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的主题与诠释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红楼梦》的研究应该是将文献、文本、文化三者融通。一是从《红楼梦》中人物的角度,研究人物的言行、情节的发展为什么是这样;二是从作者的角度,研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写作的技巧如何体现;三是从读者的角度,也就是观众的感知角度,如何去体会和欣赏人物、情节。
    只从一个角度去研究仍不全面。红楼隐秘的探索、解读应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同时,又将这种揭示回归指向文化:在他的文本面前,任何一种分析都是可能的,几乎任何一种分析也都是片面的。在它的面前,任何一种评价都是事出有因的,任何一种评价又都是"自圆其说"的一家之言。
    一、主题种种
    《红楼梦》中充满各种象征和暗喻,因此关于该书主题众说纷纭。几乎用什么方法研究《红楼梦》都行,……它自成一个宇宙,一个世界,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对《红楼梦》的解读和议论,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红楼梦》的范围。
    张俊:脂砚斋最早思考《红楼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红楼梦》的第一回“绛珠仙草,神瑛侍者”,脂砚斋这儿有个批,他就说作者是要借这个故事来写他心里面的积郁,积郁就是悲愁和苦闷。
    评点派护花主人王希廉评批,说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就是感叹家世的盛衰。
    太平闲人张新之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讽刺家庭教育的失败。
    索隐派重要的兴趣是考察《红楼梦》它的本质是什么。索隐派里头其实最有代表性的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是政治小说
    考证派认为《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的自传,写他自己的家世的
    “青年女性普遍悲剧说”、“爱情主题说”、“十二金钗悲剧说”、“反封建主义说”、“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说”、“反皇权主题说”、“理治说”、“第回总纲说”、“崩溃说”、“新人论”、“掩盖说”、“政治历史小说”等见解。
    索隐派:历史+政治
    《红 楼 梦 索 隐》王梦阮 沈瓶庵
    书中以葫芦庙开始,是作者狡猾处;言将真事隐去,全装天下后世於闷葫芦之内也。然书中於士隐未去之顷,又言庙被火焚,火化葫芦,可见作者用心
    (一)纳兰性德的家事
    所谓金钗十二,就是性德所奉为上客的人们,这是因为性德是词人,是少年中举,他家后来也被查抄,和宝玉的情形相仿佛,所以猜想出来的。
    但是查抄一事,宝玉在生前,而性德则在死后,其他不同之点也很多,并不很相象。
    (二)是说记顺治与董鄂妃的故事
    以鄂妃为秦淮旧妓董小宛。清兵南下时,掠小宛到北京,封为贵妃;小宛夭逝,清世祖非常哀痛,就出家到五台山做了和尚。《红楼梦》中宝玉也做和尚,影射这一段故事。
    但是董鄂妃是满洲人,井非就是董小宛;
    清兵下江南的时候,小宛已经二十八岁了;而顺治方十四岁,不会有小宛做妃。
    (三)是说叙康熙朝政治状态的
    以为石头记是政治小说,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而揭清之失。
    如以“红”影“朱”字,以“石头”指“金陵”,以“贾”斥伪朝——即斥“清”,以金陵十二钗讥降清之名士。然此说未免近于穿凿。
    谈谈贾雨村
    雨村姓贾名化,字雨村,号时飞。
    1、开场第一首中秋诗中,吟出与赵匡胤《吟月》意境相似的欲现帝王飞腾之兆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诗句。宋太祖赵匡胤还在“微时”就吟过些踌躇满志、表现其宏大志向的诗,诸如咏日的“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咏月的“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万国明”(陈岩肖《庚溪诗话》)。借士隐之口加以点明,借此暗示隐藏在贾雨村背后的帝王身份。
    2、贾雨村一出场寄居的葫芦庙可能是皇宫的隐写。葫芦既可以作宋元时民间俗语中“葫芦提”的糊涂来讲,同时也是胡虏的谐音。作者用葫芦庙隐写皇宫正是用暗笔写出自己真家被抄家的原因,隔壁葫芦庙(清宫)着火(招祸),殃及了作者的真家--曹家。
    脂批在文中提到甄家在葫芦庙“隔壁”二字时指出“该二字极细极险,记清”。
    3、贾雨村吟的一首对联说起,“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一声两歌:
    表面上讲,是雨村以玉钗等珍物自比,抒发的是一腔抱负和胸怀;
    另一方面,脂批中特意点出此处的玉钗不是物,而是人,而联尾却分别落在雨村的姓和号上,预示着黛钗背后所隐的人物的最终归宿是嫁给了雨村所隐写的皇上。
    这在文中自然是不可能的事,作者创造娇杏这个人物,以她嫁给雨村作妾使这一对联有所归属。娇杏乃侥幸的谐音,文中另一处与“侥幸”相关之处来自元春制作的灯迷诗,“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该处有夹批,“此元春之迷,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
    周汝昌考证,元春省亲所用的黄金伞只能是皇后的典制,而不是贵妃的典制,因此元春这个“假”贵妃,实际上应该是后宫之主,这也与娇杏到了雨村身边,先是作妾,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后半年雨村嫡妻去世后扶正暗暗相合,可以相互佐证。
    薛蟠,是作者在小说中极力丑化的一个角色
    一个没有任何专长、缺德少才、无知混帐、横行无法的纨绔无赖,但从薛蟠的名字以及薛家的由来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薛蟠的身上隐写着皇上的身份。
    首先,蟠意指蟠龙,龙当然是帝王之象,作者在此生怕读者不去产生这种联想,特意使薛蟠表字文龙,并在护官符中称薛家为紫微舍人之后(紫微同样是帝王的象征),并用八房分暗比满清的八旗天下,正是用的以家喻国之法。
    薛蟠是领取国库之银的皇商,而这个皇商又正好是“皇上”的谐音。
    小说中借薛蟠的丑态百出,对作者憎恨的对象加以无情的讽刺和嘲弄,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心中块垒。
    考证派:自传说;
    此说最早,雪芹的祖父、父亲,都做过江宁织造,其家庭之豪华,实和贾府略同;雪芹幼时又是一个佳公子,有似于宝玉;而其后突然穷困,假定是被抄家或近于这一类事故所致,情理也可通。《红楼梦》一书,大部分为作者自叙。
    封建阶级斗争论”
    50年代,“自传说”有局限,“考证派”暴露出先天不足,俞平伯也表示要放弃这一论点,“自传说”不得不让位于“封建阶级斗争论”。
    “索隐派”、“考证派”坚持《红楼梦》创作在个别事件个别人物方面的意义,而“封建阶级斗争论”则坚持《红楼梦》创作更广泛的社会历史意义。
    1957年1月出版的《红楼梦评论集》中,李希凡批评了俞平伯、胡适提出了新的见解:《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伟大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的现实主义的杰作,“是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余英时认为,“阶级斗争论”是根据政治需要产生的,不是被红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逼出来的。
    50—80年代:
    爱情—“护官府”四大家族——爱情假,政治真——接班人危机——“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说(朱彤):雨村、赦、珍不肖;政、熙凤、宝钗不肖;宝黛叛逆,不肖;但是,奴隶,受侮辱、损害的少女,如何不肖?
