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假”梦之“真”义(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同顺 参加讨论

     四、为何有人认为小说是自传体、有人认为是反清复明的载体?
     红楼梦自出现以来,从脂砚斋开始出现了各种点评,以后逐步形成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目的学术,这就是红学。因为作者"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将书写的太奇、太怪、太博、太精、太深,所以人们的看法正如鲁讯所说的"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因为作者写的真真假假,而且名字也是用一些具有某种含义的谐音字,着就出现了所谓的索隐。早期的索隐派认为是记纳兰太傅明珠家事,又说是金陵张侯家事,更有顺治与董小宛恋爱说。后来考证派在考证了曹雪芹的身世以后,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自传小说,是描写自身经历的爱情小说。这毕竟是有了一大进步,了解到了红楼梦与江南曹家的一些联系,即使到目前为止,谁也不可否认书中有某些自传的成分。可作者那种躲躲藏藏的说法,欲言又止的措辞,决不是一个自传体说法就能解释的了的。于是新的索隐派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反对满清以及吊明之亡、揭明之失的政治小说,甚至索出了刘姥姥是明末降清的钱谦益,凤姐是清初吴良辅,宝琴是流亡海外的朱舜水,通灵宝玉是传国玉玺等等。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有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书中的感情意识。我们姑且不谈这些离谱的东西,单看一下两个主流的方面,这就是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反清意识的小说。我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两个主流的方面,也是自有它出现的道理的,用辩证法的观点就是存在的就是有理由的,两方面的观点实际正是书中所表露出的正、反两方面的东西。如今两方面研究的越来越深入,随着大浪淘沙,两方面的研究也就越来越接近于书的本来面目。我们不能执其一端,而应当结合两方面去辩证的看问题。书中有真有假、有正有反,洋洋大观才组成了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因此我们要吸取这两方面的观点甚至多方面的观点综合起来,结合历史的背景,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红楼梦,从书中正、反两个方面以及全书的情节发展去感悟作者所表达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排斥其它的观点,也不应该一头扎进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尊重书的总体脉络,而不应该断章取义。
     五、关于几个问题的分析
     1、分析一下书的名字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又名"石头记",又名"金陵十二钗",又名"情僧录",一部书为何有这么多的名字?这其中也蕴藏着作者真真假假的意味。"金陵十二钗"和"情僧录"是表面意义上的名字;"风月宝鉴"就大有深意了,前面已经说过,风月宝鉴不过是书中一处提到的能治病救人的一面镜子,可将书取名为"风月宝鉴"就是将整个书比做一面这样的镜子,是一面政治镜子,这面镜子从正面看是风花雪月的美好现实,只有从反面看到白骨累累的悲惨结局才能治病救人;"红楼梦"是表明富贵繁荣之极的红楼家族如梦般转眼既逝的意思,在这里不要简单的认为"梦"就是做梦的梦,认为是贾宝玉一梦到太虚幻境的意思,真实的意思在第一回两位仙人(一僧一道)对石头的对话中就说的很清楚:"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红楼梦"是总其全书之名,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石头记"是借石头能言而人不便说之意。虽然在书中作者对书的名字进行了一番解说,可都是表面性的解释而已,真实的含义就藏在书中。读过书后,再细细的回味这些名字,就能明白作者起这些名字的用意,真正是起到点睛的作用,是引导你领会书的真正旨义。从这里我们更能知道"红楼梦"并非只是写闺友闺情,而是借书讽人;并非是满纸荒唐言,而是大有深意;并非是自传描写,而是影射别人。
     2、分析一下通灵宝玉
