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雪玲 参加讨论

    21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也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各国的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出来。文化多元化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我们有必要对很多传统的学科研究进行重新的定位。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不在于同一性而在于其差异性,但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即差异是同一的具体形态而同一是差异的理想形态。这就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新辩证论。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必须首先承认差异与同一的辩证关系,然后才能通过这种关系进行文化对话。而对话不是万能的,必要的文化逾越是不可避免的。正像差异与同一是一体的,文化对话与文化逾越也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一、英美文学概述
    英美文学泛指使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学作品的总称。具体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和新西兰文学。一般高校主要给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课程,今年我校也开始推行英美文学赏析全校公共课中的选修课。《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解,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开设英美文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英语学习者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由于本课程以作家作品为重点,因此学生要仔细阅读原作。通过阅读,努力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英美文学课程,作为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而网络自主和互动学习模式,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后现代课程学习理念之一,可以促进目前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并对其形成高效、有益的补充,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传统课程,学习英美文学并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内容。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改革模式,从人文素质教育、美育教育、多媒体辅助教学及互动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现代教学思路。
    二、华文文学概述
    在国内,一般都认为,“华文文学”的正式命名始于1996年在庐山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这里有一个曲折的过程。1982年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的第一届香港台湾文学研讨会,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从零散的个人的学术行为,转化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科性建设的开始。华人文学泛指使用汉语语言文学为母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总称。具体包括中国大陆文学,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文学,新加坡文学,北美华人文学。加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有助于沟通大陆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的关系。随着全球文化交流活动的日趋活跃,华侨华人地位的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世界华文文学共同体,它以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为精神纽带,是全球华人共同创造的文化成就。通过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的陆续介绍和广泛传播,华文文学研究已发展为一个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研究领域,正在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学科。现在大陆已有30多个华文文学的研究机构,出版四种专门刊物,许多大学还开设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课程,华文文学研究正以蓬勃的姿态发展壮大。喜中之忧谁也不能否认,华文文学的洪流巨波到了20世纪的下半叶自然地发生了分流的现象,由本土伸向港台,继而延向海外,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海外华文文学,是指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地区用汉语工作的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与世界各种民族文化相遇、交汇开出的文学奇葩。关于海外华文作家的写作阵容,常常被学术界分为四大块,香港、澳门、台湾海峡为第一大块,东南亚诸国的华文文学为第二大板块,澳洲华文文学为第三大块,北美华文文学为第四大块。海外华文文学命名之初,人们只是把它看做一个与本土文学有区别的新的研究对象,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世界性和独立的学科价值,若干研究成果也未能突破对传统中国文学的理解和诠释。海外华文文学学科意识的萌发,是于1993年6月在香港岭南学院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学中文系联合召开的“海外华文文学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上提出来的。那次会议,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共有中国大陆和台港20个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参加,与会代表在总结、交流这一领域文学创作与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一致认为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应积极努力,将其建设成富有文学性独立价值的学科之一。
    华文文学这一跨域建构概念的提出,包含着“华文文学大同世界”的理想。因为它是“华文”的(或华人的),便有着共同的文化脉络与渊源;又因为它是“跨域”的,便凝聚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华人生存的历史与经验,凝聚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华文书写的美学特征和创造。它们之间共同拥有的语言、文化背景和属于各自不同的经验和生命,成为一个可以比对的差异空间。有差异便有对话,而对话将使我们更深刻地认清自己,不仅是特殊性,还有彼此的共同性。华文文学的跨域建构,就是在共同语言、文化的背景上肯定差异和变化的建构、多元的建构。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创造,既是“他自己”,但也是“我们大家”。这就是我们所指认的“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之后,才有了学科理念的萌生,有了学科建设自觉。
    由于华文文学所在地区的社会存在大都没有发生突变性的变化,华文文学的创作主体———作家所运用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没有变,华文文学中的各种体裁也没有什么突变,所以华文文学的总体是渐进性地向前发展。华文文学的文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大陆的现代化进程大体同步,这一特征赋予了新华文文学不同寻常的研究价值。但华文文学的各分体,中国大陆的华文文学、港、澳、台地区的华文文学、东南亚的华文文学、澳大利亚华文文学、北美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却都发生了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变化。战后的华文文学,一改过去只关心中国,服务于中国的政治斗争的宗旨,而变成关心自己的命运,关心居住国的民族民主运动,热情地投身于新国家的建设中。在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文学中“祖国”含义的改变。战前的华文文学,“祖国”指的是中国,战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祖国”指的是华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土。海外华文文学中本地色彩的增强,没有也不可能割断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联系。由于同文同源,由于历史及血缘方面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促使海外华文作家仍然不断地从中国文学中吸取养分。从总体来说,海外华文文学大都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家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因此较少创作流行小说,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也是一致的。海外华文作家虽然基本上使用汉语普通话写作,但由于长期与各族人民的交往接触,因此,在他们作品的语言中,已掺杂了不少英语及当地民族语言的词汇,语言运用上具有浓郁的本地色彩。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力量已有了很大的增长。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华文在国际上的地位将越来越高,外国政府也势必要重新估量他们对华文教育的政策。
