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作者之“无有”证!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老布 参加讨论
《红楼梦》作者告诉读者,辨证《红楼梦》,“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五有证,斯可云证。”作者又说:书中凡用“梦”用“幻”处,是此书立意本旨!金圣叹在楔子里说:吾特悲读者之精神不生,将作者之意思尽没。为了避免“尽没作者之意思”,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指点,进行一番“无有之证”。
    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一场“红楼梦”,分析《红楼梦》就从“红楼梦”开始。
    红楼解梦关键是解“金陵十二钗簿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子”,解其中的不解才是解。
    金陵十二钗正册簿籍里王熙凤的判词中,“一從二令三人木”是解梦的起点,其中的关键是“三人木”。“木”是“草”,是绛珠草,是指林黛玉。绛珠草是“情天情海幻情身”幻出的绛珠仙子。“情天”是太虚幻境中“孽海情天”;“情海”是灌愁海;“情身”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得神瑛侍者甘露灌溉,免干渴之虞,久延岁月,最终修个女体之绛珠仙子。绛珠仙子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卿本佳人,原本草木,卿渴玉溉,是为渴卿,音谐可卿,又是“情身”,则是指秦可卿。“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引自脂批)。证出“世外仙姝寂寞林”是分指两个人。“世外仙姝”是秦可卿,“寂寞林”是林黛玉。“三人木”中,正册里只有“湘江水逝楚云飞”的”湘“字,去“水”去“云”后是“相”,是不成林的双木,其中有木。“湘江水逝楚云飞”是湘云的判词,究竟她是不是“三人木”中的那另一“木”呢?
    作者(或者是脂砚)在“可卿引梦出梦”一事上说:大有深意!深意只有作者知道批书人知道。
    “可卿引梦出梦”究竟有什么深意呢?
    炎帝的女儿巫山神女瑶姬,还有一个名字叫女尸,死后化草为瑶草,长在姑瑶山上。其草叶长得重重叠叠,非常茂盛,花开黄色。果如兔丝,吃了它,可以媚人也可以使人梦中与其遇。引自《山海经·中次七经》:“又东二百里,曰姑瑶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吐丘,服之媚于人。
    瑶草就是瑶姬。
    炎帝女瑶姬,《文选·宋玉<高唐赋>》注引《襄阳耄旧传》:“赤(炎)帝女曰瑶(姚,根据《渚宫旧事》三引改)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 。《太平御览》卷三九九引《襄阳耄旧传》则云“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亡,精魂依草,寔为茎之,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
    瑶草是瑶姬是神女会楚王云散高唐,绛珠草是仙子会宝玉引梦出梦是可卿是黛玉是湘云。这就是作者和批书人所说的深意!
    “云散高唐”。《文选·宋玉<高唐赋>》注引《襄阳耄旧传》:“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之女,王因幸之。随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曰朝云。……”此段故事来自宋玉《高唐赋》。故事并没有结束。后至襄王,复游高唐,也做了一个梦,也梦见了神女,也缠绵了一回,宋玉因此又作了《神女赋》。《红楼梦》“太虚幻境”里,“云散高唐”一句出自十二支曲子<乐中悲>,是演出湘云的曲子,是她命运的写照。
    “水涸湘江”是“帝之二女,舜之二妃”之娥皇和女英的故事,也就是湘君的故事,潇湘两妃子的故事,二女一夫的故事。元代张渥《湘君图》中的湘君,画的是两个人,分别是娥皇和女英。同一个人画的《湘夫人图》就只一个女神了。明代陈洪绶所刻《湘君图》也只刻了一位女神。“水涸湘江”第一个意思是说,湘云是一帝二妃中的一妃,另一妃指林黛玉。又《山海经·海外西经》中云:“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大荒南经》中云:“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即舜)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 “水涸湘江”第二个意思是说,潇湘两妃子中娥皇是一首三身,再次证明三人是一木。
    《红楼梦》“太虚幻境”里,“云散高唐”和“水涸湘江”两句均出自十二支曲子<乐中悲>,曲演湘云,连带黛玉和可卿,曲证三木一体。
    既然“一從二令三人木”这句判词里“三木是一体”,那么“一從二令”可以得证什么呢?