     关于通灵宝玉的来历,书中交代的比较清楚,是女媧补天时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未用的"石头"。这块"石头"经道人携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经历了一段故事。因"石头"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这段故事就叫石头记。"石头"的来龙去脉以及与故事本身的关系,也是书中的一大关键,通过前面的分析,这一关系决不是作者的任意编造,是有一定的深刻用意的。一方面作者是通过"石头"来记述故事的,没有大的关碍,可以减少麻烦;另一方面"石头"肯定是代表了某个层次的人物形象,正是这个层次的人物是不能明指需要掩饰的。在书中说这块石头是与贾宝玉同时诞生在世间的,贾宝玉是衔玉而生,两者之间是形影不离的关系。书中交待,贾宝玉一旦离开了石头就会疯魔起来,满口胡言乱语,痴话连篇。我们感到贾宝玉这一形象,是作者的一个化身,同时还是"石头"的化身,在书中就是"甄宝玉"与"石头"的合二为一体。我们已经知道江南甄家指的就是曹家,甄宝玉就是曹雪芹自己,书中有一段是甄、贾两宝玉意会到一起,有的人从这里就认为甄就是贾了,其实就是忘了贾宝玉的身上还有一块"石头"。看红楼梦首先要看清人物家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给人物以正确的定位。如果简单的认为作者将甄宝玉移到北方,变成贾府(皇家)的一位主角人物是不相宜的,这样只能认为贾宝玉就是甄宝玉,贾宝玉就是曹雪芹了。
     我们且来看一下这位石兄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说它是一块补天的"石头",可知是比喻大的人物形象,能够高高在上,撑起青天的应该是历代的帝王天子,说它是一块没用上的"石头",应该是与帝王相近的某些皇室成员。这块"石头"的出处是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之下,大荒山无稽崖不用多说,青埂峰就有些来头了,"青"与"清"同音,应该就是指清王朝的一位皇室成员了,当然对于时间,即使没有此比,也是不用多费心思的。从作品描写石头的来龙去脉的思路上去分析,我们应该感到这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从这点上讲红楼梦非写曹家,实指皇家也是根据之一。
     为什么叫通灵宝玉?通灵两字含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思,在书中也有"梦幻识通灵"一说,也是让你看破玄机的意思。书中说贾宝玉经常是痴话连篇,离开了"石头",人就变得痴痴呆呆,这里的"痴"与作者自白的"都云作者痴"的"痴"是相呼应一致的。就是向人们说明宝玉离不开"石头",如果将假戏当真,将贾宝玉当成曹雪芹自己的话,那确实就认为作者是一位痴人了,痴迷于过去,痴在辱没自己,而没有看出红楼梦是在暗示未来,咒骂别人。
     3、分析一下时间地域以及"末世"和"盛世"的问题
     关于时间和地域的问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由于作者将真事隐去,时间无考,地域不明,读者也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认识。从总体的直观判断应该就是清朝,一方面作者生活在满清的中期时代,距离前朝比较遥远,对作者思想影响比较深刻的应该就是作者生活的年代;另一方面作者不便明指也正说明了当时的满清时代。从书中的描写上也多少带有一些时代的影子,象贾府中的自鸣钟、穿衣镜、望远镜、怀表、西洋画等等,上述东西有的是明末传入我国,有的是清朝时才传入我国,都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五十三回中说:"贾母歪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又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四十五回中说:"宝玉听说,回手向怀中掏出一个核桃大小的一个金表来,瞧了一瞧, 那针已指到戌末亥初之间,忙又揣了"。象各国进的东西,如俄罗斯的"雀金呢",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以及与各国的交往的情况看应该是清朝那个时代。关于地域问题,小说在前面就说,贾府是在金陵,第二回贾雨村说:"去岁我到金陵地界,…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在太虚幻境就说金陵十二钗,可在以后贾府逐渐的就转到北方去了,贾在北,甄在南,第二回也说:"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甄家是在南京了。在第四回中说:"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闻的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京都、中京、神都就在北方,而贾府是在天子脚下,长安城中,可见是在北方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排除在南京:①第三十三回贾母怨忿贾政痛打宝玉,遂提出要和王夫人、宝玉离京城返回南京;②第三回黛玉"次早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王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③第五十六回湘云对宝玉说:"你放心闹罢,先还'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指甄宝玉)。