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互文性视阈中的《最后的生产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阎浩岗 参加讨论

    《最后的生产队》写的是合作化时期的故事,但在价值取向上它既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合作化叙事,与1980年代初期的“后合作化叙事”也有所不同。
    小说开头一章有一段简略的“土改”叙事,里面有对“文革”及其以前“土改”叙事文本的反拨回应。但它也并未像如今某些“反土改叙事”文本那样对以往的“土改”叙事完全“反着写”。它既未把地主都写成恶霸,又未反过来把他们写成贤人。第一章以后的作品主体部分是合作化末期的故事。作品的主要人物是马家屯大队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马福山。在个人品质上,作者把他塑造得比较高大:他能以身作则,不假公济私,尽量不让女儿借自己的光,为此曾试图阻止女儿参加公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他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一心为全大队百姓办事,想领导群众奔富日子。除了马福山,作品中上至地县委书记、公社正副书记,下至生产队长,也基本都是正派人,是“爱民”的父母官。干部是好干部,“造假”是形势使然;马家屯也并非贫困村,一队、二队经济状况还相对不错,最穷的三队也并不像新时期以后某些小说写的那样惨。“马三孬”一家的贫穷主要还是因为其懒惰。作者这样写,大概目的在于指出:生产队时期整体生产力水平低下,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度。全篇结尾一段概述几乎直奔主题:“实行责任制后,马家屯种地只用了十天,以往得种一个多月;秋天征购粮,马家屯完成了一百八十多万斤,全公社完成了六百多万斤,皆是往年的两倍。”
    当然,这部长篇小说的内涵还更多。作品曾渲染了“马三孬”因懒惰加多子女而致贫穷,其妻因发愁还不起生产队的罚款而投井未遂。这是作品中惟一给人留下印象的对合作化时期“贫困”的描写。但小说后来也并未交代实行责任制后“马三孬”一家是否致富。依照事理逻辑推测,他家可能依然相对贫困,因为这不是单靠责任制能解决的问题。作品中车记者说“分田单干首先助长了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思想,摧毁了大公无私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虽然此话出自不赞成责任制的车记者之口,但积极赞成责任制的孙记者也“没找到合适的言辞进行反击”。“马三孬”一家的“无果而终”和孙记者的这次“失语”,也许正是作者有意留给读者的叙述缝隙,显示了今天的认识高度,是作品耐人寻味之处。
    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独特的生产队,塑造了一批有自己特点的农村干部形象。这是对以往各种合作化叙事及“后合作化叙事”的有益补充。作品的语言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特别是“马大明白”、“马大楞”、“马三孬”以及马福山等人物给人印象深刻。作品塑造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而思想相对保守的老马头形象,写了他对“主义”的坚持。在新世纪语境中,这样的形象显得很别致。另外,作品的故事很好读,有一种让人拿起放不下的魅力。
    本书作者熟悉农民和农村生活,擅长讲故事和塑造性格,作品生活气息浓厚,这些优点与浩然相似,而其局限也有某些类同之处。以往的合作化叙事和“后合作化叙事”的主题多停留在政治(制度)层面,“反土改叙事”试图向人性深处开掘,但结果给人最强烈的感觉也是政治批判。这似乎是当代中国农村叙事的宿命。我们期待着《最后的生产队》的作者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09日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0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