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以“四家郡王称号齐备”讨论甲戌本定稿于乾隆二十六年以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
    童力群,生于1951年9月10日,湖北省团风县人。鄂州大学传媒系教授,鄂州大学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红楼梦》。
    甲戌本第一回写道:“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甲戌本果真定稿于乾隆十九年吗?
    种种迹象表明,《石头记》定稿时间问题还颇有探讨的余地。
    《石头记》文本的字里行间,已经透露出一些关于定稿时间的信息。
    一、史鼎、史鼐与李鼎、李鼐相对应透露出的信息

    忠靖侯史鼎、保龄侯史鼐,是史湘云的叔叔。史鼎、史鼐是贾宝玉的表叔。
    从人物关系的相似性这一角度看,史鼎、史鼐的原型是谁呢?
    李氏(曹寅之妻)是李煦的远房堂妹。李煦将李氏视为胞妹。两家极亲密的关系得到了康熙帝的认可。因此,李煦的儿子李鼎、李鼐,是曹雪芹的表叔。
    李鼎、李鼐是李氏娘家的侄儿,而《石头记》里史鼎、史鼐恰恰是贾母娘家的侄儿!
    更何况,鼎、鼐作为人名,完全对应。
    雍正元年,李鼎、李鼐被捕到京。此时,他们已经人到中年。
    在《石头记》里,史鼎、史鼐出现时也是人到中年。因此,我们可以说《石头记》无论如何是定稿于雍正元年以后。
    这就是“字里行间透露定稿时间的信息”!
    二、贾琮与永琮对应透露出来的信息
    贾琮在前八十回里几次都一晃而过。贾琮是谁的儿子呢?
    甲戌本第二回写道:“子兴道:‘……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
    朱一玄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谱》里写道:“庚辰本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未写次子是谁。从书中的具体描写看,这次子应是贾琮。”[1]44
    乾隆帝的富察皇后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名永琏,次子名永琮。
    贾琏常被人们称为“琏二爷。他明明是贾赦的长子,怎么是“二爷”呢?有的红学家猜测他前面应有个哥哥名“瑚”。但“贾瑚”在《石头记》文本里是找不到根据的。
    然而,我们如果联想到永琏正是乾隆帝的第二子,永琏前面有兄永璜,永璜是乾隆帝的庶长子,就会豁然开朗。
    总之,仅从人名来看,贾琏对应永琏、贾琮对应永琮(事情则完全不能对应)。
    永琮生于乾隆十一年,薨于乾隆十二年。
    仅从永琮的生年看,我们可以说《石头记》定稿于乾隆十一年以后。
    这就是“字里行间透露定稿时间的信息”!
    三、四家郡王称号齐备
     甲戌本第十四回写道:“……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祭棚。”
    这反映了四家郡王称号齐备。
    《石头记》对“四家郡王称号齐备”的叙述,是否能透露《石头记》定稿时间的信息呢?
    这也就是说,在清朝的某一段时间里,是否有相应的“四家郡王称号齐备”呢?
    清朝的郡王称号,或一字(封号),或两字(或两字皆为封号,或一字是封号一字是谥号),其使用的汉字都是经过朝廷认真推敲的,但根本没有使用“东、西、南、北”这四个字的。
    因此,我们只检索清朝是否有平郡王、安郡王、宁郡王、静郡王即可。
    由此我们返观《石头记》,之所以在写四家郡王时写了“东、西、南、北”这四个字,只不过是为了透露这四家郡王称号能同时出现而已。
    四、岳乐一系的安郡王
    岳乐“(顺治)八年,袭郡王,号曰安。”[2]1162
    岳乐是阿巴泰的第四子,而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的第七子。
    百度贴吧网写道:“第十五子多罗安悫郡王玛尔珲,康熙二年癸卯十一月二十九日丑时生,……十六年,封世子;二十九年二月,袭封多罗安郡王;四十八年己丑十一月十一日子时薨,年四十七岁”。
    岳乐的第五子玛尔浑康熙二十九年袭安郡王。玛尔浑的第四子华玘康熙四十八年袭安郡王,五十八年薨。雍正元年以岳乐罪,不准华玘的后代袭爵。后来,华玘的孙子岱英被追封为辅国公,但已经不是郡王爵位了。[2]1162
    因此。岳乐一系的安郡王称号,止于康熙五十八年。
    五、宁郡王
    《清史稿·第二百二十卷·列传七》写道:“宁良郡王弘晈,允祥第四子。世宗褒允祥功,加封郡王,任王於诸子中指封,允祥固辞不敢承。及允祥薨,世宗乃封弘晈宁郡王,世袭。乾隆二十九年八月,薨,谥曰良。子永福,仍循例袭贝勒。”[2]3171
     允祥薨于雍正八年五月。(允祥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被雍正帝封为怡亲王。)
     显然,弘晈的宁郡王爵位,始于雍正八年五月,止于乾隆二十九年八月。
    六、平郡王
    第一代平郡王是罗科铎,顺治八年,他由衍禧郡王改称为平郡王。[2]1105
    罗科铎是代善的曾孙,代善是努尔哈赤的第二子。
    第三代平郡王是讷尔苏。讷尔苏是曹寅的女婿,是曹雪芹的姑父。
    讷尔苏的长子福彭“雍正四年,袭平郡王。”福彭的长子庆明“乾隆十四年,袭平郡王。”福彭的嗣子庆恒“乾隆十五年,袭平郡王。二十七年,降贝子。四十年,复封平郡王。四十三年,以岳托茂著壮猷,仍复号克勤郡王。”[2]1110
    可见,平郡王称号止于乾隆四十三年。