闹利害了,再打急了,你好逃到南京找那个(甄宝玉)去";④ 第五十六回,甄宝玉在梦中道:"我听见老太太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另外,在书中描写的景物也完全是北方的景色,象"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经常的下雪天以及北方人才有的大炕等等。 由此,不难看出,曹公对《红楼梦》故事发生地点的笔意所指再清楚不过了。以曹雪芹当时的遭际、处境和当朝文字狱森威的现实,政治上被打入另册、生活十分窘迫的他深懂"避讳",十分谨慎,断不敢让故事或让人以为故事发生在北京,而妄招杀身之祸。 其历史背景为清朝,京都自然是北京。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小说写的是盛世还是末世进行着争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争论,正是读者的眼光不同的结果。这两种对贾府的不同认识,恰恰正说明了一个问题,贾府并非就是曹雪芹生活的曹家。认为是盛世的读者,主要是以为小说是自传体,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曹家比较兴盛的时期,小说是追忆那段时光的;认为是末世的读者,是因为看到了作者对这个家族的描写,是"一代不如一代",人物是"身逢末世",因而也就得出家族正处在衰败末世之中。如果将这两种不同的结论都统一到曹家的身上是极其矛盾的,正确的结论就是拿曹家的盛世写皇家的末世,这个贾家就是皇家,作者已经认识到它已经腐败透顶,作者将它定位在即将灭亡的末世,也正是讥骂之意。
     4、分析一下薛小妹的怀古诗
     在红楼梦中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谜是一个比较吸引人注意的地方,它到底隐含着什么意思,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视到作者的一些思想情感。首先第一首是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从说的字眼上看答案应该是棺,这是一个大大的不详之物,也说明了贾家的结局和归宿。赤壁一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次大战,大战的结果奠定了三分国家的基础。单从诗的表面描写上就是一个悲惨凄凉的景象,如果是作者有意将"赤壁"与"红楼"两个相仿的词联系在一起,那这一相比是相当深刻的,整个红楼也就是一个埋葬清王朝的大棺材。另外第二首是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从诗中说的答案应该是铜鼓,马援在交趾一战中,获得了骆越地方的大量铜鼓,将它铸成俊马献给皇上。马援是汉朝一位南征北战的将军,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对于答案我们暂且不论,单说这位马援戎马一生,殉命疆场,实现了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可在生前受人排挤,死后受到诬陷,以至于尸难安葬的结局。这可能就是作者对自己家族的一种对比和伤感,是说给皇上听的。诗中提到的另一个人物就是张子房,张良是一位功高盖世,晚年激流勇退,曾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人物。通过这首诗作者想表达的就是:曹家是有功与皇家的,而曹家被抄家就是印证了张良的那句话。第三首是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答案有的说是耍戏的猴子。对于答案暂且不论,单就钟山来说这是六朝古都--金陵的一个象征,一个又一个的朝代先后在这里消亡了。当年曹家任江宁织造也是在这里,江宁府就在金陵。从诗的表面看,可能是在说自己受到的牵连。第四首是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答案有的人说是殉葬的纸人,暂且不论。淮阴是韩信的故乡,韩信在这里曾受胯下之辱,以后跟随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仍落了一个被刘邦杀头的结局。说到韩信让人感到又是在说"狡兔死,走狗烹"的结论。这一方面仍然是拿韩信与曹家相提并论,另一方面从字面上理解好象是说曹家虽然无端被陷害,可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世人不要鄙视,只要相互支持,雪中送炭,恩情是至死不忘的。这与书中说的"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是一种思想情感。第五首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答案有的说是柳树。广陵历史悠久,楚崐怀王熊槐筑城时,因是一片丘陵地带,故取名"广陵",隋开皇九年,广陵始称扬州。隋炀帝时开大运河连接到扬州。扬州是曹雪芹的故乡。当年的曹寅既是江宁织造,又是两淮巡盐御史,在南京和扬州有他的衙署,也都有他的住处,曹寅五次迎驾都在扬州。这首诗的表面意思应该是追忆当年繁荣生活的,是感叹因倍受皇宠,使人嫉妒,终被抄家这一事实的。红楼梦是"一声二歌",既有对自己家事怀恋追忆的情怀,又有对皇家的仇视,希望大厦将倾的思想感情。诗中都是这种思想的表露。