    從”字拆开是“五人”和“卜”,“卜”是猜测的意思,五人中去“三人木”之三人余二人,“二令”组字为“冷”。卜二人冷,猜猜二人冷。
    在“十二钗正册簿籍”和“十二支曲子”中符合“二冷”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冰山上的雌凤,一个是雪下的金簪。
    山中高士晶莹雪。“山中高士”。“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簿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中,有“山”的句子只有两个:一个是“山中高士”,一个是“子系中山狼”。“山中高士”与“晶莹雪”组句,故取“山中高士”。“山中高士”一句,出自曲子<终身误>,暗示冰山上那只雌凤。所以它指的是王熙凤。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内《春秋纬·演孔图》中这样定义:“凤,火之精华也,生丹穴,非梧桐不栖,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身被无色,鸣中五音,有道则见,飞则百鸟从之。”凤,又名凡鸟。“晶莹雪”。“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簿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中,有“雪”的句子也有两个:一个是“晶莹雪”,一个是“金簪雪里埋”。两个句子都指的是薛宝钗。薛宝钗又是“钗于奁内待时飞”和“梁间燕子太无情”中的“钗”和“梁间燕”。转换的过程是根据东汉郭宪所撰《洞冥记》。故事说:武帝时有一神女置钗于奁内而后离去,到了昭帝时有人启而视之,奁内飞出一只白燕,钗已不知去向。“钗于奁内待时飞”,飞出“梁间燕”。
    一证,玄鸟就是凡鸟。陆游有词曰:“钗梁拆凤”。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秦)始皇以金银为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头是凤,又有词牌名曰<钗头凤>。“钗梁拆凤”音转“钗凉猜凤”雪里的金簪之凉,猜,冰山雌凤之冷。一堆雪,单堆雪,单雪,音谐丹穴。丹穴,丹穴山,凤之出生地。宝钗出娘胎时带来天生一股热毒,发病时必须服食“冷香丸”方保无虞,这一点与“凤是火之精华”一说符合。
    二证,玄鸟就是凡鸟凤,又名凡鸟。《尔雅·释鸟》云:“鶠,凤,其雌凰。”疏:“凤,一名鶠。”《毛诗陆疏广要》释之云:“龙乘风,凤乘云,故谓之鶠。鶠,偃也,众鸟偃服也。”此盖曲说。鶠,当即燕,音转而为鶠。燕色玄,故称玄鸟。《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郑注:“玄鸟,燕也。”《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盖谓契之生,出于燕所遗之卵。《楚辞·天问》云:“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胎,女何嘉?”即记其事。然而《离骚》却云“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凰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同一作者记同一事,既曰玄鸟,又曰凤凰,知玄鸟既凤凰。
    玄鸟就是凡鸟,“梁间燕”就是“雌凤凰”,薛宝钗就是王熙凤。
    根据“一從二令三人木”,证出了史湘云是林黛玉是秦可卿,证出了薛宝钗是王熙凤,也就间接证出了贾宝玉是贾琏。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里,宝玉雨中看望黛玉,被她称作“渔翁”。“渔翁”一称,大有深意,其中之一是曲证贾宝玉是贾琏。
    渔翁捕游鱼,鱼游而“尤”。尤,尤氏三姐妹。
    《红楼梦》第十一回里:“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天台之路路通天台山,天台山上有个国清寺,寺内有个著名庭院名曰“鱼乐国”,其位置在寺的西南角,内有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鱼乐国”石刻一块。
    传说,明万历八年夏天,董其昌来到天台山国清寺内避暑。寺内方丈久闻书法家大名,敬请董其昌题个碑额,大家推说初临此地景物生疏感触不深不肯下笔。是夜,天上月明如水,寺西池畔生凉,栖身此间的董其昌不觉间恍然入梦。梦中遇见了龙宫里美丽的三姊妹,并与其中袅娜多情的二妹妹交流了书法艺术一回。醒来后怅然若失董其昌赋诗一首,诗云:“鱼殊妙歌喉,乐珍柳条腰,国玲金玉笛,游梦自逍遥!”恰好方丈寻至此处,舍“游”求得“鱼乐国”三字题。
    《红楼梦》作者拾取国清寺中所弃“游”字,在书中塑造“尤氏三姐妹”叙述往昔曹府污秽事,其意不在模仿“鱼乐国”传奇故事和“珍”同“乐”柳条腰,用“乐珍”为自己遮羞,而是要通过此传奇故事引出另一个传奇故事说说贾琏究竟是谁事!