    有人认为宝黛爱情实质上中国传统的“香草美人”的比兴形式,“香草美人”的比兴形式作为一种象征体系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心理原型。(爱情实否?)
    90年代:
    霍国玲认为隐入了曹雪芹爱情经历的真实历史;
    杜福华、梅新林政治理想说,破封建末世之天,建立幸福理想世界;
    红楼梦吊明反清思想管窥
    《桂海论丛》2004年增刊——朱光东
    据脂批透露,对《石头记》进行“披阅增删”开始于1744年,亦即明亡一百年。这不是巧合。第一回有一脂批曰:“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介乎?”这一批语反映了当时亡国之痛还没有被遗忘。笔者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吊明反清的作品,一部明亡百年祭。
    一、《红楼梦》与清初反清思想的渊源关系
    清初的民主主义思潮一直延续到戴震(1723年——1777年)的时代,
    清初民主主义思想家对程朱理学的猛烈抨击,是由救亡复国运动推动的。
    《红楼梦》的反理学和反清思想,与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反清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对君权的批判。作品借贾雨村之口,把唐明皇等封建帝王看作与优伶一样的常人,
    (二)、对程朱理学空谈误国的批判。贾宝玉关于“文死谏、武死战”是文武大臣的“疏谋少略”,误国误己;死名死节,“何如不死的好”的言论,就是对空谈误国的程朱理学的批判。
    (三)、宣传华夷之辨。贾宝玉把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称为中华之患,谴责他们对中原的侵略,并把芳官扮成小番来作贱他们。
    (四)、不仕清的立场。贾宝玉的“禄蠹”一词,显然与顾炎武的“阉然媚于世者”和“狐鼠”的含义相同。因此贾宝玉拒绝走仕途经济道路,是一种反清立场的体现。
    二、抒发亡国悲痛
    脂批说“无材补天”是“书之本旨”。那么“无材补天”的含义是什么?
    书中的“嘲顽石诗”云:“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其意思是说:顽石经历了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后,又再次进入荒唐的世界演绎“大荒”的故事。
    《山海经﹒大荒北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山即今长白山,肃慎氏即满族人的祖先。因此 ,“演大荒”是指演绎清朝的故事。而顽石进入尘世之前所经历的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就应该发生在清朝之前,亦即明朝。女娲补天的故事暗示了一个天崩地解的事件。黄宗羲就把明朝灭亡比喻为“天崩地解”。
    (一)、宝黛爱情悲剧与亡国悲痛。
    从贾宝玉自称为“大舜之正裔”来推断
    贾宝玉最后走上了反清道路。这个暗示就藏在“离尘歌”里。“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青”隐指清朝,“鸿”(红)隐指明朝。
    (二)、贾府破败与亡国悲痛。
    贾府,作品不仅暗示它是汉族贵族家庭,还暗示它以前是明朝显赫的贵族家庭。因为“笏”在清朝已经不再使用,“笏”只能作为明朝官僚的象征
    《红楼梦》里的人名、地名多有隐寓,如“甄英莲”寓“真应怜”等等。甚至一些次要人物的名字也有隐寓,如“牛清”、“柳彪”等名字分别寓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
    贾宝玉、林黛玉前世今生的名字、住所,都与石头(玉)和红色有关,如“赤瑕宫”、“绛洞公子”、“怡红院”、“绛珠仙子”、“神瑛侍者”等等。作品名称《石头记》、《红楼梦》及书中的许多人名、地名如“脂砚斋”、“悼红轩”等等也与石头和红色有关。而石头与红色都可以映射明朝和明朝皇族。石头即石头城,即南京。南京是明朝最早建都的地方,是明朝的陪都,还是南明王朝兴亡之地,因此是一个最容易使人联想到明朝的地方。明朝皇帝姓“朱”,所以书中的石头和红色应该是影射“朱明”王朝。
    与之相对应,作品用金、水、雪和青色映射清朝。
    女真贵族曾建立“金”国,清朝的前身是“大金”,姓氏“爱新觉罗”的意义是“金”。清皇太极改“大金”为“清”,是因为“清”用水作偏旁,而“明”字含火义,以清代明,犹如水灭火。
    脂批在解释“牛清”这个名字时就明确指出:“清属水,子也”,暗示作品用“水”映射清朝。“雪”是水变化而来
    林黛玉外号“潇湘妃子”
    “畸”作零星、剩余解,“畸笏”即珍藏着祖上遗留下来的笏板的人,一个不忘明朝的人。
    三、诗词中的吊明反清思想
    (一)、记录清朝暴行,抒发对清朝仇恨的诗。
    联句用满天大雪形容清兵入侵,用大雪中的酷寒形容人民遭受的苦难。“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形容清兵入侵,一夜之间打到家门口。“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是暗指抗清斗争失败,国家沦陷。“龙斗”形容国家间大规模战争。“坤轴陷”与“女娲补天”出自同一典故,形容国家沦陷。“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等句描写清兵大屠杀后的惨景。查继佐在《国寿录》中写道:清兵陷嘉兴时,“城中被屠,郭外数十里无人迹至者”。
    2、“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该联句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到“更残乐已谖”,描写中秋夜的欢乐景象,暗喻清兵入侵前人民的安乐生活。第二部分从“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开始,描写深夜雪霜降临后的情景,形容清兵入侵后的凄凉恐怖景象。其中“箫增嫠妇泣”、“啼谷一声猿”等句描写的是清兵烧杀掳掠后的惨景。第三部分从“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开始,告慰人们黑夜即将过去,不要过分悲伤(“有兴悲何极”),要以乐观的姿态度过最后的黑暗时刻,迎接灿烂明天的到来(“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3、“咏蟹诗”。蟹系青色,隐“清”字。“螯封嫩玉双双满”隐“满”字。“卿八足”映射“清八旗”。因此螃蟹隐喻满洲贵族。“横行公子竟无肠”等句是抨击满洲贵族的残暴野蛮。
    (二)、歌颂民族精神和民族英雄的诗。
    1、“菊花诗”和“红梅诗”。这两组诗通过赞扬菊花孤标傲世和红梅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民族反抗精神。
    2、“交趾怀古”通过缅怀马援的功绩,歌颂民族英雄。
    3、芙蓉女儿诔。晴雯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知己,因此也是一位有民族反抗精神的女子
    (三)、讽刺和抨击统治者腐败无能、贪生怕死和变节投敌的诗。