第七首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第八首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答案一个是墨斗,一个是香皂。以上两首诗一首是说王昭君出塞,一首是说杨玉环梦断马嵬坡的故事,王昭君是一位公主,被远嫁到遥远的塞外,杨玉环是一位贵妃落了个被绞死的下场。作者可能是以此来比喻红楼梦中人物结局的,红楼中的千红万艳都是些公主、贵妃和宫女的形象,最终都落个家破人亡各奔腾的结局。第六首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第九首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践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第十首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以上三首的答案分别是:桃偶、骰子、扇子。秦淮河畔桃叶渡是当年书法家王献之与小妾桃叶相聚的地方;蒲东寺和梅花观则分别是西厢记和牡丹亭中描写的地方。这三首诗都说的是爱情故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就是与书中表面的恩恩爱爱相呼应罢了。以上十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非常符合作者的掩饰手法,就象前面说的,作者在讲到帝王时后面再加上一些其它人物进行掩饰,在说到秦可卿房中摆设时,比作是一些贵妃用过之物,后面又加一些其它人用过之物加以掩饰,这些写法都是如出一辙。另外除这几首诗外,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是用一些话表示了一些寓意。象省亲时唱的四处戏是:豪宴、乞巧、仙缘、离魂。演习的唱词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在七十几回上已经出现了大厦将倾的味道,闲征危婳词简直就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号召女人进行抗战的味道,而杜撰芙蓉诔就是提前为女人殉身的祭辞了。在这里说的黄巾、赤眉只是借用历史名词而已,是说明天下大乱的意思,而说发生在青州,是否是作者借用了"清"的谐音?不能完全否认有这方面的意思。
     5、从人物的名字看作者眼中的世界以及关于"实录"的质疑
     红楼梦写的异彩纷呈,就连人物的名字作者也颇费一番心思,是完全根据需要进行的有意义的杜撰。象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等等是美丽尊贵的字眼;而一些丫头人物象雪雁、鹦哥、晴雯、香菱、麝月、秋纹、碧痕、紫鹃、翠缕、彩霞、秋桐、银蝶等等都是如花似锦的名字,对于女人的这些叫法,正符合作者对女人的认识:"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单从名字上也能给你一个"千红""万艳"的感觉,与后面"落红成阵"形成明显的反差,让人可叹可惜!四春有的解做"原应叹惜",从正面来讲是一个时间段(春)的到来和结束,"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是"树倒猢狲散"的大结局。前面已经说过,八公(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宁国公、荣国公)的称呼上是一些相近的词语,四王(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的命名上也是如此,不过是说明代表俱全的意思。宝玉的几位小厮:茗烟、锄药、扫红、墨雨,名字起的相当妙,各含着一种差事,在作者的眼中应该是勤勉尽职的,而李贵、王荣名字起的就好比是张三、李四一样。在贾府的后勤人物中有周瑞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王善保家的、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鲍二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前三位的瑞、兴、华是相近的词,是表示旺主的善良人家,前四个姓正是百家姓的第二句;而四五两家名字也是相近的,说明是恭敬孝顺之人;后两位一"大"一"二",前者名字可能表示族上的原因谋的差事,后者就有龌龊畏缩的意思;后面两个也是两个并联词。象56回中探春按排的几个老妈:祝妈管理竹子;田妈种庄稼;叶妈分管将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用的也是谐音。
     贾府的一些清客正代表了作者眼中的一些政客形象,作者对政客的看法在书中有一段宝玉的对话:"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 所以这皆非正死。"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宝玉道: "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こ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所以贾府的清客名字就起的比较直接了,象詹光就是"沾光"、单聘人就是"善骗人"、卜固修就是"不顾羞"、而卜世仁简直就是"不是人",再贾府的买办钱华就是"花钱",银库的领头吴新登是一位钻营的新任官员。皇上有皇粮庄头,贾家也有粮庄头乌进孝,庄头一下子进贡了那么多东西,仍然说他"没有进孝",说明也是一位刁钻污吏。
