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简谈宝黛爱情悲剧的艺术特色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肖旭 参加讨论

     《红楼梦》在古典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鲁迅说:“自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写法都打破了”。如在描写爱情上,作者打破了传统的写法,提出了爱情要以思想一致为原则,打破了中华民族不敢证实现实,总是描写金榜题名、大团圆的结局,他写了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这一爱情悲剧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特色。这里仅择要简略谈之。
     宝黛爱情悲剧是在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上被展现的。《红楼梦》在描写宝黛爱情的同时,大量描写了以贾府为主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贵族阶级生活的骄奢淫佚、封建经济的衰落,以及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小说所流露的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倾向,是作者有意将宝黛的爱情故事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来进行描写、并通过这一主要情节的发展线索逐一揭露封建社会种种弊病的必然结果。
    没有宝黛爱情故事,《红楼梦》就失去赖以构成的艺术骨架。只有充分认识这广阔的社会背景,我们才能深刻地领悟:宝玉与黛玉这一对贵族公子、小姐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叛逆者;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维护人的尊严、追求恋爱自由、向往爱情结合的理想具有深远反封建意义。
    曹雪芹在描写女子的普遍悲剧的基础上,突出表现了宝黛爱情的悲剧,这一点是通过艺术虚构的大观园这一具体环境来实现的。作者让众多女子集中在大观园内,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来赞美她们:“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高度评价了她们的聪明才智,在文才、口才、艺才、管理才能方面她们无不超过男子;热情赞颂了女子坚贞不屈的崇高情操。曹雪芹用艺术形象推翻了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男尊女卑的历史冤案。但是,由于她们无权掌握、安排自己的命运,最后全都以悲惨的结局而告终。这就极其生动地揭示出了封建社会扼杀人性、摧残妇女的吃人本质。
    曹雪芹正是在这“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背景上衬托宝黛爱情悲剧的。
    首先,以迎春、探春、宝钗、湘云等姐妹对封建礼教逆来顺受的性格衬托出了宝玉和黛玉的叛逆性格。妇女的普遍不幸不但渲染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普遍意义和深刻意义,也令人信服地证明林黛玉争取恋爱自由和向往爱情结合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打破以往爱情故事中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传统写法,细腻地描写了宝黛爱情的感情基础和共同的思想基础,真实地展现了宝黛爱情的发展过程和悲剧性结尾。
     林黛玉与贾宝玉自幼耳鬓厮磨、青梅竹马,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滋生了爱情。在大观园中长大的贾宝玉,一向认为“男人是泥做的,女儿是水做的”,对女子自有一种怜香惜玉的痴情,对黛玉又特别深情。在黛玉所能接触到的年轻男子中,贾宝玉当然是理想的配偶。宝黛之间产生的爱情是极为自然的。但是,突然来了薛宝钗,不但在容貌上不逊于林黛玉,而且还有和尚送的金锁片。贾宝玉对薛宝钗也确实产生了爱慕之情。史湘云的容貌与才华也与林黛玉相当,而且另有一种潇洒风流的气质,何况也有能构成“金玉良缘”的金麒麟。但是,在情趣志向上,宝玉与她们两人疏远、分离了。宝玉、黛玉能共同欣赏《西厢记》,互诉衷肠,而薛宝钗则认为看这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是应该挨打挨骂的。薛宝钗和史湘云动不动就规劝贾宝玉读书做官、谈讲仕途经济。只有林黛玉从来不对他说这些“混账话”。所以,宝玉只能选择黛玉作为自己的知音。