    1、“赤壁怀古”通过孙权据长江之险英勇抗曹、以弱胜强的故事,抨击南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荒淫亡国。
    2、“淮阴怀古”通过赞扬韩信“一饭之恩死也知”的忠义,抨击背信弃义、变节投降的行为。
    3、“广陵怀古”和“马嵬怀古”是借隋炀帝、唐玄宗的故事抨击封建统治者耽于安乐、荒淫误国。“青冢怀古”和“明妃”把汉元帝比如为不能成材的“樗栎”,批评他把“予夺权”交给画工,是对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判。
    4、“桃叶渡怀古”是借讽刺所谓的“六朝栋梁”,批判明朝官僚阶级只顾自己的享乐,不顾国家的安危,最后也落得个“桃枝桃叶总分离”的可耻下场。“钟山怀古”是借“周子”欺世盗名的故事讽刺和批判变节分子。
    5、“虞姬”、“绿珠”是通过虞姬和绿珠的殉情行为,抨击贪生怕死、变节投敌行为。
    “真真国女儿诗”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朱楼”喻明朝,“水国”喻清朝,汉南指故乡、故国。
    “奴隶哀歌”对奴隶制度深层揭露,对奴隶人格赞颂:
    封建社会葬歌+奴隶哀歌+爱情悲歌+传统美德赞歌+人生况味幻歌。
    “宝玉叛逆道路说”张锦池“围绕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而展开的叛逆与反叛逆斗争,构成了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
    人才悲剧:宝玉“未入学之先,已得元妃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中”,“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十三四岁,才华横溢,见识非凡;诗词歌赋,无所不能,“歪才”(书中所有人皆悲剧,非人才或人生悲剧。)
    南京大学朱寿桐主“忏悔说”:脂砚斋,曾在第二十回批文中坦言:“余为宝玉肯效一点凤姐余风,亦可继荣、宁之盛,诸公当为然否。”脂砚斋显然看出了或者理解了作者的主旨,故尔对宝玉率加批评,印证了作者的忏悔之意。第二十一回脂批进一步点示出贾宝玉性格的缺陷,说是“宝玉恶劝,此是第一大病也……宝玉重情不重礼,此是第二大病也……宝玉有情极之毒……第三大病也……”体味出作者进行自我忏悔的深心。(萱按)
    作者的忏悔意念常通过对贾政与宝玉的性格比照表现出来,如宝玉不喜欢读书,也不愿结交读书做官的人,可贾政“自幼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第2回),“这贾政最喜的是读书人,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等 (第3回);宝玉身为纨裤,性多轻薄,而乃父则“为人谦恭厚道,……非膏粱轻薄之流”(第3回)。在贾家,贾政也是唯一能律身自守,光宗耀祖的人,站在家族的立场上,作者无论如何不能不对贾政保持着崇敬。
    两个世界的超越:
    余英时《〈红楼梦〉里面的两个世界》,两个世界是什么,一个是大观园里面,一个是大观园外。大观园里就是“情”的世界,就是感情的世界,大观园外就是“礼”的世界,礼教统治的世界。
    段启明:这“两个世界”我有点想法。鲁迅先生曾经讲过一句话,“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受之者,独宝玉而已”。这个“华林”是包括了大观园的,贾宝玉主要生活的是大观园,他对于人生痛苦的深切的体验,就是在大观园生活所获得的。所以大观园并不是什么理想的地方。大观园没有使他得到什么,大观园墙里像墙外一样使他失意。
    孙玉明:所以说我觉得呢,余英时先生划分这两个世界,是无道理的,他恰恰是搭起一个美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男女主人公被毁灭,青春的包括爱情的,人生的一切东西被毁灭,大观园里边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两个世界的划分,是太绝对的。
    不甘于庸的宿命悲剧,(甄士隐、贾雨村作用,跳出故事之外;)
    佛道的生活观。第一回即阐述了其主题。在第一回,两个长生不老(僧人和道士)对那个渴望经历红尘凡世的石头说,世间荣华富贵,万般好,可惜一切皆虚空幻境,昨富今贫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可谓人世无定。人间凡世的欢乐都只不过是幻觉,其终究会破灭。
    这一主题在小说的人物身上得到充份体现。小说里的许多重要人物最终都因曾是他们幸福之源但最后成为其痛苦根柢的恋世情结而受折磨死去。
    黛玉,黛玉对于宝玉的爱似乎给她带来过欢乐。宝玉听谣传说黛玉将离京回金陵,宝玉突然大病,紫娟将此事告诉黛玉,林妹妹为宝玉对她的锺情而彻夜难眠。宝玉是黛玉生活和幸福的中心。然而黛玉对宝玉之爱亦成为她痛苦的恶源,听说宝玉将婚娶宝钗时肝肠碎裂,林黛玉终为此恶讯而悲惨断命。黛玉对和宝玉自由恋爱结婚的向往是她的痛苦根源,证实了佛教的观点:人的痛苦与苦难是由于人的欲望(desires,attachments)所致。
    王熙凤:年轻而又有权势,而且她恐怕是整个荣国府中最聪明的人。最开心的事大概是行使权力。熙凤这种最风光的生活也只不过是虚幻的快乐。随著时光的流逝,她渐渐力不从心,身染病疾。当熙凤负责张罗老太太的葬礼时,作者写道:熙凤已不再渴望揽事,因为她意识到她将遇到的困难,事有差错,人们便会瞒怨她。昔日她喜爱的权力愈来愈成为她的负担。最后,熙凤劳累过度,一病不起。在她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只有平儿一人陪伴。熙凤对权势眷恋曾带给她快乐,但最终成为她痛苦死亡的根源
    最后真正悟出尘寰中消长无定的是宝玉。宝玉也曾为儿女私情所痴所累,黛玉最令他牵肠挂肚。黛玉惨死,噩耗传来,宝玉顿觉天崩地裂,痛不欲生,林黛玉为情而死使宝玉万念俱灰,也使他看破红尘,交割情缘,遁入空空世界,消失无踪。兴衰际遇,一切皆虚空。
    贾雨村上升,甄士隐中道困顿。
    曹雪芹一開始就透過「太虛幻境」的「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表達出「鏡花水月終成空」的夢境一場。所有的奋斗抗爭,不管是黛玉宝玉式的 ,熙凤探春式的,最終都归于徒勞,有一個庞大的势力,不管是有形的政治牵制,或是無形的文化倫理的約定俗成,再在让不甘於命运的人物走進宿命的結局。或許正是因为这超稳定结构吧!中国文化中最高境界是「看空」,而不是捍卫正义捨己至死的抗爭。
    林黛玉林家末世,薛家破落皇商,王家、史家也在衰败,贾家二府都萧索,贾雨村“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脂砚斋批语:“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第四回,“瞬息间则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脂砚斋评:“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孙玉明:《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我认为是人生的悲剧,是人生、人世间、自然界中一切美好事物被毁灭的悲剧,它通过薛蟠打死人,让宝钗进了北京,通过林黛玉丧母,也把她弄到京,全集中到贾府这个大舞台以后呢,男女主人公所谓的这一干风流冤家就能聚到一块儿来,才演出这一台戏,最后通过元妃省亲搭了一个更大的非常漂亮的一个大舞台,让这些男男女女、少男少女们在这儿来演出这一出人生悲剧。那么大观园很美好,里边的生活非常美的,充满了欢声笑语,但里边也不是没有矛盾的,里边的矛盾很多,到抄检大观园,可以说是一个信号,是第一缕秋风吹来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百花凋谢,万木凋零。那么它前边竭力渲染大观园的美好,渲染人生的美好,恰恰是美好事物渲染到极点的时候,被毁灭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让人叹息,比如你走到路上看到一棵野草的时候,你踩它一脚就不会介意,当你看到一朵漂亮的小花的时候,你可能会珍惜它、爱惜它。当你养一盆非常名贵的鲜花的时候,你也会爱惜它,当它一旦没养好,它死去的时候,你这种悲痛才是由衷的。
