碎片里照出的一个个变形的小人儿,并不很清楚地知晓她们便是她的影子,她把她们一个个从碎片里拎出来,给这些小人儿以温暖或冰冷的幻象。每一个幻象便是一个与“自我”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们与生活和现实曲曲折折地交错,并不会使读者产生文本与现实的疏离感,那些市井的,温暖的,稍稍泛着点油腻的小日子在方格子这里被拿捏得稳稳当当。
    尘世的味道是最常见却又最让人舍弃不掉的,人们安于俗世却又总是向往着从那些繁杂琐事和按部就班的含混生活中出逃,从现实中调转头去,从那些不寻常的事件里得到一些安抚和镇定人心的药引,每一次逃离便是一次内心的出走,“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方格子仿佛已经发现了这种恐惧投诸于身的影子,她努力地挣脱,让文本里的“自我”摆脱陷入庸常的境地。于是在这种努力下,我们发现,她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就是从安稳平凡的现世中提取了那些间隔的斑斓的色调,冷的暖的参杂在一起,但叙述是一贯平淡安静的,也不避讳地带着点俗世的味道,读着小说的感觉就像嗅到傍晚邻居家的青蒜肉片“呲啦”一声下在炒锅里喷出的香气。从细节上最可以看出方格子对俗世的热爱,她很用心地把笔墨着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就像衣服颜色虽然大多是灰黑的调子,但她却会仔细地在那些灰黑的调子里做些精巧细致的针线活,让那些灰黑显出了凹凸明暗,变得不同于常物了。
    方格子的文字感觉软而极富韧性,但在有些观点上却强硬执拗,比如爱情,她对爱情抱着并不信任的观点。她在一个访谈里说:“事实上,我是个爱情不信任者,我觉得所有的爱情都只是一瞬间的感觉,是一个人内心脆弱或者情感迷乱时忽然出现的对异性的依恋”。这样的观点与她的文字相遇的时候,使她的文字有的时候会让读者惊疑,主人公怎么就在方格子专注而细慢的叙述中陷入了焦灼甚至哀恸的境地,爱,究竟应是“百炼钢”还是“绕指柔”?局囿于个体经验的表达使她有的时候忘记了自己所站的立场和文字的惯常表述方式,而这种偶尔的忘记却赋予了她的作品独特而新鲜的叙述气场,当它们氤氲在文本里的时候,方格子通常以生活哲学的角度开始了自我审视,自我确认和自我疑虑的过程。当这种忘记达到一定峰值的时候,她的文字也借此拥有了一种复杂的能量。
    方格子的文本里“自我”是无处不在的,她们像无数个她的化身,总在文字的间隙里冒出头来替她发声。《和我跳舞吧,洛丽塔》里,童家琪的父母在别人眼里已是至臻完美的一对,在心底里却各自小心存着另一份情感寄托。“你以为婚姻是什么。母亲拍拍床沿,喏,是床,是一张床。”一唱三叹的调子,大彻大悟的表象下是对婚姻状态习以为常的无奈,即便无奈,但也必须接受那些背叛、谎言和让人不安的混沌生活,在人前保持常态的微笑。其实仔细体味这些文字的细部,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叙述者在这里早已开始启用了一种被挤压后变了调的语气,敏感一些的读者能在文字的背后直接感知叙述者在平淡语气后面克制已久的困顿和欲望。
    原载:海南日报 2011年05月31日
    
    原载:海南日报2011年05月3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