    七、慎靖郡王与静郡王
    清朝没有静郡王,但有靖郡王。
    《清史稿·第二百二十卷·列传七》写道:“慎靖郡王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高宗即位,进慎郡王。允禧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徵明,自署紫琼道人。乾隆二十三年五月,薨,予谥。二十四年十二月,以皇六子永瑢为之后”。[2]3172
    “予谥”,即予以谥号“靖”。
    显然,慎靖郡王的“靖”字,始于乾隆二十三年五月。
    将谥号作为王号全称的一部分,《清史稿》里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清史稿·第二百二十卷·列传七》写道:“怡贤亲王允祥”。“贤”即谥号。《清史稿·第二百二十卷·列传七》写道:“宁良郡王弘晈”。“良”即谥号。
    将谥号作为王号全称的一部分,《清史稿》的编写者会不会弄错呢?这是不会错的。因为《清史稿》的主编赵尔巽是前清遗老。
    百度百科介绍道:“赵尔巽(1844年—1927年),……同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陕西等省布政使,署理山西巡抚。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署湖南巡抚……后历任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及东三省总督。”
    靖与静,皆音jing。
    靖与静相通。《袖珍字海》写道:“靖。……8通‘静’。清静、安静:~以待命(左传)。”[3]836
     清朝王爷的封号与谥号,往往近义对举或同义对举,无论如何,两者的意义是有关联的。慎靖郡王,“慎”为封号,义即谨慎。“靖”为谥号,义即安静。唯谨慎才能安静。唯安静才能谨慎。从这个角度看,靖与静也是相通的。
     因此可以说,从历史到《石头记》,慎靖郡王相当于静郡王,也就是相当于北静郡王。
    小说里的北静郡王水溶,一出场就有王号“静”,而历史上的允禧是薨后才有王号(谥号)“靖”,因此,北静郡王水溶的原型另有其人。他是谁呢?他就是允禧的嗣子永瑢!
    “永瑢”与“水溶”的字形特别相近(这是周汝昌先生发现的)!
    八、“年未弱冠”将甲戌本定稿时间推到乾隆二十六年以后
    甲戌本第十四回写道:“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谦和。”
    “弱冠”特指二十岁。“年未弱冠”即十八岁或十九岁,或者干脆说是十九岁(虚岁)。
    北静王的原型是永瑢。永瑢是乾隆帝的第六子,薨于乾隆五十五年。
    永瑢十九岁时,是哪一年呢?
    《乾隆传》写道:“皇六子永瑢生于乾隆八年”。[4]464
    因此,永瑢十九岁(虚岁)时,是乾隆二十六年。
    乾隆二十六年,永瑢“年未弱冠”,给《石头记》的作者以极好且极深的印象,这说明甲戌本的作者此时能经常进出其王府。
    既然甲戌本的作者在乾隆二十六年能看到北静王水溶的原型永瑢的模样,那么,甲戌本的定稿时间在乾隆二十六年以后。
    九、三家郡王称号会合的时间
    平郡王称号,止于乾隆四十三年。
    安郡王称号,止于康熙五十八年。
    弘晈的宁郡王爵位,止于乾隆二十九年八月。
    慎靖郡王的“靖”字,始于乾隆二十三年五月。
    靖与静相通。因此可以说,静郡王称号始于乾隆二十三年五月。
    显然,平郡王称号、宁郡王称号、靖郡王称号,这三家郡王称号初次会合的时间点是乾隆二十三年五月。
    慎靖郡王允禧的嗣子永瑢乾隆二十六年“年未弱冠”。
    又显然,在乾隆二十六年,平郡王称号、宁郡王称号、靖郡王称号,这三家郡王称号仍能会合。
    安郡王称号虽止于前,但仍能启发《石头记》作者的思维。
    因此,在乾隆二十六年,平郡王称号、安郡王称号、宁郡王称号、靖郡王称号等“四家郡王称号齐备”。
    十、本文的意义在于破除对“甲戌”二字的迷信
    在乾隆二十六年,平郡王称号、安郡王称号、宁郡王称号、靖郡王称号等“四家郡王称号齐备”,这与甲戌本第十四回写的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等“四家郡王称号齐备”,正相对应,因此,甲戌本的定稿时间在乾隆二十六年以后。
    甲戌本第一回写的“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这“甲戌”二字,折磨红学界已经几十年了。
    其实,甲戌本是个拼凑本,现存甲戌本又是个过录本,这“甲戌”二字不一定是《石头记》的作者写的。
    如果一定要说这“甲戌”是《石头记》的作者写的,那么,《石头记》的主要作者不是曹雪芹(曹雪芹仅是《红楼梦》的原创者),他写上“甲戌”二字是有其特殊的目的及作用的。
    因此,本文的意义在于破除对“甲戌”二字的迷信。
    参考文献:
    [1]朱一玄。红楼梦人物谱[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2]赵尔巽等。清史稿[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
     [3]赵所生、缪咏禾。袖珍字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唐文基、罗庆泗。乾隆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原载:惠稿
    
    原载:惠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