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作为诗人的汪曾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蔡瑛 参加讨论

    提起汪曾祺,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受戒》、《大淖记事》等别具一格的小说,谈美食、道风情、忆故人的散文,峻拔脱俗的画作。其实,他还有少为人知的另一种角色——诗人。
    汪曾祺诗名被掩,恐主要在于其诗作大多融于小说、散文、画作,并未汇集成书。江苏的金实秋先生是有心人,不辞辛劳,搜集了汪曾祺诗近200首、联40副,其中一半以上未曾公开发表。按内容分为酬赠、题画、庆贺、感怀、自寿、乡情、忆旧、游踪、新诗、 楹联等部分,对诗、联的写作缘由,其中的典故,所涉人物作了笺注,并赏析意境之妙,命之为《汪曾祺诗联品读》刊行,凸现了汪曾祺的诗才、诗情、诗心。
    常言道,有诗才莫如有诗情,有诗情莫如有诗心。以此证之于汪曾祺其人其诗,诚是信然。汪曾祺书房功底深厚,诗才自不必多说,其诗作也同其小说、散文、画作一样,似淡实腴,蕴含着清新的情趣。无论是夫子自道,还是记人状物,抑或读史杂咏,无不信手拈来,一扫文人诗的方巾气,有新韭晚菘之味。在赠《十月》原副主编张守仁先生的诗中他写道:“独有慧心分品格,不随俗眼看文章。归来多幸蒙闺宠,削得生犁浸齿凉。”不仅写出了受赠者“分品格”、“看文章”的职业特点,还描摹了其夫妇情感真挚。汪曾祺诗作传递出的“双肩挑着明月去”的平和、从容,对当下浮躁、焦虑者可谓一剂清凉散。这或许就是其人去而诗情仍在之因吧?
    言为心声,言美为诗。汪曾祺被公认为驾驭文字的里手,诗作虽未名动一时,却是有格的,耐读耐品。与其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文人”,倒不如说他是让人一眼见底之人。其诗作与其文画互见,可辨识其生命年轮,领略其风度与风骨。“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里,抒情其华。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与人无争,性颇通达。”可谓对自己为人为文的结语。“犹是云南朝暮云,笳吹弦诵有余音。莲花池畔芊芊草,绿遍天涯几度春。”吟出对故地的眷恋。“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则可见其澹定心境。将汪曾祺诗作目为其精神世界的千门万户,似不为过。
    读汪曾祺诗作,可自壮,可自省,可自重,无形中受到精神熏染,让人不由得感叹一声:“真是一壶好酒!”
    (《汪曾祺诗联品读》,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05-13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9-05-1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