    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的终极思索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
    “大旨谈情”实“无情”——庄子人生哲学对《红楼梦》的影响
    1、好了歌主旨,贾宝玉形象散发着庄子人生哲学韵味。“至人无几,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与宇宙合一,与天地万物齐同,物我两忘,无待获得绝对自由”。
    晴雯撕扇时,宝玉发的一通议论,也就是庄子“两行”思想的最好注释,如:宝玉笑道:“(这盘子)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供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它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声响,就故意的摔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它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毫无疑问,宝玉是按照这种思想法则,来判断晴雯撕扇的是非的。因此,他对晴雯既没有什么责难,也没有什么歌颂,对扇子既没有什么惋惜,也没有对它作出什么赞叹来。
    宝玉续写《南华经》
    2、贾宝玉的神话背景和幻形人世,就是人的“被弃”的命运的象征。其命运就是由被弃开始的。他来自永恒;他的觉梧,就在于他意识到自己被弃的命运,即自己存在的有限性。他是被永恒和无限所抛弃的。他对自己有限的觉悟在小说的第28回已经表面化:黛玉的葬花辞唤醒了他的悲剧意识,使他觉察到自己只是作为一种暂时形态而存在的。当他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时,“不觉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人的生命短暂,就在朝夕之间,一朝春尽,终将花谢人亡。写道:“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黛玉终到了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宝仅、香菱、袭人等,亦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仅等终到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往,斯处、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受是红楼梦最为内在、最为深刻的意蕴。正是这种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和对人的命运的深层感伤,赋予了红楼梦忧郁的情调和感伤的氛围。
    贾宝玉人生境遇中矛盾:自由人生道路——封建正统思想;宝黛无限忠贞纯洁爱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婚姻观;男女平等呼声——男尊女卑社会现实;人际关系平等原则——社会森严等级制度。四组矛盾构成贾宝玉悲剧性人生命运。人生理想处处受阻,爱情、友情、亲情都在严厉的压抑之下变成了陌生化的东西,庄周梦蝶,遁入空门求解脱。
    贾宝玉生活中频繁的惆怅、叹息、流泪又超越个体命运及爱情的不幸,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和形而上学意味的生命体验。他不是情种,而是一位忧郁诗人,是生命和存在的沉思者。死亡,消解了人生的一切意义。红楼梦同样赋予宝王这种形而上的起点,当宝玉意识到自己为一有限的存在时,对死亡的恐惧带来紧张和恐惧,即使他处在姐妹们中间也摆脱不掉。他时常把“死”挂在嘴边,时时都有一种生命的促迫感。在袭人被王夫人、凤姐内定为房里人时,他听了自然高兴;但说着说着又勾起他的心病:“比如我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使你们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休漂浮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也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这是关于未来,关于时间,关干死亡的话语。他对死亡有一种预感,有一种自觉,在他的潜意识里有一种渴望死亡、了却生命的情结,这情结实际上是一种回归永恒的欲望。因为“死”是无限的象征,或许死就是我们生存的最后意义。他时时都在思考死亡:美人迟暮,桃花乱落。人的分离,有情世界的毁灭到渴望死。只有死亡才可能摆脱有限之苦,回到永恒和无限。宝王始终摆脱不了对生命的形而上思索和体验,死神的召唤,使其生命充满忧伤。即使在最热闹的时候他的心头也会袭来阵阵忧伤,惰不自禁唱起令人伤感的“红豆曲”。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3、《红楼梦》的主题就是表现了一种生命情绪和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的终极思索。《红楼梦》一书中,的确表现和传达出一种如梦如烟的、沉重压抑的哀伤和感叹,一种对人生、对生活、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失望和厌倦。这是一种对人类生命感的深刻感悟和体验。生命主题不仅包括主体对于生的思考,而且还应该有对死亡的思索。死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对于人生的终极关怀,是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我国古代许多优秀的哲人对于死亡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论述。例如孟子有“舍生取义”的论述;司马迁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
    红楼梦以个人焦虑入梦,反照出人生之焦虑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焦虑,曹雪芹不仅看穿自身遭遇,看穿了当时社会焦虑心态,更从人类发展史角度看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焦虑。
