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赛珍珠研究的新起点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郭英剑 参加讨论

    赛珍珠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学者和读者对有着怎样的联系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实,赛珍珠这位美国作家与中国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她众多作品中的中国题材,还在于她在中国生活过几十年--这使她与中国的联系具体而真实。
    赛珍珠(Pearl S  Buck)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学者和读者对有着怎样的联系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实,赛珍珠这位美国作家与中国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她众多作品中的中国题材,还在于她在中国生活过几十年--这使她与中国的联系具体而真实。而对她在华期间开展的文学、文化活动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其人、深刻地体会其作品,并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到她后期社会活动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而在当今中国,在赛珍珠生活过的城市中,认识并充分重视赛珍珠的文学、文化价值与社会历史意义的,无疑当属镇江市。迄今为止,镇江已经举办了4次以赛珍珠研究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最早一次是1991年举办的"赛珍珠文学创作讨论会",是中国大陆具有开创性质的赛珍珠研究学术会议。此后又举办了3次高水平、国际性的赛珍珠研讨会(2002年、2005年和2008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后三次会议,亲眼目睹了镇江市在保护赛珍珠文化遗址上所做的种种努力,并见证了这些学术活动、文化盛会怎样推动了镇江市的文化建设与国际交流及合作。
    无论多么大规模、多么高层次的会议,终有曲终人散的时候,而会议后出版的论文集,很好地保存了会议成果。若从文献方面来看,《赛珍珠研究》(1992年)和《赛珍珠评论集》(1999年)基本上涵盖了中国20世纪赛珍珠研究方面的主要史料及研究资料,是了解那个时期的赛珍珠研究状况的必读书目。但若想了解2000年之后的研究状况,除了查看《江苏大学学报》的"赛珍珠研究"专栏之外,主要应阅读在镇江召开的2002年、2005年赛珍珠国际会议之后结集出版的《赛珍珠纪念文集》第一辑和第二辑以及即将出版的第三辑。
    2008年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70余篇,包括来自美国、菲律宾、韩国、印度的论文10篇。论文大体分为:总论性质、理论探究;文本研究;翻译研究;史实考辨等几类,基本上体现了学术界对赛珍珠所作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辑论文中,有这样几个特点值得引起学术界和阅读者的关注。
    对赛珍珠作为作家、社会活动家的现实关注和研究更趋深入。比如,美国的华人学者映碧所写的《赛珍珠的中国脐带》,谈到了对赛珍珠某些生活、写作和社会活动的理解,侧重于对这位传奇作家如何在美国土地上继续着她的中国情结的理解。郭永江、姚锡佩合作的《浅说赛珍珠小说折射的中国三农问题》与丁亚明的《赛珍珠作品对三农问题的观照意义》,都是从赛珍珠的创作探寻三农问题的历史,反思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政策,包括农村体制、土地权、合作化、农业科学等。
    对赛珍珠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比如,出现了赛珍珠与老舍、萧红、陈忠实等作家的比较研究,如朱坤领的《中国女性的悲歌与颂歌--论赛珍珠与萧红女性题材创作的差异》等。张正欣的《他者与自我:认同的空间--有关赛珍珠传记作品中家的象征意义》对于赛珍珠传记作品中"家"的意象作了深入的分析。而裴伟对最早批评《大地》的朝鲜文人做了进一步的事实考证。
    人们开始关注赛珍珠作品的翻译问题。比如,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梁志芳在其《"杂合"视角下〈大地〉的中译》一文中,在梳理有关赛珍珠作品的翻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代表作《大地》在中国大陆的翻译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为何其中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翻译,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简要阐释了《大地》在中国大陆接受过程中所涉及的翻译问题。
    分工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比如,魏群的《赛珍珠到底在宿州生活了多少年》,对赛珍珠究竟在宿州生活了几年做了考证。而张宇的《金陵觅珍珠--赛珍珠在南京大学的思想发展脉络》则通过赛珍珠在南京期间的文学作品以及关于她的各类史料,探讨了赛珍珠在金陵大学时期的思想发展脉络。
    在我们看到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应该发现不足,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后赛珍珠研究的新起点。在笔者看来,当下赛珍珠研究有几个方面的不足,应该予以重视。
    首先,应该加强对赛珍珠作品的翻译。此次未能参加会议的张子清先生提交的论文《永恒的赛珍珠--对一个伟大作家褒贬不一的初探》中提出,要在反思赛珍珠的同时,直面现实,敢于承担,把赛珍珠没有译成中文的著作逐步翻译成中文,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准确和公正地评价赛珍珠,还她的历史真面貌。
    其次,扩大对赛珍珠研究的视野,加强对赛珍珠众多文学作品的研究。此次会议提交的70篇论文中,仅论述《大地》的就占了16篇。这一方面说明,《大地》作为赛珍珠的经典作品为学者所公认;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让人想到,或许我们的阅读视野还不够开阔。赛珍珠的优秀作品绝不只有《大地》三部曲,像《龙子》、《同胞》都是十分精彩的经典之作,其思想性与历史性一点都不弱于《大地》。这类作品,应该得到学术界更多的关注。
    再次,逐步扩大对赛珍珠尚未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对于外语院系的赛珍珠研究者以及懂英文的研究者而言,应该积极扩展赛珍珠研究的领域,特别是重视那些还没有翻译过来的重要作品。在赛珍珠的很多作品没有被翻译成中文之前,懂英文的学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先行一步,走在研究的前列。
    最后,研究者应该更加注重学术规范。从现有很多有关赛珍珠的学术论文中,我们看不到对同一论题的前人研究成果的论述或引用,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要么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重复前人已经说过的话甚至是重复论述问题,要么给人自说自话的感觉。在中国学术日益讲求规范的今天,这不仅是赛珍珠研究学者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全国学术界应该注意的问题,但可以从我们赛珍珠研究者做起。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7-15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7-1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