    天台山国清寺内还有一碑,其上所刻“鹅”字右一半乃王羲之真迹,左一半为天台山人曹抡选所补。有一天,曹某夜宿华顶山华顶寺灯下练书法,忽听窗外异响视之有奇光,随手掷砚出窗外。曹某掌灯出来四处一瞧,什么事情没有,俯拾地上所掷石砚,竟然变得光洁如玉。于是,曹某便在石砚落地处发掘,掘出王羲之半“鹅”残字碑。后来,曹某苦练七年书法,日夜临摹王某碑帖,最终补全“鹅”字。
    曹某所补“鹅”之半边字者,“我”也!“砚”是“石见”是《石头记》,“我”是作者是曹頫是宝玉是“渔翁”,“渔翁”捕游鱼捕到的是“尤二姐”所以捕鱼人是贾琏也是作者!
    作者是贾宝玉是假褒语是真贬于语是贾琏是贬自己,正如他在第一回“作者自云”里坦言的那样,愿意承担书中所列种种“情不?情!情?不情!”之“罪不固免”罪,其潜台词是绝不承担“失职败家”和“情孽首罪”之罪!
    作者撰书说根由,把自己的问题交代得非常清楚,看看他写的诗就知道他对自己错误所持的态度。
    诗云:
    自持金矛又持戈,自相戕戳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辨证红楼,心证意证,是五有证,是“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之证!
    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开篇,作者即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自己又云: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作者的立意:空空情未了,就此说说事儿!此书立意藏在此书第一回的用“梦”用“幻”标定的 “本旨”中。作者借用女娲补天故事所说的“无材补天”,其双重含义是无才补天和无财补填。无才补天是无才撑柱江宁织造一方皇天丢官,无财补填是没钱填补织造亏空入槛。作者借“通灵”之说所说都是假事。他将真事隐去,将真事隐藏去处用“梦”用“幻”标定,以此提醒阅者眼目。哪里是真,哪里是假,哪里是有,哪里是无,真假有无,作者交代得一清二楚!读者如果读懂了“梦”啊“幻”里的意思,假做真时,就会认为“梦与幻”中“三人一木”所谓“假”是真,“梦与幻” 外“三人三木”所谓“真”是假;“梦与幻”中“三木一人”无,存在于“梦与幻”外实写之有处,实写之处“三木三人”有,合成还原“梦与幻”中“三人一木” 无。太虚幻境里,薛宝钗是王熙凤是一个人,相对于太虚幻境外的薛宝钗就是薛宝钗,王熙凤就是王熙凤来说是假的。假做真时,“薛宝钗是王熙凤”就是真的。真亦假,太虚幻境外实写的真薛宝钗和真王熙凤是假。无为有处,太虚幻境里没有的“薛宝钗是王熙凤”这个人,存在于太虚幻境外的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外实有的薛宝钗和王熙凤这二人合成还原出原来没有的“薛宝钗是王熙凤”这个人。
    贾宝玉是由神瑛侍者幻化而成,生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不喜理治之书,最爱弄诗作赋,《离骚》《天问》里混时光,生命在传说中虚度!这是对“才貌仙郎”最好写照!
    佛教有过去、现在、未来三生转世之说。唐代李原与圆观和尚的关系非常好,两人同游三峡时,见一个妇人汲水,圆观对李原说:“这妇人就是我托身之体,再过二十年后的中秋之夜,杭州天竺寺外见。”说过之后便逝去。二十年后如期赴约,李原见一牧童口中吟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风吟月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此乃圆观后身。(唐代袁郊《甘泽谣·圆观》)。在第一回里,作者引用“三生石”意思并非指轮回,而是指:此身虽异“木”性常存,三人一木。
    玉带。第十七回中:“……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竟是‘泻玉’二字最妙。……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隐题此水有诗曰: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所以,“玉带”应解为三滴水,与双(mu)不成林的“相”字组字为“湘”,暗示潇湘二妃子,是“潇湘妃子”称谓的出处。
    《红楼梦》是“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说的是作者与“金”与“玉”的事。书中是黛玉在解“九连环”,书中是妙玉拥有“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龙杯”。妙玉和黛玉是大小双玉儿,是母女,是屈从“女优结三生”的女优和她的“三木”女儿。读者解红楼,解的就是“昨夜朱楼梦”之母女“红楼梦”。
    “虎兔相逢大梦归”后母女二人,一个悬梁自尽,一个投水而亡,“玉带林中挂”。
    “九连环”,“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解点)蟠龙杯”,为读者解梦指迷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