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是我国新闻史上出版时间较长,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报之一,它于1938年1月25日在上海创刊,中途数次停刊、复刊,几经周折,迄今已走过七十余年的历史。 《文汇报》有两个,上海《文汇报》和香港《文汇报》,它们原本是一家。1947年,上海《文汇报》被国民党政府查封,部分《文汇报》同人去了香港,于1948年9月9日创办了香港《文汇报》。上海《文汇报》复刊后,就有了两个《文汇报》。这两个《文汇报》已经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变为完全不同的两份报纸。 上海《文汇报》的发展历程按停刊、复刊时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8年1月25日至1939年5月18日;第二阶段是1945年8月18日至1947年5月24日;第三阶段是1949年6月21日至1956年4月28日;第四阶段是1956年10月1日至今。 1937年8月13日,日寇进攻上海,不久就控制了上海铁路局,在上海铁路局任职的严宝礼及部分职工辞职,他们宁愿失业,也不为侵略者服务。辞职后的严宝礼与"新新俱乐部"的旧友经常在一起探讨国际国内形势以及自己的出路。他们商定办一张报纸,真实报道抗战的消息,用以打破沉闷的空气,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他们共同集资,合股经营,通过募捐,共募集资金一万元作为开办费。 日寇以"检查"为名,控制了当时上海所有中国人办的华文报纸。为了避开日方的检查,严宝礼决定效法《每日译报》,以英商的招牌出版发行,他们雇了英国人克明为名义上的董事长兼总主笔。1879年,上海一家英文报纸的中文名字叫《文汇报》。克明曾在这家英文报纸工作过,该报停刊后,保留了中文《文汇报》报名的所有权。克明与严宝礼商定,成立英商文汇有限公司,并以中文《文汇报》(The Standard)的名称向英方注册,这就是《文汇报》报名的来历。 1938年1月25日《文汇报》创刊,报址是上海福州路436号 。在创刊号上发表了由克明署名,实为编辑部撰写的《为本报创刊告读者》。文告中强调了中英合作,并明确表示"本报本着言论自由的最高原则,绝不受任何方面有形与无形的控制"。这个阶段的《文汇报》要闻版头条,绝大多数是有利于抗战的报道。 克明是《文汇报》高价雇来的"保镖",他的为人及办报思想与严宝礼截然不同。创刊初期,克明伪装老实,欺骗过一些人。后来,在日寇的压力下,克明勾结工部局压制抗日文章的刊登,并妄想把《文汇报》办成如英文《字林西报》那样受上海英国当局控制的报纸,此举遭到严宝礼等人的坚决抵制。从1938年8月14日起,《文汇报》废除了自创刊起在报名旁署有克明名字的惯例,同时将他的董事长职务改为常务董事。 1939年4月以后,租界当局屈服于日寇的压力,对《文汇报》采取了十分严厉的态度。5月8日,租界工部局要求所有洋商华文报纸出版政治性的文章,需提交警务处审查。16日,《文汇报》刊登蒋介石的演讲词,被指为"未符业经通知手续",由英国驻沪总领事署通知,自18日起,暂行停刊两星期。停刊期间,克明勾结汉奸,污蔑中伤严宝礼,逼迫其辞去总经理职务,阴谋搞垮《文汇报》。6月1日,停刊两星期满,编辑部发了一则《文汇报编辑部全体同人紧急启事》在《申报》刊出,表明《文汇报》抗日立场不变,如万一达不到目的,也决不让《文汇报》变成日寇汉奸的舆论工具。不久,停刊书就交到英国大使手里,《文汇报》正式停刊了。 1945年8月18日,即日本投降的第4天,《文汇报》复刊。复刊后的《文汇报》没有沿用原报的依次编号,而以号外的形式出版到9月5日,共出号外19天。9月6日,《文汇报》开始沿用原报的依次编号即478号,并迁至新馆址圆明园路。《文汇报》在《复刊词》中声明,本报为无党派色彩的纯商业性报纸,以言论自由为最高原则,矢志保持高尚的报格。《文汇报》创办人严宝礼坚持民族立场,宣传抗战,遭日伪当局的忌恨,曾被捕入狱,但他始终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念。抗战胜利后,他亲国民党的色彩,决定了复刊后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使《文汇报》远离"独立的民间报"宗旨,并一直持续了4个月。报纸脱离群众,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导致报纸发行每况愈下,收入不断减少。此时,严宝礼意识到《文汇报》必须要改组了。于是,严宝礼登门邀请进步人士宦乡主持《文汇报》笔政,宦乡提出,办报方针要把反内战,推进和平作为第一要领,一切为此服务,即使得罪国民党当局,也在所不顾。严宝礼表示同意,并引进一些进步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进入《文汇报》。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典阅部)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10日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