    4、中国的文化机制是以“克已复礼”为特征的心理机制。这种机制是以生命个体的独立人格的失落为代价的。章培恒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从生命的发展史来看,是压抑某种程度上失去的人类本性,在这样的条件下悲壮地,一步一个血印地向前行进的历史。”“失去的人类本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潜藏在心里的为维护独立人格尊严和对自由生活追求的意念。故此,唐富龄先生认为《红楼梦》存在着“失落的追寻”。曹雪芹的生命意识就是追求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及其追求失败后的失落与苦闷。
    经历过由繁华、鼎盛到衰败幻灭人生的曹雪芹,由自己体验到的人生宿苦和无意义,及生命本源性的虚无,人到中年,追忆过去的时光时,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怀疑、焦虑,一种对于人生的恐惧感和虚无感。他幡然醒悟,我从无生命的虚无的大自然中来,我仍将归于沉寂、无意义的虚无中去。
    超然的无功利的审美人生方式,把美作为生存的唯一价值意义,从而忘却了责任义务,使个体生命夫去创造性。他们不能接受这种以功利、占有、争斗为前提的人生,只能接受真情与纯美。
    余英时先生在一九七四年发表过一篇重要的红学论文——《红楼梦的两个世界》首次涉及到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分析此问题是有重要启迪意义的。他在该文中开宗明义指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明而对比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我想分别叫它们作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落实到《红楼梦》这部书中,便是大观园的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
    曹雪芹虽然没有在该书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完整的理想世界,但他却至少表现出对超越于世俗价值形态的神圣价值的某种朦胧追求。我们可以将其称之曰对“神圣价值形态”的向往和追求。
    “神圣价值形态”指基督神性所允诺的绝对公正、完美、至善和永恒——在基督神学看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世俗的,不完满的,因为人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存在。人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人与人之间有争斗吵闹剥削和压迫;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有威胁、倾轧乃至于战争。而真正绝对的完美、公正和永恒的和平,至善至美与至福则只能存在于人世之外的、超验的彼岸。正是由于基督神性的突入,使我们久已习惯的价值世界分裂为两点了:一重是此在的有限的尘世价值,另一重则是为尘世生命所信仰的神圣价值。这二者之间是判然不同而且绝不可能互相接近的。人造的一切价值都属于尘世的价值,它在神性价值的光照之下,永远显得十分渺小和庸俗。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所重视的是现实的人生和世俗世界,“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从根本上排斥超验的思考
    总结
    《红楼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无可穷尽的认识对象。在不同时代,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去认识分析它,都可以有不同的发现。因此仅仅说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观照后得出的结论。事实上,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蕴涵着人类精神活动中某些永恒的感悟和体验,从而可以超越它所产生的时代。就象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不仅能为整个人类所理解接受,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
    ——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七年第二辑
    有人评《好了歌注》:“古往今来感叹世事的变迁,咏叹沧桑互变的作品可谓多矣,然而写得如此冷峻透彻,如此毫不回避掩饰的,除了《桃花扇》结尾的《哀江南》之外,可以说还没有第二篇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这已经不仅仅是家庭变故所引起的人生悲伤感,也不仅仅是个人生活命运的巨大变迁所引起的身世凄凉感,而确确实实是一种‘具有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生空幻的时代感伤。’”
    “人生悲剧说”,太宽泛了
    不定方程组
    二、多重主题
    张俊: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说这部作品这部小说,它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个层次,就是说作家写这部书的时候,他的创作动机是什么?
    第三个层次,后来的人对这部书是怎么样看的
    我觉得《红楼梦》我写的是什么?《红楼梦》写的人生的悲剧、爱情的悲剧、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脂砚斋称此“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和阐释《红楼梦》中的悲剧意味:即个性价值悲剧、情感理想悲剧、普遍人生悲剧交织而成的悲剧主题。
    《红楼梦》的悲剧主题首先表现在主人公个性价值的不被认同、不容于世上。
    爱情悲剧。
    用情越深,期望越多,痛苦与失落也越多,正所谓“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也恰如纳兰性德的一句词:“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悲剧上升到人生的悲剧,就有了形而上的味道”
    悲剧意识更上升到普遍与永恒的层面,无人能够幸免和逃脱。《红楼梦》第一回写英莲(应怜)“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第五回将金陵十二钗俱付“薄命司”,是颇值得玩味的,暗示了书中各色女子,都免不了“千红一窟”,脂批谓:“隐‘哭’字”。“万艳同杯”,脂批谓:“与‘千红一窟’一对,隐‘悲’字”。《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黛玉对湘云所说的“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也是看到了悲剧命运的无人不及、无所不在。
    爱情是如何产生的?