     从起的名字上我们看出作者谴词造句的功底,从情节的描写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造诣,决不是实录描写,如果是流水帐式的描写是没有一点吸引力的,这不排除有作者大量生活的影子。一幅幅大场景的描写没有一点重复,非常恰当的适合了作品的需要,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象"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向人透露真、假的玄机;"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交代出整个贾府;"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预示贾府的结局;"刘姥姥进荣国府"对比出贾府的豪华;"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也是别具用心的写出书的本意;另外象出丧、省亲等等是作者对贾府奢侈糜烂的衬托描写;对尤氏姐妹的描写则是为说明贾府的淫乱;"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老学士闲征危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则是为迎合前面预示的大结局,其它的夜宴、吟诗、赏雪、祭祖等等都不落俗套,完全是根据艺术需要的生活塑造,"实录其事"是避人耳目的掩饰词。写出的贾家是富贵之极(当然不敢说是权贵之极),是京城中"别人家断不能有的",是书中各家族的中枢机关(当然表面描写上还有一个皇上),这才是作者所要达到的结果。
     6、关于有无底本的问题
     目前对红楼们有无底本的问题是当前讨论比较多的另一个问题,有的说是洪升创作的原本,原因是洪升的"长生殿"与红楼梦相似,都是描写的爱情故事;有的说现在发现的"金玉缘"与红楼梦相近等等,当然我们不能一概拒绝这种说法。即使有底本也罢,那底本也不过是一部单纯描写人物情缘的佳话,作者也只是借用了一些故事素材,在整个红楼梦中是没有多大分量的,这也可能与红楼梦自己所说的是借用了石头的记述相一致的。不管怎样真正将小说创作到如此高度的,正是曹雪芹自己。能将自己的部分家事、自己的思想感情、深厚的造诣融汇在整个小说中,达到一种劝世讥人,让社会各色人物读之动容的非芹莫属。红楼梦与其它一些言情小说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档次上。创作的目的不同,效果自然是不同的,为达到这种效果,作者历尽十年之苦,根本就不是为言情而言情,为追忆自己的往事而写红楼梦。我们应该发掘作者思想深处的东西,从整个部头上端正研究的方向,大方向对了,其它的研究才显的有意义。在这种思想下研究底本,了解作者加上的内容,从另一个方面也使我们能够了解作者的真实思想。
     六、红楼梦为何神龙无尾--理应如此、正该如此
     红楼梦在早期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的,抄本的形式繁多,在正文、回目标题、辞诗以及一些情节上都存在着差异,这也正反映了作者多次修改增删的一些面貌。作者在书中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在早期的抄本中竟然没有一本完整的红楼梦,这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疑惑。按照常理讲作品既然到了修改的步骤,应该作品是已经完成了,但有些东西只按常理就可能是不对的。如果曹雪芹曾经完成过一个完整的红楼梦,依当时手抄流传的势头,社会上应该能够有些蛛丝马迹,可见后半部根本就没有完成,或者写了而没有写成功。
     直到乾隆五十六年,由程伟高和高鹗两人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补续的后四十回整理成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印行问世。翻印本的大量出现,使比较接近曹雪芹原貌的"脂评本"风流云散,日渐淹没。虽然红楼梦的印行是一大幸事,完整的红楼梦也多少减少了人们的遗憾,然而从红楼梦的后半部分看,却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大相径庭,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折。后人已经明确的知道这是高鹗等人的伪作。