    华文文学在文学意象的选择、多种语言成分的吸收融会以及大量“异形词”的使用等方面保持了汉语本身所固有的民族性,但是华文作家也努力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表现生长地的社会生活,展现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征,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具有独特的价值;大量吸收外语成分并构成新词,有独立使用的华语词汇以及中国熟语新用;词与词的搭配存在与普通话不同的现象。
    三、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
    每个民族都有体现其自身特点的文化,并且都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去认知、理解他方文化。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各民族对文化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遇到交际障碍与冲突,严重的还会造成文化休克。对文化语境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不同语用规则,同时还有助于尊重、兼容交际双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或消除文化休克现象。语用文化与文学翻译是动态等效翻译,其等效性包括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差异,制约了语用翻译的动态等效。英汉文化差异经常影响交际中的信息获得,造成信息误导和信息障碍,进而导致语用翻译失误。因此应考虑不同文化差异因素,力求避免语用翻译失效。以奈达最具代表性──研究的是译事而非译作。他们都热衷于通过训练使译者译出尽可能好的译文,认为创造出尽可能好的译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近乎必然的。另一方面,研究译作的人们却去估计译作对文化的冲击,或译作对文化交融的作用。这种研究与真正的翻译过程联系甚少(因为并不教授怎样翻译),而与翻译过程的产品即译作及其接受之间联系更多,很容易就可看出两种方法的最终结果迥然不同。
    语境影响英美文学与华人文学的比较研究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其中文化语境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文化语境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语境这个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约80年的历史了,它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是逻辑学、语言教学、翻译学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境对言语的表述和理解有制约作用,这在语言学界已得到公认。但就现有的研究内容来看,人们所理解的语境作用范围,往往只局限于“选择语体”“斟酌语句”“确定语义”这三方面。而实际上,言语表达和理解都隐含着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语境不仅产生和存在于这些过程中,而且其作用贯穿于每一过程的始终。具体地说,在言语表达过程中,发话人从“取舍表述动机”开始,到确定言语内容和形式,其间经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语境;同样,言语理解的每一个阶段,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必须将考察语境的范围扩大到言语表达和理解所包含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在语境的认识论研究方面,还主张采取整体主义原则。无论将语境作为一个一般的问题还是作为一个具体的问题来研究、来认识,都应当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即把语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把语境与相关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这正是语境作为一种思想的精神实质,即整体主义的思想实质。这就是将具体研究对象放置在语境中来解释它的意义,或者说在语境中来解释具体对象的意义。当然,语境思想的这种整体主义的思想实质只是哲学界作出的一种理论概括而已,而对语境理论的哲学思考的理论贡献则在于从哲学角度开拓了语境研究的理论视野,深化了对语境概念的认识,为研究语境理论和语境思想的普遍性质打下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应当承认,我们的研究内容或多或少地超出了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范围,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任何单一学科的研究在其日益深入地考察其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总会达到一定的边界,从而发现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在客观上隐含着别的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属性和过程。这样如不考察这些看来似乎与本学科并不相干的属性和现象,就不可能进一步深入认识构成本学科研究对象的那些属性和现象。随着语境研究的发展,语境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在对语境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实例的理解和运用,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现象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语词的翻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所谓语词就是指词和词组,词组的范围包括各种固定说法、习惯用语和习俗语。语词都有音义的理由和来源,语词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其中最能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王建华认为语境的第一层面由三部分组成:言外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内语境。其实言伴语境就是将言外语境中的不稳定的或是情景性的因素分离出来,放到第一个层面考虑。王建华在第二层面将语境作如下分类:言外语境分为认知背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言伴语境包括伴随语境和现场语境,言内语境包括语篇、语境和句际语境。言外语境中认知背景语境又由非现实虚拟世界的知识和整个世界的百科知识两种因素组成,社会文化语境则由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五种因素组成。言伴语境中的伴随语境包括其他各种临时因素(语体、风格、情绪、体态、关系、媒介),现场语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境况、话题、事件目的、对象。言内语境的语篇语境包括语篇和段落,句际语境包括前后句和上下文。将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分开考察,体现了言外因素的动态和静态区分。在言内语境方面彭利元作了更复杂的层次划分,它的特点是从语言聚合和组合关系角度对语言内语境因素进行分类,但是像宏观、微观上下文,宏观、微观形式,宏观、微观语义逻辑等的区分过于晦涩,难以理解和把握。当然语境是多维的、开放的,无论多么全面精细,都难以穷尽语境的方方面面,都总会有不能归约、难以概括的因素存在。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换言之,意义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意义对于语境具有绝对的依赖。文化与文学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语言使用,发生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语境中,因而,翻译与语境相关。语言学对于语境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但是我们不能将语言学的语境研究直接移植到文化与文学翻译研究中来,因为文化与文学翻译涉及的是双语语境,而语言学的研究只涉及单语语境。所以,在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需要彻底地了解双方文化的底蕴,文学故事发生中的背景、时代、当时的民俗和禁忌。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互译中也要尽量使用意译,而不是用直译,如当年周总理和外国友人一起观看的舞台表演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说,这是中国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就立刻使外国友人明白这台戏剧的大致思路和故事高潮的走向。所以,多元文化语境和跨文化交际研究在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比较研究和文化与文学的翻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涵平:北美新华文文学的发展轨迹[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4(1): 28~31·
    [2] 陈瑞平·“迷失”和“突围”———论海外新移民作家的文化“移植”[A]·思想文综(第十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31~239·
    [3] 陈贤茂,著·陈贤茂自选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 28·
    [4] 黄华新.胡霞.认知语境的建构性探讨[J]·现代外语2004(3): 248~254·
    [5] 黄晖·新辩证论: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研究范围[ 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54~57·
    [6] 黄万华·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讨与研究”(编号: 11532171)
    [作者简介]王雪玲(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英语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学
     33
    原载:《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0年2月
    
    原载:《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