    爱情是适应市场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爱情的一切言语和规律,都寄托的是人们对真诚关怀的最后企望,所以弗洛姆宣称?迄今为止,爱是人生目的最好的解释"。
    58回以后,就较少描写爱情了,转而大量地描写环境。着重表现了四个问题:
    ①奴隶与主子的对抗性矛盾;
    以晴雯为代表的女奴们,为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争取人一样的生活而进行的悲剧性的抗争。晴雯和贾府中的所有丫鬟一样有着自己的悲苦的身世,但是她和谄媚主子的袭人,钻营攀附的小红迥然不同,她宁愿冒着杀身危险触怒主子,也不肯低声下气承认自己是可以任人糟践的奴才。她敢于顶撞摆主子嘴脸的贾宝玉,随时抨击那些表现奴性的丫鬟,一贯地尖锐地和媚主求荣的袭人对峙。到她被赶出大观园即将告别人世的时候,她怀着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极度悲忿地抗议人世的冷酷、黑暗和不平。晴雯这样的丫鬟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存在,她形神都像林黛玉,与贾宝玉建立了超越主奴关系的纯真感情。 鸳鸯一向沉静温柔,当她反抗贾赦时却爆发出雷鸣闪电般的力量,她拒绝做贾赦的小老婆,而且拒绝做任何人的小老婆,她蔑视那个社会作为一个丫鬟所能得到的最高地位,司棋与她表弟偷偷恋爱,这个恋爱被主子发现后,她竟毫无畏惧和羞惭,要求得到做人的权利。
    ②家庭的内部矛盾;
    贾家越是接近灭亡,就越迫切地需要成就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姻”。贾宝玉是贾家子孙中唯一有希望可以中兴家业的继承人,家长们要把他引上正路,不能不聘娶维护封建主义的薛宝钗。陷于困境的贾家不仅渴望薛家金钱的支持,而且急需能干的薛宝钗来治理家庭。
    ③家族后继无人的危机;
    “女性当家”。贾母处在贾家的最高权力地位上,她是家庭中辈份最高的长者,更重要的她是贾家的精神领袖。在她的面前,贾政连教训儿子的权力也被剥夺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一个大家庭中出现这种反常现象,便是衰朽的征兆。封建社会里,“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贾氏家族的旺盛发达恰恰经历了五世,这时,它的子孙虽多,却都只知安富尊荣,尽情享乐,竟没有一个运筹策划的人。这个家全靠王熙凤支撑着。王熙凤下台,探春理家失败,后继者就只能是薛宝钗。王夫人请薛宝钗帮助探春理家,已经表现了对薛宝钗的急迫期望。“金玉良姻”体现着贾薛两家的根本利益。
    ④经济上入不敷出的危机。
    对一个贵族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如此全面、精细而真实的描写,这些描写不仅构成情节的重要背景,而且深深楔入作品人物的意识,影响和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整个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贾家经济来源主要是地租、官俸和爵禄的数额很小,元春的赏赐也有限,贾家主要指望黑山村这样的庄园的地租。但贾家的超经济的榨取已经严重破坏了生产力,这些贵族庄园本已凋敝,又加旱涝灾害侵袭,宁国府八九个庄子,一年中便旱涝了两处,黑山村收成较好,但也只有预计的一半。收入日渐枯竭,可是贾家却不能将就省俭,他们不能不维持贵族应有的体面。王熙凤主张裁减侍候小姐的丫鬟,王夫人认为如今小姐已没有了往日的排场,再要裁减就太不像样了。探春模仿赖大家的花园的经营方式,想在大观园的花花草草上挣点银子,薛宝钗便立即提醒她不可见利忘义,失了贵族体统。
    贾家中秋宴席上的米饭都要按人头定量;为了应付贾母八十寿辰,不得不变卖家用器皿;贾赦还不起暴发户孙绍祖的五千银子,竟将女儿迎春嫁他抵债;王熙凤的药方中须用二两人参,荣国府居然就拿不出来。经济的恶化,加深和激化了贾家内外各种矛盾,造成缔结“金玉良姻”的客观情势。
    刘敬圻《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将主题概括为三:
    一是宝玉前无古人的怪癖性格的精神悲剧;
    二是大观园中众多女子被摧残、毁灭,“千红一哭”的悲剧;
    三是一个百年望族,“忽喇喇似大厦倾”的历史悲剧。
    孙宪武:三大主题就其本质属性而论,宝玉和众多女子的悲剧不过是个人与社会矛盾冲突的两个不同侧面。可合二为一。三大主题宜归纳为二元:
    一是以宝玉为线索的大观园中的痴男怨女渴望拥抱自我终被世俗和教条扭曲或窒息的人生悲剧;
    二是一个钟鸣鼎食的公侯之家,刹那间横祸飞临,“树倒猢狲散”的家族集体悲剧
    第一重悲剧——叛逆者的悲剧
    1、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告知:“偶遇宁荣二公之灵,瞩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这段话的核心,是表达了贾府统治者对于后继无人的忧虑,唯一的希望宝玉,但又“恐无人规引入正”。以后宝玉与其父贾政以及宝钗等发生的一次次冲突,其原因概出于此,即“叛逆”与“规正”的矛盾。
    2、贾府统治者要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贾宝玉却偏在女儿身上下功夫,偏与萍踪浪迹的艺人、游子交游,偏去热心读《西厢记》一类“艳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谈到,还在宝玉“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贾宝玉一出世,正统的封建统治者便灵敏地察觉到,他的叛逆。
