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抗日战争题材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石一宁 参加讨论

    8月4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评论》编辑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审美文化与龙江文学研究中心联合在哈尔滨召开了“抗日战争题材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学者专家就中国抗日战争题材文学的创作与研究问题进行了富有创见的探讨。
     中国抗战文学应确立一种超越意识和宏阔的人类视野
    

     中国抗日战争题材文学的创作拥有一定的数量,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与会者从更高的标准出发,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汪树东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抗战题材文学创作基本上是在三种模式下进行的,即灾难模式、净化模式与胜利模式。所谓灾难模式,就是把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对外战争视作一场蓦然而降的历史性灾难,中国人的形象常常是无辜而善良的受害者。在净化模式中,这场战争已不仅仅是一场只能让我们民族哀泣声声的历史性浩劫和苦情悲剧,而更是一场血与火的考验、一次刀光剑影的锻炼、一次千载难逢的民族净化,而中国人也由灾难模式中的弱小受难者角色转变为正剧中的毅然自救、责任自担的正面强者。在胜利模式中,最终的胜利结局占据着核心地位,其实此前的所有情节、人物、意绪等都是为了这个光荣的集体的胜利而构设的,这种叙述模式在建国后到70年代末颇为盛行。今天许多作家作品仍然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延续着这三种模式化的写作。但在这三种模式的叙述中,我们无法看到个人心魂的飘忽跃动、个人命运的波诡云谲、精神的颠沛流离,无法看到对更为宏大的人类终极性的价值秩序的殷切关怀,最为关键的匮乏乃是它们找不到一个能真正反思与记取这场战争的精神支点。灾难模式的伦理视角只会让我们的文学重新陷入传统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狭隘境地,净化模式的民族意识基点与胜利模式的历史理性基点都会对这场战争的深层面造成遮蔽。我们的抗战文学应该确立起、一种超越意识、一种宏阔的人类视野,去追寻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写出我们民族也就是写出人类的大悲哀大欢喜,写出战争对人性的真正拷问。由此,我们才可能真切地记取这场战争,并把我们的苦难从种种虚妄的阐释中剥离出来,让它获得恰如其分的重量,转化为可贵的精神资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刘绍信则指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抗战题材长篇小说普遍存在的“美女爱英雄”的人物关系设置模式,认为这种模式体现了习焉不察的政治化的男性视角,同时也投射着五六十年代政治文化环境对抗战题材文学及历史叙述的影响。
     几个不能忽略的方面
     在研讨会上,不少学者的话题还涉及到了以往一些较容易被忽略的研究方面。
     在谈到中国女性抗战文学的成就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晓琴说,20世纪40年代 中国女作家阵容空前壮大,“五四”时期的元勋、“左联”时期的骁将和为抗日战争所唤醒的后起之秀同时驰骋于文坛。在她们的作品中,女性自我体认得到拓展,女性命运探究进一步深化,创作风格呈现个性化,艺术形式呈现通俗化。在抗战中,妇女承受着最大的痛苦和牺牲,也显示出自身的伟大和坚强。这激发了女作家对女性先天自然性别所呈现的真善美优质特征和大女人风采进行新的认知。这一时期的女性抗战文学从社会 政治、时代思潮出发,多视角、多层次地观 照“女性体验”,探讨女性如何在民族解放 洪流中寻找自我位置和价值。战争使国土四分五裂,形成不同的政治文化区域。女作家们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寻找和咀嚼着自己 的艺术个性,使得女性抗战文学出现空前丰富的流向和多彩的格调。 为了动员大众特别是占人口一半的妇女,女作家们特别注重“雅俗共赏”,适应大众特别是妇女的审美趣味与习惯,于是追求民族化通俗化成为创作的主流。中国女性抗战文学的深邃感、多样性和民族化,标志着中国女性文学翻开了光辉的新篇章。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琳和北京电大教授王宁宁着重分析了女作家萧红抗战小说的成就,指出在众多抗战小说中女性只是一种陪衬,但在萧红的笔下女性成为了主角。
     日据时期台湾的抗争文学也成为这次研讨会的一个话题。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震亚所说,在台湾,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运动早在1895年就已开始,与之相应,反映这一斗争的文学创作也同步产生。无论是用中文还是日文写作,富有民族意识的台湾作家的抗日题材创作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日据时期的台湾抗争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某些方面的空白,即将殖民统治的种种伎俩用文学的形式形象地层示了出来,进而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形象。同时,日据时期台湾抗争文学还是两岸同源一体的有力见证。这种同源一体,既体现在作家的创作主张上,也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表现上。作品所表现的台湾作家、台湾同胞对祖国的认同,在当时是鼓舞抗战的动力,在今天更有反台独的现实意义。
     抗战文学研究有待深化
    

     一些与会者还呼吁进一步重视和深化中国抗战题材文学的学术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罗振亚教授说,半个多世纪来的抗战文艺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可喜成就,但总的来说,抗战文学研究还是进展缓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二是研究方法不够多元化、本体化和系统化,三是迄今为止对抗战文学中一些问题的研究观点没有形成基本的定论。这一切都有待学者们的深入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黄光伟认为,我们缺少真正的反映抗日战争的鸿篇巨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失职。
     中央电大教授李平认为,抗战文学的概念有待厘清。而且在现有的文学史教科书中,抗战文学还没有形成阵势,让人看不出来抗战文学有什么成就。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忠则主张,应以“抗日斗争题材文学”代替“抗日战争题材文学”的命名。因为后者所涵盖的是描写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以来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期间中国军民抵御和反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而前者的范畴则丰富和宏大得多。可以说20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同时也就是百余年间“中国抗日斗争题材文学”的起点。“中国抗日斗争题材文学”构成了百年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源源不绝地成为其重要的生长点。同时,确立“中国抗日斗争题材文学”的观念,还有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以此整合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的文学,并彰显其各自的特色。
    原载:《文艺报》2005年8月18日
    
    原载:《文艺报》2005年8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