     宝黛虽然互相爱慕,但在封建礼教的沉重压迫下,实属大逆不道。第五十四回贾母斥责说书中“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通文知礼”的小姐是“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宝玉、黛玉当然不能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情,他们的表现只能像小说描写的那样复杂、隐晦、曲折。贾母的话也就是对宝黛自由恋爱的否定。所以宝黛爱情在初露端倪的时候,就已经隐伏着悲剧的危机了。
     宝黛爱情悲剧的又一艺术特色是在林黛玉香消玉殒之后,作者不仅写了宝玉和宝钗的婚后生活,最后还让宝玉在乡试高中后,了却尘缘,只有这样才能使小说首尾相衔,意气相贯。乡试高中后出走表明,“无材补天”是假,“有才”不愿“补天”是真;表明宝玉不是得不到功名,而是不愿意追求功名(第一回《好了歌》唱曰:“惟有功名忘不了”)。
     当然,贾宝玉抛却宝钗出走是与《好了歌》中的“只有姣妻忘不了”相应的。更重要的是,宝钗的悲剧是宝黛爱情悲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艺术地体现了曹雪芹的爱情理想和婚姻理想。
     小说的艺术描写表明,黛玉对宝玉的爱情是在贾母为宝玉和宝钗配亲后才为贾母等人知道的。也就是说,林黛玉的叛逆思想并没有同代表封建礼教的贾府掌权者发生公开的矛盾冲突。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是封建社会的“金玉姻缘”。在曹雪芹笔下,“金玉姻缘”中的迷信成分是假,门当户对原则是真。林家已经衰败,林黛玉没有权势钱财作为自己的后盾,而薛家虽无权势却有钱财(“金”)。无论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还是在衰败之中,贾府都需要与共损同荣的薛家结成姻亲。所以,贾宝玉的婚后出走是对“金玉姻缘”的彻底否定,是对“金玉良缘”的最大嘲讽。
     《红楼梦》第一曲(终身误)唱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用现在的语言来说,曹雪芹的理想婚姻,就是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第一个为此理想而死的是决心改过守分的尤三姐。她说她只能同“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结婚,如果别人代拣,“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最后轮到贾宝玉。薛宝钗是美丽的、贤慧的,完全可以做贾宝玉的好妻子。但是,婚姻应当以爱情为基础,家庭应当建筑在爱情基础上,贾宝玉的弃妻而去,抛弃了没有爱情幸福的包办婚姻家庭,则集中体现出了曹雪芹的婚姻理想。
    在塑造人物上,曹雪芹也打破了传统的写法,主要是敢于如实的描写,全无讳饰,和以前小说写好人完全是好,写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他所写的人物是如实描写,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丰富性、复杂性,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并非一切都善,而反面人物也并非一切都恶。
    如对贾宝玉赋予了理想的色彩,宝玉背叛了他的阶级和父辈为他所选的人生道路,他宁愿打死也不回头。这种比较彻底的离经叛道性格,在那个时代是极其难得的。宝玉不仕宦途,不涉官场,他又是怎样渴望过完他的一生呢?宝玉性格的另一面应是什么样的呢?曹雪芹对宝玉鄙弃功名的另一面,做了追踪觅迹的实录。宝玉是这样希望的,他只希望和姐妹、丫环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做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盗草沾花、低吟俏唱、猜字猜谜,无所不好。曹对自己理想人物性格中不理想的一面,做了这样客观的真实描写。因此在他的笔下,贾宝玉的性格、贾宝玉的人生观就其对功名利禄的观念和名教观念的锋芒批判来说,是何等的积极,何等的生机勃勃,何等的光彩照人!但是对珠围翠绕的贵族公子的悠闲岁月的追求来说,却又是何等的消极,何等的苍白无力。