    3、在封建正统派看来,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贾宝玉却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真正大逆不道。而他所喜欢的女儿,又是一为离经叛道之女,二为命运悲惨、特别是野性未脱的丫环婢女。此等作为,岂只是远离封建规范,简直和封建正统大相径庭、背道而驰。他对林黛玉所以有着眷眷无穷之情,正在于黛玉从不劝他去立身扬名,所以深敬黛玉;他对晴雯所以有着高过其他丫头的深情,正在于晴雯的桀骜锋利,没有奴性。
    在正统派看来,尊卑有序,士族之家与官宦交游,是不可动摇的封建法规,而贾宝玉却与浪迹萍踪的侠士、艺人交厚,强烈憎恶、反对与贾雨村一流贪官酷吏的见面来往。这简直是滔天大逆。而贾宝玉却无所畏惧,我行我素。
    封建正统派认为,读书做官,经国治邦,更是显亲扬名、升迁发财,维护他们永享富贵、作威作福的根本之计;而贾宝玉恰恰对此深恶痛绝,害怕读书。
    第二重悲剧——婚姻不能自主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中另一个叛逆者形象林黛玉,是与眼泪相伴一生的。睡里梦里,花前月下,她总在悲悲切切,呜呜咽咽诉说
    第三重悲剧——正统派的补天悲剧
    浅显:
    第一回:作者自言:忏悔不肖,为闺阁昭传,悦人耳目。
    曹雪芹自己是一个叛逆派,又是一个正统派。说他是叛逆派,是因为他揭露了、批判了本阶级的反动、腐朽;说他是正统派,是他的揭露和批判,原为“引起疗救者的注意”,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谈到贾府的衰败:“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
    薛宝钗是一个正统派、补天派。薛宝钗聪慧、冷静异常,她也看到了这一切,因此她和贾探春等一起,运筹帷幄,兴利除弊,企图挽回贾府行将崩溃的末运。
    多条线索
    1、单线:
    2、双线:
    2.1两条主线:
    2.1.1爱情+衰败;
    2.1.2顽石历世+神瑛、绛珠下凡历世;
    2.1.3贾宝玉人物情节线+王熙凤人物情节线;
    2.2一主一副,一明一暗:
    2.2.1爱情主,衰败副;
    2.2.2王熙凤理家为主,爱情为副;
    2.2.3宝黛爱情婚姻悲剧为主,其他少女爱情婚姻悲剧为副;
    2.2.4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为明,贾宝玉人生道路为暗线;
    3、三线:
    3.1王熙凤+宝黛爱情婚姻悲剧+众多女儿命运
    3.2或贾府衰败+宝黛+女儿
    三、主题转换
    1、蔡元培:《石头记》原本,必为康熙朝政治小说
    “胡先生谓拙著索隐所阐证之人名,多是“笨谜”,又谓“假使一部《红楼梦》真是一串这么样的笨谜,那就真不值得猜了。”......胡先生所諡谓笨谜者,正是中国人习惯,在彼辈方谓如此而后“值得猜”也。《世说新语》讲“曹娥碑”后有“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即以当“绝妙好辞”四字。”
    后经曹雪芹增删,或亦许插入曹家故事。要未可以全书属之曹家也。
    贾府权势虚写:
    红楼梦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贾府及其亲眷权势极大,秦可卿出丧、宁国府祭祖时的浩荡景象更令人“不敢仰视”。忠顺亲王府的管家也说“贵府不同常人”。
    “荣国府、宁国府”,是国公后代无疑,但贾珍、贾赦、贾政这些后辈们却不是国公。冷子兴提到贾府世袭的官爵时只说“袭了官”,贾赦袭的官是“一等神威将军”(比国公地位低),而且性质是“世职”而非“世爵”(这两者还是有差别的)。从秦可卿出丧时人称“重孙媳妇”看来,国公爵位应该只传了两世(到贾蓉曾祖代化),因此宝玉、贾兰等人应该与国公相差很远了。
    “神威将军”有多大含金量呢?“将军”在清代作为荣誉或爵位,要么是二品以上武官加赠,要么是宗室爵位,而且作为爵位时地位不高,如镇国将军等比亲王、郡王等低好几个档次。
    地位上贾府没什么优势,在实权方面又如何?
    贾政算是最有功名的,也不过一个“主事”五品郎官。贾蓉不过捐了一个候补侍卫,并无实权;贾珍贾赦之类的世职只是虚衔。令人吃惊的是,如此一个没有实权的贾府,却能轻易给贾雨村搞一个大肥缺应天知府。后来贾雨村当了大司马,是一品大员,居然还要攀附贾府。
    一个没有实权、没有真正地位、没有实际财富(年年亏空,料得别人也都知道)的家族为什么可以如此呼风唤雨?
    贾府的权势似乎是作者的一种虚写,贾母都自称“中等人家”呢,这也应该是贾府的本来面目。至于作者渲染贾府权势的原因,大概也有烘云托月的作用。
    2、红学界认为《红楼梦》有“情”、“恨”和“空”的三重主题
    洪升——曹寅——曹芹溪
    四、诠释
    (一)多解:
    不同身份目的:
    鲁迅先生所说:“单是命意,就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的确,《红楼梦》内容宏富,意旨深邃,结构复杂,它的主题向乎不能用单一的概念说清楚。即使已经做到了深入的开掘,也只能说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为多数人所承认而已。
    不同时代:
    一切解释都是当下的,
    意识形态、思维系统、话语模式
    不同着眼角度:
    观者的观点一俟确定,方法就隐含其中。
    (萱案: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钉子。)
    “《红楼梦》不是草而是满汉全席”——刘心武,草可化为奶
    (二)歧解
    1、按对应关系,宝钗向往权势“玉带”
    【原文】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按古诗常规,"可叹停机德"对应"玉带林中挂","勘称咏絮才"对应"金簪雪里埋"。即"玉带林中挂"指薛,"金簪雪里埋"指林。
    7.有兄指出,"玉带林中挂",如果一定指上吊,林黛玉也可以呀。林黛玉为泪尽而死,书中、脂评已经有确指了。
    8.有人说金簪系宝钗之钗,怎么是黛玉呢?黛卿为十二钗之首,以金簪喻黛卿可乎?
