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云杉散文《文化的非洲》江山为助笔纵横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石厉 参加讨论

    几年前读到云杉的散文《外城琐记》,至今记忆犹新。那组散文记述了他出访乌兹别克斯坦等五国时对七座城市的观感,在他笔下七座城市就像七座面孔不同的人物雕塑,体现着不同的历史人文风情,刻画形象生动。虽属域外游记,但不经意间却凸显国格与人格的尊严,指他而观己,情深意远。如果说以往他的《外城琐记》是在人的感性中呈现出的一组浑厚的群雕,近期他的《文化的非洲》(《人民文学》2012年第3期)一文,显示出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读后让人在理性的高地豁然洞明。
    人们很容易在物欲横流中浮躁与沉醉,以至不知去向,也忘记来路。进入时空隧道,跟随云杉《文化的非洲》一文的引领突然置身于满目疮痍、原始洪荒的非洲社会,这才发现,今日这片贫穷的土地,竟然是人类的发祥地。在埃塞俄比亚简陋的国家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被西方人命名为‘露西’的古人类化石……依我看,这只有几十平方米大小的陈列室,可以称得上是记录人类漫长历史的人类共同的祠堂,是今天已有70亿庞大群体的人类的祖庙”。云杉行文中客观叙述的风格让人震撼。那块有着黑色皮肤人种的金黄色土地,竟然是人类曾经的故乡,竟然有着一个“几十平方米的”人类共同的祠堂和祖庙。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有漫长时间中一个古人类女子的化石作为铁证。面对这样一位孕育了人类的伟大母性,透过人类祖庙的窗户,随着作者的视野和思绪,那片虽贫瘠但宽广深厚的土地,向我们徐徐揭开了她漫长辛酸的历史面纱。作者首先发问:“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怎么可以知道自己往哪里去?”这种穷究根底的追问,能让大地上匆匆忙忙的过客为之一顿,也能让追逐利益的众生在复归萧条荒寂的土地上为之沉静。正如老子所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犹如一度繁华的大树最终叶落归根,归根之后的万物方才进入真正的宁静,这是古代圣哲在象征和比喻人类最终所要面临的境界,这等境界也象征了人类曾经喧哗过如今已是残垣断壁、一派荒芜的非洲大地吗?这一切又一层一层地在《文化的非洲》一文中得以迸涌和展现,怎能不让人随之有所感有所思?
    在荒芜和自足自信之间到底有没有桥梁和通道?若有,这个桥梁和通道就是文化。在这荒芜、贫穷根脉下面埋藏的正是人类最为珍贵的文化,这一点,又怎能被轻视?这是一个关乎人类幸福的重大人文课题。
    就在埃塞俄比亚这片远古与中古都曾辉煌过、然后又沉寂的土地上,她的人民依然是那样平静和自信,之所以平静和自信,作者娓娓道来:“每每和埃塞俄比亚人谈文化,他们都津津乐道于三千年灿烂的文明,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眼睛里放射出一种得意的光芒,那神情令人难忘。人们常说,爱国对于每一个有祖国的人来说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爱父母一样天经地义。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则是需要理由的……在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长河中,最光亮最耀眼最可以掀起波澜的也都是文化。”这是作者对文化的深刻礼赞。埃塞俄比亚人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们和我们祖国的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深厚长远的文化对人类的创化之力之大无与伦比,在它的滋润中,人类是平静幸福的。真正的自信本来与贫富没有太大的关系,真正的自信来自于自己所拥有的文化。文化才是化解人内心荒芜与绝望的不二法门,才是让人走向希望的渡桥;文化才是一个民族得以传承与存在的根脉,是一个国家得以崛起的底气。一味地追逐物质的繁华,可能一场经济危机就足以使之好景不再,但是优秀的文化却能让一个濒临衰落的民族复兴,能让一片贫瘠土地上的人民感到内心的安宁与幸福。大自然的严酷只能让人在物质的享受上变得局促,却并不能局限人们在精神文化上的富足和优裕。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差异,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民族的土壤,离开了自己独特的土壤,具体形态的文化可能都会变成无土之木、无根之花,都会失去其生命力。外国侵略者曾抢走了埃塞俄比亚人的方尖碑,为此作者感慨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要靠自身的建设和积累,而不是靠野蛮的侵占和掠取。物质方面可以一夜暴富,文化上不可能一夜暴富。文化不可以有暴发户,强盗可以把他人的财富据为己有,怎么可以把他人的思想和精神据为己有呢?一个国家可以抢掠世界上的文物珍宝,但怎么可以抢掠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明和文化呢?”这种理直气壮的严密设问让人惊喜,因为在这样的设问中已经揭示了文化存在的基本方式。文化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呢?这可以借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家所阐述的“软件”与“湿件”的概念进行说明。已经存在的知识系统可以在经过编码后,以软件的方式储存起来,因此这种知识系统也可视为软件,而那些更高级的、存储于人生命中的思想能力或生命特征,却无法离开生命体而独立存在,这种无法离开人生命而存在的思想能力或生命特征,是有生命力的、湿漉漉的,因而可被视为“湿件”。在电脑时代,软件可能比硬件复杂,而湿件又要比软件复杂,它显示出硬件和软件都无法超越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文化首先是一个民族的软件,但也是一个民族的湿件。文化不仅以长城、金字塔、方尖碑式的硬件或软件的方式存在,它更重要的是以湿件的方式存储于一个民族的成长、记忆与坚守中,他与一个民族伟大的历史是血肉关联、无法分割的。