在这里,理想的与现实的、反抗的与妥协的、正义与邪谬的,相反的两种气质,自然而然的相称,就成为“这一个”的贾宝玉。对于贾宝玉爱情观的善与恶的方面,作者也做了客观、全面的真实描写。宝玉对黛玉的爱,是真挚的,坚贞的,他忍受着两人之间的口角和误会,心酸和折磨,他抗拒着家庭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强大压力所造成的压抑与痛苦,这种以感情与思想一致的爱情,这种无论在思想内容上、形式上、都超越了封建的历史阶段和阶级局限,在当时也是罕见的。在这里寄寓了作者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但也应看到,爱情的力量还没有使贾宝玉冲破封建的金钱观念,他爱的这样深沉,但又爱的这样软弱,宝玉在宝钗的美貌面前,目眩神摇;他在袭人的柔媚中沉溺。这种用情不专,实际上是封建主义的一夫多妻制在宝玉爱情世界里的反映。在这里反封建的与封建的,坚强的与软弱的,高尚的与污浊的,正当健康的与邪恶病态的、对立的两种感情相互交织着,并统一在宝玉心中。作者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做了追踪觅迹,写下了“这一个”宝玉的爱的感情的实录。
    对正面人物是这样,对反面人物的描写也是这样的。薛宝钗是个非常复杂的形象,她的封建阶级的丑恶本性,表现的不像王熙凤那么露骨,她、林黛玉、贾宝玉之间有着感情纠葛的三角关系,但作者没把薛宝钗写成是宝、黛之间的拨乱小人。她关心宝玉,虽出自封建的功利主义,但有时也流露出青春少女爱的感情;她对黛玉有忌妒,有唇枪舌箭的交锋,但在薛对林的关系中有远比忌妒广而深的内容,包括生活上的关心,感情上的体贴,思想上的开导,虽多出自封建意识,但很难说全是私心藏奸。总之薛的所作所为,有些是可恶、可恨的,如在金钏投井事件中她的表现;有些是可鄙可憎的,如她热衷功名,处事庸俗,有点虚伪。但有些也是可贵可敬的,如她的聪明才干,大方朴素。然而她性格中那些可贵可名的因素,又是散发着浓重的封建气息;她心中那些可憎可恶的因素,又并非是阴谋家的天然的禀赋,主要的是封建主义的意识观及习俗的自然的表露,作者塑造出来的是一个自觉的参与并维护封建主义而又不自觉地受了封建主义毒害与损害的贵族少女。作者笔下的薛宝钗是这样交织着邪与恶、善与良。
    此外贾母、贾政、王夫人性格也各有其复杂性,他们都做了不少的恶事,但作者也写出了他们与封建阶级中比它更为恶劣人物间的差别,赋予他们某些正义的、善良的外壳。
     综观整部《红楼梦》,小说达到的最高思想水平并不是“政治小说”派所认为的是揭示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规律,这是后世评论者强加给小说和作者曹雪芹的。代表小说最高思想水平的是作者对男尊女卑思想的彻底批判、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批判和提出了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的理想。
    许多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品中都具有神话志怪色彩,而《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的艺术特色,就恰恰体现于神话在小说中的特点。《红楼梦》中讲了绛珠仙子以泪报答神瑛侍者的故事。绛珠仙子原是西方灵河岸上绛珠草,只因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得以修成女儿身。后来神瑛侍者动了凡心,想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子知道这一消息后,就跟着下凡报答他的灌溉之恩。但是,与以往有神话故事的作品不同,作者明确指出他所讲的石头幻形入世是假的,那大荒山无稽崖就含有弥天大谎、无稽之谈的意思。从小说结构说,神话故事主要起引子和收尾的作用。没有这一神话故事,丝毫不影响《红楼梦》的内容和艺术结构,虽然个别地方需要改写。如果小说中的大观园众姊妹活动的环境是为了衬托出大观园以外的社会的丑恶、黑暗、腐败,那末,太虚幻境则是为了衬托整个人世的丑恶、黑暗、腐败。再者,就是借神话故事来掩盖宝黛爱情悲剧的反封建性,避免清朝残酷的文字狱。最后,无法看到封建社会的灭亡规律的曹雪芹,对人间的贫穷富贵、悲欢离合、政治倾轧就不免抱有虚无主义的否定态度,以神话故事的因果报应来抒发自己的悲观主义。神话故事是我国人民普遍喜爱的艺术形式。《红楼梦》绛珠仙子以泪报恩的故事还是具有一定艺术感染力的。我们在今天看这神话故事的时候,仍然会为作者丰富奇特、形象逼真的艺术想象力拍案叫好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