    11."两株枯木",两木自然是"林"了。
    寓意:其实认为作者这么构造这副图,是有一定的寓意在里面,从"林带玉"和"雪宝钗"可以看出黛玉和宝钗作人的不同,玉带明明显出,而"金簪"却在雪里深埋.从这里,作者想指出黛玉善刚,宝钗善柔,黛玉用直,宝钗用屈,黛玉任性,宝钗做面子,黛玉信天命,宝钗收人心
    2、《关于“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十一种解释》朱弦
    《红楼梦》第五回王熙凤判词曰:“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甲戌本、戚序本在“一从二令三人木”句下,有小字批注曰:“拆字法”。如何拆法,种种猜测:
    (一)一七九五年,周春《阅红楼梦随笔》:“案诗中‘一从二令三人木’句,盖‘二令’冷也,‘人木’休也,‘一从’月(目)从也,‘三’字借用成句而已。”
    (二)一八五零年,太平闲人张新之的妙复轩评本,在此句下注曰:“王熙凤终局。‘二令三人木’,冷来也。”
    (三)一九一三年,王梦阮、沈瓶庵写《红楼梦索隐》一书时,沿用这一说法,来附会他们的主张的《红楼梦》影射顺治与董鄂妃故事的论点,并且说:“末世”就是“明之末世”,“冷来”,“言北方苦寒之族来居中国也,又由北京来定江南也。”
    (五)一九四七年,徐高阮在《人间世》第一卷第三期《读〈红楼梦〉杂记二则》中,提出新的看法。他说:“以我看来,‘从’就是三从四德的从,‘一从’是指熙凤闺中和初嫁守其妇道的时代。‘令’就是发号施令的令,‘二令’是指王熙凤执掌家政操纵一切的盛日。‘人木’就是休弃的休,‘三人木’是指凤姐时非事败致遭遣归的末路。”
    (七)一九六零年,严明发表《凤姐的结局——‘一从二令三人木’》以为脂批既说是拆字格,就应该字字都拆,于是‘从’字拆成五个‘人’字加一个‘卜’字,五个人当然可说是:众人,‘卜’字加‘一’字,成为‘上’或‘下’字,‘二令’是‘冷’,‘三人木’是‘夫休’二字,合起来便是“上下众人冷,夫休!”简单点说,就是“众冷夫休”。
    (八)美国威士康辛大学的周策纵把“从”字猜做“人上之人”,即“人上人”,于是这句话就成为“人上人众冷夫休”。
    (九)一九六一年,吴世昌认为,“三休”是指第六十八回凤姐因贾琏偷娶尤二姐事跑到宁府大闹时说的三个“休”字。至于“二令”,他以为后来凤姐大约被命令降而为妾,这是第一道令;再被命令真正休弃,这是第二道令。
    (十)一九六一年十一月,《海外论坛》第二卷第十一期,周策纵认为这七个字“是指凤姐害死尤二姐的事,谜底就在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和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沈大限吞生金自逝”这两回内。他举出“一从”二字,便是第六十八回开头,尤二姐受骗时说的:“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量主张。……”的“一从”,“曹雪芹……为了怕人找不到线索,所以特地在第六十八回里尤二姐的口中用这两个字来作指标。”“二令”是尤二姐进园后,凤姐下的两个命令:一面“命”旺儿暗地里去唆使张华去都察院控告贾琏,另一面又“命”王信用钱去疏通都察院反坐张华以诬告罪。“三人木”是指第六十八、六十九回凤姐口中所说的“要休我”、“给我休书”和“还不休了”这三句话。
    (十一)云南大学杨光汉发文于《北方论丛》一九八零第五期,“一从”即“自从”之意,“二令”即“冷”字,“三人木”就是“人来”二字,合起来就是“自从冷人来”。但是,“冷人”是谁呢?他认为是“冷面冷心”的“冷郎君”柳湘莲,也是就是脂批所说“日后作强梁”的“柳湘莲一干人”,即指“绿林好汉、义军骁将”。于是他探测《红楼梦》后几十回的佚稿中,原有“暴民”造反的内容。“农民造反,震撼朝廷”,“这样,贾府及其政治代表就像唐代的杨玉环及其家族一样,成了众矢之的。皇帝于是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赐贾元妃以死,并籍没贾府,逮捕民愤极大的贾赦、凤姐等人,‘以谢天下’。”简单点说,《红楼梦》的原构思是:不仅要写出四大家族的毁灭,而且要写出一代王朝的覆亡。”
    (三)诠释方法
    《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刘耘华 著 上海译文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经典的永恒不仅仅在于超越具体化时间和空间,还在于经典作为事物自身是在人的参与和观照下持续地涌现其新的意义,在新的条件下不断呈现其存在的种种可能性。”
    传统的诠释学以获得经典的客观知识为目的,以探求创作的客观历史背景、创作者的主观意图、政治倾向、生活态度为宗旨。力图重建和复制经典创作的主客观条件,以恢复历史的真面目。
    反之,当代哲学诠释学则认为经典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属于过去,而在于它作为持续有意义的存在对我们言说,我们解释经典就是应对经典的言说,重新回答经典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作品的意义不是作者的意图,解释作品也不是重新体验和重新构造作者的生命,正相反,作品的意义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理解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复制,而在于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的沟通。理解不是一种单纯重构过程,而始终是一种创造过程。
    传统诠释学强调原样理解或更好理解,即解释者可能比作者本人还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当代哲学诠释学则强调不同的理解。
    当我们在理解《哈姆雷特》时,究竟是理解莎士比亚的意图,还是理解《哈姆雷特》对今天的我们说了什么?
    作品写出不是文学过程的结束,阅读是比作者还重要的环节。
    现代阐释学认为,任何阐释都是开放性的、解释性的,阐释行为是一个意义生成过程。但是,中国传统注经学则把释义规定为一个封闭性的、还原性的过程。本事注经模式作为一种释义方式,其意向是实现释义的封闭性、单一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