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晓苏的新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吴义勤 参加讨论

    在短篇小说领域,晓苏是一位有着独特美学追求并取得了引人注目成就的作家。我一直比较关注他的创作。
    《看稀奇》是一篇诚实而温暖的小说,它深入到人类情感的最深处,体验了人性的一次不经意的颤动。小说叙述的是“我”、老伴腊英、邻居李子木三个乡村老人的心理戏剧。因为不满“我”与李子木下棋赌钱,腊英掀翻了棋盘,从此三个老人心生芥蒂陷入了“冷战”。“我”与腊英不仅不说话,而且还分灶吃饭、分床睡觉。“我”与李子木也因为没要回输去的10元钱而形同路人。所以,在小说的开头,“我”只能自己与自己下棋,自己与自己说话。这种尴尬的局面直到一辆班车的到来才有了改变。此次从车上走下来一男一女两个青年人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小说的情节,包括叙述的语气和基调都因为这两个“闯入者”而发生了改变。“我”的眼睛开始充满期待地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躲到石包子后面,他们躺到草地上,他们开始亲热……一幕幕青年男女间的“稀奇”戏剧使“我”“突然有点儿脸热心跳,有一种喝醉了酒的感觉。”“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像玩童一样爬到石磙上,不说别人看见了笑话我,自己也觉得难为情。”“可是,我一跳上石磙就改变了想法。那对男女太风流了,居然跑到茅草地上去亲热。活了大半辈子,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稀奇。说句心里话,我觉得他们亲热的样子真是好看。我想站在石磙上多看一会儿,说不定更好看的稀奇还在后头呢。到了这个时候,我也顾不得什么岁数和腿了。”小说一方面借助“我”的目光详细地描写着两个青年的行为与动作,另一方面则细腻地展示了“观看”所带给“我”的心理波动、情绪的变化与人性的唤醒。有趣的是,“我”在“看”的同时也在“被看”,腊英和李子木都以特殊的方式在“看我”。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波动,“我”最终决定喊腊英来一同“看稀奇”,“我觉得,这样的稀奇是难得看见的,不让腊英开开眼界太可惜了。虽说我和她闹了别扭,但她毕竟是我的老伴儿,遇上了好事我不能一个人吃独食,应该与她分享才是。”而腊英也仿佛早就期待着这一刻,她表面矜持了一下,很快就被“我”使劲地拖出了厨房,接着又往土场上拖,一直到了石磙跟前才松开她的手。“腊英也老了,自己肯定上不了石磙。她看了石磙一眼,显出为难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说,我抱你上去吧!话音没落,我就双手一张抱住了腊英。不知为什么,我这时浑身上下都是劲,轻轻松松就把腊英抱到了石磙上。要算起来,我已有几十年没抱过腊英了,突然把她抱在怀里,心还怦怦地跳呢。腊英好像也有点儿激动,我看见她的耳根都红了。”就这样,“我”和腊英在看青年男女“亲嘴”“咬舌头”的“稀奇”中唤起了沉睡的性情,也自然消除了心中的隔阂与疙瘩,“腊英没再说什么,猛然把头歪过来靠在了我肩膀上”。
    晓苏在《看稀奇》中通过一个日常的生活事件来表现几个乡村老年人的心灵涟漪,描写外在的矛盾、芥蒂得以在心灵层面上克服、化解的过程,从中透视出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人性状态与伦理认知的丰富内涵,体现了作家把外在的情节与内在的张力巧妙融合的艺术功力。
    《卖豆腐的女人》叙述的是大学教授郑之和卖豆腐的女人之间的一段有关“勾引”与“反勾引”的故事。郑之是一位研究鲁迅的专家,本来不会与在菜场卖豆腐的女人产生联系,但想成为他情人的顾小红要他买草莓给他创造了机会。正如小说开头所写的,“如果不是那天突然要去菜场买草莓,郑之恐怕永远也没机会见到那个卖豆腐的女人。”而一见卖豆腐的女人,郑之教授立即被卖豆腐女人的乳房吸引住了,“郑之的两颗眼珠一下子就飞出去了,像一对黑蛾子落在她身上,准确地说,是落在了她的两只乳房上。”“郑之一向对大乳房情有独钟,认为一个女人的性感主要体现在乳房上。”于是,卖豆腐女人的乳房使他从此陷入了一种“心理意淫”的精神幻象之中。小说的外在情节很简单,“买”与“卖”、“看”与“被看”、“送”与“被送”是基本的情节推动元素。除了在“心理”和幻想层面蠢蠢欲动之外,郑之的几次现实“勾引”动作都因为修自行车的男人而失败,小说主体是郑之的心理波澜,幻想、期待、焦虑、渴望……与此相对,卖豆腐的女人和修自行车的男人都是粗线条的。表面上,小说展开的是郑之和卖豆腐的女人的关系,但小说结尾关于卖豆腐的女人与修自行车的男人关系的交待,在使人恍然大悟、真相大白的同时也使小说潜隐的一条线索浮出水面,那就是卖豆腐女人与她的男人从乡下到城里一路逃跑、躲避“勾引”的故事,男人砸死房东的结局无疑把郑之惊出了一身冷汗。因此,小说实际上叙述的是郑之与卖豆腐女人和她的男人三者之间的“心理戏剧”,叙事话语表层呈现的是郑之的心理,叙事话语深层潜隐的则是卖豆腐女人与她男人的心理波涛,后者也许比前者还要精彩、还要复杂,只不过其在小说中是以潜话语和潜台词的形式出现的而已。显示了晓苏驾驭短篇小说这种文体的出色功力。
    原载:文学报2011年05月26日
    
    原载:文学报2011年05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