     前面已经说过,红楼梦是一部骂书,是通过故事来影射皇家的腐朽没落,预示满王朝的即将灭亡。在当时封建统治尚且比较牢固的情况下,小说怎样写下去确实是一个难题。在书的前面已经说了贾家是"死而不僵"、是"运数已尽"、"大厦将倾",这只是一个预示,而非结果。甄家的败落是由于被抄家、是皇帝治罪的结果,用"假语村风"降级描写的贾家怎样处理?贾家的消亡应该是一个大场面,只有这样才能与前面衬托的大场面相统一,况且前面已经说了贾家灭亡是由于内乱、是由于宁府的原因造成的,怎样发展下去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写这个至大至富家族的灭亡同样是皇上治罪的话,既不符合书的原意,也减弱了前面书中所表达的那种效果。毕竟作者费了好大的劲,真真假假才让读者意会到的东西也就全没有了,锋芒没有了,真假也就分明了-----"假"也就彻底假到底了,"真"呢就是骂到自己头上了。如果写这个家族的灭亡是由于天下大乱、盗贼横生、造反暴动那就写的太白了,是有大碍的。前面尚且小心翼翼,藏头露尾,表面提到皇上都是说"至孝纯仁、体天格物",通篇都是真真假假,如何将这真真假假继续写下去,写出悲惨的大结局是颇费心思的。这很可能就是红楼梦的后面部分,无论作者如何修改都难满意,因而也不感付之流传的根本原因。
     现在有的同志已经讲,书的前半部分既然隐藏了后面的结局,书就已经自成体系,不需要再写下去,已经是一部完整的书。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来做一个比喻,就象一面未打开的屏风,折叠在一起,其实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作者将小说写到贾家即将出现大动乱的地方,嘠然而止,既有迫不得已的一面,也是作者到最后关头的明智选择。当然如果作者能有大智慧,能有更多时间,可能在思想性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将书按照原来的思路写出来。那自然是一个完美的结果,要不曹雪芹也不会"泪尽而逝"了。
     从另一个方面讲,既然是一部骂朝廷的书,自然要有骂的效果,就要骂的你心惊肉跳。比如是骂人"断子绝孙",对一个现在好好的家庭来说才有分量,对一个本来就断子绝孙的人来说就毫无力量了。在红楼梦出现的年代,虽说社会有些矛盾,也有一些没落的迹象,但封建统治依然牢固,即使到乾隆后期社会仍然有着繁荣的假像。作者用红楼梦来骂朝廷也是这个道理,作者是通过将朝廷比做"百尺大虫,死而不僵";是通过预示"大厦将倾";是通过预示落个"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如果将小说写完,搞不好就回让人体会不到这种味道(不排除作者有可行的思路)。现实中皇上继续当政,小说也就写到这个份上,那就是一起走着瞧,小说的影射效果才更有现实意义。
     可悲的是作者在当时文字狱盛行的年代只能用这种真真假假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喜的是在这种背景下造就了伟大的红楼梦。真真假假多多少少掩去了作者的思想锋芒,在当时的知情者应清楚,当局者应清楚,意会者应清楚,也可能有一些震动作用,可时间一久,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对这些理解的就少了,书也就成了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由于作者非为文学创作而创作,运用了高超的写作手法,下了巨大功夫,而且作品的本身神龙无尾,红楼梦也就自然成了一部奇书。这部奇书有时让人猜的神乎其神,不着边际也就太离谱了。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红楼梦小说本意的思想性。红楼梦在早期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时,传播是极快的,程伟元在程甲本问世时写的序言中就说:"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可见红楼梦在当时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据说一些宗室子弟已经看出里面有涉及宫廷的"碍语"--当然是经过处理的碍语,看出"一声二歌,一手二牒"的隐意,将书传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不愧是一代明君,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禁是禁不得,只能引火烧身,既然是藏头去尾,没有一点明确的语言攻击皇上,也就只好因势利导了,看后只说"明珠家事而已"。红楼梦经过了作者的掩饰描写,写的真真假假,只有大意,没有具体的明指,就象骂人一样,既然没提名你最好不应,这正是乾隆皇帝的聪明之处。另一位能体会到红楼梦本意,同时又能替皇上着想的人物就是高鹗老先生了。他与程伟元一起对书进行了大量的删改并续补了红楼梦,并于乾隆五十六年将书印行问世。关于后四十回的伪作问题已经明确,我们不再多说。高老先生是借红楼梦的真真假假而进行偷梁换柱的,是借着前面的假而进一步的假下去,以达到削落原书的锋芒,替皇上歌功颂德的目的。在乾隆末期,宠臣和珅将印行的红楼梦呈上,乾隆皇帝阅而然之。然而改的再巧妙,两种思想性不同的东西是永远无法衔接在一起的,这是后人很容易看破的。高鹗并非看不出书中隐含的线索,作为一个续书者应该比读书者研究的更透彻。高鹗对书的篡改使我们从反面更能理解曹雪芹原著的本意。既然后四十回是伪作,而且伪作还不少,那曹雪芹的红楼梦就应该只有前半部。
     半部红楼梦更能让我们认识到作者的用心,也正是作者的用心,造成了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结果就是半部红楼梦,红楼梦也正是因为半部而显得更美、更真。
    原载:惠稿
    
    原载:惠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