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谁人夜半持山去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胡妍妍 参加讨论
从《人面桃花》(2004)、《山河入梦》(2007)到《春尽江南》(2011),格非终于完成了他书写近百年中国社会历史的三部曲。由革命党、匪帮往来出没的民国初年“桃花源”,经一个命运跌宕的县长的共和国“山河”,直至20世纪、21世纪之交的一对小城夫妇的“江南”生活,他笔下的历史洪流终于汇入他所置身的写作现场了。
    这确凿是个当代故事。由追不回的房产证、撵不走的房客而起,扭结着家庭、朋友、单位的冗杂琐事,主人公谭端午在短短一年间疲于应对,深一脚浅一脚地被带到了关键问题面前:如此毫无传奇性的人生,为什么却一再让人错愕,甚至招架不住?相较于以往的创作,《春尽江南》不再有格非惯用的疏离感、梦魇、谶言等叙事技巧以及文字的风格化特征,他刻意营造的“魅”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倒是看上去平铺直叙的当代生活让人越读越见荒唐、怪诞之处,别有一种诡谲的“魅”。如同“有人夜半持山去”,传统意义上诗意暧昧的夜雨江南,失去了山的掩映,一下子暴露在今天空洞而又晃眼的白日之下,清晰至极,让人惊心又怅然。
    在书写当代知识分子的脉络上,《春》更接近于格非十多年前的长篇《欲望的旗帜》,只不过不再如后者那样先锋气足,将欲望写得迎风猎猎,而是显现出某种中年心态。《春》写知识分子,写他的无用之用,写他的敏感羸弱,写他不甘于驴拉磨一样蒙上眼睛,却又禁不起审视和追问。《春》用这些更原点性的问题与其说是在与时代“短兵相接”,不如说是与作者自己“较劲”,他写最靠近自己、最焦虑、最不得不写的东西,甚至在写到自己的时候要转身、要折回、要兜出去,这种一碰一退之间的复杂与矛盾,是《春》区别于通俗小说熟极而流的地方,也是读起来让人回味的地方。如同他所写的知识分子“偷生”于这时代的“既羞愧又庆幸”,他的写作姿态本身也是既羞愧又庆幸的。
    原载:《 人民日报 》( 2012年02月21日 24 版)
    
    原载:《人民日报》(2012年02月21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