    也是在这种意义上,那些真正鲜活的、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应该是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文化。云杉说:“文化是没有边界的,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也是孔子在数千年前所深以为是的:“礼崩乐坏求诸野”。当一个社会的文化被毁坏时,可求之于民间、求之于保存文化记忆的人民。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历史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的文化硬件、文化软件像许多非洲国家一样,无数次地被自己或被别人所毁坏,但是永远毁灭不掉的是保存于民族血液、肌体中文化的湿件,这是文化最重要的存在方式。云杉在描述非洲的原生态音乐、歌舞怎样影响了世界文化的时候,也描述了他所亲历的浙江艺术团在津巴布韦演出时的盛况,对此他说:“一场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演出,在非洲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是我始料未及的。近来人们都在谈论文化自信,在这样的场合,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中国人自然会有一种强烈的自豪和自信。”作者议论道:“最近常听到一些关于文化‘走出去’的豪言壮语,有雄心壮志当然可嘉,这也算是文化自信。但是,拿什么走出去,什么东西才可以走出去,是要认真思量的。我以为,真正可以走出去的还是那些正宗的、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东西。”立足于自己的国家与民族,这是一切文化之根本,在此基础上云杉将对待文化的态度用三句话来概括,不可谓不全面不准确:“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将来。”这也是基于中华民族在曲折的发展历史中所得到过的血的教训。近代史上中国曾备受外国列强的践踏欺辱,清朝大吏张之洞秉持“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语)的传统人文精神,高举“中体西用”的文化学术主张,既保持民族的本体和尊严,又向压迫自己的强人学习他们有用的文化与技术,这种倡导曾对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学术的发展起到过巨大作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经济领域所进行的改革开放伟大举措,更全面地带动了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解放与发展。以自己的文化为本,吸收国外先进、有益的文化,才能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腾飞创造条件,云杉简练的概括是基于古今中外多年历史文化发展的经验,不仅表明了对待文化发展的态度,也揭示了优秀文化内在的律动。
    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为本,是要以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本。比如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仁爱的思想,使中华民族养成了在国际事务中平等、友善的处事风格。作者写道:“在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颇有几分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珍藏在文物库中几件中国明代的瓷器,据说就是当年郑和船队带到非洲的宝贝。虽然瓷器已经残破,但依然被他们奉为镇馆之宝。因为非洲人把郑和尊之为中国来的和平使者、文化使者,这些瓷器便成为中非友谊和中非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真实见证。”作者又写道:“非洲人知道,中国人到非洲带去的是和平友谊,带去的是代表当时世界文明水准的文化成果。而就在郑和以后,大批西方殖民者来到非洲,他们带给非洲的是坚船利炮、烧杀抢掠,残酷的奴役压榨,还有强加给他们的宗教、语言。”作者指出的这一点是历史事实,事实胜于雄辩。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我们的不同是因为我们基于自己优秀的文化与认识。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华民族从数千年前开始,就追求“君子”的“坦荡”风范,我们的不同是为了和,而强权者在真理的幌子下推销他们所谓的同一文化模式的思想战略,将会使许多独特的优秀文化干枯死亡。上世纪初,有着深厚西方学术背景的辜鸿铭先生,远涉重洋回到祖国,以种种怪异之举提醒人们中华文化与传统的可贵与伟大。近百年以来的世界历史也说明,不适合自己土壤和传统的教条思想文化,同样会给某些民族带来灾难。作者说:“文化如果整齐划一了,必将是世界的一场文化灾难。”也只有在文化多样性的舞台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才会精彩、才会有意义,不然还有什么交流的必要?文化的功能就是一种交流、一种不断的化解,在交流和化解中,世界才会进步。所以作者又说:“我很赞同近来有文化人提出的一个口号:中国是世界的舞台,世界是中国的舞台。这既宣示了我们开放包容博大的文化胸怀,又宣示了我们的文化信心和文化理想。”不称霸,在互相承认的前提下,保持相对的独立,才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汲取对方的长处,才能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启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一直是一以贯之的。中国人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同样也是以和为主。自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向大自然学习,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随着云杉的笔触,我们将眼光落在了世界著名的非洲古建筑大津巴布韦遗址上。他发现津巴布韦塔就是仿照距遗址不远处的原始茅草屋而建。而茅草屋的圆形又是依据什么的呢?他引用文化学家的推论,认为是“人类在模仿大自然”。非洲人在向大自然学习,当代的建筑师也在向大自然学习。云杉又将眼光从非洲的古建筑遗址上收了回来,重新放眼祖国乃至世界。他认为非洲古石塔的圆、茅草屋的圆、草原民族的穹庐之圆、中国国家大剧院圆形的建筑设计等等,都是人类对天空之美的向往。中国古人曾说:“天道曰圆,地道曰方。”西汉杨雄说:“圆则杌棿,方为吝啬。”也就是说,天圆则变化不息,地方则滞涩静止。圆意味着光滑流转,在视觉上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变化。从非洲到中国再到世界,从古代到现当代,人类在审美上有许许多多的共鸣之处,这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间里文化不同而又相通的表现,这也是云杉文章中所蕴涵的深意。
    云杉《文化的非洲》一文,以文化为“天圆”,有“笼盖四野”的广大气势,放眼非洲与世界,心中却装有祖国,装有壮美山河,下笔自然纵横捭阖、波澜壮阔,在汹涌的理性中让人们品尝了一次人类文化的盛宴。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12日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