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诗格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孙郁 参加讨论

    胡风周围曾有一批热情的诗人,人称“七月诗派”。二十年前读阿珑、绿原、牛汉等人的诗,不能忘记的是这个流派人的真诚。他们好的诗句,现在还偶被人所吟诵,研究者从那里也读出了那代人的隐秘。我因为参与“胡风文库”的建设,有机缘接触那些人与事,便有所感想,知道一点那一群人的片影。这些人后来大多走了一条苦路,生活并非都是阳光的暖色,苦难中的冷意占据了大半。几年前还能够常看到这个圈子里的老人,如今多不在世间了。我先前想,纯粹的诗人,在逆境里不易存活,受挫后是沉默的命运。但后来接触鲁煤先生,了解到其传奇的人生,这个看法却动摇了。
    大约在四年前,在纪念阿珑百年诞辰的会议上,认识了七月诗派的诗人绿原、鲁煤两位先生。绿原耳聋,不能说话,鲁煤却很活跃。那天鲁煤在会上朗诵了《又见阿珑》,声音苍冷浑厚,有回旋的力度在。八十岁的老人能够有如此激越的音色,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我在倾听的瞬间,暗暗流下泪来。都是普通的句子,没有奇异的词语,可句句打在心头。诗如果是真情的盘绕,就是好的,这是胡风的观点,也是“七月派”许多诗人的观点。绿原去世后,细数一下,那一群诗人 ,现在偶能见到的只鲁煤一人。想起来,像活的文学的词典,在现在的文坛是越发宝贵了。
    鲁煤是个健谈的人,文章没有一般文人自恋的毛病。他曾赠给我一册诗集,读后对其一生有了一点印象。一次,他和我讲起胡风文学观的现实性问题,颇为动情。他觉得胡风的理论自有妙处,是不该忘记的。这个被胡风分子的罪状摧残的老人,内心还恪守着纯粹的诗格,不媚俗,不趋时,缘情而文,因爱而诗。我想,那一代人的走向诗与革命,是有自己的根据的。而现在的年轻人,要理解他们,似乎已不易进入那样的语境了。
    早期鲁煤的诗很美,受过俄国诗人的影响。他的作品不多,但是在苦海里寻找暖意的波光,穿越在寒冷的夜空中,辽远而阔大。那都是从内心里流出来的,不矫情,无粉饰,即便是幼稚,也有自己的能量在。比如1945年那首《致普式庚》:
    在被二十世纪的蓝天笼罩的/东方亚洲的黄土上/作为一个中国的子民/为什么有你一样的忧愁?
    他后来的诗句,基本都是从这样的惆怅里升腾出来的。忧郁、不屈,果敢。诗文不是书生气的。责任感和信念感一直缠绕着。他的一些意象是和艾青接近的,虽然没有艾青那么柔润。可是他拒绝京派诗人和海派诗人的精致与灰色,向着太阳的饥渴从没有消失过。那是受难者的吟哦,在大地的荒草和野林间,他犁下了绿色。我很喜欢他在田野间的文字,那些忧伤的诗文是国家命运的喟叹。比如《池塘》:
    池塘/南方的山野的胃/分布在梯田与梯田之间/中国的胃常常是饥饿的/我们的池塘/常常没有水
    他的结构诗歌的方式,有很灵性的一面。但很快就被现实的难题所吸引,语境里是火热的释放。他绝不小情调,小布尔乔亚的调子是没有的。这表现在他战士的心态上。许多文字,是在硝烟里完成的。壮烈的情怀和悲悯的爱意都有。可爱的在于,他常常自我解析自己,自省的地方很多。1945年,抗战刚刚结束,他在《忏悔》中写道:
    是我吗,朋友/那忘掉了自己的奴隶身份/在兄弟们被侮辱与损害的灵魂面前/大发绅士脾气的?!
    呵,我多么可怜!/自己正是那高挑起反抗的大旗/向旧世界暴戾地宣战的/你们行进大队中的一个
    但是,你们你们不会失望的/在你们正视的目光里,我的头已经深深垂下——/调转那拷问世界的长鞭/我再来重新拷问自己
    我猜想,这或许是他精神的原色。我以为也有那代人最坦荡的一面。在诗人中没有自怜的声音,殊为难得。一般的诗人,都盘旋在小我的漩涡里,格调不高。那些自认为掌握了真理的人的叙述,则盛气凌人的样子。鲁煤没有这些。他的境界是高的。文字流于直白,却真实、可爱。书斋里酸腐是没有的。通读他的诗,印象是:作者乃一名战士,唱的是浑厚的歌。他不屑于和权力及贵族为伍,自我是在烽火里映照出来的。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的诗句,显现着那个历史的心灵投影。我读他的诗,印证了革命和反抗者的选择的逻辑过程。在烽火连天中,人们的想象力与审美力度如何,其文本都有所流露。我在他早期的文本里,看到了“七月诗派”美丽的形影。
    胡风喜欢的人,多少都是有力量感的。阿珑、绿原、牛汉、鲁煤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他们在浑浊的世间,却有自己的一块绿地,岁月狂风的扫荡后,依然泛出美的色泽,真的神奇极了。我曾经说,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胡风周围的文人,大概是最有才气的。在红色的心绪里,不乏缠绵和爱欲,纯情的与崇高的因素汇聚一起,于是有了特别的诗格。这个诗格是个性与使命感的挥洒,自我的困苦与民族的困苦是一体的。我们总结那时候的历史,这个现象真的值得打量。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诗,但自己的文字没有什么力量。看到前辈的文章,对比一下就知道,自己缺少的,大概是那样的品格。如鲁迅所言,在中国,真的山林诗是没有的,真的隐逸的诗也是没有的。胡风周围的诗人,在审美的层面上已经暗示了这个意思。
    原载:北京青年报 2011年02月12日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1年02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